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童话的阅读与创作”单元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童话的阅读与创作”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学设计分为“我爱读童话”、“初识微童话”、“寻找童话眼”、“创作微童话”、“一同来赏析”等几大部分,由浅入深,带着儿童走入奇幻的微童话世界。
【教学目标】
1、激发阅读微童话的兴趣,加大微童话阅读量
2、了解微童话一个主要特征是“篇幅短”
【教学难点】发现微童话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师需阅读大量优秀微童话,也可将部分优秀微童话作为课外阅读书籍推荐给学生和家长。
推荐书目:《谭旭东微童话》谭旭东著、《一本最美的早晨:中国第一本微童话》亚东著、《水晶靴子》冰波著、《住在树上的猫》王一梅著。
2、教学课件、印发课内讲到的优秀微童话作品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爱读童话
1、谈话激趣:你们爱看童话吗,看过哪些童话?
【设计意图及教学指导: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通过问答
拉近师生距离,同时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表述能力。
教师除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外,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说过的童话作品不重复,对于阅读面广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
2、童话人物对对碰:课件出示多位著名的童话人物,如灰姑娘、白雪公主、三只小猪、爱丽丝、小美人鱼、小红帽、丑小鸭、匹诺曹、皮皮鲁等,学生要认出自己最喜欢的童话人物,并说出喜欢原因。
课件中没有显示的童话人物也可说说。
【设计意图及教学指导: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学生阅读习惯和表述能力,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教师可采用开火车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开口说。
开火车之前教师要先把听、说要求说清楚,说喜欢的童话人物可重复,但必须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喜欢的原因不能重复,但可以换个说法表达。
比如“我喜欢她很漂亮”,可改成“我喜欢她
很美丽”。
表述能力不强的学生只要敢说就行,哪怕说喜欢的原因只是简单的“因为它很好”。
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
发言,及时抓住闪光点引导其余学生学习,如“这位同学不仅喜欢童话人物美丽的外表,更喜欢它善良、勇敢的内在品质,说得多好啊!”】
3、教师小结:读童话不仅使我们认识了许多可爱、善良的童话人物,而且还从童话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
一说谎就长鼻子的匹诺曹告诉我们要诚实,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告诉我们在逆境中也不要自暴自弃,美丽的春天终会到来。
二、初识微童话
1、学生快速阅读两篇微童话。
《住在树上的猫》王一梅:老猫躺在浴缸里,只露出猫头和猫尾巴,浴室里满是泡泡。
泡泡飘进厨房,从烟囱往外飘。
“它在玩什么魔术?”大家都很奇怪。
泡泡装满老猫的房子。
不好,房子要飘走啦。
幸亏麻雀来帮忙,它们把老猫的房子卡在树杈里。
“太好了,今后我就住在树上了。
”老猫说,它觉得,这样离星星特别近。
《树叶鸟》冰波:秋天,树叶干枯了,一片一片往下落,就像鸟儿在飞一样。
忽然,就在树叶快要落地的时候,每一片叶子都变成了小鸟。
小鸟们飞起来,飞到一个美丽的湖,洗一个澡,拍拍翅膀,然后飞到远方去了。
树叶变的鸟,明年会再来,当它们回来的时候,还会回到树叶上,变成一片新树叶。
这就是神奇的树叶鸟。
2、教师问:喜欢读这两篇童话吗?有没发现这两篇童话与从前读过童话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这两篇童话的篇幅特别短小精悍,这就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种儿童文学新文体,叫“微童话”。
【设计意图及教学指导: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通过阅读
两篇优秀微童话,初步了解微童话的主要特征是篇幅短小精悍。
教师可随小结板书“微童话=篇幅短】
4、小组交流讨论:有人说微童话篇幅短,就像减去营养的快餐食品,不值得读,请结合上面两篇微童话谈谈自己的观点。
5、小组汇报,阐述各自观点。
【设计意图及教学指导: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一步研读两篇微童话,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观点无分对错,教师在学生研讨时要下到各组中去,倾听为主,少以教师的言论左右学生的思路】
6、教师小结:谁说微童话篇幅短,就像减去营养的快餐食品,不值得读。
你看,泡泡能将老猫的房子飘走,树叶能变成小鸟,微童话篇幅虽短,但童话所特有的奇幻、天马行空的想象一点也不少。
谁说微童话篇幅短,就像减去营养的快餐食品,不值得读。
你看,老猫住在树上觉得离星星特别近了,树叶鸟每年都飞回来又变回叶子,这种感觉不仅美,还充满童真和诗意。
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能在这么短的篇幅内写下这么童真的故事,留下那么多令人遐想的空间啊!
【设计意图及教学指导: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将学生小组讨论的意见归整。
】
夏淑平,教师,现居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