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林顿管电路原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林顿管电路原理分析
首先此复合管同为NPN型,故β=β1*β2;T1管决定了,此复合管为NPN管。

其次,2.7k电阻主要限流保护管子,并设置静态偏置电压;7.2k、3k提供漏电流泄放回路。

com是公共电源端。

达林顿管多用在大功率输出电路中,由于功率增大,管子本身压降会造成温度上升,再加上前级三极管的漏电流(Iceo) 也会被逐级放大,从而导致达林顿管整体热稳定性差。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大功率达林顿管内部均设有均衡电阻7.2k和3k,这样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管子的热稳定性,还能有效地提高末级功率三极管的耐压。

在末级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反向并联一只阻尼二极管,以防负载突然断电时三极管被击穿,因大多负载比如电动机是感性的,断电后电流不会马上消失。

下面的二极管起到加速的作用,引入电流串联正反馈,
1管基极漏电流较小,故R1可适当大些。

1管电流经过放大后加到2管,另有2管本身的漏电流,故2管基极电流较大,故应降低R2大小。

追问
下面的二极管不太理解,能麻烦你详细分析下这个地方的反馈吗?
引入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加在同一端的不是并联反馈吗?
回答
你的原图是错误的。

这个应该是ulx2803或者说ulx28x3a/lw这个系列的达林顿管,二极管的方向错了,或者你把两个NPN换成PNP也可以。

向左转|向右转
在三极管导通进入截止过程中,T2 中积累的超量电荷(电容效应)只能由内复合及通过两个电阻泄放而消失,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器件的关断速度,对于高压器件,这一问题就更加突出。

为了保证开关速度,在制造中,将在电阻两端并联1个加速二极管D1,即下面的二极管的正极与输出管T2 的发射极相接, 在输入为反偏电压时复合管截止而D1处于导通, 从而为超量电荷的泄放提供了通路,对提高关断速度有很显著的作用。

同时,当达林顿管导通时,D1 截止, 因而不影响正常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