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观察组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結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1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5,P<0.05)。
结论急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内镜;上消化道出血;价值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突发性疾病,具有发病急、发展快的特点,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而如何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并且能够改善预后[1]。
常规的治疗方式往往效果不显著,近年来急诊内镜越来越受到重用,常被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2]。
本文对于急诊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88例,女32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
2.0±5.6)岁。
其中单纯呕血患者43例、单纯黑便患者58例,呕血并且黑便患者19例。
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标准的患者;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因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外原因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症状较严重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或语言障碍无法进行沟通的患者。
1. 2 方法
1. 2. 1 观察组接受急诊内镜下治疗:①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用8 mg去甲肾上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溶液冲洗患处, 1 min后,如患处仍然出血,则在患处附近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混合0.9%氯化钠注射液[3];②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采用硬化治疗,用5%的鱼肝油酸钠对患者进行血管内外注射,血管外注射20 ml/次,血管内注射5~10 ml/次,总注射量≤30 ml[4]。
1. 2. 2 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①對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40 mg 奥美拉唑进行治疗,1~2次/d,静脉滴注[5];②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给予垂体加压素进行持续静脉滴注,剂量0.2~0.3 U/(min·次),
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出血量减少后,将剂量减少为0.1~0.2 U/min,持续进行8~12 h的治疗,并配以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6]。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根据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48 h内的出血情况,判断患者的治疗疗效,显效:患者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患者呕血、黑便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的倾向。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26例、无效1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5,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胃、食管、十二指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占该病的90%以上。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有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7-10]。
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对症用药,对病灶进行止血,如止血无效,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这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经济情况都造成了负担,并且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近年来,临床常用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其临床效果显著,为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疗效,本文对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
通过对研究对象分组进行不同的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本次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内镜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运用急诊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其操作手法简单,临床优点较多,在未来的临床治疗中,应当加强对于急诊内镜的应用,使更多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维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内镜的耐受性评估研究. 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0):70-73.
[2] 高正兰. 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下诊治探讨.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6):2391-2392,2395.
[3] 舒晓霜. 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15-16.
[4] 孙慧.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诊治与心理护理.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2):2335-2336.
[5] 公悦,邱露.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 医学信息,2015(38):167-168.
[6] 李凤梅,杨峰,李霞,等. 急诊内镜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72例临床护理对策.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5):67-68.
[7] 杨彤.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内镜诊治与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3):207-209.
[8] 屈利霞. 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8):1176-1178.
[9] 刘蔚,戈焰,张伦,等. 急诊内镜下喷洒止血生肌散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观察. 江西医药,2015,50(2):140-141.
[10] 李千迅. 经内镜钛夹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价值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