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寒假验收考试试题.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寒假验收考试试题
语文试题
分值120分时量120分钟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考试时间 2008年2月27日 15:10—17:10 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污秽.(huì)迁谪.(zhé)驯.服(xùn)怏怏
..不乐(yàng)
B.伶俜.(pīng)悄.然(qiǎo)卓.越(zhuó)殒身不恤.(xù)
C.纤.细(qiān)怆.然(chuàng)肖.像(xiào)解.甲归田(xiè)
D.笨拙.(zhuō)混.沌(hùn)雄劲.(jìng)呱呱
..而泣(g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暮蔼追溯忧患倍尝直接了当
B.编纂跋涉雕栏玉砌饱经世故
C.拼搏倾泄良晨美景阴谋鬼计
D.琐碎落漠时至名归广有羽冀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台湾当局下,所罗门群岛等极少数国家致函联大主席,要求将所谓“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第62届联大议程,中国政府对此坚决反对。
②中国历史悠久,一些旧的观念在有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在今天这个转型的时代,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如何转换思维方式,以适应新的生活。
③王瑶先生为《中古文学史论》撰写《自序》时提及:“在属稿期间,每一篇写成后,我都先请朱佩弦老师过目,得到的启示和指正非常多。
已故的闻一多老师,也曾给过我不少的。
”
A.唆使捉摸教正 B.支使琢磨校正
C.支使捉摸校正 D.唆使琢磨教正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闯关东》这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
故事,构思精巧,叙述严密,简直无隙可乘
....。
B.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C.李科长在办公室里来回地踱着,瞻前顾后
....,再也想不出一点可以向上级汇报的“成果”了。
D.文章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
..
动人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遗憾的是,雷锋、焦裕禄这些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英雄,对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是那么邈远、陌生了。
B.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C.第七届央视模特大赛中,47岁的辛福的自信和优雅给其他选手注入了一枚强心针,成为选手们的精神偶像,也成为本次大赛的佳话。
D.近年来,一些唱片公司急于追求眼前利益,喜欢以流水线的方式对新歌手进行快速包装,造成了流行乐坛表面繁荣,内里空虚。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师说》《六国论》《项脊轩志》《病梅馆记》这五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荀况、柳宗元、苏洵、归有光、龚自珍。
B.在我国文学史上,常有作家并称的情况,如李贺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苏东坡和辛稼轩被称为“苏辛”。
C.《吝啬鬼》《忏悔录》《人间喜剧》《巴黎圣母院》分别是法国作家莫里哀、卢梭、巴尔扎克与雨果的作品。
D.别里科夫、水生嫂、翠翠分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中国作家鲁迅、中国作家沈从文塑造的不朽的文学形象。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谕之,分别以明之,欢欣愤满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
”夫是之谓能贵其所贵。
赵使人谓魏王曰:“为我杀范痤,吾请献七十里之地。
”魏王曰:“诺”。
使吏捕之,围而未杀。
痤自上屋骑危,谓使者曰:“与其以死痤市,不如以生痤市,有如痤死,赵不与王地,则王奈何?故不若与定割地,然后杀痤。
”魏王曰:“善”。
痤因上书信陵君曰:“痤故魏之免相也。
赵以地杀痤而魏王听之,有如强秦亦将袭赵之欲,则君且奈何?”信陵君言于王而出之。
