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五支拍,半辈生活——再谈那些我用过的羽毛球拍(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实际手感来说,787是一支纯控制型的球拍,平衡点非
常低,只有270毫米左右,是我接触过的球拍中平衡点最低的,击球感也比较柔和;而cab20是一种力量型的球拍,击球感特别硬,如果是2U 重量,那真是烧火棍。
我手上收藏一支2U 的cab20老标,到我手上应该是转了第四、五手了,球拍仍然几乎全新,想来前面的几位拍主都曾被cab20的光环所吸引,但最后都打不动而割爱。
到我手上,因为我是穿线师,有时间去用不同的穿线方式磨合这支球拍,最终才算勉强上手,但也
只能在状态好的高光时刻用一用。
商场折戟后的罗先生遁入空门,接手了他父亲的谷关大院成为住持,后又任台湾道教协会会长,也曾率教徒远赴四川,
最右边这支黑色素雅的球拍,就是目前可考版本最老的那个787型号
很多人经常把肯尼士787与跟它形似的Yonex Carbonex20相比较。
我个人的看法是,因为当年的技术限制,比如外观,一开始还不是我们现在司空见惯的图案水转印、热转印技术,而是丝印。
简单说就是设计一块印板,让文字、线条镂空,然后再隔着印板,通过刮印或喷印,在球拍上面留下文字、线条。
丝印技术在当年应用非常广泛,比如二三十年前我们考试使用的油印试
卷,同属一种原理(弹幕:暴露年龄了)。
因设计形式、套路有限,做下来当然就有趋同感了。
时至今日,丝印技术仍然没有完全消失,球拍上的一些特殊花纹仍靠丝印完成。
这些好看的银色花纹,涂装技术正是丝印。
球拍是Yonex vtzf2林丹配色与VT80P 盖德配色
大傻S002我现在拿出来的这支球拍大傻S002,是他放弃代理其他品牌、自立门户后推出的第一支准高端型号。
因为使用了更高级别的碳纱,击球声音响亮,被别人冠以“龙鸣剑”之名。
大傻曾谈及为业余爱好者设计球拍的理念,经我个人总结是:拍身适当偏轻,拍头适当增重,中杆保证弹性,抗扭不可或缺,材料精挑细选,做工绝不马虎。
多年以后,当我用“台系手感”定位,再用“宽容”与“高频”两个词,试图总结羽毛球拍性能设计两大趋势的时候,我想到的就是大傻可能不仅仅是第一代网红,还是一位成功的产品经理。
S002的设计理念总结成一个词正是“宽容”。
让业余的球友用得动并买得起,在产能还没过剩、信息还不对称的年代,也算是一种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