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物理终极猜想卷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5m 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C .在0~6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m/s
D .在5~6s 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答案】AB
【解析】0~5s ,物体向正向运动,5~6s 向负向运动,故5s 末离出发点最远,0~5s ,路程
为111
10m/s 2s 10/210/13522s m s s m s s m
=⨯⨯+⨯+⨯⨯= ,5~6s 路程为
21
10m/s 1s=52s m
=⨯⨯,所以在0~6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26s s -=5m/s ,在5~6s 内,
物体做沿负向做加速运动。
故AB 对CD 错。
15、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粗糙斜面上保持静止。
现用水平力F 推m ,如图所示,F 由零逐渐增加,整个过程中物体m 和斜面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 ) A .物体m 所受的支持力逐渐增加
B .物体m 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为零
C .物体m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加
D .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加
【答案】AD
【解析】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的合力始终为零.故C 错误. 对物体受力分析并分解如图:
未画上f ,讨论f 的情况: ①Fcosθ=Gsinθ;f=0
②Fcosθ>G sinθ;f 沿斜面向下 ③Fcosθ<Gsinθ;f 沿斜面向上
所以f 的变化情况是:①有可能一直变大②有可能先变小后反向变大 故B 错误.
物体m 所受的支持力大小等于Gcosθ+Fsinθ,故A 正确.
将物体和斜面看做一个整体分析可知,随F 增大,水平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加。
16.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已知“神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74万公里,“杨利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45万公里.假设两行星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星相比较( ) A.“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大 B.“神舟星”的公转周期大
C.“神舟星”的加速度大
D.“神舟星”受到的向心力大 【答案】C
【解析】根据线速度的定义式得:v=
l
t
∆∆,已知“神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74万公里,“杨利伟星”平均每天绕太阳运行145万公里,可以得出:“神舟星”的线速度大于“杨利伟星”的线速度,研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222
,GMm v GM
m R R R v
==(其中M 为太阳的质量,R 为轨道半径),由于“神舟星”的线速度大于“杨利伟星”的线速度,所以“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小于“杨利伟星”的轨道半径,故A 错误.研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22
24,2GMm m R T R T π==M 为太阳的质量,R 为轨道半径,由于“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小于“杨利伟星”的轨道半径,所以由于“神舟星”的周期小于“杨利伟星”的周期.故B 错误.研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22
,GMm GM
ma a R R
==,其中M 为太阳的质量,R 为轨道半径,由于“神舟星”的轨道半径小于“杨利伟星”的轨道半径,所以由于“神舟星”的加速度大于“杨利伟星”的加速度.故C 正确.研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F 向=
2
GMm
R ,其中M 为太阳的质量,R 为轨道半径,m 为卫星的质量.由于不知道“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质量大小关系,所以两者的向心力无法比较.故D 错误.故选C .
17.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a
E 和
b
E ,电势分
别为a
ϕ和
b
ϕ,则 A . a b E E >,a b ϕϕ> B .a b E E >,a b ϕϕ< C .
a b
E E <,
a b ϕϕ> D .a b E E <,a b ϕϕ<
【答案】C Zxxk
【解析】根据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大小,E a <E b ;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φa
>φb ,故ABD 错误,C 正确.
18.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夺得100米冠军,成为“世界飞人”。
他采用蹲踞式起跑,在发令枪响后,左脚迅速蹬离起跑器,在向前加速的同时提升身体重心。
如图所示,假设他的质量为m, 在起跑时前进的距离S 内,重心上升高度为h ,获得的速度为v ,阻力做功为阻W 、重力对人做功重W 、地面对人做功地W 、运动员自身做功人W ,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人做功mgh mv W +=
2
21地 B.运动员机械能增加了mgh mv +2
2
1
C.运动员的重力做功为mgh W -=重
D.运动员自身做功为阻人W mgh mv W -+=2
2
1 【答案】BC
【解析】重心上升h ,故重力做功为-mgh ,重力势能增加mgh ,动能增加
12
mv 2
,故机械能增加量为mgh+
12mv 2,由动能定理可知2
1++=2
G W W W W mv +阻人地,综上所述可知,AD 错误,BC 正确。
19、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如图甲所示,M 是一个小型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 1:n 2 =10:1,接线柱a 、b 接上一个正弦交变电源,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变压器右侧部分,R 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制成的传感器,R 1为一定值电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示数为 22V B .此交变电源的频率为 50Hz
C .当传感器R 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 .当传感器R 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19、BD
20、在如图7所示的斜面上方分别有光滑轨道OA 、OB ,其中
OA沿竖直方向,OB与斜面夹角∠OBA大于90°。
设一光滑
小球从O点由静止沿OA、OB运动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
分别是t1、t2,则()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
