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3份试卷)2021年海口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监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在月球表面,仍能够飞行的运输工具是
A.直升飞机B.客机C.热气球D.火箭
【答案】D
【解析】
【分析】
空中的运输工具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利用流体压强的流速不同产生的升力进行升空、运动,如:飞机;一类是利用空气浮力升空运动,如:热气球;一类是利用向外喷气的反推力运动,如火箭.
【详解】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所以不能产生浮力和升力,因此选项A、B、C中提供的运输工具不能在月球表面作为运输工具.
火箭是利用气体的反推力飞行的,所以火箭可以在月球表面作为运输工具.
故选D.
2.如图所示,继续向敞口容器的a端加水,则水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是
A.a端B.b端C.c端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题目中的原图不难看出,若该装置中倒入水后,其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即为连通器,故在静止时,液面应保持相平,故为了使水不至于溢出,所以静止后水能到达的最高位置是容器c的顶端,故ABD错误C正确.
3.如图所示,将同一枚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静置一会儿,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
B.左图中鸡蛋对杯底一定有压力
C.两种情况下鸡蛋所受的浮力相等
D.往浓盐水中再加一些盐,鸡蛋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比原来大
【答案】B
【解析】
由图知,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水和盐水中,发现鸡蛋在水中下沉,是因为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A 错误;鸡蛋在水中沉底,此时鸡蛋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和杯底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支持,且G=F浮+F支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鸡蛋对杯底有竖直向下的压力,故B正确;鸡蛋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相同,由于盐水的密度较大,由公式F浮=ρ液gV排知,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一些,故C错误;右图中的鸡蛋在盐水中处于悬浮状态,说明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再向盐水中撒盐,盐水的密度增大,鸡蛋会上浮最终漂浮,鸡蛋在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仍然等于其重力,故D错误,故选B.
4.踢过足球的同学都知道,同样方向、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足球的不同位置,球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
的不同,可以踢出直线球或香蕉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作用点有关B.力的大小有关
C.力的方向有关D.施力物体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同样方向、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足球的不同位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一定的,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A。
5.如图所示,乒乓球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兵乓球被击出后,仍受到球拍的弹力作用
B.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球拍与球相碰时,只有球拍发生了形变
D.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A.兵乓球被击出后,不再受到球拍弹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球拍与球相碰时,球拍和球都发生了形变,只不过球的形变微小,眼肉难以发现,故C错误;D.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岀,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 A=6m/s、V B=4m/s、Vc=0(不考虑空气阻力)。
则()
A.小球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B.小球在C点时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C.小球在经过B点时,若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球在C点时,若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立即下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以看出,小球在向上运动过程中,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变小,所以小球的速度变小,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
B.小球在C点时只受重力,不是二力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小球在经过B点时,若重力突然消失,那小球就不受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小球在C点时,速度为零,若重力突然消失,那小球就不受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保持静止,故D错误。
故选C。
7.今年3月4日,在我市阳新地区下了一场冰雹.已知冰雹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随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落地前已做匀速运动.关于冰雹的下落过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冰雹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B.冰雹的机械能越来越小
C.当冰雹匀速下落时空气阻力对冰雹不做功
D.冰雹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大,可能大于重力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冰雹下落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故A 错误;
B .由于冰雹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其机械能减小,故B 正确;
C .当冰雹匀速下落时,冰雹在阻力的作用下才做了匀速运动,所以空气阻力对冰雹是做功的,故C 错误;
D .冰雹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大,阻力变大,当阻力等于重力时,冰雹会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所以阻力不可能大于重力,故D 错误.
故选B .
【点睛】
要能从能的转化理解冰雹的机械能变化,因为冰雹下落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最终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必定是减小的.
8.如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全透型载客潜水器“寰岛蛟龙”。
潜水器从水面缓慢下潜至水面下一定深度处悬停,里面的人能从潜水器内往外观察海底世界。
下列关于潜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潜水器靠改变受到的浮力来实现下潜的
B .下潜过程中,水对它的压强不变
C .悬停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D .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变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潜水器与潜水艇都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或下潜的,故A 错误;
B .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海水的密度不变,但深度不断增大,根据p gh ρ=可知,水对它的压强变大,故B 错误;
C .悬停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 正确;
D .潜水器在完全没入水面前,排开海水的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浮力变大,完全没入水面之后,海水的密度不变,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根据=g F ρ浮液排V 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故在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先变大后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9.成年人正常的体温约为()
A.30℃B.35℃
C.37℃D.42℃
【答案】C
【解析】
【详解】
成年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7℃,故C正确,ABD错误。
10.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天平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典型的等臂杠杆,故A错误;
B. 使用钢丝钳的剪铁丝时,是为了省力,并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正确;
C. 使用镊子是为了省距离,并且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镊子是费力杠杆,故C错误;
D. 使用钓鱼竿是为了省距离,并且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钓鱼竿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模型的抽象、分析能力.判断杠杆的类型可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
11.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水深为10cm,水的质量为5kg,再放入一块重3N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所示).则水溢出后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________N.(g取10N/kg)
【答案】1000 3
【解析】
【分析】
【详解】
(1)溢水杯中的水深h=10cm=0.1m ,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p=ρ水gh=1×103kg/m 3×10N/kg×0.1m=1000Pa ; (2)∵木块漂浮,∴木块受到的浮力F 浮=G 木=G 排=3N ,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烧杯中水的重力:G 排=G=3N .
