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财之七施
稀有经商古籍《计然七策》原译文
![稀有经商古籍《计然七策》原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d0eac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2.png)
稀有经商古籍《计然七策》原译文作者:青岩真人(春秋时期)此书据传是鬼谷子的师傅——青岩真人留下的“无字天书”中的其中一部,此书首传鬼谷子,再由鬼谷子传给计然、范蠡(财神爷)及吕不韦、白圭(商圣)等人。
据说,熟练运用此书者,将财满天下。
本书由财神爷——范蠡批注。
青岩真人修炼所在的青岩山计然曰:“人生於世,非财无以资身。
产治有恒,不商何以弘利。
”[译文] 人生在世,没有财产就无法得到生存和发展。
财产的运作遵循固有的规律,它本身不会自动增值,不经商就不会获得利润。
范蠡按语:“财为养命之源,人岂可无有,而不会营运,则蚕食易尽,必须生放经商,庶可获利,为资身策也。
”[译文] 财产是滋养生命的源泉,是生存之本,人们岂能没有财产。
但是如果不掌握经营之道,那么这些财产就会像蚕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地被消耗殆尽。
因此,必须运用财产来从事商业活动才能获得利润,使财产像生命一样得以生长,这是每个人安身立业的策略。
计然曰:“财溺于人共爱,义取者希。
利起于众所争,贪嗜者伙。
”[译文] 钱财沉浸在世人的共同喜爱之中,能在道义的立场上获取钱财的人,世上少见。
利润正是在众人的你争我夺中获得,那些贪心、嗜财如命的人,比比皆是。
范蠡按语:“财者通行蠻貊,虽婴孩亦所知。
爱是以人多竞求强取,致有丧身失德,忘耻受辱,甘当无侮。
其知义安分,不事妄贪者,世之罕有。
”[译文] 钱财可以通行于任何地方,甚至那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偏远的南方和北方,这一点就连婴儿、小孩也明白。
正是因为对钱财的狂热喜爱,所以人们纷纷竞相追逐钱财、强取豪夺,以致有的人丢弃了自身准则,道德沦丧,忘记羞耻,甚至受到别人的侮辱,还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由此可知,能够深明道义、安分守己、满足现状,并且不作非分之想、没有贪心杂念的人,世上罕有。
计然曰:“人皆人,贪廉无辨。
心非心,真伪难知。
”[译文] 人与人在表面上看来都一样,无法从表面去辨别一个人是贪心的还是清廉的。
心与心则大不相同,但也难以判断它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
改变命运实修指南
![改变命运实修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2b238e3b8f67c1cfad6b861.png)
快速改变命运实修指南您是否为您的生活困苦而担忧?是否为您的事业受挫而发愁?是否为您的身体痛楚而受折磨?——改变命运不是靠外物,而是要靠自己。
只有改变心态、改变行为,才能改变命运,这才是究竟的改变。
心态改变了,行为变了,自己就改变了,世界也就随之改变了。
一、快速改变命运实修指南的功能:1、提升生命能量2、消除障碍3、增加福报二、快速改变命运实修指南具体内容:1、孝亲:孝顺父母,和气、柔顺1)涵养贵格,一定从孝顺父母开始;孝顺父母,为改命之源。
百善孝为先,抵触顶撞父母,其余九十九善也积不到,这个命什么都改不掉。
无际大师教导我们的无病不治改命药方里:温柔半两,孝顺要十分,和气汤送下。
孝顺是十分,这是药方的核心,也是改命的重点。
孝其身:孝亲鞋,玛卡……孝其智:善人道播音机……2)跪羊图歌词赏析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礼敬尊亲如活佛,成就生命大意义。
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报恩不忘本,做人饮水要思源才不愧对父母恩。
小羊跪哺,闭目吮母液,感念母恩,受乳恭身体,膝落地,姿态如敬礼,小羊儿,天性有道理。
人间孝道,及时莫迟疑,一朝羽丰,反哺莫遗弃,父身病,是为子劳成疾,母心忧,是忧儿未成器。
多少浮云游子梦,奔波前程远乡里,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
多少风霜的累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
多少浮云游子梦,奔波前程远乡里,父母倚窗扉苦盼子女的消息。
多少风霜的累积,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
为人子女,饮水要思,源圆满生命,尽孝无愧意。
儿女心,无论在何地,给双亲,一声感恩您!2、悌—兄友弟恭,言忍忿泯”。
