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秘书工作》刊发:写好领导讲话的诀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办《秘书工作》刊发:写好领导讲话的诀窍
领导讲话,是领导作为一级机关、一级组织的代表者,就重要工作、重要问题,在公开场合下提出的指导性意见。
领导讲话不仅是个人意志的表达,更是代表一级机关、一级组织的发言。
按照用途分,领导讲话可以分为:部署工作类;总结工作、表彰先进类;例会类;直接指导基层工作类;研讨会座谈会上的指导性讲话类;非正式讲话类。
如何掌握起草领导讲话稿的诀窍,以下几点需要牢牢把握。
吃透领导意图
领导有时会把起草者找来“面授机宜”,把意图交代清楚,如重强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等。
领导交代意图时,起草者最好全盘记录下来。
如果领导已经事先经过缜密思考,讲出来的思路已经成熟,稍加整理就可以成为理想的框架,写起来就会省劲得多。
即使领导说出来内容只点到现象,或是只提到观点,还未串成一条清晰地思路,全盘记录也很很有必要便于起草者理解领导想表达的是什么。
与领导交谈,陪同领导参加各种活动或者下基层调查研究,听领导在一些场合的即席讲话,都是捕捉领导意图的极好时机。
特别是领导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是他真实思想的表露,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妙语佳词。
把这些看似零散的东西记下录下来、集中起来,加以综合分析,就不难发现领导的“关注点”“兴奋点”,不难把握领导的思想脉络和思维习惯,这样,就是领导事先没有交代写作意图,也能做到临阵不慌。
当然,吃透领导意图并不是“奉命行事”,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妥,有什么疏漏,应该大胆提出来。
即使领导不是以商量的口吻交代意图,你也要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只要讲得有道理,领导是会采纳的。
如果唯唯诺诺,见误不说、见错不纠,看似尊重领导,实际上是对领导、对工作不负责任。
掌握结构方法
结构方法因讲话稿样式而异。
一般讲话稿的结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以内容定结构。
内容与结构的关系就像身材与衣服的关系,合身得体才好看。
假如只讲一个侧面的问题,篇幅限制在3000字以内,倘若也像写大块文章一样,一二三四五,拉上一个大架子,就很难把讲话写短、写实,反而就像个瘦子穿宽大衣服一样空空荡荡。
如果讲话是涉及全面工作的,而架子设计过于狭小,那么内容就会铺展不开,就像大胖子穿紧身衣一样别扭、难看。
不固守模式。
考虑结构时,则应避免雷同。
就好比建房子,如果所有的房子都是一个模板,当然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美感。
比如,大家熟知的三段式:第一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第二段任务和措施,第三段加强领导。
照此写来,与会者听到“加强领导”时,就知道快结束了。
力求紧凑集中。
这里是指文章的内部结构要严谨、周密,各部分之间形成有机的紧密联系,把主题烘托出来,使整篇文章有一种和谐美。
不紧凑、不集中,结构松弛、散乱。
一些讲话稿就存在以下方面的缺陷:
内容不集中,偏离了主题。
比如,某篇讲话的主题是“高举团结、
廉政、务实的旗帜,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内容设计了“从严治干刻不容缓”“重要的问题在于加强学习”“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关于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几项重要工作”等五个小标题段落。
很明显,后一个段落偏离主题,完全可以砍掉。
内容缺乏有机联系,显得杂乱无章。
比如,一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讲话稿,设计的内容和排序是“(一)共产党员要在改革与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三)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在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上;(四)党员队伍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容忽视;(五)党员教育要注重实效”。
其中有两个问题:一是次序颠倒,既然要指出问题,应该把第四点作为第一点,先摆问题,再谈要求和措施;二是内容设计缺乏确定性,第三点内容写起来会与第一点有交叉,不如将二者合并。
内容设计贪大求全,什么问题也没讲清楚。
比如,从国际形势到国内形势,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工青妇到对台、统战和民兵预备役,照此写下去、念出来,只能使听众灌了满脑子东西还闹不清究竟要讲什么。
合理安排段落和层次。
段落和层次分明,就能使文章脉络清楚,便于理解。
哪个先讲、哪个后讲,要按逻辑关系、轻重缓急排序,不能错乱、颠倒,常见的排序方法有:
1.并列排序法:
各层次“平起平坐”,直接对主题负责。
比如,一篇加强部队建设的讲话,第一部分谈军事工作,第二部分谈政治工作,第三部分谈后勤装备工作。
三者就是一种并列关系。
2.递进式排序法:
各层次循序渐进式铺开来。
比如,一篇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讲话,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机关”,第二部分“什么是学习型机关”,第三部分“怎样建设学习型机关”。
这三者的关系就是递进式的。
3.主从式排列法:
主要层次排在前面,非主要层次排在后面,为主要层次起烘托和服务作用。
比如,一篇布置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讲话,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等作为主要层次。
后面跟上几段谈改进工作方法、做好服务工作、减轻基层负担和农民负担等内容就属于从属层次。
4.附带式排序法:
主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其余的作为附带或补充。
比如,一篇布置新年度经济工作的讲话,主要的次序排完之后,带上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具体问题:“第一,抓好春耕生产”“第二,抓好民政工作,确保实现‘开门红’”“第三,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灾民度过春荒”。
这些内容都很重要,但又不是全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所以列在后面来讲。
做到精心起草
何为起草精心?就是要做到写前“四问”,写中“四求”,写后“四看”。
写前“四问”:
一问写的啥。
文体不同,写法也不相同。
比如,讲话稿中的论述性内容与理论文章的论述性内容,请示中的部署性内容与指示中的部署性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果混淆了,就会不伦不类。
二问给谁写。
高级领导向机关讲的东西不能太琐碎,一般干部讲的东西不能口气太大。
对上汇报的材料不能像老师教学生一样摆出一
通道理,部门领导讲话不能尽是“原则要求”。
三问给谁看或听。
搞清楚讲话稿是向上级领导汇报,还是对部属指导;是给机关干部讲课,还是给基层群众搞教育。
对上级汇报要简洁干练,对群众讲话要亲切通俗,对部队战前动员要斩钉截铁。
四问啥目的。
是对重要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总结、指导,还是对重大问题进行报告、说明、解答;是对重要理论决策进行宣传、阐述、辅导、讲解,还是一般场合的称赞、祝贺、希望。
写中“四求”
一是求“高”。
要写出恢宏大气,写出理论高度、指导力度和思想深度。
二是求“新”。
要做到新视角,新思路,新概括,新语言。
三是求“实”。
领导讲话面对的是做具体工作的人,讲话的基本功能是回答、解决实际工作中提出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因此,必须紧贴实际,实实在在12期
四是求“顺”。
要做到基本思路顺,框架结构顺,逻辑关系顺,没有“硬伤”。
不能硬掰、硬扯、硬挂、硬拔,一定要防止片面性、模糊性。
写后“四看”
一看是否到位。
材料写完后,不要忙着出手,要“跳”出来,凉下来,后头看层次、态度、思想、语言是否符到位。
二看是否得体。
是不是做到了符合讲话人的角色,维护发言者的形象,顾及各方面的影响,把握好火候分寸。
三看是否严谨。
是否经得起检验、推敲,有没有立不住的提法,有无引用不实不当的数据、事例等。
四看是否细致。
有无文字错漏,有无明显的病句,格式、排版、打印、装订、页码等是否恰当。
来源:办公室主任、秘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