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视觉

合集下载

人机工程学标准

人机工程学标准

人机工程学标准:
人机工程学标准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

其目的是确保人机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地工作,并使人在操作过程中感到舒适和满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机工程学标准:
1.人体测量数据:人机工程学需要应用人体测量数据来设计适合人类使用的产品和环
境。

例如,座椅的高度、显示器的位置和大小、控制器的操作方式等都需要根据人体测量数据来设计。

2.人体生理特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理特性,例如人体的肌肉力量、骨骼
结构和运动能力等。

这些特性决定了人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承受的负荷和动作范围,从而影响产品的设计。

3.感知和认知特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人的感知和认知特性,例如视觉、听觉、触
觉、记忆和思维等。

这些特性决定了人在操作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人机系统的性能。

4.安全性和可靠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产品在使用过
程中不会对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

例如,产品的材料、结构和功能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和测试。

5.环境和设施: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环境和设施的设计,确保人在适宜的环境中工作
和生活。

例如,室内温度、照明、噪音和空气质量等都需要根据人的需求来设计和调节。

6.可用性和可维护性:人机工程学需要考虑产品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确保人在使用
过程中能够方便地操作和维护产品。

例如,产品的操作界面、维修保养方式和存储方式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

人机工程学--人因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人因工程学

名词解释:1、简述人机工程学定义一般定义: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以及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2、视野及分类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表示。

分水平视野(单视野/双视野)和垂直视野3、视觉的暗适应与明适应人眼随视觉环境中光亮度的变化而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4、反应时间反应时间( RT):又称为反应潜伏期,它是指刺激和反应的时间间隔。

5、人体测量学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6、法兰克福平面法兰克福平面是通过左右耳的耳屏及右眼眶下缘的水平平面8.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只觉得印象却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9.分布:人体尺寸按一定频率出现。

10.日光系数:在云层覆盖天空时或者在阴影处进行的。

室内光强度于室外光强度之比。

11.目眩:进入人眼的光量过大,使视网膜的感受性不能适应。

12.照度:是指落在物体表面的光通量。

13.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4.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以存在极短时间。

15.适应:感觉器官经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致消失的现象。

16.暗适应: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刚开始看不清物体,而需要经过一段适应的时间后,才能看清物体,这种适应过程称为暗适应。

17.明适应:与暗适应情况相反的过程称为明适应。

18.听阈:在最佳的听闻频率范围内,一个听力正常的人刚刚能听到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的最低声强Imin。

19.痛阈:对于感受给定各频率的正弦式纯音,开始产生疼痛感的极限声强Imax。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机工程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一)性质:人机工程学是环艺设计专业职业技术课,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其艺术性体现于它的审美价值,科学性体现在它的实用价值。

建筑的内部空间主要为人所使用,它几乎所有部分都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二)目标:1.通过系统介绍人与室内空间环境的各种作用关系,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能。

2.并能根据人的体能结构、心理形态和活动需要等综合因素,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出合理的室内空间和设施家具的设计。

3.最终达到使人在室内的活动高效、安全和舒适的目的。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人机工程学概论、人体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应用、人的感知与反应特征、人的心理特征、人的作业特征、显示器与控制器的设计与布局、作业空间与作业环境设计、人机系统总体设计,典型的人机系统设计以及人机工程学应用范例。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一)先修课程:无(二)后续课程:《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景观及设施设计》等。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及学时分配(一)课程总学时:36学时(二)学时分配如下(其中理论28学时,占总学时77.8%;实训8学时,占总学时22.2%):二、推荐选用教材意见及要求(一)学生用教材:1.《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主编:刘盛璜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1版2.《室内人体工程学》主编:张月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2版(二)教师用教参:1.《工业设计人机工程》主编:阮宝湘、邵祥华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年1版三、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一)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开设本课程需多媒体教室、手绘教室。

(二)学生学习该课程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具备生物、美学的初级知识;能对人体测量数据进行正确统计分析。