每一个兄弟姐妹都是父母的孩子,哪一个有困难、病痛父母同样挂念,为此,兄弟姐妹间更要友爱,不争不抢,和谐相处,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这个兄友弟恭的态度,除了在家庭要落实之外,我们到公司、团体里面也应该把兄友弟恭好好落实。
落实到人与人相处的言语、行为,我们在团体当中能够很勤奋,能够做表率,都是落实兄友弟恭。
《了凡四训》拼音版1
![《了凡四训》拼音版1](https://img.taocdn.com/s3/m/6916107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1.png)
了li ǎo 凡f án 四s ì 训x ùn一y ī、 立l ì 命m ìng 之z h ī 学x u é余y ú 童t óng 年ni án 丧s àng 父f ù ,老l ǎo 母m ǔ 命m ìng 弃q ì 举j ǔ 业y è 学xu é 医y ī ,谓w èi 可k ě 以y ǐ 养y ǎng 生sh ēng ,可k ě 以y ǐ 济j ì 人r én ,且qi ě 习x í 一y í 艺y ì 以y ǐ 成ch éng 名m íng ,尔ěr 父f ù 夙s ù 心x īn 也y ě 。
后h òu 余y ú 在z ài 慈c í 云y ún 寺s ì ,遇y ù 一y ī 老l ǎo 者zh ě ,修xi ū 髯r án 伟w ěi 貌m ào ,飘pi āo 飘pi āo 若ru ò 仙xi ān ,余y ú 敬j ìng 礼l ǐ 之zh ī 。
语y ù 余y ú 曰yu ē :“ 子z ǐ 仕sh ì 路l ù 中zh ōng 人r én 也y ě ,明m íng 年ni án 即j í进j ìn 学xu é ,何h é 不b ù 读d ú 书sh ū ?”余y ú 告g ào 以y ǐ 故g ù ,并b ìng 叩k òu 老l ǎo 者zh ě 姓x ìng 氏sh ì 里l ǐ 居j ū 。
对四篇文章的心得体会
![对四篇文章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260833bb90d6c85ec3ac679.png)
对四篇文章的心得体会
近期,董事长在很多重要会议上向全体宜化干部员工推荐了四篇哲理文章:《人生八宝》《无财七施》《妥协是大智慧》《惠普中华区前总裁孙振耀退休九大感言》,并要求广大干部员工结合自身实际深刻思考,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人生八宝》《无财七施》提出了可以说是贴近我们生活得最朴实的基本道理,从结交两种人,--良师,益友,到争取两个极致—把潜力发挥到极致,把生命延续到极致,从“眼施,语施,到座施,宽施”等各种观点,让我能把握好人生的正确方向,处理好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妥协是大智慧》《惠普大中华区前总裁孙振耀退休九大感言》使我认识到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并不是自己梦想的那么美好和得意,教会我必须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努力去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在妥协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体会人生的甜蜜和苦涩,学会适者生存的道理,当然前提是需要我们辛勤的付出。
董事长推荐的四篇文章哲理性丰富,使我感悟颇深,值得我们深刻学习。
合成事业部孙金亮。
财施法施无谓施
![财施法施无谓施](https://img.taocdn.com/s3/m/75095b89a0116c175f0e48dd.png)
一财施谓自能持戒。
不侵他人财物。
又能以己之财。
施与他人。
是名财施。
二法施谓既能财施。
又能为人说法。
令其开悟。
是名法施。
三无畏施谓一切众生皆畏于死。
持戒之人。
无杀害心。
令其无畏。
是名无畏施。
内财施:肉体是您的内财,了知肉体成因是因缘和合,究竟无我,但由众生妄执有我,所以若要自在、解脱,就要舍离肉体的执著,因此可以把它施舍给需要的人。
外财施:金钱、田产、妻子女是您的外财(目前法律妻子女不算是外财),了知这些外财究竟还是会消灭,吾人只是在游戏中妄执它是有价值,因此妄执而轮回生死。
所以为了解除这妄执,吾人可以把它们施舍给需要的人。
法施:知识是吾人所知,它有很多方法可以使用得到利益。
这些知识,本来无有善恶,如刀一般,善人用它为善就是善刀,恶人用它为恶就是恶刀。
所以,吾人不应执著知识的善恶,为了破除这个执著,所以要把它施舍给需要的人。
无畏施:吾人在人生中,常有恐惧、旁徨无措不知如何办的烦恼,常希望有人帮吾人解除,同样的,他人也会遇到这种状况。
为了断除吾人的悭悋习气,以及给予那些需要人帮忙的众生,吾人应该要安慰、帮忙众生解除他们的恐惧、烦恼。
七种布施,不用花钱,也能得大果报!
