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 前言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安全,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本制度制定。

2. 实验室仪器设备分类
在实验室中,按功能和用途可以将仪器设备分类为:实验仪器、检测仪器和生产设备。

2.1 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是主要用于科学实验研究的设备,如离心机、显微镜、分光光度计、高压灭菌器等。

2.2 检测仪器
检测仪器是主要用于产品质量检测的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元素分析仪、质谱仪等。

2.3 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是主要用于生产制造的设备,如封口机、灌装机、设备成型台等。

3.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
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是指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等方面所实施的相关措施和制度。

3.1 仪器设备购置管理
在仪器设备的购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选购,购买优质、稳定、可靠的仪器设备,并在批准采购方案后,按照计划或采购合同的内容采购,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合理使用。

3.2 仪器设备领用管理
在领用仪器设备时,应毕业生的专业、用途为标准,分配合理,避免过度使用或闲置。

3.3 仪器设备使用管理
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按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使用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其进行校准,保证工作状态良好。

同时,要注意保存原始数据和实验记录,实验后保持设备状态良好,没有使用的设备及时关闭和妥善保管。

3.4 仪器设备保养管理
在日常保养过程中,应遵循设备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清洗、防腐、防蚀和防潮处理,避免直接受潮、阳光暴晒等,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

在长时间未使用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和保养。

3.5 仪器设备维修管理
在设备维修过程中,要遵循科学规范,保持维修记录,消除故障和
隐患,恢复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维修时必须按照维修计划和维修标
准执行,并根据需要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调试。

维修结束后,要认真
填写维修记录,对维修工作进行评估和统计,及时汇报和反馈问题。

3.6 实验室仪器设备保密管理
在实验室工作中,要对实验数据、技术特点、方法及仪器设备等进
行保密,尽量避免非法传播、泄露。

对不同级别的保密内容,要采取
不同强度的保护措施,如加密使用、限制使用人员、时间、地点和使
用方式等。

4. 总结
本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保养,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要求和措施,实现了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全方位
管理,从而提高了实验效率,避免了实验过程中的危险事故。

实验室
人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该制度的各项规定,不遵守规程,造成事故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