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是否需要形成一定的模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教学是否需要形成一定的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理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结构。
好的教学模式不仅受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制约,而且受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水平及学科等因素的制约。
因此,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一定的模式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情。
但是,世界上永远不存在最好的、万能的教学模式,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乔伊斯和威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
”我国也有句通俗的说法,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模式是否有效,取决于在特定情境下的学习者基于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对模式的认同和接纳,更取决于学习者由此所引发的教学观念和深层次思维方式的变革,这是一个自我反思、自主解构经验模式、尝试建构新模式的过程,是一个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批判、改造、融合与超越的创造过程。
不能抱有“拿来主义”思想,“生搬硬套”也只能是形式上的模仿,必须领会其思想精髓,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将其内化于自己的行为观念中。
基于思想和思维方式转变的模式学习,才能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诚然,教学模式不是固化的、永恒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它必将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
形成教学模式,亦不能唯模式,更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应倡导多种模式的互补融合。
对于年轻教师而言,也许最初难以脱离技术模仿的痕迹,但最终必须从模式中走出来。
对优秀教师来说,强调按某种单一模式组织教学,无异于让舞者“戴着镣铐起舞”。
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无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