![七种布施,不用花钱,也能得大果报!](https://img.taocdn.com/s3/m/22e6b42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1.png)
七种布施,不用花钱,也能得大果报!佛教常讲六度万行,这是学佛修行的基本原则。
其中第一条,就是修布施。
很多人一听布施,就认为是让他到寺庙功德箱里放钱,其实是误会了布施的含义。
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财布施又分为外财布施和内财布施。
花钱布施,只是财布施中的一种,法布施和无畏布施大多都不用花钱的。
所以说修布施,与你钱多钱少没什么关系,关键是你的心态,有布施的心就可以了。
只要心诚,即使是非常微小的布施,也能得大福报;如果心不诚,即使布施很多钱,所得福报也很有限。
佛在经上讲,有7种布施,不需要花钱,也能得大果报。
一、眼施一个充满善意的眼神,可以给人带来温暖,让人得到安慰;一个恶狠狠的眼神,可以给人带来恐惧,让人心惊胆战。
当别人遇到困难、痛苦的时候,我们即使无能为力,帮不上什么忙,也可以送她一个善意的眼神,让她知道,还有人关心她,鼓励她,支持她!二、和颜悦色施人的心情是可以感染的,如果看到别人开心,我们也会为之欢喜;如果看到别人痛苦,我们心里也不好受。
将心比心,与人交往时,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和颜悦色,面带微笑,那就能带给别人一个美好的心情,也许他会因此开心一天,一天的工作都很轻松自在、顺顺利利。
三、言辞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
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足以让人感动心灵,足以让人信心倍增,充满斗志。
当别人遇到困难挫折,想不开的时候,我们安慰她,开导她,让她从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这都属于布施。
四、身施我们即使没有钱,但我们还有身体,还有体力,只要能够利益别人,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去公益场所做义工,比扶老奶奶过马路,比如帮人抬一下东西等等,都属于内财布施。
五、心施即使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但我们还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帮助别人的心,愿意为利益大众付出的心。
所谓“心诚则灵”,只要你善心真诚,即使不说一句话,不做任何事情,别人也一定能够感受到,也能得到你善意的鼓舞。
六、床座施在公交上,看到老人小孩,或者是孕妇、残疾人,把座位主动让给她们,这也是一种布施。
无财七施
![无财七施](https://img.taocdn.com/s3/m/9a5ad27201f69e3143329465.png)
身无分文,你还可以做什么?释迦牟尼轶事中有这样一个"无财七施"的事: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
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并不是这样的。
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第一,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第二,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第三,心施,就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第五,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第六,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第七,房施,就是将自己有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来休息。
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的!世界因为有我更美好我们常说:施恩勿念,受恩勿忘。
而比勿念更高的境界是:不着痕迹地施助,保持受者作为人的尊严,不在帮助弱者的同时,践踏他们的自尊。
作为富者帮助贫者、强者帮助弱者、父母帮助孩子,都是如此。
帮助贫者、弱者、幼者,不仅可以施与物质的援助,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让世界因为有我而更美好。
可是确实有人陷入误区,认为只有自己富有了才能助人。
我们可以在物质上富有,也可以在精神上、心理上富有。
当我们在内外都富有,自足有余就可以对周围的人施与援手。
有个很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除了给出多余的物质或金钱,我们可以给出的更多。
一个人跑到佛祖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第一:颜施;第二:言施;第三:心施;第四:眼施;第五:身施;第六:座施;第七:房施。
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
”常人把布施理解为散发自己的钱财、物品来救济穷苦人之意。
佛教经典中明示,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
布施常得善报,比如财布施得财富的回报,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之报,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之报!除此三种布施之外还有“无财七施”:颜施;言施;眼施;心施;身施;座施;房施。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54f1d53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f.png)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著名政论文,全文共有六篇。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原因和过程,以及秦朝灭亡的原因。
文章通过对秦国历史的回顾,分析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特点,揭示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内在规律。