孟尝君寄客于齐王,三年而不见用,故客反谓孟尝君曰:“君之寄臣也,三年而不见用,不知臣之罪也?君之过也?”孟尝君曰:“寡人闻之,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
夫子之材必薄矣,尚何怨乎寡人哉?”客曰:“不然,臣闻周氏之喾,韩氏之卢,天下疾狗也。
见兔而指属,则无失兔矣;望见而放狗也,则累世不能得兔矣!狗非不能,属之者罪也。
”孟尝君曰:“不然,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①,君子诚能刑于内,则物应于外矣。
夫土壤且可为忠,况有食谷之君乎?”客曰:“不然,臣见鹪鹩②巢于苇苕,着之发毛,建之女工不能为也,可谓完坚矣。
大风至,则苕折卵破子死者,何也?其所托者使然也。
且夫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熏也。
臣未尝见稷③狐见攻,社④鼠见熏也,何则?所托者然也。
”于是孟尝君复属之齐,齐王使为相。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咎犯与赵衰孰贤?”对曰:“阳处父欲臣文公,因咎犯,三年不达;因赵衰,三日而达。
智不知其士众,不智也;知而不言,不忠也;欲言之而不敢,无勇也;言之而不听,不贤也。
”
《说苑卷第十一·善说》
注:①阤(zhì):崩塌。
②鹪鹩(jiāoliáo):一种鸣禽,性温顺,善做巢。
③稷:祭祀谷神的庙。
④社:祭祀土地神的庙。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谈说之术.术:方法
B.与其以死痤市.市:交易
C.孟尝君寄.客于齐王寄:寄居
D.君子诚能刑.于内刑:通“型”,作榜样
8.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故不若与(赵)定割地 B.(苇苕)可谓完坚矣
C.齐王使(孟尝君)为相 D.(咎犯)因赵衰三日而达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齐庄以立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围而.未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赵以.地杀痤而魏王听之且以.一璧之故而逆强秦之欢,不可
D.嫁女因.媒而成因.击沛公于坐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在谈说过程中“譬称以谕之”的一组是
①有如强秦亦将袭赵之欲②缕因针而入,不因针而急
③狗非不能,属之者罪也④君子诚能刑于内,则物应于外矣
⑤则苕折卵破子死者⑥欲言之而不敢,无勇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C.②③⑤ D.①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卿认为,“谈说”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听者觉得说者的话宝贵难得。
B.范痤在被赵国官吏追杀的危急时刻,通过“善说”打动了魏王,从而使魏王放跑了他。
C.门客将自己未受齐王重用的责任归咎于孟尝君,并通过“善说”获孟尝君再次推荐。
D.师旷在回答晋平公时举了阳处父的例子来说明赵衰比咎犯更加贤明。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2.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
(4分)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
”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
”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
”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1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③题(8分)
春日忆李白①杜甫天末怀李白②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是天宝五年(746)或六年(747)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
②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
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①对这两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春日”诗开头四句,热烈赞美李白的诗冠绝当代。
赞美李白“诗无敌”,即使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的诗也比不上。
