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原理及在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观察上述1700多家企业发现:如果实际销售过程高于十个 ,但低于16个,其销售业绩不会理想,但也不会伤筋动骨。
• 5、16个过程中每个过程的重要性,对不同企业可能完全不同 。
• 6、企业实际的销售过程的排列顺序与前述PPT描述的顺序会有 极大的差异。实际销售过程一定不会如本PPT描述的顺序是直 线排列的,一定是一个由这16个小过程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销售 网络。如何排列,完全取决于企业当前的销售政策与策略。
20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的起源
日本丰田为突破美国福特大规模制造的竞争而发 明的新生产模式:
丰田精益生产模式的根本方法是,通过对流程的 标准化和自动化,调动员工的参与,实现流程 的持续改进和精益求精,改进效率、减少浪费 、提高速度,最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1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的起源
日本丰田为突破美国福特大规模制造的竞争而发 明的新生产模式:
PDCA循环,尤其没有P与A。
注:包含PDCA的过程方法,是哲学层面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管理标准的各项条款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 而过时,但过程方法与审核这两个最核心的工具不会过时。
11
一、审核方法
每次审核,对每个被审核过程需要回答4个问题: 1、过程是否确定? 2、职责是否分配清楚? 3、过程准则是否确定? 4、过程结果是否有效?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能清晰的看到过程是否存在 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改进会直接导致体系的改进。
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绩效。
10
10
运用PDCA循环注意事项
• 1、需要在意识层面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养成好的思维习惯的问题。
• 2、重点是P及策划的过程。 • 3、另一个重点是A的过程。 • 4、一个策划得好的过程一定遵循PDCA循环。 • 5、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大众层面基本没有
18
二、关于产品
1、产品有四种通用类别:硬件、软件、服务、流程性材料。 硬件:能表现为固定物理形态的东西。如汽车。
软件:以知识产权形式表现的东西。如设计文件。
服务:对人提供的帮助。如宾馆服务、律师事务所服务。
流程性材料:能在容器内流动的东西,如汽油,化工品,钢材。
2、任何企业的产品,不会是上述四种通用产品中的一种,一定是 上述四种通用产品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如设计院的产品,不会 仅仅只是软件,至少是软件与服务的组合。但大多数人,并不 能认识到这一点。在设计院的服务中,到底应包含哪些内容, 是需要很好识别的。——BAT公司(、阿里、腾讯)提出的生态系统、互联网
思维、分享与免费;工业4.0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等;
——华为提出的以功能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等;
4、始于丰田的精细化管理是从客户需求到产品交付之间最短的路,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障安全环保。
——管理体系要“管用、高效”。
2
目录
一、 ISO标准基本原理 二、精细化的完整营销体系
12
运用审核方法注意事项
• 1、问的顺序一定按前述1到4的顺序。 • 2、在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回答是NO时,为了找
到问题的所在,这些问题需要从头问起,结合 过程方法,寻找问题所在。 • 3、审核方法是一个检查过程是否有效的工具。 它可以检查一个策划好但还没有实施的过程是 否有效,也可以检查一个实际已经存在的过程 是否有效。
一、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 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 期望的结果。
人
设施 环境
输入
活动
输出
6
“假设”及其重要性
1、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如平面几何完全建立 在6个公理基础上,公理就是假设。公理是无法证明的真理。
2、任何理论体系都是在假设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起来的。只要 假设本身经得起常识的检验,这套体系就可以与实际相符,从而起到指导实 践的作用。
精益生产追求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 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 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也越来越接近用户 ,提供他们确实要的产品。精益思想的核心是 通过“及时适量”、“零库存”、“看板”等 现场管理手段实现“订货生产”,从而确保产 品质量并降低成本。
22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的起源
1、营销是卖出产品到收回货款的全过程,及所 谓“价值”实现的过程,把钱挣回来的过程。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是通过充分识别与满足顾客 需求这一手段来实现的。因此,营销一定需要 贯穿整个产品生产、交付、售后服务到收款的 全过程,它是企业管理最核心的内容。