同时,文章也对秦朝的暴政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议。
以下是《过秦论》的原文及翻译:【原文】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翻译】秦始皇去世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
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
(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
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险要坚固,(关隘)守护得像牙齿交错咬合那样紧密;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尊贵;锄耙戟柄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被贬谪戍边的士兵并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打仗的方法,也无法和先前诸侯国的武将媲美。
第9关: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
![第9关: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83cef41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7.png)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第九关:文言文阅读(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仗之、伟、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耕于南阳躬:亲自B.至于斟酌损益益:益处C.以告.先帝之灵告:祭告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之间..B.奉命于危难C.先帝知臣谨慎..D.恐托付..不效2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
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
D.选文句句发自肺腑,情辞恳切,体现了“表”这种文体“动之以情”的特征。
(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恭王①性刚直。
当时誉②鄂文端公③相业,先王颇不以为然,曰:“居相位者,当有相度,西林偏袒乡党,非持平天下之道也!”素.喜刘文正、裘文达、曹文恪④诸公,每训梿⑤必以诸城⑥为式⑦。
智商与情商的关系
![智商与情商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45d411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6.png)
智商与情商的关系智商与情商,看似简单的词语,却与我们每个人的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
真正成功的人,他们又是智商和情商结合的典范,这是为什么?智商与情商的关系1.智商是情商的基础,情商是意商的基础。
任何情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智商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智商,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情商2.情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智商。
它是一种对自身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认识能力;智商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情商,它是一种对自身行为活动所产生的利益关系的认识能力。
3.情商的发展为智商的发展确立基本的方向。
情商较高的人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现有的智力资源,并使自己的智力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盲目地、凭一时兴致来发展自己的智力;意商的发展又为情商的发展确立基本的方向,意商较高的人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活动,不会盲目地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他会使自己的情感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
4.智商、情商与意商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般来说,智商的提高将有利于情商与意商的提高,情商的提高也将有利于智商与意商的提高。
不过,这三者毕竟是相对独立的,智商较高的人,其情商与意商未必较高;情商较高的人,其智商与意商未必较高。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它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智商高,情商也高的人,春风得意。
智商不高,情商高的人,贵人相助。
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怀才不遇。
智商不高,情商也不高的人,一事无成。
高智商的人为低智商的人工作,说明情商更重要,高情商的人领导低智商的人。
高情商的人擅长调动别人做事,高智商的人擅长自己亲自做事。
佛说有七种布施可得大福报!
![佛说有七种布施可得大福报!](https://img.taocdn.com/s3/m/87a063a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2.png)
佛说有七种布施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看人。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名第一大福报。
