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茉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茉莉花炭疽病
茉莉花炭疽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嫩梢。
叶片初为褪绿小斑点,后扩大为浅褐色。
圆形或近圆形病斑。
直径2-10mm,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稍隆起。
后期病斑上轮生稀疏的黑色小粒点。
茉莉花炭疽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
通过风雨传播,自伤口侵入,一般夏秋期间病害较重。
茉莉花炭疽病防治方法
1、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枝并销毁。
2、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及硫酸亚铁,增强抗病性。
3、药剂防治新梢抽出后喷使保护性杀菌剂进行保护,用“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每10~15天1次,连喷4-5次。
二、茉莉花白绢病:是茉莉最严重的一种病害。
发病严重时,造成植株枯死,影响产量很大。
茉莉花白绢病症状:发病部位主要在近地面的茎基部。
病茎基部暗褐色,其上长有白色丝绢状菌丝体,多呈辐射状,边缘尤其明显。
后期,在病部结生许多茶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
天气潮湿时,菌丝体会扩展到根部周围的地表和土隙中,也结生有菌核。
后期,受病植株的茎基部完全腐败,并导致茎叶萎蔫,植株枯死。
茉莉花白绢病防治措施:
1、拔除病株及土壤消毒。
早期发现被害植株,宜及时拔除加以烧毁或深埋,病穴灌洒86.2%的铜大师800~1200倍,50%代森铵500倍液或撒施石灰粉。
拔除病株工作应在菌核形成之前进行。
2、合理施肥。
在土壤表层施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会加重白绢病的发生,故有机肥料(如厩肥等)应作为基肥,深埋土壤下层。
如用作追肥,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于植株茎基部及其周围土壤洒施50%代森铵1000倍液,隔7~10天后再洒施一次,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
应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洒施植株茎基周围土壤,以抑制病害蔓延。
4、生物防治。
利用抗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防治茉莉花白绢病有良好的效果。
先培养好木霉的菌种,然后混合到灭菌过的麸皮上,配成木霉制剂。
木霉制剂使用时,再与细土均匀混合施到土壤中,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促使木霉在土壤中大量生长和繁殖,以抑制白绢病菌的生长,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三、茉莉叶螟:是荣莉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以幼虫食害茉莉的叶、花蕾、小枝及新梢。
小枝皮被食后即枯死,幼苗被害后即死亡,严重影响茉莉花的生长和开花。
茉莉叶螟防治方法:
1、冬季或早春,清除植株上的枯枝和地上的落叶,集中烧毁;
2、适当疏叶,以利通风;及时人工捕捉并杀死叶片上的卵、幼虫、蛹。
3、在茉莉生长期间,可用百分之5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喷洒,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四、茉莉茎腐病:该病发生在茎基部,初期病斑为褐色斑,水渍状。
病斑纵向扩展成条斑状。
边缘暗褐色,内灰褐色,后期病班组织腐烂纵裂,并出现黑色粒状物。
该病在温室养护期内会常年发生,尤以早春严重。
室外养护时8-9月份也有发生。
高温潮湿条件下有利病害的发生。
茉莉茎腐病防治方法:
1、花卉上盆时,可用0.2-0.4度的石硫合剂喷洒;
2、可用百分之70的托布律600-1000倍液涂抹病斑或涂枝干,或用福美双500倍液,效果也好。
五、茉莉黄化病:
茉莉黄化病症状:表现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幼叶脉间为黄色,叶脉绿色,严重时全叶变为黄白色,叶尖、叶缘处有褐色坏死斑;另一种是叶展开即为黄色,常引起早落叶。
该病是非传染性病害,第一种症状是由缺铁引起的,第二种症状是由缺氮等营养物质引起的。
茉莉黄化病防治:通过栽培技术即可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土壤选择:栽培茉莉的土壤要疏松、肥沃。
忌土质黏重,栽植前施1次稀薄有机肥。
2、土壤pH值:应选择微酸性土壤栽植茉莉,通常pH值为6.0~6.5为宜,碱性土壤可施入硫黄粉或0.1%的硫酸亚铁溶液酸化土壤。
3、施肥科学:肥水管理也是防治茉莉黄化病的关键,追施稀薄
有机肥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既能满足茉莉生长期的需肥量,又可改良土壤。
硫酸亚铁也是茉莉栽培中的优良肥料。
按茉莉的不同生育期在叶面喷施0.1%的硫酸亚铁溶液,不仅能满足茉莉对铁元素的需求,还可起到酸化土壤的作用。
4、正确浇水:茉莉忌积水和湿度大,在干旱季节多浇水,盆栽茉莉要见湿见干,不要用过凉的水浇灌,以免降低土温,影响根系生长。
5、合理修剪:换盆时剪去部分老根、病根,促进新根生长,地上部分要剪去枯枝、弱枝。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加强栽培技术管理,促进茉莉整体生长势良好,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相协调,保证整个生长期对肥料的吸收量,从而达到防治茉莉黄化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