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的临床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我
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2例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传统“8”字缝合术)与实验组(21例:微创术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
优良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76%)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手部指屈肌腱损伤
修复治疗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其中传统“8”字缝合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
微创术式。
【关键词】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临床疗效
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手部指屈肌腱在割伤、刺伤等因素的影
响下,指屈肌腱损伤,进而致使患者难以完成屈指、伸指等活动,手部关节活动
受限,为修复患者手部关节功能主要采取修复术治疗,传统手部指屈肌腱采取“8”字缝合,近些年,伴随我国手部指屈肌腱损伤外科微创技术得到了一定的
提升。
两种修复术式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资料少[1]。
本次研究为完善既往临床研
究的不足,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42例分别开展微创术式以及传统“8”字缝合术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21例微创术式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中男(n=14)、女(n=7),年
龄区间为:20岁~58岁、平均(38.62±1.72)岁,病程/平均病程为:1~10h,(5.62±0.11)h,大拇指损伤、无名指损伤、中指损伤、食指损伤、小指损伤
分别有2例、7例、6例、4例、2例。
对照组21例传统“8”字缝合术患者中男
(n=13)、女(n=8),年龄区间为:22岁~56岁、平均(38.60±1.75)岁,
病程/平均病程为:1~11h,(5.60±0.15)h,大拇指损伤、无名指损伤、中指
损伤、食指损伤、小指损伤分别有2例、6例、6例、5例、2例。
两组患者男女
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基础资料均对研究无显著影响(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确诊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病程均在
12h以内。
(2)本次研究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此外,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会的要求。
排除标准:(1)排除非首次手部指屈肌腱损伤入院行修复治疗的患者。
(2)排除合并精神疾病、心理疾病患者。
(3)排除难以正常沟通交流患者。
(4)排除合并麻醉禁忌症的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8”字缝合治疗):对患者创面进行常规清洁、消毒以及止血,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后结合患者情况决定手术切口位置,切除指深肌腱
损伤部位以及浅肌腱损伤部位,两个针头以交叉的方式间断式缝合深部肌腱以及
手术切口。
1.3.2实验组(微创治疗):对患者创面实施常规清洁、消毒与止血操作,
臂丛神经麻醉起效后应用显微仪器对对血管损伤部位进行吻合处理,对于肌腱损
伤为伸直型的患者,在切口处沿肌腱浅出指深屈肌腱断裂近端,并对断裂部位进
行复核,在距离断裂部位1cm处横行进针,斜穿肌腱后自肌腱断面穿出,而后再
次穿入另一侧肌腱断面,在平行于上一针1cm肌腱处穿出,采取同样的方式连续
缝合,断端采取包理线结。
对于屈曲型的患者,在距离断裂远端0.5cm处做切口,经该切口切开腱鞘,而后而后采取津下法缝合近端断裂部位,牵拉近端断裂部位,缝合近端与远端肌腱部位,最后借助石膏固定,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术后粘连、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
生情况,若患指创面愈合良好,术指功能恢复正常屈伸活动,未出现不良反应则
表示恢复优秀。
若患指创面基本愈合,但术指功能恢复欠佳,未出现不良反应则表示恢复良好。
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改善,为恢复差。
优良率等于优秀例数与良好例数占总例数百分率。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中相关数据,“(`x±s)”用“t”验证,“(%)”用“X2”验证,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情况 [n/%]
组
别
n优秀良好差优良率
实验组
2
1
52.38
(11/21)
47.62
(10/21)
0.00
(0/21)
100.00
(21/21)
对照组
2
1
38.09
(8/21)
33.33
(7/21)
28.58
(6/21)
71.42
(15/21)
X2
值
5.712
P<0.05
值
2.2实验组术后粘连、伤口感染分别有0例、1例,对照组术后粘连、伤口
感染分别有4例、3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1/21)显著低于
对照组33.33(7/21),X2=,P<0.05。
3讨论
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传统“8”字缝合过程中需切除浅肌腱,保留伸肌腱,但是结合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生理解剖发现,浅肌腱的完整性良好是确保深肌腱血
运正常的基础,浅肌腱损伤,可影响深肌腱血供,进而影响手部屈伸肌腱损伤患
者术后手功能的恢复[2,3]。
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患者微创手术实施过程中未切除浅肌
腱以及深肌腱,可有效确保深肌腱缝合后局部血供正常,此外,微创手术实施过
程中手术时间短,肌鞘的保留可事吻合口获得抗张力,从而促进手部指屈肌腱损
伤患者肌腱愈合,改善患指血液循环,避免粘连[4]。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患
指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
对照组,由此可见,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患者微创修复治疗效果优于传统“8”字
缝合技术。
综上所述,手部指屈肌腱损伤患者微创修复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崔焕涛. 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 健康大视
野,2021,11(17):40-41.
[2] 李强. 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 养生保健指
南,2021,12(16):65.
[3] 宁建,李世芳. 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复
合医学,2020,6(4):75-77.
[4] 李红斌. 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4):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