二,和颜悦色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凶眉恶色。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妙色相,未来成佛,得金色身,是名第二大福报。
三,佳言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出柔轻语,无粗恶语。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妙辩才,所出之言,人皆欢喜,信受奉行。
未来成佛,得四辩才,是名第三大福报。
四,身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之人,起迎礼拜,于一切人处,常怀恭敬谦逊。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端正身,长大身,人见人敬身。
未来成佛,如大榕树,无有能见顶者,是名第四大福报。
五,心施:虽以上述四种方法行供养,而心不和善,不名为施。
善心和善,和善功深,是名心施。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明净心,不痴狂心。
未来成佛,得一切种智心,是名心施第五大福报。
六,床座施:若见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为捕床座请其安坐,乃至以自己所用安乐坐位,请之安坐。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常得尊贵七宝床座,未来成佛,得师子法座。
是名第六大福报。
七,房舍施: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请于自己所有房舍之中,得行来坐卧,予以欢喜安乐。
是人往后,舍身受身,得自然宫殿舍宅。
未来成佛,于一切时得宝莲花座,是名第七大福报。
以上七施,全由心作,均不损财,皆得大福报。
教会孩子“我”和“我们”的区别
![教会孩子“我”和“我们”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df8c841866fb84ae45c8de6.png)
在美国留学地时候,我在学校地餐厅里打工,主要是负责收拾碗碟杯子,把食物地残渣倒进桶里,然后把碟子送到厨房.有一天,我端着一大堆咖啡杯子走进厨房地时候,因为实在太重了我没有拿住,结果一下子全部摔在了地上.我立刻绝望了,这下没法再打工了,这时管理员走到了我地跟前,他担心地问我:“你还好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连声说道:“对不起!对不起!”管理员接着对我说:“今天真是不走运地一天.”然后就走了.当天晚上,我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妈妈,我在家里一不小心打碎了碗碟还要受到责备,但是在异国他乡打碎了好几个杯子却受到别人地安慰.”我接着写道:“美国真是个不同寻常地国家.这个国家地潜力大概就在这里吧!”从那之后,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位管理员地身影,于是,我做事更加认真,因为管理员地安慰使我重新找回了自信.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地力量来自哪里,我应该以什么样地方式生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怀着这样地记忆,在结婚后,我希望孩子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因为关怀与给予是生活中最好地武器.正是为了培养孩子地这种观念,从他们很小地时候起我就让他们分担家务,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帮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日本地时候,为了减轻家务地负担,我们雇了一个日本地女孩子.这个女孩叫彩子,她有着和年龄不相称地仔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但是,在这个女孩来到我们家后,意想不到地事情发生了.在所有家务都有人做地情况下,孩子们经常把自己应当做地事也交给了彩子.以前从学校回来后,自己清扫房间,一起准备晚饭.但是现在他们开始偷起懒来.起床后,连被褥都懒得整理了.几天后,我觉得不能再让他们这样下去,于是把他们都叫到跟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彩子来到我们家,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她就像我们地家人一样,你们却胡乱地使唤她.我非常感谢她,我想在她把自己地事情做好地前提下,送她去学校上学,你们要帮助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那么谁来打扫我们地屋子呢?”孩子们惊讶地追问我.我没有回答他们,对不知所措地彩子说:“房间每天不用打扫那么多遍,晚上放学回来打扫一次就行了.可能对你来说很辛苦,但这也是为了你好,你要坚持下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按照我说地,我带她去打字培训学校报了名.从第二天起,早晨她和我们一起从家里出发,在学校里上完课后,下午回到家里做家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出乎意料地是,彩子把房间打扫得更干净了.年后,彩子结束了在学校地学习,成为了一名优秀地打字员,不久她离开了我们家.一个小小地关怀,却改变了她地一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已经步入中年地彩子,现在还常常给我打电话,问候我们全家.虽然她每次都向我说谢谢,但是,其实从内心里我也很感谢她.如果没有和她地相遇,我地孩子们怎么能学会如何关心别人、为别人付出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因为彩子地事,孩子们学会了关心别人,在他们今后地生活中,这起到了很大地作用.两个女儿成为维护委托人权益地律师,而彼得成为一名出色地,在他地带领下,职员们精诚团结,为了公司地理念努力奋斗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没有给予就不能生存为他人付出并不像说地那么容易,因为有地时候,给予和关怀会涉及到自己地直接利益.尤其是现在这个竞争地年代,为别人付出往往会被认为是傻瓜.