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
提起作文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最头痛的事,它既不像生字词那样直观可感,也不像古诗词那样熟读成诵。
上作文课会令许多老师千头万绪,无从下手。
其实我们现在的《新课标》着力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者融为一体。
在作文教学中也可按此为教学的指导,结合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乐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谈谈如何进行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
一、指导是关键,但不要一成不变
小学阶段作文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犹如一根引路竹。
但在平常可以看到多数老师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写有其文,而千辛万苦地满堂讲,如果能像数学那样有公式的话,就恨不得让学生按公式换数字地写出成品。
我曾参加过一次高年级的作文评改工作,题目为:可喜的变化。
结果十篇作文有六篇写家乡由泥路变成水泥路,由矮房变高楼。
那千篇一律的文章,不禁让人痛心现代作文教学问题的严重性。
因此,我们迫切地要对作文教学进行改革。
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作文产生一种喜爱,乐于作文。
1、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
传统的师生观,使老师永远站在高处,是绝对的权威,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当课堂上师生之间没有平等的交流,没有学习的主动性,那就谈不上探究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爱学,会学了。
教师的作用应该在于指导学生怎样学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
如:指导话题作文《感动》,我们首先从“感动”一词入手,(1)这词是什么意思?(2)有令你感动的事或人吗?这一问许多同学就会知道原来写人写事都可以,选择的材料就多样性了。
2、师生互动,共同参与。
老师的作文课不能过于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会令学生昏昏欲睡。
要激起学生的兴趣,还是要多从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需求方面着手,而情景的创设是激发学生较好的一种方法。
老师从与作文有关的内容进行情景的创设,既可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使学生学会注意细微的描写,对文章的中心起到烘托作用。
曾听过这么一节作文公开课,老师把三位学生分别扮演一家三口。
其中儿子擦窗户,为了擦干净而用尽各种方法,有呵气的,有用洗洁精的,、、、、、、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儿子终于把窗户擦干净了。
在儿子擦窗户的时候,其他学生都私底下出了不少的方法,这说明学生被吸引了,而且学生在随后的片段描写中把儿子擦窗户时的神态、动作描写得很细。
所以讲作文课的指导是最有伸缩余地,最能发挥教师想象力,创造力的地方。
3、注意儿童心理进行教学。
儿童好游戏、好奇、喜欢称赞,我们就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生动性和多样性,从儿童的兴趣爱好出发,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被赞赏等心理需求。
如写:一次难忘的活动因为本校是农村小学较少开展活动,学生无材可取,我就利用一节体育课,在篮球场上进行一次体育比赛,那节课几张凳子、几个沙包就让篮球场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下一节指导课老师只需要点点写作的技巧,学生能把那开心的、难忘的一次活动写出来了。
欢乐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开心才使学生乐学、乐写,而减少学生因对作文的害怕感,出现抄作文或交空白作文。
二情感价值的体现,注重真情实感,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摈弃传统作文教学压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突出弊端,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搜索写作素材,带着问题深入生活,透过生活的表面现象,挖掘其深刻的本质,表达真实的情感、真诚的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1、鼓励学生讲真话、讲实话。
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中需要特别强烈”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研究,去探索,更要鼓励学生
讲真话、讲实话,而不是误导他们去造假,而在某次比赛或考试中迎合某些评卷老师的口味。
2、充分尊重、相信学生。
学生以他们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去看世界,得出的情感会与我们大人不相同,但他们的视角和方式未必就是错,未必就无可取之处。
相反的是,有时他们的视角和方式表现出一种成年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独特创意。
作为老师不应该把自己的世界观强加与学生身上,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张开眼睛看世界,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犀利的目光去观察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用心灵去感悟人生,用行动去创新世界。
3、让学生自然地流露情感。
在许多的学生作文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刻意地生搬硬套中心,而缺少了自然流露出来的自然美。
教师在学生作文中不必老是强调中心要突出在结尾。
文章贵在自然,贵在和谐,老师应着眼与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有着自然、真切和谐之美的写作。
三、作文的评改要更新。
作文有了写前的指导,写后的评改也起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明确作文的评改不是硬生生地把学生的作文用分数分为三五九等就算了,作文的评改的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写得更多,写得更好,让学生产生兴趣,坚定信心。
作文的评改老师一般会遵从错别字、语句通顺等方面进行修改。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的工作量比其他科目要繁多,因此我们的眼睛不要老放在这些地方,而且小学生的能力也相对稚嫩,有时会词不达意用词不当,逻辑混乱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对学生的文章自作主张地用我们成年人的理解进行体无完肤地修改。
这样会使学生作文少年老成,反而没用童真之处。
我们可以采用疑问式、比较式、商量式、建议式的方法,也许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达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
作文的评改本身就是强化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特别在平时作文训练的时候,应该以教育和帮助为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目的进行作文的评改。
作文的教学要转化为快乐的教学,教师一定要多花时间去钻研和探讨。
注意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作文中坚持让学生讲真话,让自然的情感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