四、考核(一)考核方案见考试试卷(二)考核成绩计算(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三)考核的形式:人体工程学知识点(随堂)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一、人机工程学概论(一)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1)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及应用范围。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表意清晰、构图简洁的图形符号示例
Ergonomics
Ergonomics
测试
Ergonomics
Ergonomics
Ergonomics
Ergonomics
Ergonomics
图形符号设计案例
Ergonomics
图形符号设计示例
箭头视认性优劣对比
好箭头的基准图
Ergonomics
二、标志设计
字符与背景的色彩搭配与辨认性
Ergonomics
第二节
一、图形符号设计
图形符号及标志设计
1.图形符号及其应用领域 概念:图形符号是以图形或图象为主要特征的视觉符号,用来传递事物或概念
对象的信息,而不依较语言。
特点:直观、精练、简明、易懂 应用: ⑴在技术文件上表明主要技术指标。 ⑵在设备、仪表的操纵器、显示器、包装、连接插口上作操作指示。 ⑶在标志上表示公共信息、安全信息、交通规则、包装运输指示等。
Ergonomics
第一节 文字设计
一般条件下字符高度尺寸与视距的对照关系
视距L/m 字符高度尺寸D/㎜
1 4
2 835812 2012 20 32 48 80
如果与上述的“一般条件”的三条基本符合或接近,则上表所列的数 据可直接或参照使用。而另一些情况下,仅仅能“看得清”是不够的,还 要求醒目,能充分引起注意,那么字符尺寸就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加大。
Ergonomics
(二)避免字形的混淆
视觉传达设计中避免字形混淆的基本方法,是把互相间不太明显的差异, 加以适当扩大、强调,使差异明显起来。
另外,笔画过粗会使字形中某些特征显 得较为含糊,如数字“5”和字母“S”就容 易含混。应使笔画细一些,“5”的上半部 直角弯的特征变得鲜明,与“S”上半部圆弧 之间视觉区别进一步显现,有利于减少混淆。

人机工程学(最全面)

人机工程学(最全面)

听觉与噪声
乐音的范围大约是15~20000Hz 人耳最敏锐的听觉范围是500~4000Hz 减少噪音的方法: 变换声源的位置; 采用隔音材料,以吸收声音; 采用减振材料,以减弱金属振动; 设置阻音设备; 提供人体保护设备(耳塞,橡皮护套等) …… 在会展设计中,音量设计应给观众带来舒适、愉快之感为宜; 贵宾洽谈室、接待室等空间需要相对安静,应做好隔声和吸声 处理; 在会议和展厅的适当位置,则应布置扬声设备,适应不同性质 的会展对声音的要求。
最佳视域:左上部、中上部左侧、上部
视觉中心略高于几何学中心 正常视觉分辨率的极限:在距眼睛0.3米处能分辨 距离为0.1毫米的两个点或两条直线,但间距过小 可视性差,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较好的间距为2至 4毫米。
其他因素
• 心理因素 • 听觉与噪音 • 湿度与温度 • 花卉
• 地板
情感(心理因素)与空间
的伤害。
会展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在会展设计中应用人体工程学解决:
• 设计中的陈列密度、陈列高度,通道宽度,
展板与道具尺度,以及照明、色彩、视高、
错视等问题
• (2)解决无障碍设计问题
• 残疾人专用的通道、坡道、工厕设施、门 拉手等等
第一:展厅净高
最低:至少应大于4米
最高
8米、10米,乃至更高
视野大小和形状,与视网膜上感觉细胞的分布状况有关, 可用视野计来测定视野范围
视野分类(依据眼球ຫໍສະໝຸດ 工作状态)静视野:头部固定,眼球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自然可见的范围 注视野:头部固定,转动眼球注视某一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 动视野:头部固定,自由转动眼球时的可见范围
人体工程学研究成果:人的视力范围

最佳视区 视平线以下15度至视平线以上30度? 良好视区 视平线以上30度至视平线以下30度 有效视区 视平线以上60度至视平线以下70度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1、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机械、人与环境以及机械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因此,人机工程学可定义为: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2、发展史(阶段和时间):第一阶段,经验人机工程学(20世纪初—二战前,美国学者F.W.泰罗首创新管理方法和理论);第二阶段,科学人机工程学(二战期间---20世纪50年代末);第三阶段,现代人机工程学(20世纪60年代)3、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1)人的特性研究;2)机器特性研究;3)环境的特性研究;4)人—机关系的研究;5)人—环境的研究;6)机—环境的研究;7)人—机—环境系统性能的研究;对于工业设计师:1)人体特性的研究(对象:在工业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2)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包括:工作空间设计、座位设计、工作台或操作台设计、作业场所的总体布置);3)环境控制(照明、微小气候、噪声、振动)和安全保护设计;4)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4、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1)观察分析法(瞬间操作分析法、知觉与运动信息、动作负荷、频率、危象、相关);2)实测法;3)实验法;4)模拟和模型实验法;5)计算机数值仿真法;第二章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1、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1)、被测者姿势:1)立姿2)坐姿;(2)、测量基准面:1)矢状面;2)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两面);3)冠状面(分成前、后两面);4)横断面(分成上、下两面);5)眼耳平面。

