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12.2滑轮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二节滑轮
1 教学目的
1.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4.掌握滑轮组的规律及公式,能应用做题。
1.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特点〞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
2、通过将定滑轮抽象成等臂杠杆、将动滑轮抽象成省力杠杆的过程,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
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开展的作用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
2.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3.掌握滑轮组的规律及公式,能应用做题。
2.2 教学难点
1.会根据滑轮的挂线判断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2.掌握滑轮组的规律及公式,能应用做
3 专家建议
观察动滑轮的特点,推导滑轮组的工作状况,解题的时候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经历。
根据生活实际,充分体会滑轮在生活中的作用。
4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进步
5 教学用具
弹簧秤、钩码、动滑轮、定滑轮、绳、小木块
6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定滑轮在消费、生活中比拟常见,比方每周一早上升旗时就要用到滑轮。
目的就是要改变动力的方向,人站在地上就可以把国旗升到旗杆顶。
生活中的定滑轮:旗杆的顶端、起重机、打桩机等。
6.2 新知介绍
【师】情景创设:
工人要装修三楼的房子,他们需要把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工人甲在底楼地面,工人乙站在三楼。
他们都想利用一根绳子和一只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工人甲,你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假如你是工人乙,你又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生】可以用滑轮。
【师】那么用什么滑轮呢?我们刚看到的升国旗,是人站在地面上,把国旗升到上面去了,那么刚刚说的,假如人也在上面呢,这个时候怎么把货物运到上面呢?
所以我们不能用定滑轮,但是可以使用动滑轮。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滑轮的几种类型: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本质: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挪动间隔 s
F 〔或速度v
F
〕=重物挪动的间隔 s
G
〔或速度v
G
〕
【师】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拟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展观察和比拟。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师】综上,定滑轮的好处就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
那么如今,假如沿着不同方向拉绳子,一样可以将物体匀速举高,那么力的大小会一样吗?
【生】通过分析力臂,在斜拉的时候,力臂仍然是等于滑轮半径,所以力臂不变,力也不变。
【师】结论:
定滑轮特点:①F=G,即不省力,也不费力;②s=h,即不省间隔,也不费间隔;③作用:改变用力的方向,定滑轮本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2.动滑轮
【板书】
定义:和重物一起挪动的滑轮。
〔可上下挪动,也可左右挪动〕
②本质:动滑轮的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那么:F=1/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那么:F=1/2〔G
物+G
动
〕
绳子自由端挪动间隔 s
F 〔或v
F
〕=2倍的重物挪动的间隔 s
G
〔或v
G
〕。
【师】生活中的动滑轮:起重机、打桩机等。
探究使用动画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考虑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展观察和比拟。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板书】动滑轮本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省力的杠杆
动滑轮:①F=G/2,即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②s=2h,即动力挪动的间隔是物体挪动间隔的两倍,动滑轮是一种费间隔的机械;③不改变力的方向
分析:当提起重物的时候,支点在哪里?
在绳子和轮接触的地方这是动力作用线,这是阻力作用线,〔边讲边用手比划〕把动力臂和阻力臂画出来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间隔为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间隔为阻力臂。
〔先用手比划〕动力臂等于直径,阻力臂等于半径,即
l 1=2l
2。
3 滑轮组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定滑轮与动滑轮,生活中的吊车〔下左图〕其实就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示意图如下右图。
据图,在脑中构思这样的画面:用手拉绳子自由端,物体上升。
【师】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动滑轮由两根绳子共同承当重物,因此每根绳子各承当物重的一半。
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的好处是可以省一半力。
假如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动力的方向,怎么办呢?
【生】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
我们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称它们为滑轮组。
【板书】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承当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 的方法
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它们隔分开,只计算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1/n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那么拉力F=1/n 〔G 物+G 动〕。
间隔 s 与物体挪动高度h 的关系
利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动力F 通过的间隔 s 与物体被进步的高度h 的关系是s=nh 〔n 表示承当物重的绳子股数〕
绳子自由端挪动速度v F =n 倍的重物挪动的速度v G 。
确实定方法
1〕滑轮竖放时,在不考虑摩擦及动滑轮受到的重力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根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重物的几分之一。
2〕滑轮组横放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大小就是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几分之一。
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时,F=n 1
f 物,此时绳子
自由端挪动的间隔 s 与物体挪动的间隔 s 物的关系为:s=ns 物
【板书】由省力情况断定绳的固定端位置
1. 利用F=n 1
G 总,求出承当总重的绳子股数n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那么。
结合题目的详细要求组装滑轮
2.断定绳子固定端位置:n为偶数,那么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n为奇数,那么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
3.动滑轮个数为N,和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n=2N或n=2N+1时,使用的动力最小,即最省力
6.3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课堂总结:
定滑轮特点:①F=G,即不省力,也不费力;②s=h,即不省间隔,也不费间隔;③作用:改变用力的方向,定滑轮本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动滑轮特点:①F=G/2,即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②s=2h,即动力挪动的间隔是物体挪动间隔的两倍,动滑轮是一种费间隔的机械;③不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特点: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利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动力F通过的间隔 s与物体被进步的高度h的关系是s=nh〔n表示承当物重的绳子股数〕
绳子自由端挪动速度v
F =n倍的重物挪动的速度v
G
物体横放时,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1/n〔绳子股数〕
课堂练习
1、使用如下图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有的拉力中〔D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2、如下图,不计滑轮及绳重,以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程度
拉力为F,物体的重力为G,且在程度面上匀速向右滑动,物体
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D 〕
A、F
B、G
C、G/2
D、F/2
3、如下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一样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G/3 ;G/4 ;G/5 。
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4、图1中A是动滑轮。
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上__〔选填“上〞、“下〞〕。
假如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26_牛的拉
力。
假设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4__米。
5、如下图,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那么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D〕
作业布置
1、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7 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本质: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挪动间隔s F 〔或速度v
〕=重物挪动的间隔s G〔或速度v G〕
F
2.动滑轮
【板书】
定义:和重物一起挪动的滑轮。
〔可上下挪动,也可左右挪动〕
②本质:动滑轮的本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那么: F =1/2G ;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那么:F =1/2〔G 物+G 动〕
绳子自由端挪动间隔 s F 〔或v F 〕=2倍的重物挪动的间隔 s G 〔或v G 〕。
【板书】动滑轮本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的省力的杠杆
动滑轮:①F=G/2,即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②s=2h ,即动力挪动的间隔 是物体挪动间隔 的两倍,动滑轮是一种费间隔 的机械;③不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组
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4. 利用F=n 1
G 总,求出承当总重的绳子股数n ,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那么。
结合题目的详细要求组装滑轮
5. 断定绳子固定端位置:n 为偶数,那么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n 为奇数,那么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
6. 动滑轮个数为N,和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n=2N 或n=2N+1时,使用的动力最小,即最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