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9八上·凤山期中)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磅礴(bó)滞留(zhì)畸形(jī)杳无音信(yǎo)
B . 交卸(yù)蹒跚(pán)绯红(fěi)振聋发聩(kuì)
C . 佃农(diàn)国殇(sāng)琐屑(xiāo)情郁于中(yù)
D . 颓唐(tuí)黝黑(yǒu)诘责(jí)锲而不舍(qì)
2. (2分)下列各句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你不要再故弄玄虚了,快把实情告诉我吧。
B . 他犯了错误,不仅不承认,还跟老师据理力争。
C . 张老师眼睛一瞪,教室里立刻万籁俱寂,谁也不说话,等着听他的批评。
D . 对新教材的修订,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最后我想再补充几点,就权当抛砖引玉吧。
3. (2分)下列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 .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80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 .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的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苦头,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 . 《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4. (2分)每组中两个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
A .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她是个聪明伶俐,非常可爱的小姑娘。
B . 这里冬天冷得利害。
应该向他讲明利害关系。
C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四座街心公园里,栽有松柏,植有鲜花,立着雕塑,……俨然一座立体花园。
D . 他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
5. (2分)(2017·益阳)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B . 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6. (2分)以下属于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的是()
A . 《史记》
B . 《汉书》
C . 《诗经》
D . 《尚书》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
7. (9分) (2018九上·泰州月考)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________,为民者宣之使言。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3) ________,仁者乐山。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5)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
(6)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
(7)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8)小大之狱,________,必以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8. (13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选文中,“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三句分别表现了“我”去看戏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选文从感官角度进行了多方面描写,各找出一例表现不同感受的语句。
①视觉:________
②嗅觉:________
③触觉:________
④听觉:________
(3)请为选文拟写一个四字标题。
(4)对选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物,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作。
B . 描写了秀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 . 用美的景色来陪衬船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子弟划船技术的高超。
D . 写航船的速度以及“我”在看社戏前急切的心情,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9. (22分) (2020九上·渭滨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
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寒冷。
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
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
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
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
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
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
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
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
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⑪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
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⑫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⑬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
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⑭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
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⑮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⑯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
⑰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⑱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⑲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⑳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
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㉑风雪愈紧了。
㉒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2)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含义
寒冷。
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3)阅读第④段画线句,联系上下文,分析人物心理。
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
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
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
(4)误会是小说在情节设置中常用的手法。
请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2分)
10. (12分)现代文阅读
母亲挨的那巴掌
①我十六岁那年,考入了县中学高中部,是乡里唯一考上县中学的学生。
我父亲因在建筑工地打工摔断了腿,
再也不能出去打工了,就靠母亲种地的微薄收入和农闲时到县城打零工来维持全家的生活,学费都是乡里帮着出的。
②乍来县城,看到城里的同学穿得光鲜亮丽,吃着五花八门的零食,还玩着新奇的玩具,我心里羡慕不已,同时也充满了自卑,常恨自己为什么没生在城里。
有一次,同学带我去了网吧,从没接触过电脑的我,突然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毫无抵抗力的我便迅速沦陷,欲罢不能。
③自从我迷恋上网络游戏后,母亲每月给的那点生活费就捉襟见肘了,我隔一周就会打电话让母亲送钱来。
每次看到母亲,都觉得她比上一次又消瘦苍老了些,心里充满了愧疚。
可是,当我进入那个虚拟世界时,我就会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苦恼抛到了脑后。
④一天,我又计划着晚上溜出去打游戏,谁知一摸口袋,只剩下几个钢镚儿了,打电话给母亲,母亲让我下午课外活动时,到学校后面的巷口等她。
⑤下午,我去校外找母亲,刚走到巷口,就听见巷子里一片吵闹声,听见母亲怯懦的声音:“这明明是我先看到的。
”“你这个疯婆子,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你也敢跟我抢?”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声音传来,似乎有人在撕抢什么,我探出头去,刚好看到母亲正在和一个中年男人争夺一个大纸箱。
我冲上去,想帮母亲抢回纸箱,“啪”的一声,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母亲的脸颊上,母亲捂住脸站在原地,完全被打懵了,那人趁机抢了纸箱,转身跑了。
⑥我顿时觉得浑身的血,全部涌到了脸上,那巴掌好像打在我脸上,火辣辣的烫。
我追上去想揍那人,母亲却一把拽住我:“不要和他抢了,惹恼他,以后我就不能在这片儿捡废品了。
”“谁让你拾垃圾的,要是让我同学看到,丢死人了!”我气愤地呵斥母亲。
“你最近生活费都不够,我怕你营养不良,卖点废品补贴一下。
”母亲嗫嚅着低声下气地说,我看着母亲噙着眼泪,站在寒风中,灰白的头发在凌乱飞舞,我突然抽了自己一个嘴巴,掉头就跑,母亲在身后大声地喊我,我没有回应。
⑦那晚我没有去教室上自习,一个人在操场角落里哭到宿舍熄灯。
从此以后,我像变了一个人,早晨早早起来背英语单词,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大量刷题,夜晚教室和宿舍都熄灯了,我還在走廊里看书;课余时间我到处去捡同学们扔掉的饮料瓶、空纸盒、废旧书包去卖,全然不顾同学们异样的目光。
自那以后,我再也没去过一次网吧。
母亲挨的那巴掌,一直在我心中隐隐作疼,让我无法释怀。
⑧那年高考,我成为县里的高考状元。
在高考优秀学子报告会上,我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讲述了那一段经历,我看见台下好多人都在抹眼泪。
我在发言的最后说:“母亲挨的那巴掌,打醒了那个懵懂无知的我,让我屈辱万分,也懂得了感恩。
我希望寒门学子不要如我一样走弯路,要知道改变家庭命运的重担就在我们肩上!”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第⑥段中的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请简要分析。
(3)文章以《母亲挨的那巴掌》为标题有何作用?