【答案】C
20、
如图甲所示,bacd为导体做成的框架,其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的导体棒PQ 与ab、cd接触良好,回路的电阻为R,整个装置放于垂直框架平面的变化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PQ能够始终保持静止,则0~t2时间内,PQ受到的安培力F和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取平行斜面向上为正方向)
【答案】BCD
由图乙可知磁场均匀增大,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在线圈中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导体棒开始受到逐渐减小的安培力,当B=0时,安培力为零,当磁场反向时,导体棒受到逐渐增大的安培力,显然A错误。
分析清楚安培力的情况,然后对导体棒进行正确受力分析,即可正确判断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若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为正,则开始导体棒PQ受到沿导轨向上的安培力,若开始安培力小于导体棒重力沿导轨向下的分力mgsinθ,则摩擦力为:f=mgsinθ-F安,随着安培力的减小,摩擦力f逐渐逐渐增大,当安培力反向时,f=mgsinθ+F安,安培力逐渐增大,故摩擦力也是逐渐增大;若安培力大于mgsinθ,则安培力为:f=F安-mgsinθ,由于安培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当F安=mgsinθ时,摩擦力为零并开始反向变为:f=mgsinθ-F安,随着安培力的变化将逐渐增大,故BCD均有可能正确。
22.(6分)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
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
图(a )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 )所示。
图(a )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 ,图(b )所示读数为_________mm ,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_______mm 。
【答案】0.010; 6.870; 6.860
【解析】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半毫米由固定刻度读出,不足半毫米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 (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a )d =(0+1.0×0.01)mm =0.010 mm. (b)(6.5+37.0×0.01)mm =6.870 mm,
23.(12分)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A .重物下落的实际距离大于测量值
B .重物下落的实际距离小于测量值
C .重物下落受到阻力。
D .重物的实际末速度大于计算值。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得到A 、B 、C 三条纸带,它们的前两个点间的距离分别
是1.0mm 、1.9mm 、4.0mm 。
那么一定存在操作错误的同学是________________ 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条纸带,各点距A 点的距离分别为d 1,d 2,d 3,……,如图所示,各相邻点间
的时间间隔为T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
要用它来验证B 和G 两点处机械能是否守恒,则B 点的速度表达式为v B =__________,G 点的速度表达式为v G =____________,若B 点和G 点的速度v B 、v G 和BG 间的距离h 均为已知量,则当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机械能守恒。
【答案】(1)C ; (2)丙; 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 (3)T d 2/2;
T d d 2/)(57- gh v v B G
22
2=-
【解析】(1)原因是由于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
(2)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知,第一、二两点间距离应该约为 2 mm,本实验中要求先接通计时器电源后释放重物,所以第一、二两点间距离应小于2 mm.
(3)由平均速度公式易得)2/(v 2T d B =,)2/()-(v 57T d d G =。
设G 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则B 点机械能为mgh+
221B mv ,G 点机械能为2
2
1G mv ,若221G mv = mgh+22
1B mv ,即gh v v B G
22
2=-,则B 、G 两点处机械能守恒。
24、(14分)浙江卫视六频道《我老爸最棒》栏目中有一项人体飞镖项目,该运动简化模
型如图所示。
某次运动中,手握飞镖的小孩用不可伸长的细绳系于天花板下,在A 处被其父亲沿垂直细绳方向推出,摆至最低处B 时小孩松手,飞镖依靠惯性飞出击中竖直放置的圆形靶最低点D 点,圆形靶的最高点C 与B 在同一高度,C 、O 、D 在一条直径上,A 、B 、C 三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BC 与圆形靶平面垂直。
已知飞镖质量m=1kg ,BC 距离s=8m ,靶的半径R=2m ,AB 高度差h=0.8m ,g 取10m/s 2。
不计空气阻力,小孩和飞镖均可视为质点。
(1)求孩子在A 处被推出时初速度v o 的大小;
(2)若小孩摆至最低处B 点时沿BC 方向用力推出飞镖,飞镖刚好能击中靶心,求在B 处小孩对飞镖做的功W;
(3)在第(2)小题中,如果飞镖脱手时沿BC 方向速度不变,但由于小孩手臂的水平抖动使其
获得了一个垂直于BC 的水平速度v ,要让飞镖能够击中圆形靶,求v 的取值范围。
24、
(1)设飞镖从B 平抛运动到D 的时间为t 1,从B 点抛出的初速度为v 1,小孩和飞镖的总质量为M ,则有
代入数据得v o =8m/s
(2) (共5分)设推出飞镖从B 平抛运动到D 的时间为t 2,从B 点抛出的初速度为v 2,则有
22s v t = 2
212
R gt =
222
211()28mgs W m v v R =-=
代入数据得W=80J
(3)(共6分)因BC 方向的速度不变,则从B 到靶的时间t 2不变,竖直方向的位移也仍为R ,则靶上的击中点一定是与靶心O 在同一高度上,则垂直于BC 的水平位移一定小于等于R ,因此有
代入数据得v ≤
25、(18分)如图所示,K 是粒子发生器,D 1、D 2、D 3是三块挡板,通过传感器可控制
它们定时开启和关闭,D 1、D 2的间距为L ,D 2、D 3的间距为
2
L。
在以O 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Oxy 中有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y 轴和直线MN 是它的左、右边界,且MN 平行于y 轴。
现开启挡板D 1、D 3,粒子发生器仅在t =0时刻沿x 轴正方向发射各种速率的粒子,D 2仅在t =nT (n =0,1,2…,T 为周期)时刻开启,在t =5T 时刻,再关闭挡板D 3,使粒子无法进入磁场区域。
已知挡板的厚度不计,粒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大于0),不计粒子的重力,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整个装置都放在真空中。
(1)求能够进入磁场区域的粒子的速度大小;
(2)已知从原点O 进入磁场中速度最小的粒子经过坐标为(0,2)的P 点,应将磁场边界MN 在O xy 平面内如何平移,才能使从原点O 进入磁场中速度最大的粒子经过坐标为
( 6 )的Q 点?
