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在机械制造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
这种方法的有效实施能够将教材的理论知识与机械制造实践工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就是针对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造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探讨案例教学法实施对于学生学习机械制造课程的益处。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理工院校一门比较重要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
如何将机械制造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是高等院校教师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
学生通过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初步对机械制造开始了解,并对机械制造的实践过程初步认识。
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机械制造实践应用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但是在我国的机械制造课程当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本文就是探讨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机械基础制造课程当中,来提高教学效果。
1 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及其优点
1.1 案例教学法概念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课程当中,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设置教学情境,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身处情境之中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一般没有固定的解题方法和唯一的标准答案。
而是教师在教学当中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打破传统的那种“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教学方法。
1.2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都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给出正确答案,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则是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由教师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处于情境之中,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方法。
这种就与教材上的例题有区别的划分开来。
因为例题的作用是单一的,通过对例题的解答,学生只能熟练掌握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而案例教学却是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对情境中的问题如何解决,要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都需要哪些数据,对于计算结果应该怎么分析,怎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对策。
这一环套一环的思考,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
(2)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双向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至于学生听懂多少,学会多少,要等到课堂测验才知道。
并且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习到的知识都过于死板,学生无法灵活运用。
但是如果在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那么课堂效果就大不一样了,首先当学生看到案例后,先自主进行学习分析理解,然后学生会查阅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求去解决问题。
这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当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差不多的时候,就会自主去运用相关知识设计解题方案。
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解题方案进行课堂指导,根据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案,教师可以不断补充学生需要学习的新内容。
这种教学形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2]。
2 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1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在机械制造课程当中,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恰当的教学案例。
这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
一般对于案例的选择都是要通过机械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后能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
这种案例能够让学生将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到案例当中,然后进行思考的分析,寻找解题的方法。
尤其是在机械制造课程当中,选取案例一定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从生产实际中选取案例,教师要根据机械制造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案例,将这些案例选定之后,对选取的教学案例进行设计与制作。
可以采用多媒体的设计手段。
在教学课堂上将教学案例展示出来,并设置相关问题。
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展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积极地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将原来晦涩难懂抽象化的机械理论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的思考。
另一方面是可以从学生提交的作业当中选取案例,教师每讲完一个章节或者机械制造原理之后,都会让学生到日常生活或者实际生产中区寻找相关的教学案例,并让学生自主进行分析在这个找到得教学案例中运用了哪些机械制造的理论知识。
因此当学生将寻找到得教学案例提交上来时,教师可以选取其中几个典型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为学生讲授和指导,教师可以在课堂当中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对案例选取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案例必须要具有代表性,还要涵盖基本的机械制造理论知识,并且实施起来的难易程度要适宜,容易让学生理解和学会,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2.2 引进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机械制造工程本身就是一门专业性很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教师必须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由这样的老师进行教授,才能够保证案例教学法在课程当中有效的实施。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本身就处于“导演”的角色,他掌握整个课程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节奏,同时教师亦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他引导学生对教学案例的思考和深入讨论。
所以教师必须要有专业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来为学生答疑解惑。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在机械制造课程当中有效的应
用案例教学法,必须要有专业知识水平比较高和实践能力比较强的任课教师。
只有这样,当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提出相关的实际问题时,任课教师才能够轻松应对,为学生解答问题。
一旦任课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就很难根据学生提的问题给出有效的令学生信服的答案。
为此,高等院校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首先我们可以引进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具有实践经验的相关人才来我校任课,并对学生的机械制造课实施案例教学。
其次还可以让本校内那些没有实际经验的任课教师参与到其中来,从中学习和积累一些授课经验,也让他们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最后还要不定期的组织机械制造任课教师到机械制造厂去参观学习,了解厂内的最新技术和实际生产过程,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以求能够在为学生进行机械制造课程案例教学时有效运用。
3 结论
总而言之,在机械制造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更深刻的了解课程内容,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让学生处于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内。
这对学生来讲,毫无疑问,是一件有益之事。
参考文献
[1] 李杰.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34(11):153-156.
[2] 佟永祥,江树勇,吴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0,(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