2、销售只是把产品卖出去就完事,不管后续事 情。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所谓营销实际上 只是销售,不是真正的营销。
• 目前:ISO9000、14000等正在准备实施2015年版本。
•
两上。
4
一、9000标准基本原理
• 大量管理思想出现。 • 目前唯一可操作的思路与方法。 • 9000作者思路:
控制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 • 9000基本原理:
过程方法(PDCA循环)、审核。 5
13
一、ISO9001:2008主线结构与框架 标准设计者构建的能满足顾客需要的必要
质量管理过程
资源 6.1、6.2、6.3、7.6
其他 4.1,4.2
营销过程 8.2.1 7.2
产品实现 7.3 7.1 7.4 7.5 6.4
监控 8.2.3 8.2.4 8.3
机构与职责 5.1~5.5
自我完善机制 8.2.2,5.6,8.4,8.5
3、过程方法的假设:任何事物的结果都是通过一个过程出来的结果。有了这 一假设,过程方法就可以成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观察到哪件事情不 是由一个过程导致的。唯一可能的例外,是艺术创作,及“灵感”导致的艺 术创作。
4、过程方法的核心是任何结果都是一系列过程导致的结果,因此,在想明白 一个过程的输入与输出后,只要控制输入满足要求,输出就一定能满足要求, 这就是过程方法。他的特点是高效与系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其他方 法在解决问题的效率与系统性上超过过程方法。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与工艺 设计
四、精细化的成本控制
五、精细化最佳实践结果
六、中国中铁精细化管理核心思 想解读及在设计院的应用设想
3
一、管理标准的起源与演进
• 50年代:美国MIL-Q-9858A
• 70年代:BS5750、BS7750等
• ISO9000:87版、 94版、00版、08版
• ISO14000:96版、04版
23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的起源
美国学者莱克和梅尔在其《丰田汽车:精益模式
的实践》认为,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可以概括为
14 条原则:
第八,使用可靠的、经过充分测试的技术以支持人员及流程。
第九,把那些彻底理解并拥护公司理念的员工培养成领导者,使 他们能教导其他员工。
第十,培养与发展信奉公司理念的杰出人才与团队。
JAST IN TIAN及及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充分协作 的团队工作方式和集成的供应链关系管理,逐步创立了独特的 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精益生产方法。
1985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几位教授用了近5 年的时间对90 多家汽车厂进行对比分析,于1992 年出版了《改造世界的机器 》一书,把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并对其管理思想的 特点与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四年之后,该书的作者出版了 它的续篇《精益思想》,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归纳了精益生产 中所包含的新的管理思维。
14
二、精细化的营销体系--成功营销的16个过程
• 1、依据能够提供的产品识别现有与潜在顾客的过程。 • 2、识别“顾客代表”的过程。 • 3、与“顾客代表”建立正式联系的过程。 • 4、从正式联系中获得销售信息的过程。 • 5、对销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以识别顾客需求的过程。 • 6、在销售系统中共享分析结果的过程。 • 7、设计公司产品组合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 • 8、定价与制定价格政策过程。 • 9、投标与合同谈判的过程。 • 10、合同评审过程。 • 11、合同信息内部传递过程。 • 12、监控合同执行情况并及时向“顾客代表”反馈的过程。 • 13、产品交付与售后服务过程。 • 14、收集顾客对产品与服务满意信息并用于改进销售活动与产品的过程。 • 15、收取货款的过程。 • 16、收集前述各个过程关键记录形成顾客档案的过程。 • 。。。。。。
7
运用过程方法注意事项
• 1、确定过程是关键:不能缺少必要过程,还要 确定过程顺序。
• 2、控制过程结果的关键是控制输入。 • 3、标准的每一个条款是对一个过程的规范:
主要规范了该过程的输入/输出。 4、标准缺失的过程:战略与总目标制定、销售 的主要过程、人力资源的主要过程、财务与成 本控制过程、现场管理、技术改造与设备更 新。。。。。。
15
二、成功营销16个过程的意义
• 1、这16个过程是总结了1700多家企业中成功与失败案例的结 果,不是舶来品。
• 2、这16个过程是最低过程,实际销售过程只能比他多,不能 比他少,否则销售业绩不可能理想。
• 3、观察上述1700多家企业中销售业绩做得不好的企业的实际 销售过程,会发现他们的实际销售过程全部低于10个。换句话 说,如果企业的实际销售过程低于十个,其销售业绩不可能做 好。
5、 最关键的过程:营销与过程策划。
8
一、PDCA循环
PDCA循环图
PD AC
PD AC
PD AC
PD AC
9
ISO9001标准对PDCA的描述
• 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PDCA模式 可简述如下;
• P一一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 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 D-------实施:实施过程; • C ------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
