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重点——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重点
1.美感教育的最终⽬的在于(A )
A.培养审美能⼒
B.提⾼艺术鉴赏⽔平
C.成就⾝⼼健康的完美⼈⽣
D.规范社会⽂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臭,路有冻死⾻”,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D )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于常⼈的能⼒来创造(C )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 )
A.意象的完成,⼀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这可以说明美育是(A )
A.感性的
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
D.⾃然⽽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A )
A.艺术批评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C )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娱乐说
8.西⽅第⼀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C )
A.《论美书简》
B.《判断⼒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9.⼈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的根本原因是(A )
A.⼈类的⽣产劳动
B.⼈类⾃觉的精神活动
C.⼈类社会的分⼯
D.⼈类独具的运⽤语⾔的能⼒
10.实验美学的代表⼈物是(B )
A.⽴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A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l2.明确地使⽤“崇⾼”⼀词,并把崇⾼与优美对⽴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D )
A.毕达哥拉斯
B.爱迪⽣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13.⿊格尔说:“审美带有令⼈解放的性质。

”这⾥的“解放”是指⼈的(C )
A.社会关系的解放
B.⽣活⽅式的变⾰
C.思想观念的⾃由
D.创造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根本的缺陷在于(A )
A.脱离⼈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C.脱离⼈类的社会⽣活实践来谈美
D.脱离⼈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
15.在西⽅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愉快的⼀些美学家是(B )
A.毕达哥拉斯学派
B.伊壁鸠鲁派
C.英国经验派
D.精神分析学派
16.意⼤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者应该是(A )
A.鲍姆嘉登
B.鲍桑葵
C.维柯
D.康德
17.姚鼐“其⽂如升初⽇,如清风,如云,……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征是(C )
A.喜剧
B.悲剧
C.优美
D.崇⾼
18.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会给⼈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D )
A.美感的主体差异
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
C.美感的⼀般特点
D.美感的感觉特征
19.“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理构成上主要是(B )
A.直觉
B.通感
C.想象
D.表象
20.美感的⽣理基础就是(B )
A.呼吸器官
B.感觉器官
C.运动器官
D.思维器官
1、⼈⽣的基本活动模式有认知、( ) 和伦理。

2、( )是美学的核⼼概念之⼀,也是现代⽂明的核⼼成分。

3、德国哲学家,美学的提出者。

他在1750年鲍姆加通系统地提出了“( ) ”的构想,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美学。

4、美育思想早在古希腊柏拉图时就已提出, 18世纪在( )那⾥获得了最⾼表达。

5、美是⼀种⼈⽣境界,冯友兰把⼈⽣分为四个境界,当⼈的存在进⼊他所说的( )时,已与审美境界相互沟通了。

6、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和( )。

7、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 )、( )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

8、意境的具体审美内涵包括( )、( )、时空转换、有⽆相⽣四个层⾯。

9、王国维在《⼈间词话》中提出的最主要的概念是“( )”。

10、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演进是从中和——( )——意境。

11、构成审美经验的基本要素有( )、情感、( )和理解。

12、艺术家的主体素质包括( )、( )和技巧。

13、艺术作品划分为( ) 和空间艺术两种形态。

14、芬兰美学家希尔恩所说的导致艺术起源和审美发⽣的最基本的⼈类⽣活六种冲动有知识传达、记忆保存、恋爱、( )、战争、( )
1、审美
2、艺术
3、“感性学”
4、席勒
5、天地境界
6、审美主体、审美对象。

7、惊异、体验
8、主客统⼀、情景交融、9、“境界”。

10、⽓韵
11、感知、想象12、艺术敏感、想象⼒
13、时间艺术14、劳动、巫术
1、简答中和的审美特征。

①强调⼀种合适的尺度,⼀种恰当的分⼨。

既是情感的适中,也是⼈格精神的和谐。

②中和作为审美形态的第⼆个主要特征是多样性的统⼀。

③中和的最根本、最⾼层次上的特征,就是天⼈合⼀,这是中国审美⽂化之魂
2、简答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

