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实验法优选消肿止痛膏的提取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交实验法优选消肿止痛膏的提取工艺
蔡攀峰;朴春梅;韩云霞;杨亮;蒋玲;骆红梅
【摘要】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欧前胡素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消肿止痛膏的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取次数、溶剂用量、溶剂比例、提取时间)进行考察,根据实验结果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为最佳提取条件为:溶剂为80%的乙醇水溶液,溶剂量为药
材量8倍,回流3次,每次1h.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便易行,稳定性好,可为医院制剂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贵州科学》
【年(卷),期】2014(032)002
【总页数】4页(P19-21,26)
【关键词】消肿止痛膏;正交试验;欧前胡素;提取工艺
【作者】蔡攀峰;朴春梅;韩云霞;杨亮;蒋玲;骆红梅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贵阳55000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贵阳550001;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贵阳550001;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
医院药剂科,贵阳550001;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贵阳550001;贵阳中
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贵阳5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9
医院制剂消肿止痛膏为伤科外用软膏剂,临床主治软组织损伤、挫伤、跌仆闪挫伤、
闪腰岔气等病症,也适用于疔疮肿毒证,在医院临床应用近20年。

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白芷的主要成分欧前胡素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欧前胡素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取次数、溶剂用量、溶剂比例、回流时间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G1313A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WFA-203B三用紫外分析仪(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SK1200H科导斯超声仪(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A110
分析天平(上海良平仪器仪表有限公司);101-1AB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 4.6×150 mm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1.2 材料
当归、姜黄、白芷、黄连、天花粉、生半夏均购于贵阳市济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并经贵阳中医学院周汉华教授准确鉴定;欧前胡素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26-201013;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试验
根据文献(国家药典委员会,2010;冯光富,2012;梁明金,2000;赵志良,2013),以欧前胡素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

4因素为:乙醇用量(A)、乙醇浓度(B)、回流时间(C)及提取次数(D)。

按L9(34)正交试验法安排试验,因素、水平(表1),正交试验安排及欧前胡素转移率(表2),方差分析(表3)。

2.2 检测方法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00 nm。

表1 消肿止痛膏的提取工艺优选正交试验因素水平Tab.1 The factor level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on extraction technique optimization of Xiaozhong Zhitong Plaster水平因素乙醇用量(A) 乙醇浓度(B) 回流时间(C)h 提取次数(D)1 8 70% 1 1 2 10 80% 1.5 2 3 12 95% 2 3
表2 消肿止痛膏的提取工艺优选正交试验表Tab.2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Xiaozhong Zhitong Plaster by optimization orthogonal test table综合评价
得分 =(欧前胡素转移率×0.7+干膏得率×0.3)×100试验号 A B C D 欧前胡素转
移率(%) 干膏得率(%)综合评价得分1 1 1 1 1 20.86 21.67 21.10 2 1 2 2 2 33.31 29.00 32.02 3 1 3 3 3 25.21 25.22 25.21 4 2 1 2 3 30.57 34.95 31.88 5 2 2 3 1 22.91 23.22 23.00 6 2 3 1 2 18.79 21.09 19.48 7 3 1 3 2 28.97 33.14 30.22 8
3 2 1 3 38.5
4 32.5
5 36.74 9 3 3 2 1 13.08 16.8
6 14.21 K1 26.11 27.74 25.78 19.44 K2 24.79 30.59 26.04 27.24 K3 27.06 19.64 26.15 31.28 R 2.2
7 10.95 0.37 11.84
表3 方差分析表Tab.3 Analysis of variance table注:*A、C因素影响较小作为误差项。

方差来源离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 P B 193.73 2 96.86 48.32 <0.01 D 217.37 2 108.69 54.22 <0.01误差8.02 4 2.00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欧前胡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ml含10 μg的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1/20处方量的药材(当归4 g,白芷、栀子、姜黄、生大黄各1.5 g,细辛1 g)进行混合,按照正交试验进行回流提取,过滤,置于蒸发皿(已恒重),挥干,得到干浸膏。

称取0.5 g干浸膏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定容至刻度,即得。

2.2.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测定结果见图1、图2。

图1 对照品溶液HPLC图谱Fig.1
图2 供试品溶液HPLC图谱Fig.2
2.2.4 干膏得率的测定
取正交实验所得各样品液20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迅速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干膏得率。

2.3 结果
以欧前胡素的转移率与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时,采用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欧前胡
素的转移率×70+干膏得率×30)为指标,由表2正交实验直观分析(极差分析)可知,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排序是:B>D>A>C,说明乙醇浓度对其影响最大,提取次数
次之,回流时间影响最小。

由表3方差分析显示,B因素、D因素对评价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影响,A因素、C因素无显著性影响。

因此,从实际生产节能考虑,最佳提取工艺为B2D3A1C1,即处方药材加8倍量80%的乙醇回流3次,每次1h。

3 验证试验
按最佳工艺条件B2D3A1C1提取同一批药材3次,测定欧前胡素转移率以及得膏率。

结果见表4。

表4 验证试验结果Tab.4 Verify the test resultstion编号欧前胡素转移率(%) 干膏率(%) 综合评价得分平均值 RSD(%)1 51.58 37.32 47.302 2 50.78 37.05
46.661 46.90 0.75%3 51.01 36.73 46.726
4 讨论
本实验在正交试验阶段,欧前胡素的转移率都未超过50%。

但用正交实验优选提
取工艺时,欧前胡素的转移率均超过50%,而且干膏得率也高。

另外,根据正交
实验结果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1 D3,而A因素不显著,且在乙醇8倍量和
12倍量下所测得的欧前胡素转移率相差不大,考虑到消肿止痛膏为医院制剂需大
批量生产,出于成本考虑而选择乙醇8倍量。

故本实验最终确定的提取工艺
为:A1B2C1D3,即处方药材加8倍量80%的乙醇回流3 次,每次1 h。

本制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参考历代相关的中医药书籍,经过精心筛选而成。

由于医院生产制剂的时候,没有制定提取的标准以及方法,所以没有指标以及依据去衡量提取是否完全。

本实验通过正交设计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并考虑了节省能源和时间问题。

按最佳工艺进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较理想,适合于医院的生产,故此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REFERENCES]
Anon.(Edited by China Pharmacopoeia Committee),2010.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Vol.1[S].Beijing:The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of China:97-98(in Chinese).
Feng GF,Guo YH,Zhang S,Tu H,2012.Proces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design for circulation and pain relief balm percolation extraction technique[J].Nei Mongo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2:42-43(in Chinese).
Liang MJ,Yang GD,He LC,2000.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of imperatorin in radix angel icae dahurica[J].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12(22):829-830(in Chinese).
Zhao ZL,2013.Preparation technique optimization of geng nian mixture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method [J].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6(48):457(in Chinese).
[附中文参考文献]
国家药典委员会,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97-98.
冯光富,郭宏彦,张嵩(全作者),2012.正交实验优选化瘀止痛涂膜剂的渗漉法提取工艺[J].内蒙古中医药.22:42-43.
梁明金,杨广德,贺浪冲,2000.白芷中欧前胡素的提取方法研究[J].中成药,12(22):829-830.
赵志良,2013.正交实验法优选更年合剂的制备工艺[J].中药研究,6(48):4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