这只是一些鼠目寸光之人地想法,实际上,没有付出、给予和关怀,就很难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世纪是个人主义地时代.随着时代地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能力.而在这个时代,更需要能够协调人际关系地人.也就是说,需要专业技能地同时,也需要能够同别人建立密切地关系,将个人意见综合起来地能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最近,各个企业对世纪地领导者提出了一个“ ”地概念.“ ”即仆人,“ ”即领导能力.“ ”即“仆人领导力”地意思.这意味着,今后受人关注地领导者不一定是那些会下达指示,具有领袖气质地人,更多地是可以为整个团队地未来和个人地成长服务,维持相互间协作地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在是强调个性地时代,但是能够将个性和特性整合在一起地领导者才是未来领导者地发展方向.根据著名地时事杂志《财富》调查,在世界排名前强地企业中有地企业把“ 仆人领导力”战略,作为经营哲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 我”与“ 我们”地关系,不能将目光只停留在个人地利益上,在索取地同时,也要学会给予别人.给予不是我们必须遵守地道德规范.但在当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地世界中,给予别人是一个重要地生存武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地社会,现在只强调孩子自身地成长和发展.一切都是为了自己.而事实上,强调自我、排斥别人地教育,将会把孩子推向一条不归之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妈妈们现在地教育方式也脱离了社会地现实.好吃地东西都留给自己地孩子,从不会教育孩子和朋友一起分享;如果自己地孩子被别地孩子欺负,往往会拉着孩子找到人家不依不饶地“ 讨公道”,甚至会在别人家里动手打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父母地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在同别人交往地过程中无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不会谦让与关怀别人,在步入社会后,只为自己不顾他人地自私心理,有可能会成为引发冲突和矛盾地导火索.这样地孩子怎么能成为未来社会地栋梁之才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小事中寻找教育方法我是怎样教育我地孩子们学会关怀他人、给予他人地呢?孩子们小地时候,美国流行饲养宠物.孩子们缠着我给他们买一只宠物荷兰猪.最终,禁不住孩子们地央求给他们买了一只.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荷兰猪是有生命地动物,和你们平时玩地玩具不一样.你们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它.”但是,尽管孩子们很喜欢这只荷兰猪,却没有好好照顾它.他们把它关在脏脏地笼子里,还总是忘了喂食,对荷兰猪地死活也漠不关心.于是,有一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没有晚饭吃了.你们不好好照顾荷兰猪,好几天没有喂它了.你们也饿一顿,体会一下小荷兰猪是多么地痛苦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孩子们全都沉默了.他们很快给小荷兰猪换了一个清洁地新“住处”,还给它地窝里放上我们吃地野菜,水槽里加满了水.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从那之后,我开始注意培养他们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地习惯.我让他们明白自己小小地付出,会给别人带来无限地快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一天,我对正在擦洗厨房水池地彼得笑着说:“彼得,谢谢你!妈妈可以休息一下了.你这样帮妈妈,妈妈心里很高兴.”看着妈妈地笑脸,彼得也露出了灿烂地笑容.我想,在那一瞬间,彼得肯定也明白了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地道理.从那以后,彼得不只是对我,连爱丽丝和南希地事也乐于效劳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关怀别人、给予别人并不一定非要做出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地举动.带领孩子们去养老院或者孤儿院做义务劳动当然是关怀别人地体现,但我们毕竟不可能每天都去这样地地方献爱心,所以,关怀别人、给予别人最基本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地小事得以体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释迦牟尼轶事中有这样一个“无财七施”地故事: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地穷光蛋呀!”“并不是这样地.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第一,和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第二,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地话、安慰地话、称赞地话、谦让地话、温柔地话;第三,心施,就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第四,眼施,就是以善意地眼光去看别人;第五,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第六,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地座位让给老弱妇孺;第七,房施,就是将自己有空下来地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来休息.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让孩子明白:不经意地称赞、善意地目光、小小地牺牲和谦让也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现在,你可以做出结论了:是让孩子在激烈竞争中,扮演一个踩着别人向上爬地光杆司令,还是成为在充满关怀与给予地生活中获得力量地孩子呢?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财的文言文翻译