1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_________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________组成的。
【答案】核外电子 质子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均盛满水,置于水平桌面上。
则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是F 甲___________F 乙,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 甲___________p 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是F′甲___________F′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_____p′乙。
(选填“>”“=”或“<”)。
【答案】= < > =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知道,水的质量不变,容器和水的总重不变,又因为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即F 甲=F 乙;
[2]由F p S
=知道,倒置后底面积减小,所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大,即p 甲<p 乙; [3] [4]由p gh ρ=知道,将容器倒置后,液体的深度不变,所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即p′甲=p′乙。
因为倒置后底面积减小,压强不变,由F=pS 知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小,即F 甲 ′>F 乙 ′ 。
14.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
鸡蛋所受浮力的示意图是__________(选填:“F 1”或“F 2”)。
【答案】1F
【解析】
【分析】
【详解】
鸡蛋悬浮在液体中,此时鸡蛋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同,这个压力差就是鸡蛋所受浮力,因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所受浮力的示意图是1F。
15.三峡大坝关闸蓄水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的______(选填“重力势能”或“动能”)。
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______原理,下列装置不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是______(填序号)(ρ水=1×10 kg/m,g=10N/kg)。
【答案】重力势能连通器压强计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三峡大坝关闸蓄水,水位升高,水的质量增大,可以增大水的重力势能。
[2]据船闸的结构特点可知,其在工作时,上端开口,下部连同,即符合连通器的定义,所以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3]压强计的U型管是两端封闭,不是连通器。
16.有一种手机贴膜近期十分热销.这种膜用刀刻划也不会留下痕迹,说明它有很高的_____;制造飞机经常要用铝作为材料,是因为铝的______小;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______(延展性/硬度/密度).
【答案】硬度密度延展性
【解析】
【详解】
刀刻在膜上划也不会留下痕迹,说明该材料的硬度很高;制造飞机经常要用铝作为材料,是因为铝的密度小,相同体积的飞机的质量小;室温下外形相同的纳米铜比普通铜可多拉长50倍而不断裂,这表明纳米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1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左右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高度均为h,质量比为1:9,则左右两个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_;将两圆柱体沿水平方向各截去一半,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叠放后新组合的左右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比为_________。
【答案】1∶9 9∶1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两个圆柱体的质量比为1:9,根据G=mg 得到两个圆柱体的重力比为1:9,所以两个圆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之比为1:9;
第二空.两个圆柱体的质量比为1:9,两个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根据m=ρV 得到体积之比为1:9,它们底面积之比: 11122219V S
V h V S V h
===, 将两圆柱体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并将所截去的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叠放后新组合的左右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比
1211221122
91
G G p S S p S G G S ''
+===''+。
18.一物体 A 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如图所示,物体 A 所受重力是______ N ;物 体 A 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 .
【答案】4.4 竖直向下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 ,示数是4.4N ;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物 体 A 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19.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最后一颗(第55颗)导航卫星,至此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成功。
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时,不受空气阻力,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_________,动能_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增大 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其质量不变,高度增加,则它的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
三、作图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0.如图所示,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请画出茶杯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_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
茶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桌面上,大小等于茶杯的重力,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
如图:
21.画出图中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的绕法.