B.“春日”诗第三联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末联热切希望: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去那样,把酒论诗啊!
C.“天末”诗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
反而问远人:“君子意如何?”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D.“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
“冤魂”指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日”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赞语坦荡、真率,表现出杜甫对李白诗的钦仰。
B.“春日”第三联写离情。
“春天树”和“日暮云”并没什么奇特之处,却有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着重抒发杜甫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
C.“鸿雁几时到”,因顾虑潇湘洞庭江湖秋水多,二人悠悠远隔,打听消息而不可得,所以只有寄语以祈祷珍重。
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D.“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一憎一喜,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
③这两首诗都是杜甫怀念李白的抒情名作,但两首诗思想内容和感情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一组)。
(6分)
第一组
①少无适俗韵,。
,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③,,可乎?(苏轼《石钟山记》)第二组
①,。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
②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盼雪
张炜
①一个无雪的冬天,会令人感到尴尬。
该冷的时候不冷,四季不再分明,大自然也写出了荒诞的一笔。
②下雪吧,让洁白的绒毯铺盖大地,以这个节令独有的方式去温润人心、安定人心。
③雪可以擦洗世界,所以你总是能够在雪后看到一方更加碧蓝的天空。
一只狗走向原野,小鸟在落满雪粉的枝丫上俏立。
大地恬然入睡,万物陷于默想。
姑娘歌唱了,红色的围巾松松地包在头发上。
你相信雪的下边是一片翠绿吗?紫色的地黄花儿将开放,墨绿的叶面上留着雪痕。
一个干练的老人拄着拐杖走过,呼出了白气,那白气像他写出的一行诗;他的头发也是银白的,他的黑呢大衣多么庄重。
④老人缓缓地行走,拐杖提离地面。
他走过的岁月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冬天?不记得了。
他只记得在雪地上、在雪松的后边,他第一次吻一个姑娘的情景。
那时他们都年轻,厚厚的雪使他们的脚陷了下去。
⑤雪的世界,一个多么适合思索和回忆、追忆和遐想的世界啊!浑浊的思绪被沉淀了,人心像白雪一样安静。
我们的流逝的时光,我们的没有留下痕迹的一串连一串的脉音,这时一齐涌到眼前、耳畔。
⑥你见过人们借助一副滑雪板飞速穿越雪地的情景吗?那有多么帅气。
还有,迷人的雪雕、娃娃们的同样稚拙的雪人......这一切奇迹都被白色的调子统领、概括了。
⑦人在最危急的时刻,在有了病痛的时刻,往往被抬进医院——那里有什么特征?那里会有一群群身着白色长衣、头戴白帽的人,有白色病床、白色被子......他们以这样的颜色挽留生命,唤起对生命的记忆。
白色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缓解与诊治,又给了人多少安慰和信任呢?白色,白色,活动着、沉默着的白色......它与雪的联想,它与一个生命的关系的联想,就这样发生着。
⑧下雪吧,下雪吧。
⑨可不巧的是我们又走进了一个无雪的冬天。
⑩大雪哪儿去了呢?问爷爷们,他们也在摇头。
大雪到底哪儿去了?如果连我们这个湿润的半岛也缺雨少雪,其他大陆又怎么熬?下雪吧,下雪吧。
再让人骄傲地头戴翻皮帽走上一遭吧,再让真正的寒冷像过往的大雁一样降落一次吧。
这样,我们就会知道,太阳和地球在挺好地运转,一个接一个的明天还将没有尽头。
我们会信任时光、日月这一类永恒的东西,安然自如而不是匆忙慌促地去干手头的事情。
⑾在这个干燥的、裸露着泥土的冬天里,人们不由得去追寻根底。
不错,现代科学已经告诉了大家,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开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毁掉了正常的自然循环。
因此我们要忍耐一个又一个无雪的冬天。
空中烟尘弥漫,
人们咳声不绝。
仰望天空,立刻有一粒微尘落入眼内。
只有雪才可以擦掉这么多的尘埃,而我们拿出家中千万片抹布也做不到。
下雪吧,下雪吧。
大雪是老天爷手里的抹布,它一会儿就能把天空擦得瓦蓝锃亮。
⑿下雪吧!
