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药学对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药学对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及其临床价值
研究
孙兰凤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药学对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及其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196例,按照循证药学实施前后进行划分,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实施循证药学管理前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5月-2018年5月实施循证药学管理后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其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循证药学在实施过程中,将患者作为用药的中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药物选择,很好的降低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循证药学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循证意识,降低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9(017)014
【总页数】3页(P156-158)
【关键词】循证药学;临床中药学;临床价值;并发症
【作者】孙兰凤
【作者单位】枣庄市中医医院药学部,山东枣庄277100
【正文语种】中文
循证药学是循证医学在药学领域中的延伸,对于当前最佳证据进行慎重、准确以及明智的应用是循证药学的药学实践核心,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技能,根据患者疾病需求以及患者自身意愿,为患者提供药物服务[1]。

循证药学是一种科学性和有效性很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在药学领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中医药学中也有很重要的运用价值[2]。

据临床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用药安全性、药物有效性、药物信息收集、药物经济学以及药物管理等多个方面循证药学均得到良好应用[3]。

在中医药理论的领导下,临床中药学是研究临床中药使用规律的一门科学,将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作为其研究核心,该项研究在降低重要治疗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中起到关键作用[4]。

由此可以看出,临床中药学和循证药学的共同研究目标就是安全有效的进行临床用药[5]。

在临床中药学的发展中循证医学为其提供了可行性研究思路。

我们此次研究探讨我院在实施循证医学后对中药学用药情况的影响,分析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96例,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实施循证药学管理前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
2017年5月—2018年5月实施循证药学管理后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

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49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6.4岁。

研究组男性50例,女性48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6.4岁。

在年龄、性别等方面2
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是在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开展。

1.2 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均接受中药治疗;(2)患者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均已知情,并且在同意书上签字。

1.3 排除标准(1)患者除本院提供治疗方案外,私自服用其他药物;(2)患者
依从性差,不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3)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4 研究方法在我院推广循证药学管理,组织院内药剂师参加循证药物相关培训,遵照循证医学的原理,对药物应用方面的文献进行系统性收集,作为对药物研究评估的证据,通过文献整理获得相关药物疗效、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等相关资料,对药物在合理用药方案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将该评价作为在该药物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参考依据[6]。

在临床用药的开展过程中临床药学已发展成为主要工具,在进行药学临床服务时,应当对循证思想、方法进行熟练的掌握,并可以将其在临床服务中进行正确的运用,进行合理用药方案的制定,做到个体化给药,以及满足药品经济学的要求,从而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节约患者治疗成本,降低不良反应等事件的发生[7]。

在实施循证药学管理后,定期组织院内药师进行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循证思想,使每位医生在为患者进行药物选择时都可以以循证为前提,从而提高用药准确性,提高治疗效果。

1.5 观察指标(1)观察实施前后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用药服务的满意程度,可以从药物使用价值、药效等方面进行评估,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该问卷是由患者根据自身体会进行填写,对患者问卷反馈进行统计,计算满意率;(2)记录实施前后,医务人员在用药方面的不良事件,主要分为未辨证施治、中西药联合使用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当以及炮制方式不当;(3)对2组患者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含恶心、呕吐、嗜睡、呼吸不畅以及尿频。

1.6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х2(%)检验,计
量进行 t检测(x±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分析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2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例)?
2.2 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分析研究组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2组患者不良事件对比 [例(%)]?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分析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例(%)]?
3 讨论
3.1 在中药学临床研究中循证药学起到指导作用循证药学是采用科学的思维进行药物的配置使用,从主管用药过度到有根据的科学用药,使药物使用的盲目性最大可能的降低,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其用药变得更加有效性、安全性、应当性和经济性[8]。

在医院实施循证药学理论,可以使药师的自身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对于医院药学的发展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对于中药学的临床研究可以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9]。

对其指导作用进行细分,可以有如下几点。

3.1.1 对中药临床试验起到指导作用临床对照试验原则(RCT)和综合分析系统评价原则(SR)是由Cochrane提出的,是属于循证医学的创始人,这两种原则是目前循证医学研究的基石[10]。

前者对于临床试验起到指导和规范的作用,后者可以分析中介试验的结论[11]。

想要获得科学的重要临床试验研究结论,不仅要将临床试验管理规范进行贯彻落实,还需要接受循证药学的制约,进而使药物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得以确保。

