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百屯万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水源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总结了安达市自然概况、农村供水现状及“百屯万人”农村饮水安全的设计标准,阐述了供水的规模及水源选择,以为该市农村饮水的改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水源;供水量;黑龙江安达中图分类号S277.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2-0197-02
安达市百屯万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水源选择
李大鹏1展丽红2丁红3
(1黑龙江省安达市水务局,黑龙江安达151400;2安达市城市供水总公司;3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造福广大农民的一项德政工程。

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水源选择,水源选择应从技术和经济2个方面综合考虑,地表水源会增加水质净化的难度;地下水源不易受污染,易于防护,卫生条件好,宜优先选择水质符合要求的地下水。

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地处全省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哈大齐经济带的中心,是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节点城市。

全市总面积3586km 2,下辖14个乡镇,总人口为51.96万人,农业人口为32.35万人。

安达市“百屯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位于升平镇和羊草镇,涉及19个行政村,覆盖101个自然屯,设计供水人口39716人,受益区总面积为327.35km 2。

1基本情况1.1自然概况
安达市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气温变化
大,日照时间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风多且大、频率高,土壤蒸发量大,春夏之交干旱频生。

安达市地处松嫩断陷中央凹陷的东缘,地貌类型属松花江、嫩江冲积一级阶地,地势平坦开阔,东北高,西南低,海拔由212m 降至134m 。

向西南逐渐低下,高原区属剥蚀堆积地形,低平原区属堆积地形。

安达市属于松花江流域,境内无天然江河,水不外泄,呈闭流状态。

区内沼泽、湿地相接,泡泽零星分布,呈季节性变化,局部地区盐碱沟发育,均流向泡泽。

安达市多年平均降水深为405.30mm ,当地产水量为4810万m 3,入境水量主要有安肇新河和肇兰新河,水量为5665万m 3。

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21414万m 3,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地
下水可开采量为16979万m 3。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18105万m 3,重复计算量1080万m 3,水资源总量为21835万m 3。

1.2农村供水现状
安达市升平镇、羊草镇均为农村分散式供水工程,基本采用手压井单井供水的方式,直接取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有肉眼可见的混浊物,没有配备水质检验设备,未进行水质检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设计标准
水质标准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2006)》[1-2]。

用水定额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23/T 727-2010)》的
要求,结合用水量的组成,确定的用水定额(量)。

水压的要求应符合《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配水管网进屯接管点水压≥0.18MPa 。

设计可实现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到户,即自来水入户。

供水水源保证率≥95%。

3供水规模
根据最高日用水量、管网漏失、未预见水量、时变化系数等计算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以确定水源取水规模、净水设备能力、配水泵站规模和配水管网配水能力等。

经计算,确定水源工程取水规模3193.17m 3/d ,水厂最大供水能力为266.10m 3/h ,配水管网配水能力为266.10m 3/h 。

4水源选择
4.1水源选择的原则[1]
作为农村饮水水源时,地表水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要求,同时考虑地表水供水的保证率;地下水应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要求,开采量应小于含水层的允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

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要求的地下水,优先作为生活饮用水源。

农村供水水源的选择要注意水源的保护条件,还应考虑供水的可靠性、基建投资、运行费用等,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

4.2地表水源
安达市属松花江流域松花江水系、呼兰河水系,境内无天然河流,只有人工形成的一河(安肇新河)、二沟(明青截流沟、三排二碱沟)、二渠(东湖水库引渠、东湖泄水渠)及水库14座。

根据“百屯万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内多为农业区,地表水水质达到Ⅳ类水体,水中有机物含量超标,铁、锰含量也严重超标,水净化处理工艺复杂。

建设地表水取水工程建筑物、净水工艺复杂、长距离铺设管道等,从考虑技术与经济的比较,不适合解决百屯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因此,此次不作为供水水源。

4.3地下水源[2]
4.3.1基本情况。

拟建水源地在羊草镇大伙房屯西北1km 的203国道旁边。

该区域为中等富水区,地下水径流条件好,补给源丰富,含水层厚度较大。

该水层为白垩系明水组承压含水层,除铁、锰超标外,其他指标基本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因此,选择该层为目的层。

4.3.2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源的选择应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
(1)含水层分布特征。

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布于项目区
作者简介李大鹏(1976-),男,黑龙江安达人,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
建设与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2-09-11
农业工程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22期197
.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工程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22期
(上接第194页)
助爬蔓生长,及时压蔓,适时摘除侧蔓。

