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二中2018届高三年理综测试(三) 之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泉州二中2018届高三年理综测试(三)
7.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8. 有Na 2CO 3 、H 2SO 4 、Ba(OH)2三种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都相等的溶液,将其中两种溶液混合后出现沉淀,过滤后将滤液与第三种溶液混合起来,最终所得的溶液( )
A .一定呈酸性
B .一定呈碱性
C .可能呈中性
D .一定呈中性
9. 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
A .NaHSO 3粉末加入HNO 3溶液中
B .H 2S 气体通入氯水中
C .NaOH 溶液滴入Ba(HCO 3)2溶液中
D .CO 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0. 有X 、Y 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 的原子半径小于Y ,且X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 、n 均为正整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 (OH )n 为强碱,则Y (0H )n 也一定为强碱
B.若H n XO m 为强酸,则X 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 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 2,则Y 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 2
D.若Y 的最高正价为+m ,则X 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11. 对于平衡体系mA(g)+nB(g)
pC(g)+qD(g);△H <0。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 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
m+n<p+q
B.若平衡时,A 、B 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 、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 :n
C.若m+n=p+q ,则往含有a mol 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 mol 的B ,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 mol
D.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小于原来的1/2
12. 如图所示装置中,a 、b 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 极附近溶液呈红色,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x 是正极,y 是负极,CuSO 4溶液的pH 逐渐减小
B. x 是正极,y 是负极,CuSO 4溶液的pH 保持不变 NaCl 和酚酞溶液
CuSO 4溶液 电源
C. x是负极,y是正极,CuSO4溶液的pH 逐渐减小
D. x是负极,y是正极,CuSO4溶液的pH保持不变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3Fe2++4H++
3
NO-=3Fe3++2H2O+NO↑
B. 向10mL 1.5mol·L-1NaHSO4溶液中加入10mL 1mol·L-1Ba(OH)2溶液:
H++2
4
SO-+Ba2++OH-=BaSO4↓+H2O
C. 工业用石灰乳制漂白粉:Cl2+Ca(OH)2=Ca2++Cl-+ClO-+H2O
D. 向20mL沸水中滴入1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Fe3++3H2O ∆
Fe(OH)3(胶体)+3H+
26.(14分)现有几种离子
A、B、C、D、E是由它们组成的五种可溶于水的固体(每种离子只能用一次),分别取它们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将D与E的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将B与E的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一定量的E溶液中逐滴加入C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来产生白色沉淀,且该沉淀可溶于A溶液
④ D固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水和另外两种气体单质
(1)根据以上条件推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2)写出C溶液与过量
..的E溶液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1g D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水蒸气时放热1.49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7.(16分)固体X是一种常见金属元素M和一种常见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金属元素M与另一元素的质量比为14:l,原子个数比为3:1。
在一定条件下,X可发生如下框图的转化关系,有的反应标出全部产物,有的反应标出部分产物,已知A、H为黄色溶液,B为一种无色无味液体,D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物质固体,G溶液中含有溶液H的溶质与另一种物质,P为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Q为常见气态非金属单质,R是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R 1O C CH 2CH C O R 2O O OH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元素M 的元素符号为 ;物质E 的化学式为 ;
混合气体P 的成分为 ;气体Q 的化学式为 。
(2)实现G→H ,欲不引入新的杂质,N 可以选择适量的下列物质是 (填序号)
①KMnO 4 ②浓H 2SO 4 ③H 2O 2 ④Cl 2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G ; H→C 。
(4)写出X 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8.(12分)在75℃左右,用HgSO 4做催化剂,乙炔可水化为乙醛。
但HgSO 4遇到某些特定物质常会发生催化剂中毒而失去催化作用,H 2S 就是其中一种。
现用乙炔水化法,用块状电石、浓硫酸、水、NaOH 溶液、HgO 粉末五种物质制乙醛,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 实验开始时,仪器A 中盛放电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 中应装入 ,其作用是: 。
⑵ 仪器D 中盛放水,其作用是: 。
⑶ 蒸馏烧瓶F 中应先加入HgO ,再从所给五种试剂中选取另外两种试剂直接加入烧瓶,请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写出另外两种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⑷ 装置图中,F 所选用温度计的量程最好是 (填代号)。
A .00C~500C
B .00C~1000
C C .00C~2000C
D .00C~3600C
⑸ 写出实验过程中检验乙醛的操作、现象: 。
29.(18分)有机物X (C 12H 13O 6Br )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其结构简式为:
其中R 1、R 2为未知部分的结构,为推测X 的分子结构,进行如图转化:
已知向E
的水溶液中滴入3FeCl 溶
液发生显色反应:()224M C H O 能使蓝墨水褪色,1mol G 、M 都能与含2mol NaHCO 3溶液反应。
请回答:
(1)M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G 分子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E 可以发生的反应有(选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加成反应 ② 消去反应 ③氧化反应 ④取代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转化成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与足量的G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分子组成为444C H O 的有机物(该有机物可使溴的四氯
化碳 溶液褪色),写出G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在X 分子结构中,R 1里含有能与3FeCl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官能团,且E 分子中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X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
(6)F 与G 互为同分异构体,F 的分子中只含有羧基、羟基和醛基三种官能团,且同一个
碳原子上不能同时连有两个羟基,写出
F 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参考答案
26.(14分) 本题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
(1)A.NaHSO 4 B.MgSO 4 C.AlCl 3 D.NH 4NO 3 (每空2分)
(2)Al 3+ + 4OH - = AlO 2-
+ 2H 2O (3)NH 4NO 3(s )= 2H 2O (g )+N 2(g )+1/2O 2(g );△H=-119.2kJ/mol (3分) 27、28、29方程式每个3分,28题乙醛检验3分,其余每个答案1分
27.(16分)(1)Fe ;Fe 2O 3;CO 2 和NO 2 ;H 2 (2)③④
(3)32342824Fe O H Fe Fe H O ++++=++;
()3324
333Fe NH H O Fe OH NH +++⋅=↓+ (4)()33322232231311Fe C HNO Fe NO NO CO H O +=+↑+↑+(2分)
28.(12分)(1)CaC 2+2H 2O→Ca(OH)2+ C 2H 2↑。
NaOH ,除去反应中产生的H 2S ,防止催化剂中毒。
(2)溶解、收集反应生成的乙醛; (3)水、浓硫酸 (4)B
(5)从D 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若出现红色沉淀,证明乙醛已经制出。
29.(18分)(1)HOOC —COOH ,羧基、羟基; (2)①③④
(3)HOCH 2—CH 2OH+O 2 —CHO+2H 2O + H 2O HOOC CH 2COOH OH
Na 2CO NaOOC CH 2COONa OH + + CO 2 (4)
(5)
(6) 催化剂
△ 浓硫酸 △ HOOC
CH 2CH COOH OH
HOOC CH CH COOH + H 2O HO O C CH 2CH C O CH 2CH 2Br
O O OH HCOO
CH CH CHO OH OH
HCOO C CHO OH 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