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解析】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土地改革使一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农民积极参 军参战,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新中国成立初期
1950年6月30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全国广大贫 下中农的热烈拥护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的规定,国家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过程 (丈量土地)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1950年9月河南省洛阳专区 洛阳县平乐区的农民 在丈量分到的土地
山东历城县冷水沟乡农民,
1950年,城东区新华
丈量从地主手中没收来的土地, 乡农民分得土地丈量田亩
进行合理分配
时场景
翻身农 民在丈 量土地
过程 (分配农具)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喜气洋洋的农民妇女,正在将没收的农具运 往集中点
从1950年秋开始,土改在新 解放区分期分批地展开。湖南岳 阳县第一区麻塘乡土改时由贫、 雇、中农组成分田委员会。他们 在讨论如何分配土地
阶级成分包括地主、富农、富裕中农、 中农、下中农、贫农、雇农等成分,实施 的单位基本由当地土改工作队领导,在村、 乡一级农会解决。划分阶级成分坚持三榜 定案(即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 定),图为青海民和县川口区王家户村群众 在观看第一榜
1950年1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土改 委员会和组织各级农协直接领导土改运动的指示》,开始在新 解放区分批实行土改的准备工作。
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土 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法》公布以后,土地改革运 动在有三亿一千万人口的新解放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到 1952年底,除少部分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青海民和县川口区磨沟村雇农冶金财在土改中 分到了土地、革主题图集
1950年北京市郊深沟村农民土改 后分到了牲畜
浙江省嘉兴县高照乡长桥村,土地改革 后,贫农高彩官分得三亩稻田,并和另外三 家农民合分一头水牛。他要让自家的牛把自 己的孩子驮回家去
过程 (烧毁地契)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1942年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颁布减租减息的纲领性文件 《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减租减息运动进入部 分地区普遍深入阶段。
“双减双交”既调动了农民的抗日和生产积极性,又联合 了地主阶级,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 基础。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解放战争时期
1947年颁布 的《中国土 地法大纲》 书影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开国大土改》 一书里,建国初期土改以没收的方式进行再分配的 总资产为:7亿亩土地、296万余头耕畜、3944万余 件农具、3795万余间房屋、100多亿斤粮食。图为 青海民和县分得土地的农民欢呼土改胜利完成
过程 (农田耕种)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北京通县晨光村村民向地里送肥, 准备春耕
土地革命,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支持 了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抗日战争时期
晋察冀根据地农民游行, 拥护减租减息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 要,适时实行了统一战线性质的减租减息政策。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 纲领》正式把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 本政策,减租减息运动初步发动。
宣传 《中国土 地法大纲》
土改运动中解放区农民 打出“耕者有其田”的标语
1946年5月4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 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党的土地政策开始由减租减息向 彻底土地改革过渡。
为了解决新解放区农民土地问题,1947年夏制定了《中国土地 法大纲》,提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 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土地改革
主题图集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土地改革示意图
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 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中国民 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彻 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领导了农村土地革命、解放区的 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前,占全国面积约三分之一的 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 封建剥削制度。
青海民和县川口区磨沟村冶金财在土改中分 得二亩五分水浇地,这是他第一次在属于自己的 土地上劳动
过程 (纪念票证)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土地所有权证
华中地区农民喜获土地证
1952年发行《土地改革》邮票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宣传画
积极意义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2年粮食产量增长度
《土改法》第一条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 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 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图为参加乡农民代表会的妇女代表
红军土地革命时期标语 及场景想象图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为了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基本任务和调动农 民支援革命战争和进行根据地建设的积极性,中国 共产党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 务的土地革命,并在1931年制定了完整的土地革命 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 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 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新中国成立后,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 务,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条件,在华东、中 南、西南及西北等新近解放的地区(即“新区”,所 涉农业人口数和土地面积都占全国总数的2/3以上) 继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 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 初期
再见
陕西省长安县的农民们 在欢声雷动中烧毁旧的地契
1951年6月5日,四川省合川县南津乡农民 焚烧地主的土地契约书,庆祝土改胜利
过程 (庆祝大会)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土改法》第30条规定,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 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土地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 一律作废。图为民和县一区二乡在庆祝土改胜利大会 上烧毁地主阶级掠夺农民的地契、文书
从此,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 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过程 (工作队下乡)
土地改革主题图集
1950年浙江省杭县 临平区,土改工作队的 工作人员(左)带领农 民进行分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