(4)读了文章的结尾,请谈谈你的理解。
(5)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11. (10分) (2016八下·安岳期中) 综合性学习考查。
近年来,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日益增多,为此,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调查表,回
收189份,回收率94.5%。
调查数据显示如下:
(1)请归纳出调查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不少于两点)。
(2)从“手机主要用途”栏目的数据分析中,你发现了一些苗头性的信息。
如果在学生座谈会上,你有机会向校长反映,你会怎样说呢?
(注意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3)校长听了你的建议后,决定举行一次“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禁还是不禁?”的辩论会。
辩论会上,甲、乙双方各抒己见,请你为乙方再补出一条理由。
甲方观点:我方反对初中生用手机。
甲方理由:①手机的辐射对身体不好。
②在学校里,没有哪一门课程用得上手机,手机成为一块看时间的“表”。
③我们正处在成长阶段,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对手机里的信息极感兴趣,极易迷恋手机,荒废学业。
乙方观点:我方认为学生带手机,禁止不如疏导。
乙方理由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2. (11分)(2020·嘉定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潍县令①之清操
河南侯户部抒愫,顺治壬辰进士。
令潍县时,清操绝人。
大贾郭某,陷于讼,荐绅②为之请者以十数,侯闭阁不与通。
同年③某方守莱州,移书④惩责,侯佯为莫解。
复⑤曰:“滥竽作吏,旷职⑥怀惭,苟有可以报朝廷、爱百姓者,教之敢不惟命。
”守意沮。
方抒愫出宰⑦ ,其兄抒恽语之曰:“吾家世清白,若以一钱归,吾不复弟视若矣。
”故愫以清节特⑧闻,兄之教也。
【注释】①令:古代官名。
②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③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④移书:致书。
⑤复:回复。
⑥旷职:指未经请假而缺勤。
⑦出宰:由京官外出任县官。
⑧特: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①滥竽作吏________
②方抒愫出宰________
(2)画线句“荐绅为之请者以十数,侯闭阁不与通”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 有十多位官员替郭某打招呼(说情),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B . 有十多位官员为了自己而请求宽恕郭某,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C . 因为十多位官员替郭某打招呼(说情),所以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D . 因为十多位官员为了自己而请求宽恕郭某,所以侯抒愫关门不和他们沟通(来往)。
(3)“愫以清节特闻”的原因不仅有“________”,更在于他自身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这可以从文中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中表现出来。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3.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烈,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青?青衫湿!
(1)诗中“拭”“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作文 (共1题;共1分)
14. (1分) (2017七上·新乡期末) 任选一题作答
(一)半命题作文:________伴我成长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历练对人生是何等的重要。
有的人身心承受住了“凤凰涅槃”般的历练,他便走向了成功;有的人无法承受,便败下阵来;而更多的人,承受住了一时的历练,也获得了一点成功,但此后便躺到了舒服的安乐窝里一劳永逸,就此沉沦下去。
生命的高度是由历练打造的,只有历练不止,我们生命的殿堂才能永远金碧辉煌!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或叙写经历、见闻,或谈谈自己的感悟,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答案:7-1、
答案:7-2、
答案:7-3、
答案:7-4、
答案:7-5、
答案:7-6、
答案:7-7、
答案:7-8、
考点: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
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考点:
解析:
答案:9-1、答案:9-2、
答案:9-3、
答案:9-4、
考点:
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2分)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答案:10-4、
答案:10-5、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考点:
解析: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答案:13-1、
答案:13-2、
考点:
解析:
七、作文 (共1题;共1分)答案:14-1、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