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费用预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住院费用预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赵锋,江倩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830001)
[摘
要]为了优化和改进医院收费结算系统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分析,聚
焦业务流程不合理导致的组织运行不畅、质量和效率不高、患者满意度低等现实问题,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由此对现有流程进行改造优化。
在原有的传统手工费用审核的基础上研究出住院费用预审核的结算审核系统,解决了患者在办理出入院业务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费用复核员审核的效率和准确率,降低了收费问题的几率,落实了医嘱质量的监督工作,消除了患者长时间的等待环节,避免了在结算环节引起冲突或医疗纠纷的可能。
[关键词]住院;收费结算;预审核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24.027[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4)24-0039-02
[收稿日期]2014-09-01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拥有2800多张床位、年门诊量达140万人次、年出院达12万多人次的大型综合医院。
因为每天出院病人众多,病人办理出院手续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反复多次排队,一般一个普通病人正常办理出院手续常需要2~3个小时才能完成(如果是医社保病人将耗费更长的时间),对此病人十分不满。
结算人员无论怎么样改善服务态度,病人满意度始终无法提高。
要提高满意度,就必须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改造。
1原出院流程及费用审核的弊端1.1原出院结算流程的情况分析
患者出院结算流程:出院患者需等待医生完成病历书写、签
字,交由陪送中心人员将病历送至收费结算科进行费用审核,待后台人员根据病历中的医嘱、检查单、化验单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系统进行费用比对,确认无误审核锁定,经过一系列繁琐的过程之后病人才能在窗口结算。
患者从报出院到办理出院手续所需的等待时间很大程度依赖于医生病历完成情况,加上中间病历传递环节很耽误时间,极易导致患者不满,造成窗口纠纷。
1.2对原结算流程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80%被调查人员认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出院流程太复杂,75%被调查人员认为办理出院所耗费的时间太长,在总耗费的时间中,病人费用结算具体耗用的时间通常5分钟左右,病人等待时间则至少长达1小时以上。
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办理出院手续应在1小时以内完成。
为此,需要对出院流程进行改造,而流程改造的目标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
2费用预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1出院结算流程改造的新模式
构建患者费用预审核模式是指替代传统纸质病历,以电子医嘱、电子病程记录、电子检查申请单以及电子化验申请单等电子医疗文书作为审核依据,对患者住院费用进行的合理性审查。
预审核模式下患者结算流程:由收费结算科后台人员每日对全院患者的临床及医技科室录入的长期、临时电子医嘱下的医疗项目和费用进行逐项实时审核监督(即对手术单、麻醉单、导管室、各类化验项目、检查项目记账单的费用随到随审),同时,医护人员随时更新费用信息,并提醒患者对打印的每日费用
清单进行核查,保证患者的费用真实准确。
在患者出院时,临床
科室在HIS 系统上将患者资料提交“出科”,并下“出院”医嘱,复核人员收到信息提示后,对出院患者费用进行再次审核并锁定,无需等待医生写好病历,患者可在窗口直接办理出院结算。
费用预审核模式再造围绕的目标是缩短住院病人等候办理出院手续的时间,方便病人,提高满意度。
2.2推广患者费用预审核模式的意义
2.2.1实现“人不动,信息动”的一站式服务
在患者费用预审核模式下,住院患者纸质病历不需再送至住院核算室,真正实现了无纸办公。
复核人员对应电子医嘱下的医疗项目和费用进行审核,大大方便了审核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率。
2.2.2提高病历质量
临床科室无需因为患者着急出院结算而赶写病历,有利于病历的规范书写,使患者病历真正实现归口管理,得到有效监督,这样就避免了患者因为病历没有审核完而等候,有效地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进一步优化了出院流程。
2.2.3减少病历流转环节,保证医疗病历质量
由于不再使用传统的费用审核模式,患者的病历将不需要送至收费结算管理科,而是直接送至病案室,这样纸质病历整理对患者出院结算不再有任何影响,科室将有充足的时间整理病历,保证了病历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不仅大大节约人力成本,还简便了患者复印病历的流程。
2.2.4提高床位周转率
解决了外地患者因未能及时报送病历,无法出院结算而产生的占床情况,有效提高床位周转率,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住院难”的现象。
通过费用预审核,复核人员能及时发现科室记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临床科室督促医技科室及时扣费,防止多记、漏记医疗费用,起到了医疗价格保障与监督的作用。
3预审核流程改造的应用效果及结论
流程改造后,结算科不定期测试流程,结果表明,流程稳定性良好,流程优化后,病人方便了,员工轻松了。
费用预审核模式自运行以来,办理出院的环节简化了,避免了病人在窗口前多次排队,结算窗口“一站式服务”的功能真正实现了。
审核员的工作效率较之前提高了近3倍,病人等待时间由过去的2~4小时,减少至1小时内,缩短70%以上。
改进后,在出院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任何时间各窗口前等待办理出院手续的人员均不会超过10个人。
尤其是结算窗口,改进前各时
39
. All Rights Reserved.
