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生和后进生4篇(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生和后进生第1篇(一)
在教学当中,我们以前习惯把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现在我们却有了一个更“科学”的分法:先进生和后进生。
可是无论怎么分,实际上老师还是采取了两种不
同的态度。
在老师的眼中,先进生永远是他们的骄傲,是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后进生的待遇就远远不如先进生。
记得在一次数学课上,我给大家讲了一道辨析题。
为了巩固学生分析辨析题的能力,我又出了一道题。
题目出来后,我看着大家,让同学思考如何解答。
为了形成对比,提高讲课效果。
我先叫了一个我们称为“后进生”的小强。
题例在前,本认为多少总
会谈一点,也没报多大希望。
而他呢?却不以为然的说:我不会。
说完还在笑。
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我一气之下就让他站在那里好好反省。
又叫了一位班里的先进生,结果他谈的也是一塌糊涂,虽然不太高兴,但还是耐心地教他。
这时我发现站着的那个同学和他的同桌在交头接耳,我更恼火了,怒问:“你们俩在说什么?”小强说:“老师,我不会你让我站着,不教我;他说错了你为什么教他?”这
一句话,让我楞在那里,的确,他说自己不会又有什么错呢?我凭什么发火呢?我为什么不能好好的教他呢?但在这瞬间我还是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说:“这么
说应该是我错了,那老师向你道歉。
”他笑了,又腼腆的低下了头,看得出是开心
的笑。
我想解释一下,是因为你的态度不好,但是想到确实自己也有不当之处,就算了。
在这以前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而经过他这么一说,的确是这样。
作为一个称职的老师就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
我庆幸自己被及时的提醒,否则错误不知将会持续到多久。
我想班上的一些这样的同学肯定也有同样的想法,只是不敢提出来而已。
在老师嘴巴里,往往会说“老师对你们每个人都很公平。
”但是在这种看似两袖
清风的话语后,老师的行动却有很大的区别。
对于后进生老师就爱理不理,然而却一
心一意的去栽培他们心目中的好学生。
老师的偏爱在行动和言语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什么是后进生?难道智商的差异能够成为我们划分学生等级的依据吗?人生而平等,我们都懂。
可是,在实际当中、在老师的潜意识里却一直在给学生划分等级。
从这件事以后,我就告诫自己:教学中要不断反省自己,切不可再谈先进生和后进生了。
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从自我潜意识中走出来。
先进生和后进生第2篇
期末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
经历过几堂复习课之后,才发现了一点,先进生和后进
生在复习课堂上的区别。
先进生在复习课堂上,由于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那简直是如鱼得水。
但是后进生在复习的课堂上来说,还是有些吃力,当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抛出的时候,你能听到了大部分学生的声音,但是班里的后进生声音都听不到。
他们对于大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是不行。
在复习课上所有的行为都是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提升的过程,所以复习课不能都是简单的课本的知识,也要有课本之外的延伸与学习。
所以有的时候课堂作业的时候会有简单的题和难题放到一起来出。
但是简单的题对于先进生来说还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后进生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
这个差异,是怎么来的呢?
后进生的知识的掌握不牢固,日期月累而形成的。
刚想到这里的时候想到了一句话,自知者不怨人,还是以前在课堂的时候,对于后进生知识的掌握检查,有一定的问题。
对于后进生课堂上有成功喜悦的体验来说,想到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作业的方面着手,能出两套课堂作业,针对于后进生和先进生。
先进生需要的难题和后进生需要的基本知识的掌握都要体现在其中。
但是同样的做题习惯不论是后进生还是先进生都会存在的问题。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同学在做题的时候并不注重读题的过程,而是看到数字就计算,题上每一个信息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对于数学来讲。
所以在复习工作中养成认真读题,思考每一个数学信息,在数学信息提前和问题相关的数学信息,并能读懂其中需要用到的运算法则。
先进生和后进生第3篇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
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
是什么让他们不同,做教师的都心知
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
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而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
“语文数学考高分
就一定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
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
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
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
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
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必须有特色。
先进生和后进生第4篇
长期以来,学习困难、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被称为“差生”,再加上不守纪律,
就被称为“双差生”。
学生一旦被视为“差生”,在教师、同学眼中往往就是“嫌弃儿”
的角色,他们在集体里往往不受欢迎,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其实,把学习有困难、成绩差的学生称为“差生”,本身
就带有偏见,有不少“差生”虽然成绩不佳,但在其他方面有天赋,因此我们应称其
为“后进生”、“待优生”。
学校教育,要把“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秀生”的培养同等对待。
可悲的是,目前
一些地区、一些学校在评价体系中忽视了德育工作中“后进生”的转化,而大力提倡
智育工作的“优秀生”培养,难怪老师们叫苦:“转化十个‘后进生’,不如培养一个‘尖
子生’”。
如果教师能够像培养“尖子生”那样,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后进生”,关心他
们的成长,那么我们将会收到惊人的效果。
20xx三年秋,我接到了一个新班。
高一下学期,我选了班里五名“后进生”实
施我的转化计划,一学期后,他们改变了原来不关心集体、行动拖拉、学习无信心、得过且过等不良习气,能积极为班级服务,学习主动,成绩有所提高,其中还有两个学生分别在书法、电子琴比赛中获市级二等奖。
20xx年高考,一位学生上了本
科线,一位学生上了专科线,其余三位上了高职线,因此,我坚定了转化“后进生”
的信心,决心继续研究、探讨。
我的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尊重人格.消除“后进生”心理障碍
一般说来,“后进生”都有自卑心理,常常破罐破摔,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无所谓,他们在班级里形成一个封闭的、特殊的小团体,而且这一团体对学习好的团体往往带有敌视的情绪。
班主任要把尊重他们的人格放在首位。
提高认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意识到如果及时改正陈规陋习,发奋努力,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从而消除他们心理上的敌对情绪,化敌对为友好。
二、多关怀.少责备
传统的教育往往是批评多,鼓励少;责备多,关怀少。
其实,要真正转化“后
进生”,要用真爱动其心。
有位教育家说:“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刻,恰恰相
反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
”对“后进生”倾注爱心,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就能温暖他们的心,使转化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当然,爱也要讲分寸、讲艺术,而且要克服溺爱行为。
三、关注能力差异,让他们逐步提高
大部分“后进生”差的原因在学习动力方面,因而对“后进生”应针对其学习动力
情况,激发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积极性。
同时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采取“耐心+个别化教学”的策略,降低学习要求,逐步加深,以缩小“后进生”与“优秀生”的差距。
另外,对表现差的学生应分段达标,逐步提高,切忌
搞一刀切或要求过高。
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
作为教师或家长既要爱“优秀生”,也要爱“后进生”。
爱“优秀生”,不必多讲,而爱“后进生”是一件比较难的事。
因其难,我们就要首先解决教育者本身思想上的偏见,如果“后进生”中有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办?要看到学生成绩不佳或表现不好是暂时的,可能在某些方面有障碍。
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在了解他们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去帮助他们,肯定他们的优点,指出他们的缺点,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如果他们一旦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来,很可能是常人不可比及的。
居里夫人、爱迪生、高尔基等人不都是当年被校方视为后进生而后来却成了誉满天下的英才吗?况且,学生的优和差关键在于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学方法、评价手段是否科学,而不在于学生本身。
教师,要像关怀“优秀生”那样关怀“后进生”,如果我们能经常关心“后进生”、研究他们、帮助他们,那么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将会取得更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