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来,成为全党的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就要在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十二五”的主题和主线上下工夫。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
《建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既是对以往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发展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对我国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发展不科学,路就会越走越窄;发展科学才能全面推进各项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使发展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抗击频繁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实现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了科学发展。

其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也是对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客观判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基本国情没有变,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没有变。

同时,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

第三,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标志着我党对发展规律、发展理论认识的升华,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特征。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分开来,摒弃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做法,同时又进一步把发展升华到了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理论上实现了发展手段和发展目的的有机统一,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理论、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进一步升华。

第四,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在未来五年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具有鲜明的现实特征。

《建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这四个“更加注重”,凸显了“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凸显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其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

同时,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的基础,仍然要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没有发展什么问题也无法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