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化学期末备考简答问题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相关理论解释毛细管凝结现象?
2、结合相关知识解释为什么汞液滴或空气中气泡通常呈球形?答;a 假若液滴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则在表面上的不同部位曲面弯曲方向及其曲率不同,所具的附加压力的方向和大小也不同,这种不平衡的力,必将迫使液滴呈现球形。

b 相同体积的物质,球形的表面积最小,则表面总的Gibbs自由能最低,所以变成球状就最稳定。

3、向50℃25mL质量分数为10%明胶水溶液中加入不同电解质,使电解质的浓度均为0.5mL/L,室温冷却,记录胶凝时间,结果如下表,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加入电解质- NaCl Na2SO4 NaSCN
加入电解质/g 0 0.73 1.78 1.01
胶凝时间/min 约30 约30 约15 >120 答:实验显示了不同阴离子对明胶胶凝速度的影响。

氯离子对明胶胶凝速度几乎没有影响。

而硫酸根使其胶凝速度减少一半,显示它具有很强的加快胶凝的作用。

而硫氰根离子使明胶的胶凝时间无限延长。

因为它使明胶膨胀而不胶凝。

4、说明如何使用HLB值法选择乳化剂?
答;被乳化体系所需乳化剂的HLB值要与所选乳化剂HLB值相当。

a、确定被乳化体系所需HLB值。

选一对HLB相差较大的乳化剂,按不同比例配成一系列HLB值不同的混合乳化剂,分别乳化被乳化体系,测定乳化效率,效率最好的乳化剂对应的HLB值即为被乳化体系所需HLB值。

b、多选取几对HLB值相差较大的乳化剂,配成HLB与被乳化体系所需HLB值相等的混合乳化剂,分别用于被乳化体系乳化效率最好的即为所求。

5、什么是增溶作用,它与乳化作用有何不同。

为什么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要选择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难溶或不溶性有机物在表面活性剂胶束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加的现象,叫做增溶作用。

增溶作用与乳化作用不同
增溶可以使被溶物的化学势大大降低,是自发过程,使整个系统更加稳定。

乳化过程不是自发的。

增溶是一个可逆的平衡过程,乳化体系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增溶后不存在两相,溶液是透明的,乳化体系是两相体系。

6、胶体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胶体粒子表面电荷对胶体体系稳定的机理?
答;主要原因是:1)溶胶的动力稳定性。

胶粒因布朗运动而克服重力的作用,从而保持溶胶的稳定。

2)胶粒带电的稳定作用。

静电斥
力的存在使得胶粒难以相互靠近,增加了溶胶的稳定性。

3)溶剂化的稳定作用。

因分散相粒子周围离子的溶剂化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溶剂化外壳,增加了胶粒相互接近时的机械阻力,使溶胶难以聚沉。

7、说明如何使用PIT法选择乳化剂?
答;取等量的油、水相,加入3%~5%的乳化剂,不断振荡,制备乳液;将乳液加热,观察乳液发生变型时的温度,即PIT;相同的油相,欲制备O/W型乳液,选取PIT比乳液保存温度高20~60℃的乳化剂;相同的油相,想制备W/O型乳液,选择PIT比乳液保存温度低10~40℃的乳化剂。

8、写出晶核生长与晶体生长速度方程式,根据该理论制备胶体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晶核生长速度方程式:v1=k(C-S)/S 晶体生长速度方程式:
v2=kD(C-S)要得到溶胶必须v1>>v2,由于在相同过饱和度(C-S)下,v1>v2,所以C-S越大,越利于生成溶胶,即要么C大,要么S 小,而由于高浓度时,得到是沉淀或者凝胶,所以要得到溶胶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溶解度要小。

其次由于体系比表面大,表面能高,所以必须要有稳定剂存在。

9、进行蒸馏实验时,通常在蒸馏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或沸石类物质以防止爆沸,试分析原因?
答;溶液要沸腾,必须生成气泡,而水中气泡是凹液面,导致在100℃,要生成半径为r的气泡,气泡内液体的饱和蒸汽压Pr<P0(1atm),而气泡外承受的压力却等于1atm+水压+收缩压(2σ/r),导致不能
生成气泡,液体过热。

过热液体易产生暴沸。

在实验室中,为防止暴沸,常在液体中加入一些碎瓷片或毛细管,是因为这些物质为多孔物质,孔中储存有气体可作为新相种子,使气泡易于形成。

10、什么是触变作用,为什么油漆、涂料等必须具有良好的触变性?答:触变作用是指凝胶在外力作用下失去结构,变成溶胶,静置又胶凝变成凝胶的性质。

油漆、涂料必须具有良好的触变性,才能保证在涂在器具表面后,马上失去流动性,这样才能保证涂层的均匀与美观。

11、根据DLVO理论,溶胶具有聚集稳定性的原因是什么?
12、简要说明电导率法测量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原理?
答:a. 完全电离; b. 浓度增加,电导率增加; c. 形成胶束;
d. 反离子结合;电导率增加斜率变小;
e. 两部分斜率的交点为cmc。

13、说明水溶剂中的胶体粒子存在布朗运动的原因?
答:a. 胶粒热运动;b. 溶剂热运动;
c. 热运动方向的混乱性;
d. 溶剂对胶粒作用力合力的方向混乱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