在重要临床实验中,以循证药学为原则,将随机、对照、盲法以及重复等作为研究开展的准则,是研究的真实性、科学性得到有效提高,这也使得在深厚牢固的基础上进行重要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建立,使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更均有准确性和说服力。

3.1.2 对中药制剂研究起到指导作用在中成药的研制过程中引起成分复杂、物质基础不明确等原因,为中成药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

目前对于中成药治疗标准的制定多以经验检查及常规水平检查进行衡量,指标以及检测的手段都比较落后[12]。

目前,自我国中药材市场多以经济利益至上,这就使得市场存在大量重金属超标、有机溶剂残留等不合格中药,使中药治疗的隐患进一步加剧。

为了使接
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用药可以得到保障,中成药的质量评价标准应当急需进行提升,在进行检测时增加现在先进的科技和手段,对于中成药的标准进行进一步完善,使中成药质量的可控性得到提升。

目前现有的中药制剂大多已不能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应当对中药制剂的剂型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增加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利用率[13]。

对系统的文献资料遵照循证药学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广泛、多中心的
研究,分析不同产地、加工工艺以及药物的有效成分,实现对中药制剂的改革,从而提高中药制剂的药品质量。

3.1.3 对中西医结合用药的指导作用在药动力学、药效等方面,中西药配伍都会产生相互作用,若两种药物配伍不当,很容易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比如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或是毒副作用等。

中药注射剂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属于我国独有药物制剂,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具有比较高的用药风险,分析其出现的原因,除了自身成分复杂不易掌控外,与其他药物配伍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一项[14]。

根据循证药物的
特点,再进行药物配伍,应当根据每样药品的药理、毒理以及药动力学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在循证的基础上对药物配伍的可行性进行评估[15]。

3.2 结论人们对于药品使用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临床药师应当结合患者临床
实际需求,以病人为中心,通过不断的学习,对自己需要的最佳、最新的临床证据进行归纳,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患者的疾病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

我们此次研究结果发现,在实施开展循证药学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而且在患者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降低,使用要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以及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降低,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在中药学研究工作中,循证医学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循证药学在医院临床中药学的实施过程中,将患者作为用药的中心,根据医师对患者辩证施治的实际情况进行药物选择,很好的降低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率,而且循证药学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循证意识,降低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董雪,王丽,李林楷.利用循证药学规范超说明书用药的工作实践[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13):1305-1308.
[2] Green A,Engstrom C,Friis P.Exercise:an essenti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J].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2018,208(6):242-243.
[3]唐莲,姚慧娟,卜书红.循证药学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抗凝治疗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6,27(12):1648-1651.
[4]秦娜,魏立伟,刘晓红,等.抗风湿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循证药学评价[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0):3446-3448.
[5] Boden W E,Mancini G B J.CABG for Complex CAD:When Will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lign with Evidence-Based Medicin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6,67(1):56-58.
[6]孔亚婷,张兆辉.基于药品说明书和循证医学的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6):725-730.
[7] Shimizu T,Ueda M,Toyoyama M,et al.Evaluation of a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ducational Program for Pharmacists and Pharmacy Students[J].YakugakuZasshi-journalofthePharmaceuticalSocietyofJapan,2017,137(8):987-998.
[8]王海隆,姜泉,刘维,等.《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23(10):4103-4106.
[9]孟博,李仕明,康梦田,等.关于中国临床医师对眼科临床指南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6,34(12):1126-1130.
[10]井佳楠,JiananJ,吕邵娃,等.洋金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6,Vol.47Issue(19):3513-3521.
[11] Chawla S,Dalmeet.Satirical paper put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the spotligh [tJ].Nature,2016,529(7585):131-131.
[12]黄金柱,黄金柱,胡小刚,等.国内63家'三甲'医院临床药师科研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
国药房,2017,28(6):733-737.
[13]顾正位,王晓燕,韩春超,等.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的构建[J].中国药房,
2016,27(3):421-423.
[14] Qualitative research:An opportunity to think again about evidence-based medicine [J].Presse Medicale,2016,45(4 Pt 1):387-389.
[15]徐林军,沈丹红,徐晶芳,等.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影响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8):4288-42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