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实喷试验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轧机油库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实喷试验方案
一、设备概况
xxx轧机油库采用一套独立的8吨低压CO2 灭火系统,保护轧机油库4个区域。
油库内安装了两组感温探测器,门口安装有手动紧急释放按钮和停止按钮。
当灭火系统设置在自动启动方式时,二个回路火灾探测器同时报火警时自动喷放灭火剂;或实施手动启动方式灭火,即到油库门口打开手动紧急灭火启动按钮保护盒盖,按下灭火启动按钮,灭火剂喷放灭火;
本次实喷试验采用手动启动紧急灭火按钮方式,按设计要求喷放时间为1分钟,实喷油库定为:xxx轧机油库
1、xxx轧机油库消防设备
低压二氧化碳大罐(10吨)
xxx
轧
机
油
库
5
个出口
按下紧急释放按钮拆下面板
XX月XX日实喷动作按钮面板拆下
按下内部紧急释放按钮(消防维护部与机组相关人员共同确认,消防按下按钮)
2、消防设备与xxx轧机油库的联动关系;
报警联动电喇叭
气喇叭
PLC(液压油泵、防火阀、风机)
气动联动防火门
3、按下紧急释放按钮后的消防设备功能流程图
按下紧急释放按钮
主控盘接受并发出信号
4、实喷要求达到的效果
消防报警、灭火功能正常,二氧化碳覆盖浓度(用氧气检测仪检测现场含氧量≤14%,正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含量21%),管网喷嘴释放流畅,延时器延时30秒,选择阀电磁阀自动开启、关闭。
二、方案编制依据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6-2007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
4、《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93-93
三、实喷前的准备工作
(一)喷放前必须对消防系统设备进行检查
1、火灾报警系统必须经过功能测试并工作稳定、正常、可靠,特别是确保二氧化碳喷放准确无误。
(消防维护部)
2、实喷试验前检查确认报警撤离喇叭、闪光信号、各阀门工作正常,并在正常位置。
(消防维护部)
3、实喷试验前列表检查确认油库风机和照明状况,保持临警好用。
(消防维护部与XX 轧机电气) (二)器具等准备
1、对讲机8只(油库区域3只,大罐储罐区域1个、集中控制盘1个);
2、含氧量检测仪4台;(消防 XXX 落实2台,冷轧落实2台)
3、红白绳若干(相关油库及隧道各主要出入口);(消防XXX 落
信号传至PLC (液压油泵、防火阀、风机)
电喇叭、气喇叭鸣响
防火门动作
延时器动作
延时器延时30秒后选择阀电磁阀动作
实施喷放
实)
4、空气呼吸器2套(消防落实1套、设备落实1套) (三)人员准备
1、XXX 轧机油库区域相关设备点检、运保、安保组等相关人员;
2、消防维护部8人;
3、检测公司人员2人; 4. 安保组1人; 5. 二分厂10人; 6. 能介车间1人; 7. 设备科5人;
四、联络体制与操作确认 (一)联络体制
①参与实喷人员的对讲机频道统一调至8频道(暂定);
②实喷时间:轧线停止生产,定修开始之时,全程约2个小时结束(暂定XX 年XX 月XX 日XX ~XX 时);
③实喷实施期间,XXX 轧机油库内和电缆隧道内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离并全封闭;低压二氧化碳管线及罐区人员严禁逗留。
设备 XXX
手机:XXXXXXX
安保 XX
手机:
XXXXXXX 实喷总指挥
xxx
手机:XXXXXXXX
维护部 XXX
手机:XXXXXXX
检测 XXX
手机:XXXXXXX
(二)值守人员位置布置表
实喷值守人员位置布置表
位置
序号位置名称职责
人员
数量
携带器具
对讲机
代号
1#位主操室报警控制盘检测、复位 2 对×11#位2#位大罐储罐间CO2储罐检查、复位 2 对×12#位3#位地下油库入口门口观察喷放、警戒 2 氧×1,对×1 3#位4#位地下油库入口警戒 2 对×1 4#位5#位地下油库入口警戒 2 对×1 5#位6#位隧道入口警戒 2 对×1 6#位注:“携带器具”栏中,“氧”指含氧量检测仪,“对”指对讲机。
3#位
4#位
5#位
(三)消防实喷前确认表
序阶段事项责任单位状态确认人
1
喷放
前报警系统状态检查消防人员
2 灭火系统状态检查消防人员
3 油库风机功能正常,照明正常冷轧人员
4 喷放前压力、重量记录消防人员
5 确认二氧化碳储罐打开状态消防人员
6 1#门清场完毕、警戒到位消防、机组人员
7 2#门清场完毕、警戒到位消防、机组人员
8 3#门清场完毕、警戒到位消防、机组人员
9 确认机组是否停机消防、机组人员
(四)确保安全试验,在喷放前和喷放后实行安全准入确认制度,准入确认条件成立,由总指挥发布喷放和准入指令。
五、实喷步骤
1、所有参加人员XX月XX 日XX时,在入口操作室集合,布
置任务要求,分派位置人员。
2、实喷器具准备的确认
3、各位置人员到岗落实实喷前的措施
6#位
(1)记录喷放前压力值、药剂重量。
(2#位人员)
(2)确认二氧化碳储灌的主阀、检修阀为打开状态,并进行挂牌确认。
(2#位人员)
(3)确认火灾报警控制器及灭火控制器为自动状态。