①感性直观性
②超个体眼前的功利性
③感知与情感交相伴随
④⾃由⽆限性
⑤⾮理性的显性表征
3、阐述⼀下劳动说对劳动与艺术和审美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①“劳动先于艺术”,“⼈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

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它们。


②“原始狩猎的⼼理本性决定着他⼀般地能够有审美的趣味和概念,⽽他的⽣产⼒状况、他的狩猎的⽣活⽅式则使他恰好有这些⽽⾮别的审美的趣味和概念。


③⼈的审美能⼒也是在⽣产劳动中形成并与⽣产⼒发展的⼀定⽔平相⼀致的。

4、谈谈审美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审美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1〕情感性,〔2〕以受教育者为中⼼,〔3〕注重过程,〔4〕培养⼈全⾯性。

试述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

(1)因为再创造和重现荒诞作为⼀种审美活动⽅式是以⼀种特殊的实践⽅式显⽰其特殊的存在价值。

西⽅对荒诞的反思建⽴在对于历史的拨正和对于现实的批判基础之上,⽽对于现实的批判⼏乎是所有审美实践活动所必然包含的内容。

传统的审美实践其最终指向对于终极关怀的关注,⽽这种对于终极官宦存在主义哲学看来,是⾮常虚幻的,存在的⼀般表现是荒诞,⼈类审美实践不应该对这种荒诞给予认同,⽽是应该反抗荒诞的⼈⽣现状,再现与重创荒诞就是⼀种有效的反抗。

(2)荒诞成为⼀种特殊的审美形态,既然与⼈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反抗现实社会的荒诞境遇密切相关,那么实际上,荒诞审美形态的出现在⼀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实践的距离拉近了。

正如萨特所说的“⽂学吧你投⼊战⽃,写作,这是某种要求⾃由的⽅式;⼀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了。

”通过个体的⾏为,重现和再创荒诞以消解世界秩序的⽅式达到了对个体加以确认的⽬的。

这种⾏动本⾝是丰富⽽具有⽣命性的,它成为⼈们从荒诞世界中脱⾝的道路和⽅法。

(3)荒诞之所以成为⼀种特殊的审美形态,还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就是重现和再创荒诞,从表⾯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际上仍然是西⽅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的果实。

荒诞能够成为荒诞的前提是因为荒诞存在,⽽且⼈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荒诞的实质。

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实践就是在否定之中构建其审美价值,也正是通过否定荒诞才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得以确⽴。

多项选择题(共9⼩题,每⼩题3分,共27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五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分。

)
1.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我之境的有( CDE)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斜阳暮。

"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
D."寒波澹澹起,⽩鸟悠悠下。

"
E."⼤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
2.布莱克说:"从⼀粒沙⾥看⼀个世界",这说明审美是( ABCE)
A.感性具体的
B.以⼩见⼤
C.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
D.透过现象看本质
E.直观个别的形象
3.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说的关系主要包括(ABD )
A.⼀事物⾃⾝在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
B.⼀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
C.由想象⼒移植到物体上的关系
D.事物与⼈的关系
E.在虚拟世界⾥创造出来的关系
4.李泽厚认为,美的特点主要有(CE )
A.典型性
B.观念性
C.客观社会性
D.主客观统⼀性
E.具体形象性
5.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BE )
A.它以直观的形式存在于⼈的⼼理意识层
B.它以语⾔⽂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献之中
C.它是对⼈⾃⾝审美需要的把握
D.它是对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反映
E.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6.许多西⽅美学家都强调美感的主要感觉器官是(AC )
A.眼睛
B.⿐⼦
C.⽿朵
D.⾆头
E.⾝体
7.艺术形式符号蕴含的意义包括(ABCD )
A.字⾯意义
B.隐喻意义
C.个性意义
D.结构性意义
E.历史意义
8.艺术品结构中属于物质层⾯的有(AB )
A.物质材料层
B.形式符号层
C.思想内容层
D.意象世界层
E.意境超验层
9.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D )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的现象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
试述作为审美形态的崇⾼的基本内涵。

1.CDE
2.ABCE
3.ABD
4.CE
5.BE
6.AC
7.ABCD 8.AB 9.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