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研究性学习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久跑研究性学习总结
耐久跑既是一项身体锻炼价值很高的运动,又是增强学生耐力素质的典型练习。

经常进行耐久跑,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心肺机能,磨炼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有利于心理气质的培养以及生理发育和身体的均衡发展。

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热爱耐久跑,并成为终身的体育运动项目。

一、耐力跑教学困难的原因
耐力跑是发展一般耐力素质的基本训练形式之一。

它是周期性的大强度运动项目,能培养持久奔跑能力和速度耐力。

它要求运动者的中抠神经系统具备较高的机能稳定性,心血管机能与运动机能相适应。

经过长时间实际锻炼,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得到提高。

在冬冷夏热和疲劳的耐久跑练习中还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但在学校体育中,经常出现学生“怕练”,教师“怕教”的现象。

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原因。

1.学生对耐力跑的恐惧心理。

学校耐力跑教学多数是在400米跑道(或其它非标准跑道)上进行练习。

无论教师以何种内容、形式施教,总离不开跑道这个概念。

这样一圈接一圈周而复始地在跑道上进行单调动作的频繁练习,极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从而在心理上对耐力跑训练产生恐惧与厌烦情绪,由此而使运动兴趣下降。

2.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日趋减弱,对耐力跑这样一种枯燥的训练内容必然产生一种畏避心理。

而目前的大部分学生生活优越,极少经过艰苦磨练,缺乏吃苦精神,对耐久跑无兴趣,畏难情绪严重。

3.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由于常见的耐力跑训练形式是在一定距离、时间重复同一周期动作,结果使学生对耐力跑运动的情感体验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

锻炼情绪低落而难以坚持。

二、耐力跑教学的探索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从减轻学生对耐力跑的心理负担入手,激发诱导其训练兴趣,从而达到提高练习效果之目的。

耐久跑在体育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我们在各个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也给予高度的重视。

教学实践也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耐久跑既是一项身体锻炼价值很高的运动,又是增强学生耐力素质的典型练习。

经常进行耐久跑,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心肺机能,磨练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有利心理气质的培养以及生理发育和身体的均衡发展。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并不容易,因为耐久跑练习单调,枯燥无味,且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十分艰苦。

现就如何上好初中生耐久跑课程,浅谈一下做法。

1.联系实际、正面教育、激发积极性
我们在让学生进行耐久跑的练习前,总是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正面教育,激发他们参与练习的热情,调动其投身锻炼的积极性。

步入社会,投身于祖国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诸如文学、艺术、体育、卫生、新闻出版、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即使参观祖国名胜古迹,饱览大好河山等都需要有耐力素质和顽强的毅力,需要有健壮的体魄,需要具备有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2.根据学生
年龄特点,选用练习方法,培养兴趣
初中生大部分是十三四岁,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时期,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平衡;骨骼发育快于肌肉,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较少,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较差,导致肌肉弱、耐力差、易疲劳、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对耐力项目的适应性较差。

因此,中跑项目男1500米,女800米,对他们来说委实是“长跑”了。

但在初中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各器官有承受一般耐力练习的能力,如能适时适度地进行耐久跑训练,对提高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改进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兴奋抑制的均衡,逐渐提高耐力水平,使学生身体均衡发育,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1)隐伏法。

耐久跑课应该安排在学期计划的第四、五单元。

这样便于把耐久跑的练习内容贯穿在一、二、三单元课程里。

如每节课都在“准备”部分或“课课练”部分,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渐增加慢跑的量。

随着时间推移,跑的练习增多,学生逐渐适应,为以后练习耐久跑打下良好基础。

(2)老师带跑法和压阵法。

在耐久跑教学中,如果有条件的话,不要一开始就在操场上跑。

应该跑出操场到外面去。

那儿有山、有水、有树。

风景秀丽迷人,优美环境会于无意中消除学生疲劳。

在越野跑动练阶段均由老师领跑始终,以克服初中生年龄段易兴奋,开始跑太快,破坏以“匀速跑”节奏为目的的缺陷,确保按计划跑到终点。

在此期间每节课要逐渐增长距离,提高学生的肌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有氧代谢能力。

(3)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法。

耐久跑的教法和训练千万不能三年或六年一员制,即操场干跑图。

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千方百计克服学生各种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想方设法在课堂上经常改变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趣味性。

①变换比的队形。

如跑道上跑图跑、“8字”形跑、“S字”形跑、螺旋形跑。

②变耐力练习为活动性游戏。

如拉鱼网、捉俘虏、直道上追逐跑、接力跑竞赛等。

③各种姿势跑的辅助练习。

如小步跑、后蹬跑、跨步跑和高抬腿跑,变速跑或间歇跑。

④利用学生喜爱的篮球、足球运动进行耐久跑素质训练。

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篮、足球练习、以比赛提高耐久跑能力。

如此的训练,学生就不觉得索然寡味,并能兴趣盎然地投到老师所设计的耐久性练习中,不知不觉在练习中提高耐力素质。

三、进行耐久跑练习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耐久跑练习一定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初练或中断重练者须因个体而异,根据自我感觉合理安排运动量,掌握适度运动强度。

既要给身体各器官以一定刺激,使机体的功能得以提高,又要防止超负荷训练。

以避免出现过度疲劳。

通常以训练后的第二天基本恢复疲劳为准,控制训练总量。

2.应该懂得人体运动规律,讲究科学锻炼方法。

初中生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在发展耐力素质的同时,不失时机注重其他身体素质练习,使身体全面发展。

合理安排体力,才能创造最佳成绩。

3.指导学生依据春、夏、秋、冬四时节气的变化进行不同的自训安排。

春到气温转暖春困;酷热盛夏防中暑;秋天气候多变防感冒;朔风凛冽的寒冬防冻伤。

掌握科学方法,练成坚强的意志,培养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使耐久跑成为终身的体育运动项目。

四、提高耐久力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1.应在学校大力宣传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计划,提高自觉锻炼意识,把提高全民素质当成百年大计来抓,为青少年终身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2.建议教育有关部门在修订体育教学大纲时要加大提高耐久力教学内容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