/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段人流分布极为不均,每日上午10:00-13:30,等待办理出院的病人总是排起长龙。
而改善后,结算高峰及人流量不均衡的现象彻底消除了,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
流程试运行后,采用同样的问卷调查表,对办理出院手续的病人进行调查,认为流程简单的比例从改善前的27%上升到77%,其中住院两次以上的病人对流程的感受更具代表性,其满意度达90%,达到预期目标。
患者费用预审核模式本着减少繁琐工作环节,方便病人,提
高服务质量的宗旨,充分利用医院HIS 系统的协调技术、医院内部信息开发和交流的成本,对原出院程序进行了彻底性的再设计,缩短病人等候办理手续的时间。
这种对医院管理模式改造、重建的过程不但改变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更发挥了群体的创造和改造能力,推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同时,流程再造这一企业管理理念在住院病人出院手续中的成功实施,也为医院推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提供了可行性。
协同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系统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系统的集成研究
周正文,曾慧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7)
[摘
要]多组织协同产品的研发与开发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组织产品研发与开发的主要形式,研究多组织协同产品研发与开
发的项目管理系统,以及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集成技术将极大地推进现代企业产品研发与开发的信息化建设。
本文研究了在多组织协同产品开发的项目环境下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集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以项目和产品作为多重核心的业务数据模型,旨在解决多组织下以项目为核心的异构产品生命周期数据的集成,并以某具体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例对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项目管理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集成;多组织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24.028[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4)24-0040-04
[收稿日期]2014-09-18
现代制造业企业已经由传统的粗放式开发和生产的模式演变为精益化、集约化开发和制造的模式,不同企业或组织以其自身的优势,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快速组合为协同产品开发和制造团队,形成单一企业所难以具备的市场竞争力[1]。
大多数情况下,在多企业或组织的协同产品开发项目中,不同单元承担着不同内容的产品开发工作。
不同业务单元由于其在整个项目中的工作内容不同,其对产品数据管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其应用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也可能不同。
从项目管
理的角度上,完全有必要以项目为核心整合管理各个业务单元
所交付的项目成果。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项目和产品作为多重核心的业务数据模型,解决多组织下以项目为核心的项目管理系统与异构产品生命周期系统的数据集成。
1协同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型
协同产品开发项目是指由多个不同组织根据项目目标和范围按特定的业务规则共同参与产品开发的项目。
协同产品开发项目的承担者来自于多个不同组织,其项目组织结构依据特定的业务规则建立,具有临时性、柔性和动态性。
为了达成项目总体目标,可以使用两种项目团队组成方式实现产品开发协同。
(1)跨职能的产品开发团队。
这种形式下,由产品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采购代表、客户代表等不同职能部门的角色共同组成产品开发团队。
将产品开发的有关活动与职能组织进行衔接,相互协同,减少项目风险和变差,最终实现开发目标。
(2)供应链产品的联合开发团队。
这种形式下,由供应链上具有上下游关系的若干企业,根据其在最终产品结构中所提供
的部件联合组建产品开发团队。
是将产品开发成果与组织进行衔
接,通过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最终产品。
出于管理需要,跨企业联合开发项目往往以子项目的形式进行组织[2]。
协同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系统在组织模型上应能够支持建立以上两种形式的项目团队。
我们将跨职能的产品开发团队中的参与者按职能定义为“承担角色”,而将供应链产品联合开发团队按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定义为“承担组织”。
如图1所示,ABC 产品的开发团队的由3个“承担组织”联合开发,每个“承担组织”下按其业务职能设置了“承担角色
”。
图1协同产品开发项目的组织结构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