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囚绿记》课件 苏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18
H
19
H
20
学以致用
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 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 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 特征。
H
21
H
22
背景资料
○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1918~
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四卷,写于1938年秋,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战爆
发第二年)。
《囚绿记》所表现的坚贞不屈的 精神,其实正是他的心灵的写照。
渐渐变老。
分析: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常春藤在窗
外自由自在、活泼可爱地生长着的情况。
H
6
2.文中哪些语言直接抒发了作者对
绿的爱意的呢?哪些语言又是侧面
描写对绿的爱意的呢?请找出一两
句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H
7
3.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 “绿”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 ○ 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 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 他对绿充满了
情又是怎样的呢?
思念 。
H
3
梳理概括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
阅读全文,试着像 “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 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爱绿 囚绿 放绿 思绿
H
4
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具体刻 画常春藤形象的语句,从语言和精神实质 等角度加以分析 。 2.文中哪些语言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爱 意的呢?哪些语言又是侧面描写对绿的爱 意的呢?请找出一两句来,并说说它们的 作用。
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
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
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
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
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
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
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
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
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
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
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
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
巴金先生在回忆一位作
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
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
“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
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
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
人!他就是陆蠡。
H
1
囚绿记
陆蠡
郑梁梅中学 卢老师
H
2
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因为他爱绿 。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
3.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 “绿”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H
5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具体刻
画常春藤形象的语句,从语言和精神实质
等角度加以分析 。
例如: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
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
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
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
绿象征作者以至整个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追 求自由和光明的形象。
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
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
情怀,从而表达了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爱国主义
情怀。
H
8
常春藤一样的陆蠡
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指汪伪政 权)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 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
赞誉。
H
16
北京市人,“文
化大革命”初期响应
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
农,因积劳致残——
下肢瘫痪,后返回北
京,顽强生活,潜心
文学创作,现为专业
作家。作品主要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夏
日的玫瑰》《合欢树》
等等。
H
17
海伦·亚当斯·凯 勒 (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 日-1968年6月1日), 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 家。她在19个月大时 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 失明及失聪。后来借 着她的导师安·沙利 文(Anne Sullivan)的 努力,使她学会说话, 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当我们自己写作时,应在文章的显要处
文首文尾,段首段尾,写上凝聚自己感情
体验与理性思考的语句,使文章脉胳清楚,
更深刻感人。
H
13
拓展延伸
永不凋零的“绿 叶”
H
14
司马迁, 受到宫刑,却能 忍受这世间最大 的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为他 心中有未完成的 《史记》。
H
15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
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
H
23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
酷刑。
1942年3月,陆蠡与 张宛若女士结婚,三 个月后,他英勇就义。
H
9
H
10
H
11
品味欣赏
请大家再读课文,选 择文中自己最欣赏的一节 或一句话,加以赏析。
提示:可以从修辞、 感情、词语的色彩等角度 品味。
H
12
总结指导
我们从品味关键句入手,读懂了这篇优 美的散文,感受到作者那黄金的心。由此 可见,我们要快速读懂一篇散文,可以在 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从品味凝聚作者感情 体验,理性思考的语句,从含有言外之意 的语句入手,把握主旨。而其中借物抒情, 托物寄意类文章,应从物的特点思考,展 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