(6)人工授粉。

棚室栽培,昆虫传粉已被隔离,必须要通过人工进行花蕾授粉。

西瓜花一般在9:30之前开放,9:30以后开始闭合,因此人工授粉必须在9:30以前。

1个雄花最好是授1~2个雌花,同一株瓜蔓只保留1个果实,最好是在
10片叶以上留瓜,其他的应摘除[3-4]。

(7)病虫害防治。

西瓜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蚜虫等。

可在栽种前用福美双进行土壤消毒,病害可用烟雾剂等进行预防。

蚜虫可用吡虫啉、啶虫脒等及时进行防治,以防造成病毒。

5参考文献
[1]罗育才,刘泽发,陈丽娟,等.湖南高山地区礼品西瓜立体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0,24(4):367-368.
[2]爽文.小型西瓜冬春设施立体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实用技术,2010 (12):18.
[3]唐宏.春季小型西瓜竹架立体栽培试验及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园
艺,2011(12):7-8.
[4]陈春秋,吉恒丽,赵成环,等.黄淮地区小果型西瓜日光温室立体栽培
技术[J].长江蔬菜,2011(24):41-42.
(上接第196页)
机具,各种塑料管、阀门、过滤器等配套产品。

4参考文献
[1]李英能,吴景社,黄修桥,等.节水农业新技术[M].南昌:江西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8.
[2]钱蕴壁,李英能,杨刚,等.节水农业新技术技术研究[M].济南:黄河
出版社,2002.[3]李晓燕.农业节水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水利天地,2006(9):23.
[4]贺峰.农业节水灌溉中的节水技术措施浅谈[J].青海农林科技,2007 (1):92-98.
[5]杨继富.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方向[J].农业新技术,2003(4):1-3.
[6]沈蓓蓓,龙振华,程千,等.适合我国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工程模式研
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5):33-36.
[7]任海军.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山东农机,2005(2):6-7.
内。

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中更新统荒山组冲积细砂、含砾中砂,含水层埋深7~8m,含水层厚度3~5m,水位埋深2.55
m,单井涌用水量100~500m3/d,为弱富水区。

第四系白土山组孔隙承压水分布水源地内。

含水层为荒山组冲积中粗砂含砾石孔隙承压水,含水层岩性颗粒粗大,分选较好,有效孔隙度大,透水性强。

含水层埋深20~25m,含水层厚度6m,单井涌水量1000~3000m3/d,富水性中等。

第三系依安组含水层分布水源地内。

区域含水层顶板埋深60m,含水层厚度22m,岩性以细砂岩为主,颗粒较细,单井涌水量小于1000m3/d,为较弱富水区。

白垩系明水组含水层分布水源地内。

明水组承压含水层其岩性主要是含砾细砂岩和泥质砂岩组成,质软,成岩性较差,含水层分布不均,连续性较差,透水性一般,含水层由3个单层组成,含水层累计厚度为11m,单井出水量1000~ 1200m3/d,为中等富水区。

(2)目的含水层地下水化学特征。

区域第四系林甸组承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HCO3-Na·Ca水型。

TDS为139~ 1340mg/L,硬度(以CaCO3计)为85.0~657.5mg/L,pH为6.94~8.72,Cl-为2.5~241.0mg/L,SO42-为210.0~412.5mg/L,Fe 为0.57~7.24mg/L,Mn为0.12~1.14mg/L,NO3-为0~140.0 mg/L,F-为0.14~2.64mg/L,为低矿化度重碳酸钠水。

区域白垩系明水组含水层水化学类型为HCO3-Na、HCO3-Na·Ca水型。

TDS为330~780mg/L,硬度(以CaCO3计)为12.0~53.0mg/L,pH值为7.20~9.06,Cl-为125~220mg/L, S042-为220~410mg/L,Fe为0.3~2.1mg/L,Mn为0.10~0.34 mg/L,F-为0.3~0.8mg/L,为低矿化度重碳酸钠水。

潜水地下水水质一般化学指标中“三氮”均超标,铁、锰超标较大,属于地下水Ⅳ类水体,其他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区域潜水不适于饮用。

承压含水层水质铁、锰超标较小,按照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属于地下水Ⅳ类水体;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除铁、锰超标,其他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3.3地下水可开采量。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确定水源地计算影响面积为45km2,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25万m3,开采模数5万m3/(km2·a)。

工程实施后,年供水量为116.55万m3,占可开采量的51.8%,属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平衡区,可以满足农村居民饮用水量的要求。

4.3.4水源污染状况。

水源地位于空旷地带,周边为耕地,生态环境较好,不存在污染源威胁。

4.4水源确定
通过水源的比选,选择地下水源作为“百屯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取水水源。

该水源地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经除铁、除锰净化处理后,再消毒后,即可通过管网输送至用户。

白垩系含水层为地下水源地主要开采目的层,在水量和水质上均能够满足农村饮水安全的要求;在水厂建设上,基建成本低,水处理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成本低,不易受污染。

综上所述,确定地下水作为取水水源,布置4眼水源井,其中3眼作用水井、1眼作备用井。

5结语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水源选择,在水源的选择上应考虑水量充沛、水质良好、便于水源地卫生安全保护[3-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改善农村饮水条件的重要保障,对保证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5-6]。

6参考文献
[1]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
中心.农村供水工程规划[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安达市升平、羊草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实施方
案[R].北京: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 2012.
[3]陈志颍.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作成效及管理对策[J].现代农业
科技,2012(13):228-229.
[4]王秀娟.濉溪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
技,2011(14):294.
[5]邓沐平.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7496-7498.
[6]龚云,陈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9 (30):14976-14979.
198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