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翻样实训指导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钢筋翻样实训指导书
专业年级: 工程造价12级
实训项目: 钢筋翻样实训
2013年12月
钢筋翻样实训指导书
一、钢筋的配料
钢筋配料:根据结构施工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根数及质量,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1.钢筋配料单的编制
(1)编制钢筋配料单之前必须熟悉图纸,把结构施工图中钢筋的品种、规格列成钢筋明细表,并读出钢筋设计尺寸。
(2)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3)根据钢筋下料长度填写和编写钢筋配料单,汇总编制钢筋配料单。
在配料单中,要反映出工程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和尺寸,钢筋直径、数量、下料长度、质量等。
2.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原则及规定
(1)钢筋长度
结构施工图中所指钢筋长度是钢筋外缘之间的长度,即外包尺寸,这是施工中量度钢筋长度的基本依据。
(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受力钢筋外缘至混凝土构件表面的距离,其作用是保护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不受锈蚀。
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一般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垫在钢筋与模板之间来控制。
塑料卡的形状有塑料垫块和塑料环圈两种。
塑料垫块用于水平构件,塑料环圈用于垂直构件。
表1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
一a 15 20
二b 20 25
三b 20 30
二c 25 35
三c 30 35
四c 30 40
三d 35 45
四c 40 50
(3)弯曲量度差值
钢筋长度的度量方法系指外包尺寸,因此钢筋弯曲以后,存在一个量度差值,在计算下料长度时必须加以扣除。
根据理论推理和实践经验,列于表2。
表2 钢筋弯曲量度差值
钢筋弯起角度30°45°60°90°135°
(4)钢筋弯钩增加值
弯钩形式最常用的是半圆弯钩,即180°弯钩。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要求:
1)HPB235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HRB400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于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③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当180°弯时,弯钩增加长度为6.25d;当90°弯时,弯钩增加长度为3.5d。
(5)箍筋调整值
为了箍筋计算方便,一般将箍筋弯钩增长值和量度差值两项合并成一项为箍筋调整值,见表3。
计算时,将箍筋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加上箍筋调整值即为箍筋下料长度。
表3 箍筋调整值
箍筋量度方法
箍筋直径 (mm)
4 ~ 56810 ~ 12
量外包尺寸40506070
量内包尺寸80100120150 ~ 170
(6)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折量度差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折量度差值
或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二、钢筋的加工
钢筋的加工有除锈、调直、下料剪切及弯曲成型。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0.54d0.85d 1.75d 2.5d
项目允许偏差 (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
箍筋内净尺寸±5
1、除锈
钢筋除锈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①大量钢筋除锈可通过钢筋冷拉或钢筋调直机调直过程中完成;
②少量的钢筋局部除锈可采用电动除锈机或人工用钢丝刷、砂盘以及喷砂和酸洗等方法进行。
2、调直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以采用冷拉。
对局部曲折、弯曲或成盘的钢筋在使用前应加以调直。
钢筋调直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卷扬机拉直和用调直机调直。
3、切断
①切断前,应将同规格钢筋长短搭配,统筹安排,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短头和损耗。
②钢筋切断可用钢筋切断机或手动剪切器。
4、弯曲成型
①钢筋弯曲的顺序是画线、试弯、弯曲成型。
②画线主要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在钢筋上标出弯折的部位,以外包尺寸为依据,扣除弯曲量度差值。
③钢筋弯曲有人工弯曲和机械弯曲。
三、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钢筋加工后,进行绑扎、安装。
钢筋绑扎、安装前,应先熟悉图纸,核对钢筋配料单和钢筋加工牌,研究与有关工种的配合,确定施工方法。
钢筋绑扎一般采用20~22号铁丝,铁丝过硬时,可经退火处理。
绑扎时应注意钢筋位置是否准确,绑扎是否牢固,搭接长度及绑扎点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双向受力的钢筋,需全部扎牢;在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计。
在受拉区域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直径等于或小于12mm 的I级受压筋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
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
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1、绑扎安装要求。
①钢筋绑扎处,应在中部和两端用铁丝扎牢,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和接头位置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规定。
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直径不小于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③梁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
④梁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接头不宜在构件最大弯矩处。
2、对绑扎接头的要求:
①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宜放在构件最大弯短处。
②在受拉区内,I级钢筋应在末端做弯钩,Ⅱ、Ⅲ级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
③直径小于12mm的受压I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
④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并要达到规定的扎数。
⑤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2。
1。
8的规定,受压钢筋的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为下表中数值的0.7倍。
⑥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绑扎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比,在受压区中不得超过50%,在受拉区中不得超过25%,不在同一截面中的绑扎接头,中距不得小于搭接长度的1.3倍。
表5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2)当螺纹钢筋直径d≤25m 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减少5d采用;
3)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ra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⑦在绑扎钢筋骨架中非焊接的搭接接头长度范围内,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5d,且不大于100mm,当搭接钢筋为受压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lOd(d为受力筋的最小直径),且不大于200mm。
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验收,并按规定记好隐蔽工程记录,以便查验。
验收检查有下列几方面: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检查混凝土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渍、漆污和颗粒头(片状)铁锈;钢筋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6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表中梁、板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