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探讨--以四川省内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探讨--以四川
省内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刘金彬;曹明才;胡世强
【摘要】实践教学环节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都存在很大问题,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应从多方面入手,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5(000)024
【总页数】2页(P128-129)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作者】刘金彬;曹明才;胡世强
【作者单位】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成都学院(成都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发展“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财
务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财务管理高级人才,和培养研究型财务管理人才相比,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
根据调查,高达50%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财务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一比例明显超过了对职业素质与能力(37.50%)的要求,更是远远超过对资格证书(9.37%)和学历(3.13%)的要求,有71.87%的单位在招聘财务管理人员时都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取得企业实际工作经验,这一不足只能通过高等院校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来进行一定的弥补。
财务管理专业本来就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对财务管理理论的深入理解、运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很多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认识不足,不够重视,还停留在原来的仅仅强调理论教学这一习惯性思维上,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方面,只重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时严重不足。
从所调查的四川省内的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攀枝花学院和四川理工学院来看,实践教学学分最高30 分,最低只有16 分,平均24.8 分,按一般地方本科院校总学分170 分计算,实践环节占比只有14.59%,比例明显偏低。
学校不重视实践环节,还会导致拨付经费偏少,实践环节经费严重不足,导致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滞后;学校的职称评定以及年终的各种考评也主要是看科研成果,对教师在实践环节的努力基本不作考虑,导致老师不愿在实践环节投入过多的精力,无法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很多学校都将实践教学环节视为理论教学环节的一个附属部分,实践教学的设置、开展,完全根据理论教学的设置而定,再加上财务管理专业发展历史远远短于会计学专业,且和会计学专业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很多
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都是依托会计学专业开设的,实验室建设主要是满足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验课程的开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学已有的实验资源,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很不完善,没有系统性。
从所调查的五所高校来看,在较少的实践学分中,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一般占50%左右,除此之外的和财务管理专业相关度比较高的实践课程开设都不相同,系统性不强。
开设的实践课程最多的是“会计基础模拟实验”,有四所高校开设;其次是“财务管理实训”,有三所高校开设(其中一所高校分别开设“中级财务管理实验”和“高级财务管理实验”);另外,“会计软件应用与实践”、“财务案例分析”、“财务决策模拟实验”和“证券投资学”(“证券交易模拟实训”)各有两所高校开设。
各高校开设的其他实践课程都不相同,如“财务会计模拟实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税收实务模拟实验”、“统计学实验”、“企业经营模拟实验”、“ERP 沙盘实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都分别只有一所高校开设。
总体来说
随意性比较大,系统性不强。
(三)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很多已开设财务管理专业实验课程的高校,由于学校的重视不够,没有提供良好的实验软、硬件条件,老师也没有动力投入足够的精力,缺乏仿真的配套教材,实验课程的开展,往往是以练习题的形式来完成,根本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流于形式。
目前基本上所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前都有毕业实习环节,许多高校与当地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了部分校外实习基地,但是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性质,很多企业不愿意真正接收学生深入企业实际进行操作,大部分企业只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职责范围等知识,很多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根本不让学生接触,学生无法提高专业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没有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单个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规模有限,学校很难找到足够的企业供学生实习,很多高校的毕业实习工作根本就没有统一组织而是采取放养式教
学,由学生自行完成,其效果可想而知。
(五)实践教师队伍能力不能满足要求。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存在重学历轻实践的问题,现在大部分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选拔要求较高(硕士或博士学位),一般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基本上没有在企业从事实际财务管理的经验,缺乏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不能解决实际财务问题。
部分教师自身动手能力较弱,许多内容往往停留在理论水平上,严重影响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同时,大部分高校不重视从事实践教学,因而许多老师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实践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六)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不健全。
目前许多院校没有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成绩评定基本上都是由教师自行把握,教师一般是根据学生的实习或实训报告以及日常的考勤情况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对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技能、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等方面则没有考虑或者考虑甚少。
有的实验课程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评价,部分同学更是不积极参与,滥竽充数,严重影响实验效果。
三、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应从多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各地方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中的作用和地位,重视实践教学。
只有思想上予以充分重视,才能够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各方面力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特色。
(二)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突出实践教学。
作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学时应占到总学时的30% ~40%。
二是系统规划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而不仅是众多内容
的堆砌。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比如,可以分别开设专业感性实验、课程模块模拟操作、业务实习和综合训练四个部分,也可以按“四层次”(包括基本素质层次、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和综合训练层次)、“五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论文设计模块和科研创新
模块)来构建,某高校构建的“五位一体”(包括专业认知实践、专业技能实验、专业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也可以作为参考。
不管从哪个角度入手,都
必须是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系统构建,实现实践教学目的。
(三)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
再完美的课程体系,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落实,也是纸上谈兵。
在学校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应拨付足够的经费,改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软硬件环境,建设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为实践教学课程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教师应改变过去许多高校采用的习题课式的实践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模拟训练法、演习教学法和精品觅食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基地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好的校内实训环境也只是一种模拟环境,和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始终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通过校外实习,能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体验财务工作,了解财务工作的程序、内容和方法,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使学生得到系统综合的训练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调动企业积极性,使企业愿意接收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去,而不是流于形式。
对此,关键是要本着双赢的原则,同时解除企业对泄露商业秘密的担忧。
学校师生要尽量争取与企业合作开展研究课题,将所掌握的最新财务理论知识和业务处理方法带到企业中,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培训基地,帮助企业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
同时以签订严格、完善的保密协议的方式,防止师生对实习过程中所了解的商业秘
密泄露,保护企业的利益,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五)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主体,是实践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
一是高校应采取措施,制定相关政策,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评体系,在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中增加实践教学考核内容,调动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学校需要为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供条件。
学校可以鼓励、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实际调研或者挂职锻炼,增加教师实践经验和实务操作能力。
学校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进校举办讲座和研讨,能够使教师学习到许多实务经验,还可以请专家帮助改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薄弱环节,使实践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学校可以直接聘请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做兼职教师,承担一部分实践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还可以提高合作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六)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的保障。
学校应组织专门人员,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探讨对实践教学课程如何进行考评,逐步建立完善的监控和考评体系,对实践教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考评,从而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
[2]卫红.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框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
[3]孙静芹朱文双.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会计之友,2010 [4]闫永海.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