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称相似的药品作用相同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名称相似的药品作用相同吗
身患糖尿病的老李本想买瓶降糖灵,可由于买药时的疏忽,竟买回一瓶降压灵。
降糖灵与降压灵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作用却完全不同,如果误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其实,在我们自行购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类名称相似或者读音相近的药物,如果不了解这些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就容易买错或用错。
那么,有哪些名称容易混淆的药品需要我们注意区分呢?
1.去痛定与去痛片去痛定是强效麻醉性镇痛药,镇痛效果较杜冷丁(盐酸哌替啶)强,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胆绞痛、肾绞痛、胰腺炎及癌症等引起的剧痛。
去痛片(索密痛),则属于解热镇痛药,对发热、神经性疼痛、头痛、偏头痛等有较好的作用。
由于去痛定的镇痛效果很强,所以不宜经常使用,尤其是不能代替去痛片治疗轻、中度疼痛,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2.心痛定与安痛定心痛定(硝苯地平),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及周围小血管的作用,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
安痛定(复方氨基比林)则属于解热镇痛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关节痛、月经痛等。
3.奋乃静与安乃静奋乃静是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器质性精神病、老年性精神障碍及儿童攻击性行为障碍。
安乃静,则是解热镇痛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高热、头痛、牙痛、关节痛、偏头痛和月经痛。
4、消炎痛与消心痛消炎痛(吲哚美辛)具有消炎、解热、镇痛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及癌性发热。
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则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临床上主要用于防治各类心绞痛。
5.强的松与强筋松强的松(泼尼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过敏性疾病、皮炎及眼科疾病。
强筋松(苯丙氨酯)则是解热镇痛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腰背痛、四肢肌腱炎、韧带损伤、肌紧张痛及风湿性关节炎。
6.地巴唑与他巴唑地巴唑是血管平滑肌松弛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及高血压脑病。
他巴唑(甲巯咪唑)则是抗甲状腺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及甲亢患者的术前准备。
7.安定与安坦安定(地西泮)是临床常用的抗癫痫及抗惊厥药,也常用于抗焦虑、恐惧和治疗失眠。
安坦(盐酸苯海索)则是抗震颤麻痹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及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
8.利血平与利福平利血平(利舍平)属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及轻、中度高血压。
利福平则是抗生素类抗结核药,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结核病,也可用于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麻风杆菌引起的感染及沙眼的治疗。
9.痛可定与立可定痛可定(卡马西平),是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也可用于抑制三叉神经痛。
立可定(心脑舒通、乙氧黄酮),临床上则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及慢性心功能不全。
10.胃复安与胃复康胃复安(甲氧氯普胺、灭吐灵)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嗳气、胃肠反流等。
胃复康(盐酸贝那替嗪)则具有解痉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同时还有中枢镇静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溃疡病、胃炎、胃痉挛及胆石症。
11.左旋多巴与左旋米唑左旋多巴(左多巴),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脑炎后或合并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性帕金森病。
左旋咪唑(左咪唑)则属于广谱驱肠虫药,临床上主要用于蛔虫、钩虫或两者混合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感染性疾病。
12.麦苏林与回苏林麦苏林(扑米酮)是较常用的抗癫痫药,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
回苏林(盐酸二甲弗林)则是呼吸兴奋药,临床上主要用于解救各种传染性疾病及中枢抑制药中毒所致的呼吸衰竭。
13.抗炎灵与抗痫灵抗炎灵(抗风湿灵、氯芬那酸、氯灭酸)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等。
抗痫灵(丙烯酰哌啶)则是广谱抗癫痫药,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
14.万古霉素与曲古霉素万古霉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对其他抗生素有耐药性的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菌血症、肺炎、肺脓肿等。
曲古霉素(发霉素、抗滴虫霉素)则对阴道滴虫具有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及阿米巴病。
15.增压素与增光素增压素(加压素、血管紧张素酰胺、血管紧张素Ⅱ)是临床上常用的抗休克药,主要用于治疗外伤或手术后休克及全身麻醉或腰麻时所致的低血压等。
增光素(酞丁胺)则是抗病毒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沙眼,也可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带状疱疹、尖锐湿疣、扁平疣等。
16.胰岛素与胰液素胰岛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和伴有严重感染、外伤或需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
胰液素(胰酶、胰酵素)则是促进消化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肝、胰腺疾病引起的消化机能障碍及糖尿病患者的消化不良。
17、卡巴胂与卡巴可卡巴胂对阿米巴滋养体具有直接杀灭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阿米巴痢疾及阴道滴虫病。
卡巴可(氯化卡巴胆碱)则具有显著的兴奋平滑肌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腹胀、尿潴留等病症,也可外用滴眼缩瞳和治疗青光眼。
18.可拉明与阿拉明可拉明(尼可刹米)属于中枢兴奋药,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及呼吸衰竭。
阿拉明(间羟胺)则是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它能使血管收缩、增强心肌收缩力和使血压回升,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休克及手术时出现的低血压。
19.脑复康与脑复新脑复康,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动脉硬化症及脑血管意外所致的记忆、思维功能减退,对低能儿的智力提高、老年性痴呆及脑外伤引起的思维障碍也有一定的疗效。
脑复新(吡硫醇)则具有促进脑细胞代谢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脑震荡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和脑膜炎后遗症及老年性痴呆等。
20.丙谷胺与丙吡胺丙谷胺是抗胃酸和抗溃疡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出血性胃炎及糜烂性胃炎等。
丙吡胺则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
除上述药物外,名称相似、作用不同的药物还有很多。
它们名称相近,作用却各不相同,甚至有天壤之别。
所以,人们在自行购药时一定要注意区分这些药物,以免误用而引起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