福建泉州安溪八中11-12学年高一年下第9周周练-地理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春季安溪八中高一年第9周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命题人:苏春火 2012032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右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
读图完成1-2题。
1.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
长率高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2.丙国可能是
A.肯尼亚B.印度
C.英国D.尼日利亚
读图4“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2006年
3.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4.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表1-1是1953-2000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
据此回答6~7题。
6.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A.最近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 B.最近十年江苏城镇人口数量明显加快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 D.最近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
7.对上题得出的结论,您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
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
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
例,右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
图。
据此回答8~9题。
8.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
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
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
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9.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
读表完成10-11题。
10.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11.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项目
全省总人口(人口比例
阅读下面两组材料,完成第12~15题。
材料一: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展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表为“两次人口普查的相关资料表”。
材料二:“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图(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
1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金
字塔最接近下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措施是A.鼓励生育 B.计划生育C.吸纳海外移民 D.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14.材料二图中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
A.2002年 B.2007年 C.2012年 D.2020年
15.“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
A.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 B.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
C.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 D.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
读右图,回答16-17题。
16.“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
安(今西安附近)花落时”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A.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流量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1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A.反映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下图是四个地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
读图完成18-20题。
18.图中所示地理景观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全年高温,降水多B.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少
C.丙——全年酷寒,降水多D.丁——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19.图中所示地理景观
A.甲→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B.甲→丙的变化与低纬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相近
C.乙→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D.乙→丁的变化与亚欧大陆从西岸到东岸的变化一致
20.与图中丁处自然景观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
A.全年高温的气候 B.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C.流经沿岸的暖流D.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
班级号数姓名
二、综合题(40分)
21.图1-1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20分)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A B
图1-
1
(1)A表示国家,B表示国家。
(发达或发展中)
(2)A类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B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3)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B国较。
(4)上述两种人口年龄构成哪种好,为什么?
答:,理由是。
(5)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A国 _;
B国。
22.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1)图1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①,③。
(2)图1中自然带从⑤~①表示的是自然带的规律和规律。
(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有无分布?,原因是。
(4)图2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A的自然带与图1中的(填序号)自
然带相符;图中B自然带名称是,原因是。
(5)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地区。
选择题
1-5 6-10
11-15 16-20
参考答案:
1-5 B C C A C 6-10 B B B B C 11-15 B D D A B 16-20 A B A B B
21(20分).(1)发达发展中(2)现代型过渡型(3)大小(4)都不好 A类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资源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兵源不足;社会负担重;B类国家人口增长太快,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失业人口太多等(5)适当鼓励人口增长,适当移民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2.(1)寒带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
(3)无该纬度全部是海洋
(4)③温带荒漠带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5)秦岭—淮河一线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