(1#、2#位人员)
(4)对油库保护区和风机通风管廊检查、清场,确认无人,在出入口外围围拦红白绳,保证所有人员安全撤离,通道畅通无阻,实施警戒。
(油库入口3#-5#位人员)
4、指挥组对各岗准备工作进行检查确认。
(指挥)
5、指挥发出实喷指令。
(指挥)
6、启动灭火按钮实施喷放。
7、确认信号动作:
(1)启动灭火按钮后;确认防护区喇叭鸣响。
(3#-5#位人员)(2)30秒后;确认储罐间主阀及分配阀电磁阀动作。
(2#位人员)(3)确认喷放反馈信号到控制盘。
(1#位人员)
8、分配阀打开60秒后自动关闭,即实喷60秒;。
(2#位人员)
9、喷放60秒时间,在喷放时各值守点观察有无异常情况,并应及时做出处理。
(各位置人员)
10、确认信号到达PLC(液压油泵、防火阀、风机)联动
11、主阀关闭后,待管道内二氧化碳排空,进行主报警信号复位。
12、打开防火阀、排风机排出二氧化碳灭火气体。
(冷轧人员)
13、用氧气检测仪检测(2人带空气呼吸气进入),实喷区含氧量达到规定标准时(19.5~23%),实喷区域方可人员正常进入。
(3#位人员)
14、记录喷放后压力值、药剂重量。
(2#位人员)
15、清理现场。
(3#-5#位人员)
16、解除实喷区警戒指令。
(指挥)
17、恢复系统自动灭火正常状态,并摘牌。
(2#位人员)
18、实喷过程中消耗的低压二氧化碳,通过消防日常维护渠道及时补充。
六、安全措施
1、必须遵循冷轧部各项管理制度,并服从实喷试验现场的指挥。
2、改变灭火系统阀门状态时必须严格执行挂摘牌确认制度。
3、喷放现场用红白绳围拦喷放区域,并派专人警戒值守,防止无关人员入内。
4、喷放前对实喷保护区域(包括风机通风管廊)、散放区域进行清场,必须确认无人时方可下达喷放指令。
5、灭火系统各值守点必须二人以上为一组,彼此相距二米以上,并注意相互观察。
6、灭火系统各值守点值守时必须距离灭火系统设备2米以上,储罐间值守人员必须靠近房间门口,以防药剂泄漏。
7、喷放后的实喷保护区域(包括风机通风管廊)必须经过含氧量检测(2人带空气呼吸器进入),并经确认安全、撤去红白绳、解除警戒后人员方可正常进入。
七、危险源辨识
序
号活动危险源
可能发生的事
故或职业病
现有控制措施
1 上下扶梯未拉好扶手高处坠落上下扶梯必须拉好扶手
2
油库地面油污、电缆
隧道和泵房地面湿滑
其他伤害湿滑作业场所,做好防滑措施
3
进入粉尘区域未配戴
防尘口罩
其他尘肺配戴防尘口罩
4
进入噪音区域未佩戴
防护耳塞
噪声聋佩戴防护耳塞
5 触动无关设备、开关触电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触动与
本作业无关的设备、开关。
6 CO2喷放管道爆裂物体打击
喷放时与管道保持10米以上距离,并
躲避在可靠遮挡物后
7 低压CO2泄漏窒息
佩带氧含量检测仪,发现氧含量检测
仪报警及时撤离
8 低温CO2 冻伤
喷放时与管道及实喷区域保持10米
以上距离,避免与低温气体直接接触
9
厂房内未走安全通道或
在无关区域逗留其他伤害
进入厂房必须走绿色通道,注意避让
过往行车,严禁逗留
10 照明度不够其它伤害
1.带好手电等照明
2.加强自我保护意
识
11 各类警示标志坠落其它伤害加强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
12
地面作业站立不当或未
注意
其他伤害加强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
13 触摸传动的皮带、设备机械伤害禁止触摸传动皮带、设备
14
电缆沟支撑桥架角铁凸
出
其他伤害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八、安全交底
序号危险源控制措施
1 喷放条件没有确认到喷放条件确认签名,进入需得到总指
九、大罐出现二氧化碳泄漏时的应急处置
当发现大罐发生CO2泄漏时,应按以下步骤处理: 1、所有人员撤出大罐围栏内,围栏门口进行警戒;
2、由消防维护部人员进入大罐围栏内,检查泄漏源,检测大罐围栏内氧气含量情况,如高于19.5%,可以增加检修人员;
3、关闭露天大罐检修主阀,对漏点进行处理; 十、备注
1、消防公司负责对喷放关键点进行影像资料的录制及编辑,便于日后人员的学习及追溯;
2、各方负责人与喷放前2小时到XXX 轧机操作室集合,参与人员确认签名。
3、具体时间确认以定修平衡会发布时间为准。
位进入喷放区
挥的指令
2 罐区及管线处人员逗
留
人员远离罐区及管线2米以上
3 现场安保值守人员脱
离岗位 人员不得脱离岗位
4
岗位间沟通不畅,发布指令没有及时回复 指挥发布指令后,相关人员重复一
遍,进行指令确认
5 手动释放操作没有启动喷放,人员进入喷放危险区域检查
进入该区域,关闭管道上检修手动阀
门,并挂牌
实喷过程状态确认表
序
阶段
事项
责任单位
状态
签字确认
位置人员汇报总指挥状态
1 准备XX月XX日XX 时,在XXX轧机操作室集合
2
总指挥
下命令
1#位主操室2#位大罐储罐间3#位地下油库入
口
4#位地下油库入
口
5#位地下油库入
口
6#位隧道入口
3
报警系统状态检
查,挂牌
灭火系统状态检
查,挂牌
油库风机功能正常,照明正常喷放前数据记录确认大罐状态,挂
牌
地下油库入口南门清场完毕、警戒
到位
地下油库入口北门清场完毕、警戒
到位
隧道入口清场完毕、警戒到位发出实喷指令
启动灭火按钮喷
放CO2
确认气喇叭鸣响确认储罐间主阀
电磁阀动作
确认实喷保护区喷放显示灯亮确认喷放反馈信号
到控制器