3、事实证明,任何单位对顾客提供的“服务”越多,越不收费, 其生意会越好,赚的会越多。看似免费的服务,最后都会被顾 客主动的变成钱送回来。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是顾客主动给你送 钱,然后还要说声谢谢!如目前流行的互联网“用户体1验9 ”等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的起源
日本丰田为突破美国福特大规模制造的竞争而发 明的新生产模式:
• 90年代:ISO16949(汽车行业)、ISO17799(信息安全)、
•
ISO22000(HACCP)、ISO31000(风险)等
• 行业:OHSAS18001,HSE,TL9000,QS9000,
•
API,IRIS ,ISM。。。。。。
• 00年代:ISO50000(能源)、全面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等
ISO标准原理及在 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开场白
本次培训目的:希望与大家分享以下内容:
1、ISO及其他管理标准的核心内容:
——过程方法与审核;
2、如何利用这些核心内容,通过精细化思维指导关键工作:
——在营销、过程设计、成本、效率、人力资源、安全、环 保管理方面的应用;关键在“策划”。
3、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东西,需要重新构建过程:
5、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实施过程方法的第一步,首先得确定解决问题的 过程及步骤,然后想明白期望的结果及输出,然后确定必要的输入条件及可 以开始工作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只需要控制输入满足要求就能直接解 决问题。
6、假如输入满足要求了,但输出不满足要求,此时需要重新检视原来设定的 过程及其顺序,再检视输入本身是否设定得合适,直到问题解决,然后重新 启动过程。因此过程方法是最高效最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美国学者莱克和梅尔在其《丰田汽车:精益模式 的实践》认为,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可以概括为 14 条原则:
第一,管理决策必须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即使因此牺牲短期财务 目标也在所不惜。
第二,建立无间断的作业流程以使问题浮现。 第三,使用“拉动式制度”以避免生产过剩。 第四,使工作负荷均衡化,工作应该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一样。 第五,立即解决问题。 第六,建立标准化的任务和流程。 第七,运用目视管理,使问题无处隐藏。
第十一,重视公司的供货商网络,激励并帮助他们改进。
16
二、营销16个过程的PDCA循环
1、16个过程中,1~8这8个过程是策划过程,即 P过程。
2、9~13、15这6个过程是执行过程,即D过程。 3、过程12、14是监控过程,即C过程。 4、过程14与16是改进过程,即D过程。 5、每一个过程内部又是一个小的PDCA循环。
17
二、营销与销售的区别
• 5、16个过程中每个过程的重要性,对不同企业可能完全不同 。
• 6、企业实际的销售过程的排列顺序与前述PPT描述的顺序会有 极大的差异。实际销售过程一定不会如本PPT描述的顺序是直 线排列的,一定是一个由这16个小过程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销售 网络。如何排列,完全取决于企业当前的销售政策与策略。
20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的起源
日本丰田为突破美国福特大规模制造的竞争而发 明的新生产模式:
丰田精益生产模式的根本方法是,通过对流程的 标准化和自动化,调动员工的参与,实现流程 的持续改进和精益求精,改进效率、减少浪费 、提高速度,最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1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的起源
日本丰田为突破美国福特大规模制造的竞争而发 明的新生产模式:
PDCA循环,尤其没有P与A。
注:包含PDCA的过程方法,是哲学层面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管理标准的各项条款会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 而过时,但过程方法与审核这两个最核心的工具不会过时。
11
一、审核方法
每次审核,对每个被审核过程需要回答4个问题: 1、过程是否确定? 2、职责是否分配清楚? 3、过程准则是否确定? 4、过程结果是否有效?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能清晰的看到过程是否存在 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改进会直接导致体系的改进。
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绩效。
10
10
运用PDCA循环注意事项
• 1、需要在意识层面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养成好的思维习惯的问题。
• 2、重点是P及策划的过程。 • 3、另一个重点是A的过程。 • 4、一个策划得好的过程一定遵循PDCA循环。 • 5、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大众层面基本没有
18
二、关于产品
1、产品有四种通用类别:硬件、软件、服务、流程性材料。 硬件:能表现为固定物理形态的东西。如汽车。
软件:以知识产权形式表现的东西。如设计文件。
服务:对人提供的帮助。如宾馆服务、律师事务所服务。
流程性材料:能在容器内流动的东西,如汽油,化工品,钢材。
