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18高一下·山东开学考) 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 . 河外星系
B . 银河系
C . 太阳系
D . 地月系
(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
A . 水域面积大
B . 大气层太薄
C . 距离太阳太远
D . 距离恒星太近
2. (2分)(2020·杭州模拟) 图甲为某时刻在a,b.c,d某处月球月面上看到的地球昼夜分布图,图乙为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若图甲为在a处月面上看到的地球昼夜分布图,则此时a处月球上看到的太阳方位位于所看到的地球的
()
A . 西方
B . 东方
C . 南方
D . 北方
(2)若图甲为在c处月面上看到的地球昼夜分布图,则所看到的地球部分的人的阴影最可能朝向()
A . 正西或者西南
B . 西南或者西北
C . 东北或者东南
D . 均为西北
3. (2分) (2013高一上·北仑期中) 如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 . 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 . 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 . 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 . 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4. (2分) (2019高一上·伊春期末) 读下图,回答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处向斜成谷
B . 乙处背斜成岭
C . 从1~4,岩层年龄渐新
D . 甲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2)图中甲地貌的成因是()
A . 岩层受到挤压,岩层向下弯曲所致
B . 背斜顶部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C . 向斜受到挤压,岩石断裂形成谷地
D . 是由于岩层连续的沉积而成
5. (2分)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该图案所示为我国的桂林山水,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 . 冰川侵蚀作用
B . 流水侵蚀作用
C . 风力侵蚀作用
D . 海浪侵蚀作用
6. (2分) (2018高二上·杨浦模拟) 南亚的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这里土层深厚,水网稠密,但是每到雨季,三角洲常常被淹。
雨季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北半球②南亚大陆上出现高气压③此时,南亚盛行东北风④此时,南亚盛行西南风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7. (2分)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与会各国希望通过磋商就减碳问题达成共识。
减碳目标所要控制的主要气体是()
A . 水汽
B . CO2
C . O3
D . CH4
8. (2分)读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按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M、N分别为()
A . 7 16
B . 16 7
C . 7 23
D . 23 7
9. (2分)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拟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比较说明某种地理现象。
实验步骤:①放置在阳光(或者其它有较强的光源)下,保证两个玻璃盘接受同样的光照射,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②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盘,用剪刀将塑料瓶拦腰剪断,将底部碗状部分倒扣在盛有土壤的一个玻璃盘中;③在塑料瓶顶部钻一个小洞,将一温度计插入其中,并将另一个温度计悬挂到另一个玻璃盘上。
据此完成下题。
该实验能证明的现象及其正确的步骤是
A . 热力环流,①②③
B . 地面热容量比较,③①②
C . 温室效应,②③①
D . 城市热岛效应,②①③
10. (2分) (2020高二上·吉林月考)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地区人口成斑块状环形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A . 环盆地以哈萨克族人为核心形成相对集中的居民点
B . 环盆地有大小不等不连续的山前冲积扇平原分布
C . 环盆地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分布
D . 环盆地有大小不同不连续的草原分布
(2)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 . 水源不足
B . 热量不足
C . 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
D . 气温日较差大
(3)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一般有()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
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
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4)该区域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应当注重发展()
A . 灌溉农业
B . 河谷农业
C . 节水农业
D . 高效农业
11. (2分) (2018高三下·成都模拟) 下两图中甲图示意世界某国主要城市分布,乙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主要城镇分布。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城市(镇)分布及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地形平坦
B . 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水运便利
C . 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
D . 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热量较好
(2)甲图中所示国家和我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 . 城市化水平高
B . 大大超过工业化进程
C . 城市化速度快
D .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乙图所示图中各河在该省的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为()
A . “V”型谷
B . 槽型谷
C . 河漫滩平原
D . 三角洲
12. (2分)工业生产布局与对应的主导因素不相配的是()