确认喷放60秒主
阀关闭
确认信号到达PLC(液压油泵、防火阀、风机)联
动
报警控制器复位灭火控制器复位
喷放后压力、重量
记录
打开防火阀、排风机排放CO2 实喷区、散放区含氧量检测合格
清理现场
解除实喷区、警戒区域域警戒指令
恢复灭火系统正
常状态,并摘牌
总指挥宣布实喷结束
检测公司《实喷效果》填写
系统检测记录附表
1.防护区安全设施的设置
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记录防护区内和入口处的声光报警装置、入口处的安全标志□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声光报警器的报警功能、音量□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释放指示灯的信号来源真实性及亮灯时间、复位灭灯□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启动、停止按钮操作性能□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和地下防护区的排气装置□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门窗设有密封条的防护区的泄压装置□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2.贮瓶间
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记录
防火分隔、安全疏散、温度、湿度、灯光照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合格□不合格□无此项
3.灭火剂贮存容器
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记录外观检查□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安装质量□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充装量检查□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3.阀驱动装置
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记录电磁驱动装置的电气连接线敷设方式,电磁铁芯动作灵活□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气动驱动装置的安装情况及标志,瓶内气体压力值,单向□合格□不合格
阀芯应动作灵活□无此项
4.选择阀
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记录
□合格□不合格
联动功能情况
□无此项
□合格□不合格
手柄位置应便于操作
□无此项
□合格□不合格
手柄附近应有标明防护区的永久性标牌
□无此项
5.喷嘴
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记录喷嘴的外观、安装位置□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6.气体控制盘
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记录
□合格□不合格
各类指示灯及显示
□无此项
□合格□不合格
消音、复位
□无此项
□合格□不合格
火灾报警探测器报警信号反馈情况
□无此项
7、系统控制功能
7.1、手动控制
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记录启动手控装置(或延时30秒后),能启动气体灭火系统□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防护区外声、光报警情况□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外控其他设备联动情况□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至中央控制主机的报警、故障、喷放等信号反馈情况□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7.2、自动控制
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记录
控制柜为自动档,在接到同一防护区内两个独立的火灾报警信号后(延时30秒后),能联动气体灭火系统□合格□不合格□无此项
防护区外声、光报警情况□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外控其他设备的联动情况□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至中央控制主机的报警、故障、喷放等信号反馈情况□合格□不合格
□无此项
7.3、气体喷放试验
检测内容检测结果检测记录
气体喷放试验,试验气体能喷入被试防火区内,且应能从被试防护区的每个喷嘴喷出□合格□不合格□无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