(_____)
【答案】
【解析】
【详解】
如图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当绳端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绕时,由三段绳子拉着动滑轮,是最省力的情况.所以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绕绳,向上经过定滑轮,再向下经过动滑轮,最后绳子的自由端向上,如图:
点睛:重点是滑轮组的绕绳方法,根据偶定奇动的规则,当承担物重的绳子为奇数时,最省力.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2.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侧的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
(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仍相平,如图乙所示,则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除故障后,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__有关。
(3)接着小明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
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结论。
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答: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漏气深度不可靠没有控制深度相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当他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
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相平,一定出现漏气现象,使U型管成为一个连通器。
(2)[2]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所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有关。
(3)[3][4]小明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液体是深度增大,密度增大,U型管左右液面差增大,没有控制深度不变,不能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
23.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若用手按压图(a)所示探头上的橡皮膜(装置不漏气),U形管两边液面将_________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
实验中,将探头分别放入盐水中的不同位置时,实验现象如图(b)、(c)所示,结果表明:液体内部压强与______有关。
【答案】不相平深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若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两管中液面将会出现高度差,即液面将不相平。
[2]如图(b)和(c)所示,金属盒在同种液体中,所处液体深度不同时,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不同,可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24.小明放学回家,看见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玻璃杯。
如图所示,经测量发现,玻璃杯和水总重6N,已知杯中的水深h是15cm,杯的底面积0.002m2(忽略玻璃的厚度),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求:
(1)杯底受到水的压力;
(2)桌面受到的压强。
【答案】 (1)3N ;(2)3000Pa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杯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331.010kg/m 10N/kg 0.15m 1500Pa p gh ρ==⨯⨯⨯=水
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
21500Pa 0.002m 3N F pS gh ρ===⨯=水
(2)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玻璃杯的重量与水的重量之和,由压强公式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26N 3000Pa 0.002m
F p S ''=== 答:(1)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3N ;
(2)桌面受到的压强为3000Pa 。
25.高速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放假期间,铭铭与家人乘坐高铁从葫芦岛到沈阳游玩.如图是他们乘坐的“和谐号”高铁列车,下表是它的部分参数(g=10N/kg )
满载时总质量
1000t 车轮与铁轨接触总面积
0.8m 2 最高时速 360km/h
(1)满载的列车停在水平轨道上时,对轨道的压强是多少?
(2)葫芦岛至沈阳的路程为270m 。
若列车以最高时速行驶,从葫芦岛到沈阳需要多长时间?
(3)列车从葫芦岛到沈阳实际运行1.5h ,设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是其满载时重力的0.01倍,此过程中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少?
【答案】(1)1.25×107Pa ;(2)0.75h ;(3)5×106W
【解析】
【详解】
(1).满载的列车停在水平轨道上时,对轨道的压力是:
F=G=mg=1000×103kg×10N/kg=107N.
对轨道的压强是:
7210N 0.8m
F p S == =1.25×107Pa ; (2).列车以最高时速行驶从葫芦岛到沈阳需要时间是:
270km 360km/h
s t v ===0.75h (3).列车从葫芦岛到沈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是: 270km 1.5h s v t '=
=' =180km/h=50m/s 由于列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列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F'=f=0.01G=0.01×107N=105N ,
此过程中牵引力的功率是:
P=F'v'=105N×50m/s=5×106W 。
答:(1).满载的列车停在水平轨道上时,对轨道的压强是1.25×107Pa ;
(2).列车以最高时速行驶,从葫芦岛到沈阳需要的时间是0.75h ;
(3).列车从葫芦岛到沈阳实际运行1.5h ,设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是其满载时重力的0.01倍,此过程中牵引力的功率是5×106W 。
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1.一杯水倒掉一半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密度不变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密度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所以,一杯水倒掉一半后,所含物质变少,质量减半,但是物质仍为水,则密度不变,故只有B符合题意.
2.小明同学在期中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在他的笔记本中有部分是这样整理的: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砝码,用手移动游码;②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③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木头重;④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循环流动进行冷却是因为水的密度较大;⑤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而去;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①③⑤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错在用手移动游码,应该用镊子;
②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同种物质的“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说法正确;
③质量是物质的属性,铁和木头都是1kg,质量相同,应该说铁比木头的密度大;
④发动机冷却用水是因为其比热大,而不是密度大,故错误;
⑤说法正确;
⑥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如在走路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与人行进的方向相同;故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故B正确.
3.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手柄B.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D.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详解】
A. 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手柄,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 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 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 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如图,轻质杠杆OA中点通过细线悬挂一个重力为60 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是物体的重力
B.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C.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大小为30N
D.保持F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是物体对杠杆的拉力,而不是物体的重力,故A错误;
BD、保持F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物体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也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置的过程中,动力臂始终是阻力臂的二倍,所以力F的大小不变,是省力杠杆,故BD错误;
C、如图,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的中点为C,则L OA=2L OC,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 OA=GL OC,
则;故C正确。
故选C。
5.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阳光下可看到灰尘在空气中飞舞,这是分子运动
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D.固体的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所以凝聚在一起,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
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
故A正确;
B. 阳光下可看到灰尘在空气中飞舞,不是分子的运动,是灰尘的机械运动,故B 错误;
C.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又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故C错误;
D.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固体的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分子凝聚在一起,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3)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4)分子的运动用肉眼无法观察。
6.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硬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硬杆始终保持水平静止状态,改变F A的方向,F A有可能等于G
B.硬杆始终保持水平静止状态,改变F A的方向,F A的大小有可能不变
C.撤去F A硬杆会因为受到物体的重力G而绕O点顺时针转动起来
D.撤去F A同时在B点施加一个大小与F A相同的力,硬杆不可能保持水平静止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硬杆仍可保持水平静止状态,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
GL G=F A L A,即,
若硬杆始终保持水平静止状态,改变F A的方向,即GL G保持不变L A减小,所以,F A会增大,当L A =L G时,F A等于G,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