A . 黑龙江木材加工业—森林资源丰富
B . 珠江三角洲丝绸业—蚕丝产地,历史悠久
C . 内蒙古呼和浩特毛纺织业—劳动力丰富
D . 福特汽车落户重庆—工业基础、市场
13. (2分)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体现在()
A .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而东盟各国资源相对丰富
B . 中国劳动力成本高,而东盟各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C . 东盟各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而中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较大
D . 东盟各国技术水平较高,而中国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14. (2分)下列各点,与亚马孙平原城市兴起自然条件吻合的是()
图中x、y、z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
A . A
B . B
C . C
D . D
15. (2分) (2020高二下·滁州期末) 读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图乙),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1)因受冰川的影响,冰碛土(间冰期气温升高形成的土壤)的分布最为普遍的农业带(区)是()
A . 玉米带
B . 小麦区
C . 乳畜带
D . 棉花带
(2)图乙所示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
A . 小麦带
B . 乳畜带
C . 棉花带
D . 混合农业区
16. (2分)读a、b、c、d四种地理要素百分比的坐标示意图,回答下题
如果图中a、b、c、d分别代表影响工业生产的资金、知识、资源、劳动力四要素所占该工业部门产值的份额,那么该工业部门最有可能的是()
A . 纺织工业
B . 传统钢铁工业
C . 电子工业
D . 飞机制造工业
17. (2分) (2020高一下·连云港期末) 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各自特点,文化景观蕴含着地域文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示景观的共同因素是()
A . 宗教
B . 戏曲
C . 语言
D . 风俗
(2)地域文化影响城市的()
A . 建筑数量
B . 建筑风格
C . 用地规模
D . 发展速度
18. (2分) (2017高三上·林州月考) 生育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育龄妇女实际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下图为江西省某市抚养比和生育率示意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曲线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A . 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生育率、总抚养比
B . 老年抚养比、生育率、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
C . 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D . 老年抚养比、儿童抚养比、总抚养比、生育率
(2)上海市在短期内可以降低抚养比的措施是()
A . 提倡生育二孩,提高生育率
B . 完善养老保障机制,提高医疗水平
C . 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
D . 放宽外来务工人员人户政策
19. (2分) (2020高二上·鹤岗期末) 生物长期适应气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
下图示意3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甲、乙两地物候现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海陆位置
B . 地形
C . 土壤
D . 纬度位置
(2)对农作物的物候现象进行监测和分析,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RS
B . GPS
C . GPS GIS
D . RS GIS
20. (2分) (2019高一上·平远月考) 读下面“太阳光照图”,回答下题。
图中,中心点是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B是晨线
B . AB是昏线
C . AN是晨线
D . BN是晨线
二、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
21. (15分) (2017高三上·黄石月考) 阅读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A山脉和B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井分析原因。
(2) A山脉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降水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高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22. (15分) (2016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受强冷空气影响,2015年4月15日北京地区出现13年来最强沙尘暴,这次沙尘暴的成分几乎没有“沙”,以“尘”为主。
专家指出,自去年冬季以来北半球温带地区平均温度偏
高,出现了“暖冬”天气,“暖冬”和强冷空气对本次沙尘暴影响很大。
专家还指出,此次沙尘暴与以往不同,它主要发源于外蒙古地区而不是我国。
(1)简析暖冬天气与沙尘暴的关联性。
(2)说明北京此次沙尘暴的成分为什么几乎没有“沙”,而是以“尘”为主。
23. (15分) (2020高三上·海原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2016年7月安徽省在合肥、芜湖等10个城市推出第一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智能家电、现代化工和新材料等7个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下图示意安徽省位置及部分城市分布。
(1)据图文和所学知识分析合肥、芜湖两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2)分析安徽重视产业集聚基地建设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1-2、
2-1、
2-2、
3-1、
4-1、
4-2、
5-1、
6-1、
7-1、
8-1、
9-1、
10-1、
10-2、
10-3、
10-4、
11-1、
11-2、
11-3、
12-1、
13-1、
14-1、
15-1、
15-2、
16-1、
17-1、
17-2、
18-1、
18-2、
19-1、
19-2、
20-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45分)
21-1、
21-2、
22-1、
22-2、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