(有删节)
15.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所描绘的一场大雪后的冬天景象,既有冬季枝凋叶败、满目萧条的一面,也有透明洁净、蕴藏生机的一面,这样的雪景才符合作者理想中冬天的特性、冬天的概念。
B.由雪花的洁白联想到医院里“身着白色长衣、头戴白帽的人”,以及“白色的病床”、“白色的被子”,作者这种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意在说明纯粹洁净的环境能给困难心灵以安定。
C.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结束了有关“雪”的遐想,将神游于万仞的千丝万缕重新拉回到现实世界中去直面又“一个无雪的冬天”,最后在颓丧与伤感中收束全文,首尾照应。
D.作者在行文中多次发出“下雪吧”的呼唤,紧扣了“盼雪”的标题,体现出他希冀找到一个如雪境般纯粹的现实世界和安宁闲适的内心世界的愿望。
E.这篇散文在结构上多处采用了现实与联想的双重时空结构,而现实与联想时空的切换又伴随着作者情感思绪的起伏波动,这样也就形成了本文跌宕起伏的行文特点。
16.“无雪的冬天”为什么是大自然“荒诞的一笔”?作者以大地“无雪”开头,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7.第③段作者所描写的雪天的景象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答:。
1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作者“盼雪”原因的理解。
(6分)
答:。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9.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连贯、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4分)
①不同的是,对于水来讲,以前它们从海洋出发最后再回到海洋,只是完成了一次次轻松愉快的旅行(它们徒手而来,空手而归)。
②在世界上,现在有两种事物的循环或轮回比较相像,一种是树叶,一种是水。
③后来,由于人类的崛起及其对地表的无限开掘和占据,它们便沦为了苦难的往返搬运不息的奴隶。
④这是两种壮美的、周而复始的运行:树叶春天从土地升到树上,秋天它们带着收集了三个季节的阳光又复归土地。
⑤而水从海洋升到天空,最终通过河流带着它们搬运的土壤又返回海洋(江河就是它们的永恒的道路和浩荡的队伍)。
20.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
(4分)
在我国,生肖是一种文化,生活中许多常用语都与它有关系,例如,“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力气。
又如,,比喻;再如,,比喻。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丰富多彩,以上例子可见一斑。
21.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
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30字。
(4分)
据报道,如今不少知名企业都在或明或暗地调整招聘的学历门槛,不再将本科以下学历排除在外。
佳能(中国)公司总裁透露,今年公司将面向更广泛的应聘者,包括大专、中专、中技学生,他们只要有奋进的愿望和努力的行动,能够积极沟通,就会受到公司的欢迎。
这种做法并非特例。
某大型银行在招聘时学历要求为大专。
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的经理也表示,己经开始放松学历方面的要求,因为他们注意到,大专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高,同时更珍惜现有职位。
诺华制药公司总监也明确表态,只要应聘者英语水平、专业知识、经验等综合竞争力达到要求,不会限制其学历。
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最近播出的公益广告中的一句广告词颇耐人寻味:“尺度把握人生。
”
生活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无论对待自己还是对待别人,无论是看待时事还是处理问题,甚至选择人生道路,都必须把握好“尺度”。
当然,对“尺度”的把握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如何选择自己待人接物的“尺度”,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回答,同时也折射出他的做人原则。
请以“尺度”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标题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寒假验收考试答案
12.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4分)
对曰/ 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 高几何/ 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8分)
①【 A 】(2分)②【 B 】(2分)
③答:《春日忆李白》由对李白诗歌飘然不群艺术风格的赞美,引发出再与其团聚,把酒论诗的热切希望。
《天末怀李白》由因秋风感兴而引出对李白的怀念,表现了对身处乱世的友人命运的关切、身世的同情,进而概括出文人达士命运多舛的共性。
(4分)