![财的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0fad23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c.png)
夫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
自古以来,财之地位,历久弥新,不可忽视。
然财之真谛,非金银财宝之谓,乃道德观念之体现也。
今吾辈论之,当明其本质,辨其道德,以正其观。
夫财之本质,非物也,乃德也。
道德者,人心之正,行为之则也。
财之所出,必源于德。
德高者,财自至;德薄者,财难聚。
是以,财之根本,在于道德之修养。
道德之修养,如水源木本,根本固矣,枝叶自茂。
古之圣贤,皆以道德为先。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又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此言道德与财富之关系,道德为财富之本,财富为道德之果。
故道德之修养,乃财富之源。
然而,道德与财富之关系,非一成不变。
有时,道德可转化为财富;有时,财富亦可彰显道德。
是以,道德与财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商鞅变法,以法治国,使秦国富强;孟子之弟子,皆以仁义为本,富而不骄,贵而不淫。
此皆道德与财富之典范。
然世之俗人,往往颠倒道德与财富之关系。
或以道德为手段,谋取财富;或以财富为遮羞布,掩盖道德之缺失。
此等行为,实为道德之败坏,财富之堕落。
孔子曰:“富而不骄,贫而不谄,何忧乎贫富贵贱?”此言道德之重要,财富之次之。
夫道德与财富,犹如鱼水之关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道德若水,财富若舟。
舟之浮沉,取决于水之深浅。
道德之深,财富之盛;道德之浅,财富之衰。
是以,道德之修养,乃财富之保障。
至于财富之道德观,当以仁义为本。
仁者,爱人;义者,合理。
以仁义为财富之道德观,则财富可造福于民,而非祸害。
如范蠡之富,以义为重,故能富而不骄,贵而不淫。
反之,如秦始皇之富,以暴为重,故能富而不安,贵而不久。
总之,财富之本质,在于道德;财富之道德观,在于仁义。
道德之修养,财富之源;仁义之行,财富之本。
吾辈当以此为准则,明道德之真谛,辨财富之道德观,以正其观,以富国强民。
故曰:道德者,财富之本;仁义者,财富之道。
明道德,辨仁义,则财富自至。
此乃财富之真谛,道德之所在。
愿吾辈共勉,以道德立身,以财富济世,共创美好未来。
先公吝于财文言文翻译
![先公吝于财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79a6af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d.png)
古之贤人,或有以道行,或有以德服,或有以财施。
然先公之吝于财,尤为世所罕见,其义何在?吾尝考其事,欲明其理,遂著此文,以示后人。
昔者,先公居乡里,家资颇丰。
然其为人,勤俭节约,不以财为贵。
每遇邻里疾苦,虽家财万贯,亦不惜倾囊相助。
人问其故,公曰:“财者,身外之物,非我所求。
但见人之困厄,吾心何忍坐视?是以不惜以财济困,以德报怨。
”公之吝于财,非吝啬也,乃以财施人也。
其心胸宽广,视财如粪土,故能以财助人,以德感人。
公尝言:“财者,人之所共,非吾独有。
吾之财富,皆天下之财,吾岂可独享?”是以公虽富,而不骄奢淫逸,反以财为利器,助人为乐。
公之吝于财,亦非愚昧也。
公知财之有限,而人生之无涯。
故以财施人,非但能解人之困,更能使人知恩图报,传承美德。
公尝曰:“吾虽富,然吾子孙若不知勤俭,必致败家。
是以吾虽吝于财,亦教之以节俭,使之知财之可贵,而不致浪费。
”公之吝于财,更非自私也。
公之财富,非独一家之财,乃天下之财。
公虽富,而不忘国家之安危,民之疾苦。
每遇国家有事,公必捐资助之,以尽其国民之责。
公尝言:“吾虽富,然吾心系天下,愿为国家效力,为民请命。
”公之吝于财,实乃大公无私也。
公之心,如日月之明,照见天下之黑暗;公之财,如春雨之润,滋养世间之万物。
公之德,如泰山之重,屹立于世间之巅。
公之精神,如长河之水,源远流长,永不枯竭。
然今之人,多以财为重,鲜有如先公者。
或曰:“公之所以吝于财,乃因其德高望重,非吾辈所能及。
”然吾以为,德虽高,财亦非无用之物。
若能以财施人,以德报怨,亦不失为君子之风。
吾辈虽不能如先公之德,然亦当效其节俭,以财助人,以德感人,使天下之人,皆能以财为善,以德为贵。
故先公之吝于财,实为后世之楷模。
吾辈宜以此为鉴,勤俭节约,以财施人,以德报怨,使天下之人,皆能共襄盛举,共创和谐社会。
如此,先公之精神,得以流传;先公之德行,得以光大。
吾辈幸甚,后世幸甚!。
轻财好施文言文翻译
![轻财好施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4fc8c6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c.png)
轻财好施,古之贤士也。
其人温文尔雅,慷慨大方,不以财货为重,而以仁义为尊。
虽居贫贱,而心胸开阔,乐善好施,无怨无悔。
夫轻财者,非谓其不珍视财货,而谓其不以财富为人生之极。
古人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此言轻财之真谛也。
轻财之人,视金钱如粪土,不以物质之丰盈为荣,不以物质之匮乏为耻。
其心胸开阔,不以富贵为累,不以贫贱为辱,故能超然物外,心无挂碍。
好施者,非谓其无私,而谓其乐善好施,不吝啬于助人为乐。
古人云:“乐善好施,天下皆归心。
”此言好施之真谛也。
好施之人,心慈手软,乐于助人,不以富贵骄人,不以贫贱自卑。
其行善积德,不求回报,但求心安理得,故能广结善缘,受人尊敬。
轻财好施之人,其德行高洁,其品质卓越。
古人云:“德不孤,必有邻。
”此言轻财好施之人,必有知音相伴。
故此类人,往往能得朋友之助,事业之成,人生之顺。
尝观轻财好施之人,其言行举止,无不体现出仁义之风采。
与人交往,谦逊有礼,不骄不躁;对待亲友,关爱备至,无微不至;面对困境,勇往直前,不惧艰难。
此等风范,令人敬佩,使人向往。
然轻财好施之人,亦非全然无过。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言轻财好施之人,亦有其不足之处。
然其不足,不足以掩其德,不足以减其威。
故世人皆以轻财好施之人,为楷模,为典范。
夫轻财好施,实乃人生一大境界。
人若能轻财好施,则必能心无挂碍,乐善好施。
如此,方能广结善缘,受人尊敬,成就一番事业。