2
22(21(22
(2R v t R gt v ≥=≤
分)分)
结合两式可得分)
25、(1)设能够进入磁场区域的粒子的速度大小为n v ,由题意,粒子由D 1到D 2经历的时间为
1n
L
t nT v ∆==
(n =1、2……) 2分 粒子由D 2到D 3经历的时间为 222
n L nT t v ∆=
= 1分 t =5T 时刻,挡板D 3关闭,粒子无法进入磁场,故有 125t t t T ∆=∆+∆≤ 1分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 n =1、2、3
所以,能够进入磁场区域的粒子的速度为 n L
v nT
=
(n =1、2、3) 1分 (2)进入磁场中速度最小的粒子经过坐标为(0 cm ,2 cm )的P 点,所以R =1 cm 。
粒
子在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2
v q v B
m R
= 1分 所以,粒子圆周运动的半径 mv
R Bq
=
1分 由前可知,进入磁场中粒子的最大速度是最小速度的3倍,故 R′= 3R=3 cm 1分 其圆心坐标为(0 ,3 cm ),其轨迹方程为 2
2
2
(3)3x y +-=
过Q 点作圆轨迹的切线,设切点F 的坐标为(x 0,y 0)。
若此粒子在F 点进入无磁场区域,它将沿直线FQ 运动到Q 点。
故F 点一定在磁场的边界上。
由图可知,∠FQH =∠EFG =θ,故
tan θ=
1分
3tan y x θ-=
1分 F 点在圆上 2222
00(3)3x y +-= 1分
联立解得
0x =
,03
cm 2
y = 1分 因此,只要将磁场区域的边界MN 平行左移到F 点,速度最大的粒子在F 点穿出磁场,将
沿圆轨迹的切线方向到达Q 点。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道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1个给3
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的斥力
B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运动不是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由于花粉自发的运动
C .物体的内能是物体的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内能不可以为零
D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E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一定大小内能的增加量
(2)(9分)如图23所示,一直立汽缸用一质量为m 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
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 ,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导热良好,开始时 活塞被螺栓K 固定。
现打开螺栓K ,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 活塞停在B 位置,已知A 到底端距离为H 、B 到底端距离为h ,大气 压强为p 。
,重力加速度为g 。
①求活塞停在B 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p ; ②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开始时活塞在A 处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答案】见解析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图24甲所示为列简谐横波在t=1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x=50cm的质点A的振动图象,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
(填“正”或“负”)方向。
t=1.3S时,质点A的振动方向沿y轴(填“正”
或“负”)方向。
学&科&网Z&X&X&K]
(2)(9分)如图25所示,一束光线以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现在
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透明体平放在平面镜上,
则进入透明体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透明体
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p’点,与原来相比
向左平移了 3.0cm,已知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率为
,求:
①实线为入射光线,虚线为没有透明体时的光路图,请用实线
画出有透明体时的光路图;
②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
【答案】见解析
35.【物理—选修3-5】(15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1个给3分,选对
2个给4分。
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学,科,
A .226222488862Ra Rn He →+这个核反应方程式是重核裂变方程式
B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表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 .电子束通过铝箱形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D .234U 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它的半衰期可能变短
E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 (2)(9分)如图26所示,质量为4kg 的小球A 与质量为2kg 的小球B ,用轻弹簧相连(未栓接)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 。
向左运动,在A 球与左侧墙壁碰撞,碰后两球继续运动的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8J ,假设A 球与墙壁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的损失,求:①弹簧弹性势能在何时达到最大;
②v 。
的大小。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