2、任何企业的产品,不会是上述四种通用产品中的一种,一定是 上述四种通用产品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如设计院的产品,不会 仅仅只是软件,至少是软件与服务的组合。但大多数人,并不 能认识到这一点。在设计院的服务中,到底应包含哪些内容, 是需要很好识别的。——BAT公司(、阿里、腾讯)提出的生态系统、互联网
思维、分享与免费;工业4.0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等;
——华为提出的以功能为中心向以项目为中心转变等;
4、始于丰田的精细化管理是从客户需求到产品交付之间最短的路,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障安全环保。
——管理体系要“管用、高效”。
2
目录
一、 ISO标准基本原理 二、精细化的完整营销体系
12
运用审核方法注意事项
• 1、问的顺序一定按前述1到4的顺序。 • 2、在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回答是NO时,为了找
到问题的所在,这些问题需要从头问起,结合 过程方法,寻找问题所在。 • 3、审核方法是一个检查过程是否有效的工具。 它可以检查一个策划好但还没有实施的过程是 否有效,也可以检查一个实际已经存在的过程 是否有效。
一、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 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 期望的结果。
人
设施 环境
输入
活动
输出
6
“假设”及其重要性
1、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如平面几何完全建立 在6个公理基础上,公理就是假设。公理是无法证明的真理。
2、任何理论体系都是在假设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起来的。只要 假设本身经得起常识的检验,这套体系就可以与实际相符,从而起到指导实 践的作用。
精益生产追求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 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 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也越来越接近用户 ,提供他们确实要的产品。精益思想的核心是 通过“及时适量”、“零库存”、“看板”等 现场管理手段实现“订货生产”,从而确保产 品质量并降低成本。
22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的起源
1、营销是卖出产品到收回货款的全过程,及所 谓“价值”实现的过程,把钱挣回来的过程。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是通过充分识别与满足顾客 需求这一手段来实现的。因此,营销一定需要 贯穿整个产品生产、交付、售后服务到收款的 全过程,它是企业管理最核心的内容。
2、销售只是把产品卖出去就完事,不管后续事 情。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所谓营销实际上 只是销售,不是真正的营销。
• 目前:ISO9000、14000等正在准备实施2015年版本。
•
两上。
4
一、9000标准基本原理
• 大量管理思想出现。 • 目前唯一可操作的思路与方法。 • 9000作者思路:
控制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 • 9000基本原理:
过程方法(PDCA循环)、审核。 5
13
一、ISO9001:2008主线结构与框架 标准设计者构建的能满足顾客需要的必要
质量管理过程
资源 6.1、6.2、6.3、7.6
其他 4.1,4.2
营销过程 8.2.1 7.2
产品实现 7.3 7.1 7.4 7.5 6.4
监控 8.2.3 8.2.4 8.3
机构与职责 5.1~5.5
自我完善机制 8.2.2,5.6,8.4,8.5
3、过程方法的假设:任何事物的结果都是通过一个过程出来的结果。有了这 一假设,过程方法就可以成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观察到哪件事情不 是由一个过程导致的。唯一可能的例外,是艺术创作,及“灵感”导致的艺 术创作。
4、过程方法的核心是任何结果都是一系列过程导致的结果,因此,在想明白 一个过程的输入与输出后,只要控制输入满足要求,输出就一定能满足要求, 这就是过程方法。他的特点是高效与系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其他方 法在解决问题的效率与系统性上超过过程方法。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与工艺 设计
四、精细化的成本控制
五、精细化最佳实践结果
六、中国中铁精细化管理核心思 想解读及在设计院的应用设想
3
一、管理标准的起源与演进
• 50年代:美国MIL-Q-9858A
• 70年代:BS5750、BS7750等
• ISO9000:87版、 94版、00版、08版
• ISO14000:96版、04版
23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的起源
美国学者莱克和梅尔在其《丰田汽车:精益模式
的实践》认为,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可以概括为
14 条原则:
第八,使用可靠的、经过充分测试的技术以支持人员及流程。
第九,把那些彻底理解并拥护公司理念的员工培养成领导者,使 他们能教导其他员工。
第十,培养与发展信奉公司理念的杰出人才与团队。
JAST IN TIAN及及时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充分协作 的团队工作方式和集成的供应链关系管理,逐步创立了独特的 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精益生产方法。
