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保红艳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7年第08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教育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如何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将体育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本文就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育教学;小学体育
一、引言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更加重视教学工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中常常会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法。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集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
体育游戏不仅可让小学生学到一定的体育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热情。
本文以体育游戏为基础,进一步对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详细的阐述与探究,以此来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
二、在预备活动中体育游戏的应用
预备活动有一般预备活动和专项预备活动。
一般预备活动是对小学生全身的肌肉肢体进行放松,并克服身体的惰性,使得学生的大脑逐渐兴奋,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
专项预备活动主要针对小学生参与活动的具体肌肉群、关节以及器官和韧带进行活动,为专项的运动做好预备。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一般预备活动主要是围绕操场跑步或通过广播体操对全身各个关节进行活动。
这种准备活动起初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长时间采用一种准备活动的方法就难免使得学生的兴趣降低、准备活动枯燥乏味,加之小学生正处于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好动爱玩的阶段,沉闷的气氛使得预备活动的效果大大降低。
在预备活动中加入体育游戏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其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在预备活动中可以加入“喊号追人”游戏,在空地上划直径为10米的圆圈,使学生站成圆圈,从头向后报数并记住自己的号码。
游戏开始后让学生沿着圆圈进行慢跑,当教师喊到某个号码时,此号码对应的学生立即沿着圆圈追赶同号码的学生,在跑回原位之前追到记一分,跑到原位重新开始。
这样的游戏能够基本达到让学生沿操场跑圈的运动效果,使得整个活动充满乐趣。
教师还可以在预备活动时加入如“听数抱团”“站圈”等游戏,使准备活动的效果更加明显。
三、在基本技能训练中体育游戏的应用
基本技能训练是体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传统的教育中一般进行用围操场跑圈,如400米跑、800米跑等。
单纯跑圈较为枯燥,缺乏趣味性,而且运动起来也比较容易劳累,使得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参与。
教师可以在基本技能训练中加入体育游戏,如接力比赛、男女追逐比赛、8字跑等。
例如,“穿梭跑”游戏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灵活度和判断能力。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两队前后相距两米站立,开始后两队根据教师的动作迅速变换方向并做定位操,一队队员从二队每个人中间做穿梭跑,一队队员全部通过后,两队交换任务。
通过穿梭跑的运动可以达到围着操场跑操的训练效果,使得学生在运动中又能够体会到乐趣,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在一些球类课程中,如篮球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传授基本的动作要领、比赛规则等,这些理论的讲解不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教师可以引入诸如发球打点等体育游戏,既能够使小学生学会篮球的技能、技巧,又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乐趣,培养其对体育的爱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在整个篮球课程结束时,为了促进大家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可以举行小型的篮球比赛,通过竞技性、趣味性的比赛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锻炼身体。
四、在整理运动中体育游戏的应用
整理运动是整个体育运动的结尾,主要起到缓解学生身体疲劳、降低兴奋度、舒缓身体的作用。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选用简单的踏步、广播体操等运动,千篇一律,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整理运动时也可以引入体育游戏,如“指部位”“队列练习”“篮球乒乓球”等运动量较小的体育游戏。
如“篮球乒乓球”的游戏,让全体学生围成圆圈,游戏开始时由一个人顺时针顺序开始,第一个人说“篮球”时,要做乒乓球运动的动作,做错的学生要为大家表演节目。
这种游戏运动量不大,但却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得到舒缓,同时锻炼思维的敏捷度,使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得到充分放松,享受快乐。
总之,将体育游戏融入小学生体育教学中,既能够使小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身心的愉悦感,又能够使体育教学效果得到体现。
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的准备运动、技能训练、身体素质训练环节加入体育游戏,确保体育游戏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恰当、灵活地开展游戏,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贤辉,童金茂.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7(2):112.
[2]杜尚勇.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9(19).
[3]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教学中游戏的作用于善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