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至建国初期紫砂界主要师承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至建国初期紫砂界主要师承关系
明清时期
供春是公认的紫砂壶的鼻祖。

供春是吴颐山的家僮,陪主人在金沙寺读书时,“窃仿老僧心匠”,走上紫砂壶的创作之路的。

他的老师自然是“久而逸其名”的金沙寺僧。

时大彬是明代划时代的巨匠,他的徒弟众多,如李仲芳、徐友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陈俊卿、沈君用等,都是时大彬的高足。

??
清代名手黄玉麟师从上袁人邵湘甫。

程寿珍则学艺于邵友廷。

民国时期
1921年“利用陶业公司”成立“陶工传习所”。

俞国良、邵云儒担任老师。

学员中杰出者有:冯桂林、储良、陈汉西等。

1931年“江苏省公立宜兴职业学校”成立,内设“陶工科”,次年改名为“窑业科”。

1933年,窑业科与宜兴职业学校脱离,单独建校,称“江苏省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招收高小文化以上的学生,校址在今蜀山北厂,并借用陶器工厂作为学校的学习工场。

首任校长为日本东京帝国工业大学毕业的王世杰。

吴云根、朱可心等人曾受聘担任教师兼实验工场技师,从此改变了一师一徒的传授方法,而是多师多徒的群体授课。

汪森义传汪宝根、吴云根、朱可心;江左臣传裴石民;金阿寿传王寅春。

建国初期
1954年蜀山工场紫砂生产组成立,将流散在各地的紫砂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其中有陶刻艺人任淦廷,制坯艺人朱可心、顾景舟、王寅
春、裴石民、吴云根、蒋蓉等59人。

1955年:
朱可心收徒:潘春芳、鲍新元、史志鹏、李琴仙、李碧芳、倪顺生、曹婉芬、吴庆安。

顾景舟收徒:李昌鸿、高海庚、沈蘧华、单淑芳、鲍秀云、周桂珍。

吴云根收徒:高永津、史济华、许旋、朱凤英。

王寅春收徒:许承权、王小龙、李天行、李元如。

1956年:
王寅春收徒:高洪英、陈小庚、葛岳彬、江宏大、吉德宝、鲍赛芬、方立品。

吴云根收徒:史玉琴、何听初、许慈媛、范洪泉、王月仙、谢乐仙、吴欣南。

郁洪庚收徒;徐茂棠、鲍启君。

任淦庭收徒:徐秀棠、咸仲英、冯希雅、邵新和、王品荣、张赫棠、朱蓉娟。

1958-1959年:
朱可心收徒:汪寅仙、范洪泉、谢曼伦。

王寅春收徒:何道洪、高洪英。

吴云根收徒:吕尧臣、许慈媛。

陈福渊收徒:潘持平、周尊严、顾绍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