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昌中学八年级求真课堂历史导学案课型新授课班级姓名设计历史组审核人时间 2014.03.28 编号 14 课题: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课型设置【自研·互动+展示45分钟】
一【学习目标】(1)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2)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二【重点难点】: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难点:万隆会议的召开。
三【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
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随堂笔记
【导学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阅读教材94页,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①两人小对子:
相互检查自研成
果,品味对方自研
成果,讨论各自自
研问题并用红笔给
对子评定等级。
②六人共同体:
教师给出分组
抽签。
拿到抽签顺
序后,组长主持本
组成员参照展示方
案,分配各成员的
展示任务,完成展
示准备,进行组内
小展示。
完成本组
议题的板书方案设
计。
展示单元一:
1、讨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的内容,小
组派代表进行阐
释。
展示单元二
2、小组进行讨论,
派代表讲述周恩来
出席万隆会议的史
实。
展示单元三
3、搜集有关联合国
的资料,小组讨论
中国能恢复联合国
合法席位的原因及
意义。
展示单元四:
4、小组搜集中美建
交的有关事实,进
行讨论,明白中美
建交的前因后果。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
2.主要内容:、、
、、。
3.意义:
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也是
国际社会公认的。
二、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年4月,率中国代
表团应邀出席。
2.地点:在(国家)的万隆召开。
3.中国的贡献:
周恩来提出了亚非国家之间应“”的
方针,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的普遍赞同,为会议的圆
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年10月的第届联合国大会通
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
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驱除出联合国的
一切机构。
2.意义:是中国外交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
国的国际地位。
四、中美建交:
1.经过
⑴1972年2月,美国总统访华,中美发
表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轨道。
⑵年12月16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⑶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2.意义: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上海联合公报、建交公报构
成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4.中美建交的三原则:
、、。
导学2】出席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
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
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
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阅读教材94—95页,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导学3】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联合国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
阅读:阅读课本96页内容,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导学3】中美建交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
华,这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
后中美相互隔绝的局面终于
打破。
20世纪70 年代末,邓
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抓住机
遇,促成中美于1979 年1
等级评定:月1 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从
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
正常状态。
阅读:浏览教材第
97--99页,了解中美建交的史
实与意义。
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日清训练
1、“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与这句名言相关的是()
A.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
B.2009年温家宝在中欧合作会议上的发言
C.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D.2001年江泽民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发言
2、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中的重大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上海APEC会议
C、26届联合国大会
D、万隆会议
3、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倡导通过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建设和谐世界。
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构想、制度)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⑥经常沟通达成共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5、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6、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
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7、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的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
西方新闻界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因为()
A.访问期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访问发生在美苏争霸期间
C.访问后不久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
D.访问结束了中美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
8、下列有关中美建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华②《上海公报》的发表,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轨道③在《上海公报》和1978年12月16日发表的《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国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④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9、周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活动或成就与周总理有关的是()
①出席万隆会议,扩大新中国国际影响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④出席APEC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10.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中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
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
中国政府积极回应。
……中美两国在建交问题上进行了多次谈判,到1978年12月发表建交公报,后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2)20世纪50年代,在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外交原则?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又提出了哪一外交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3)“70年代,美国……积极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重要表现是什么?目前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3分)
(4)除此之外,请你再列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2分)
【今日反思】
今日心得:
今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