1985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几位教授用了近5 年的时间对90 多家汽车厂进行对比分析,于1992 年出版了《改造世界的机器 》一书,把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并对其管理思想的 特点与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四年之后,该书的作者出版了 它的续篇《精益思想》,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归纳了精益生产 中所包含的新的管理思维。
14
二、精细化的营销体系--成功营销的16个过程
• 1、依据能够提供的产品识别现有与潜在顾客的过程。 • 2、识别“顾客代表”的过程。 • 3、与“顾客代表”建立正式联系的过程。 • 4、从正式联系中获得销售信息的过程。 • 5、对销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以识别顾客需求的过程。 • 6、在销售系统中共享分析结果的过程。 • 7、设计公司产品组合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 • 8、定价与制定价格政策过程。 • 9、投标与合同谈判的过程。 • 10、合同评审过程。 • 11、合同信息内部传递过程。 • 12、监控合同执行情况并及时向“顾客代表”反馈的过程。 • 13、产品交付与售后服务过程。 • 14、收集顾客对产品与服务满意信息并用于改进销售活动与产品的过程。 • 15、收取货款的过程。 • 16、收集前述各个过程关键记录形成顾客档案的过程。 • 。。。。。。
7
运用过程方法注意事项
• 1、确定过程是关键:不能缺少必要过程,还要 确定过程顺序。
• 2、控制过程结果的关键是控制输入。 • 3、标准的每一个条款是对一个过程的规范:
主要规范了该过程的输入/输出。 4、标准缺失的过程:战略与总目标制定、销售 的主要过程、人力资源的主要过程、财务与成 本控制过程、现场管理、技术改造与设备更 新。。。。。。
15
二、成功营销16个过程的意义
• 1、这16个过程是总结了1700多家企业中成功与失败案例的结 果,不是舶来品。
• 2、这16个过程是最低过程,实际销售过程只能比他多,不能 比他少,否则销售业绩不可能理想。
• 3、观察上述1700多家企业中销售业绩做得不好的企业的实际 销售过程,会发现他们的实际销售过程全部低于10个。换句话 说,如果企业的实际销售过程低于十个,其销售业绩不可能做 好。
5、 最关键的过程:营销与过程策划。
8
一、PDCA循环
PDCA循环图
PD AC
PD AC
PD AC
PD AC
9
ISO9001标准对PDCA的描述
• 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PDCA模式 可简述如下;
• P一一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 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 D-------实施:实施过程; • C ------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
3、事实证明,任何单位对顾客提供的“服务”越多,越不收费, 其生意会越好,赚的会越多。看似免费的服务,最后都会被顾 客主动的变成钱送回来。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是顾客主动给你送 钱,然后还要说声谢谢!如目前流行的互联网“用户体1验9 ”等
三、精益(精细化)生产的起源
日本丰田为突破美国福特大规模制造的竞争而发 明的新生产模式:
• 90年代:ISO16949(汽车行业)、ISO17799(信息安全)、
•
ISO22000(HACCP)、ISO31000(风险)等
• 行业:OHSAS18001,HSE,TL9000,QS9000,
•
API,IRIS ,ISM。。。。。。
• 00年代:ISO50000(能源)、全面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等
ISO标准原理及在 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开场白
本次培训目的:希望与大家分享以下内容:
1、ISO及其他管理标准的核心内容:
——过程方法与审核;
2、如何利用这些核心内容,通过精细化思维指导关键工作:
——在营销、过程设计、成本、效率、人力资源、安全、环 保管理方面的应用;关键在“策划”。
3、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东西,需要重新构建过程:
5、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实施过程方法的第一步,首先得确定解决问题的 过程及步骤,然后想明白期望的结果及输出,然后确定必要的输入条件及可 以开始工作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只需要控制输入满足要求就能直接解 决问题。
6、假如输入满足要求了,但输出不满足要求,此时需要重新检视原来设定的 过程及其顺序,再检视输入本身是否设定得合适,直到问题解决,然后重新 启动过程。因此过程方法是最高效最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美国学者莱克和梅尔在其《丰田汽车:精益模式 的实践》认为,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可以概括为 14 条原则:
第一,管理决策必须以长期理念为基础,即使因此牺牲短期财务 目标也在所不惜。
第二,建立无间断的作业流程以使问题浮现。 第三,使用“拉动式制度”以避免生产过剩。 第四,使工作负荷均衡化,工作应该像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一样。 第五,立即解决问题。 第六,建立标准化的任务和流程。 第七,运用目视管理,使问题无处隐藏。
第十一,重视公司的供货商网络,激励并帮助他们改进。
16
二、营销16个过程的PDCA循环
1、16个过程中,1~8这8个过程是策划过程,即 P过程。
2、9~13、15这6个过程是执行过程,即D过程。 3、过程12、14是监控过程,即C过程。 4、过程14与16是改进过程,即D过程。 5、每一个过程内部又是一个小的PDCA循环。
17
二、营销与销售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