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与医院感染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具备疾病传播的三要素 医院存在传染源: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有各种传播媒介和特殊传播途径:医护人员的 手、污染的医疗器械、诊疗用具、进入无菌体 腔的各种内镜、针刺、输血、血透等。 易感人群:病人(因病人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 下降)
最常见的病原体传播方式— 就 是通过手的传播。
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为3.9X104—4.6X106
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自我报告不能坚持手卫生的原因:没有洗手
池或洗手池不方便;缺乏肥皂和毛巾;忙、
人员不够或拥挤;认为从病人获得感染的危 险性低;手卫生用品引起刺激和过敏等。
手卫生规பைடு நூலகம்----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手卫生 hand hygiene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 毒的总称。 3.2 洗手 handwashing医务人员用肥 皂 (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 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6.4 注意事项 6.4.1 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6.4.2 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 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6.4.3 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 揉搓。 6.4.4 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6.4.5 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 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 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不合格的手部清洁会导致手污染 研究证明不恰当的手清洁操 作很多见。从很多的研究可以认为手部残留污染有导致微生物 通过手传播的风险。Larson在一个实验室研究中发现使用1ml 皂液或乙醇类擦手液比使用3ml的产品降低的细菌对数值要低 (残留手上的细菌数更多)。因为临床上发现很多医护人员只 用0.4ml的皂液洗手。Kac做了一个交叉对比实验,对比使用 乙醇类消毒剂揉搓和非抗菌皂液洗手,结果显示15%的医护人 员在洗手以前手是受病原体污染的;乙醇类擦手液揉搓后没有 发现病原体繁殖;而洗手后有2例发现病原体。
3.3 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 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4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 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 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 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 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5.2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5.1的原 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良好的手卫生可有效降低NI 国外研究表明, 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NI。有研究还 表明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 所致。
通过手传播病原体的5个连续的要素:医护
人员的手将医院相关性病原体从一个病人 传播至另外一个病人需要5个连续的要素: a、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皮肤上,或已经传播


4.1.3 应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 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 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 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4.1.4 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 染。如配备干手纸巾,其卫生质量标准应达到GB 15979的要求。 4.1.5 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肥皂洗手30秒,手部金葡菌的对数减少值为 2.54;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8,艾里 坦尔(Ayliffel,1978)研究表明肥皂洗手铜绿假 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的对数 减少值为2.2~2.5,常驻菌不易用肥皂彻底洗 掉,需用消毒剂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在医院,手所接触的物体表面经常受到 院内病原体的污染,可能使其成为带菌 者引起交叉传染。一只手接触受污染的 物体表面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病原体传 播,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通过手能100%的被成功传播,白色 念珠菌通过手能90%的被传播,鼻病毒 通过手能61%的被传播,甲型肝炎病毒 通过手能22%-33%的被传播,轮状病 毒通过手能16%的被传播。
到了病人周围的物品上;b、微生物必须传播
到医护人员的手;c、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护 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
d、医护人员洗手或手消毒一定是不正确的 或完全被忽略了,或使用的手卫生产品 不适当;e、污染的手或护理人员的手和另 外的病人或物品直接接触,而这个物品
会和病人直接接触。

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NI)最简

手卫生规范----术语和定义 3.5 常居菌 resident skin flora 能从大 部 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 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 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 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 下不致病。 3.6 暂居菌 transient skin flora寄居在 皮 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 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





4.2.3 应配备清洁剂,并符合5.1.3的要求。 4.2.4 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 品。如配备手刷,刷毛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 剔除不合格手刷。 4.2.5 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有效期 内使用。 4.2.6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消毒剂宜 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 洁与消毒。 4.2.7 应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 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4.2.8 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4.1.6 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4.1.7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b)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c)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 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4.2 外科手消毒设施 4.2.1 应配置洗手池。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 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4.2.2 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 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手卫生规范----术语和定义 3.7 手消毒剂 hand antiseptic agent用于 手 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 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己定、碘伏等。 3.7.1 速干手消毒剂 alcohol-based hand rub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 括 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3.7.2 免冲洗手消毒剂 waterless antiseptic agent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 消 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 剂、凝胶和泡沫型。 3.8 手卫生设施 hand hygiene facilities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
5.3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 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a)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 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 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6.3 外科手消毒方法 6.3.1 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 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min~ 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 巾彻底擦干。流动水应达到GB 5749的规定。特殊情 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 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手消毒剂的取液量、 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6.3.2 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 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 搓直至消毒剂干燥。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 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手污染引起的交叉传播 Barker和其同事对诺瓦病毒的研究显示,污 染的手指能连续传播7个清洁的表面,从污 染的衣物到清洁的手和表面。污染的医护 人员的手和NI的流行有关。Sartor等认为粘 质沙雷菌的流行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从污 染的肥皂传播给病人。Duckro和其同事显 示VRE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从污染的环 境或病人的完整皮肤传播到清洁的地方。




4.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4.1.1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4.1.2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 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 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 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 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7.1 监测要求 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 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 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 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 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 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 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7.2 监测方法按照附录B进行。 7.3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培养皿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手卫生差可直接引起医院感染(NI) 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Lister J)研究发 现用碳酸溶液消毒医师的双手使截肢手术的病 死率从45.7%减低到15%。 1847年Semmelweis的研究发现产褥热发病率 高的原因与医师手的污染有关,采用漂白粉水 洗手后,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病死率从22% 降至3%。
645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36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效果的监测71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
医院感染(NI):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 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 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 者入院时处在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 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 48 小 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 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 超过平均潜伏期 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和 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又称交叉感染,病原体 来自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务人员 和医院环境等。可以通过消毒、灭菌、无菌操作 及隔离等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 。 内源性感染 又 称自身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的正常 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内源性感染往往与病人 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还难以 预防 。
被污染的手在环境中能传播病菌超过5次 或在其它物体上传播14次;被污染的手 也能成为再次污染环境的源头:如甲型 肝炎病毒。能坚持注意手部卫生的医疗 保健工作者大约只有近50%。综上所 述,由于不注意手卫生,由污染的物体 表面导致的危险不容忽视。其主要的传 播途径是通过短暂的接触医疗保健工作 者受污染的手,由于神经外科监护室内 鲍曼不动杆菌造成爆发性的院内感染就 是一个例子。在进行筛选实验中发现所 获得的周围环境标本的数量与相同月份 中被同种病原体所感染的病人数目之间 直接相关。而病人皮肤经常携带耐药菌。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 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 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