1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一组)。
(6分)
第一组
①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②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第二组
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15.【 A 】【 C 】(4分)
16.答:因为在作者眼里,“无雪的冬天”打破了大自然四季的界限,使四季显得
不再分明,所以“荒诞”。
(2分)作者以大地“无雪”开头,既紧扣标题,反衬出他期盼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降临的强烈愿望,同时又引出下文所描绘的理想中那色彩缤纷、充满生机的雪景。
(4分)
17. 第③段对雪后景象的描写突出了景物的色彩美,体现出大雪覆盖后大地所独有的勃勃生机和生命情趣(3分),为下文写由雪所引发的诸多美好联想和想象作了必要的铺垫。
(3分)
18. 作者“盼雪”是因为①对人类无节制破坏自然所造成的季节紊乱表示不满和厌恶;②盼望能够生活在一个如雪境般洁净宁静的现实世界中;③表达了对浮躁功利心理的拒绝,希求能够获得一份如雪境一样处变不变、安之若素的心境。
(6分,答对一条给3分)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9.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连贯、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4分)
答:②④⑤①③。
20.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
(4分)
又如,“虎落平阳被犬欺”,比喻英雄末路威风扫地;
再如,“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敢做敢为无所畏惧。
21.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
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30字。
(4分)
①从公司选人角度:公司选材"任人唯能"(任人唯贤),不以学历高低为标准,这种转变值得称道。
②从人的自身发展角度:只要有真才实学,就有施展的空间。
不必因学历低而自卑。
③从社会角度;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有利于人尽其才,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
④从学校角度:企业量才录用,有利于学校克服教育积弊,培养能力型人才。
附:文言文译文
荀子说:“劝说的方法,必须庄重谨慎地树立自己观点,端正诚实地处置一切,坚毅牢固地坚持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方法使对方理解事理,分清是非利弊优劣使对方明白道理,讲到高兴时欢欣鼓舞,讲到气愤时慷慨激昂,务必使对方觉得你的话非常宝贵难得,神妙莫测,如果能够这样,那么劝说没有行不通的了。
”这就叫做重视他所应该重视的。
赵国派人对魏王说:“替我们杀掉范痤,我们就献上七十里的土地给你们。
”魏王说:“好的。
”于是派遣差吏前去捉拿范痤,将他包围起来但还没有杀害他。
范痤自己爬上屋顶,骑
在屋脊上,对差吏们说:“与其用死的范痤和赵国交易,还不如用活的范痤做交易。
假如我范痤已死,而赵国不把土地给君王,那么君王将怎么办呢?所以不如赵国完成割地的手续,然后再来杀我。
”魏王说,“好的。
”范痤就上书给信陵君说:“我范痤原是魏国从前免了相位的人。
现在赵国用土地贿赂魏王来杀害我,魏王听信了;假如今后强秦也仿效赵国的办法来杀掉你,那么您将怎么办呢?”于是信陵君就劝说魏王,救出了范痤。
孟尝君托付他的门客给齐王,经过三年而不被重用,于是这位门客就回来对孟尝君说:“您将我托付给齐王,三年还没有得到任用,不知是我臣下的过错,还是您的过错?”孟尝君说:“我曾经听说,丝线依靠针而穿入,不依靠针而绷紧;嫁女儿要依靠媒人而成功,不依靠媒人而夫妇和睦。
你(未能够获得任用),才干一定不够,还有什么理由埋怨我呢?”门客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周氏的喾,韩氏的卢,都是天下善跑的狗。
看见兔子就指点给它,那么兔子绝对逃不掉;如果远远望见才放开狗,那么经过几世也不能够得到兔子。
狗并非没有能力,而是指点人的过错。
”孟尝君说:“不是这样的,从前华舟和杞梁作战而死,他们的妻子悲痛欲绝,对着城墙痛哭,城角为她们而倒塌,城墙也为她们而崩裂,君子如果能够在家里做出榜样,那么在外就能够顺应万物了。
你看土壤尚且效忠于人,更何况食五谷的君子呢?”门客说:“不是这样的,我看见鹪鹩在芦苇上筑巢,用毛发粘得很坚固,那些建筑房子的女工尚且做不到,可以说完整而牢固了。
(可是)大风吹来,芦花折断鸟卵摔破小鸟摔死,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它所依托的地方使它这样啊!而且狐狸是人们所攻杀的,老鼠是人们所捕杀的。
(可)我并没有看见谷神庙里的狐狸被攻杀,土地庙里的老鼠被熏杀。
为什么呢?这是所依托的地方使它这样啊!”于是孟尝君又指点他前往齐国,齐王任命他为相。
晋平公向师旷请教说:“咎犯与赵衰比较谁贤能呢?”(师旷)回答说:“阳处父想做文公的臣子,依托咎犯推荐,三年没有实现愿望;依托赵衰推荐,三天就实现了愿望。
(一个人)不能了解自己的手下,是不聪明的;了解而不汇报给自己的上级,是不忠贞的;想说而不敢说,是没有勇敢精神的;已经报告了,但上级不采纳,是自己不贤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