是以,吾辈当效法古人,轻财好施,以仁义为尊,以德行为本,方为人生之真谛。
今译:轻财好施,是古代贤士的品质。
这样的人温文尔雅,慷慨大方,不把财富看得太重,而是尊重仁义。
虽然他们身处贫贱,但心胸开阔,乐于行善,从不后悔。
所谓轻财,并不是说他们不珍惜财货,而是说他们不把财富看作人生的极致。
古人说:“富贵不能使人放纵,贫贱不能使人改变。
”这就是轻财的真谛。
轻财的人,把金钱看作泥土,不以物质的丰富为荣,不以物质的匮乏为耻。
他们心胸开阔,不以富贵为累赘,不以贫贱为耻辱,因此能够超脱物质之外,心中无牵无挂。
种子法则
![种子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2503eb71f90f76c660371a5d.png)
《种子法则》22条1、性质相同;2、数量不等;3、先种后收;4、时间错后;5、种子要真;6、藏的要深;7、怨冰毁苗;8、怒火烧林;9、感恩浇水; 10、祝福施肥;11、认错松土;12、改过锄草; 13、按图索骥;14、条件具足;15、重复播种;16、植入人心; 17、农夫有三;18、福田六种;19、无财七施;20、无相无量; 21、一日三参;22、百分之百(信念100、精力100、开心100);性质相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好的种子,就能得到好的结果,是不是种下坏的种子,就肯定会得到坏的结果?答:土地是不会去分别什么是好种子,什么是坏种子的,种下了樱粟,肯定不会收获玉米吧?同样,在“种子生长规律”里,也不会去分别好坏善恶的,因为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基本原理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从一个自然现象谈起,那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逻辑反推一下,就是“种瓜得不了豆”或者“种豆得不了瓜”,这是农作物生长的普遍规律。
这个规律对农作物有效之外,对人是否同样有效呢?虽然这是一个有些匪夷所思的问题,但答案却是相当令人深思的,我们也许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看出端倪:1、看看自己是不是经常都会处在一个非常友善的环境中?如果是的话,那是因为你以前不管在任何时候,对周围的一切人都十分的友善,也就是说,你曾经种下了大量的“友善”的种子,所以,当你有需要时,就会感受到“友善”的果实;反之,如果你经常都会遇到一些傲慢或猜疑心很重的人,那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以前经常对别人傲慢或猜疑,种下了的“傲慢”或“猜疑”的种子?2、如果当你有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帮你,那也许是因为你以前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帮助了别人,种下了“帮助”的种子。
反之,如果你身边总是缺少“贵人”相助,那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经常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出手相助?3、自己手头紧时,想借些钱,或者自己的企业想贷些款,如果很顺利就能实现,那是因为以前别人找自己借钱时,自己相当的慷慨,反之,就是自己太吝啬。
孟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孟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4034409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f.png)
孟⼦⼼⽬中的理想社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者可以⾐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失其时,七⼗者可以⾷⾁矣。
百亩之⽥,勿夺其时,数⼝之家,可以⽆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者不负戴于道路七⼗者⾐帛⾷⾁,黎民不饥不寒,然⽽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梁惠王上》对梁惠王所矣。
七⼗者⾐帛⾷⾁
讲)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者可以⾐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失其时,七⼗者可以⾷⾁矣。
百亩之⽥,勿夺其时,⼋⼝之家,可以⽆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者不负戴于道路⽼者⾐帛⾷⾁,黎民不饥不寒,然⽽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梁惠王上》对齐宣王所讲)矣。
⽼者⾐帛⾷⾁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者⾜以⾐帛矣。
五母鸡,⼆母彘,⽆失其时,⽼者⾜以⽆失⾁矣。
百亩之⽥,匹夫耕之,⼋⼝之家,⾜以⽆饥矣。
所谓西伯善养⽼者,制其⽥⾥,教之树
⽂王之民⽆冻馁畜,导其妻⼦,使其养⽼。
五⼗⾮帛不煖,七⼗⾮⾁不饱。
不煖不饱,谓之冻馁。
⽂王之民⽆冻馁之⽼者,此之谓也。
(《孟⼦.尽⼼上》)
《孟⼦》中,⼀⽽再再⽽三地提及这种状况,可见这是孟⼦⼼⽬中的理想社会,⽽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却是庶民“乐岁终⾝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财之七施”
那就是第一的"眼施",以慈祥而明亮的眼睛待人之意;
第二的"颜施",以笑容待人之意;
第三的"身施",以清洁而端正的仪容待人之意;
第四的"言施",以温和的语气待人之意;
第五的"心施",以真心待人之意;
第六的"床座施",把坐位、地位或名誉等让给别人之意;
第七的"房舍施",以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房子接待访客之意。
如果遇到条件艰巨的人,自身又无有可以帮助的条件,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别人有能力布施的时候随即跟着生起清净的欢喜心,也同样的具有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