(3)测量方向:1)在人体上、下方向上,将上方称为头侧端,将下方称为足侧端。

2)在人体左、右方向上,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内侧,将远离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外侧。

3)在四肢上,将靠近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近位,将远离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远位。

4)对于上肢,将挠骨侧称为挠侧(前臂大拇指一侧),将尺骨侧称为尺侧(前臂小指一侧)。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件:人的视觉特征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件:人的视觉特征
《安全人机工程》
主要内容
CONTENTS
1
2
3
适应
眩光
视错觉
一、适应
人眼对光亮变化的顺应性称为适应。
• 暗适应——是指人从光亮处进入黑暗 处时,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约30min) 以后才能逐渐看清被视物,这种视觉 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暗适应。
• 明适应——是指人从暗处进入亮处时, 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约1min)以后才 能看清视物的适应过程。
三、视错觉
色彩错觉
三、视错觉
大小错觉
看起大些
图A
图B
三、视错觉
长短错觉
看起长些
三、视错觉
形状错觉
பைடு நூலகம்
不是直线
三、视错觉
形状错觉
看起不圆
《安全人机工程》
三、视错觉
人在观察物体时,由于视网膜受到光线的刺激, 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存在差 异,这种现象称视错觉。
主要类型有形状错觉、色彩错觉及物体运动错 觉等。常见的形状错觉有长短错觉、方向错觉、 对比错觉、大小错觉、远近错觉及透视错觉等。 色彩错觉有对比错觉、大小错觉、温度错觉、 距离错觉及疲劳错觉等。
二、眩光
当视野内出现亮度过高或对比度过大的光时,眼睛常常无法适应,这种刺眼 或耀眼的强光线叫眩光。 眩光多来源于外界物体表面过于光亮、亮度对比过 大或直接强光照射。 眩光可使人眼感到不舒服,使可见度下降,并引起视力的明显下降。
眩光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使暗适应破坏,产生视觉后象。 • 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 • 减弱观察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 • 观察物体时产生模糊感觉等,从而影响操作者的正常作业。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的生理特征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的生理特征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的生理特征1. 简介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关注于人类与计算机系统之间交互以及人类在使用计算机系统过程中的安全性的学科。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员主要研究与设计能够提高用户体验和保护用户信息的人机界面。

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和考虑用户的生理特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安全人机工程学人员需要了解的几个重要的生理特征。

2. 生理特征2.1 视觉特征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方式之一,也是人机交互中最常用的输入方式。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员需要了解用户的视觉特征,以便设计出更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界面,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些常见的视觉特征包括:•视力敏感度:人的视力敏感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此在设计界面时需要注意合理利用对比度和颜色,以保证在不同年龄段用户之间的可读性。

•视野范围:了解用户的视野范围有助于设计更加合理的布局和可见性的元素,避免重要信息被忽略或难以察觉。

2.2 音频特征音频作为人机交互的一种重要方式,也需要考虑用户的听觉特征。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员可以通过了解用户的听力能力和听觉频率范围来设计更适合的声音提示和反馈。

一些常见的音频特征包括:•听力敏感度:人们的听力敏感度在不同年龄和频率下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音频提示时需要在合适的频率范围内。

•噪音容忍度:了解用户对噪音的容忍度有助于在设计过程中避免过于刺耳的音效,以提高用户舒适度和满意度。

2.3 手部特征手部是人机交互中最常用的工具,了解用户的手部特征可以帮助设计更符合人手操作习惯的界面和输入方式。

一些常见的手部特征包括:•握持力和灵巧度:了解用户的握持力和灵巧度有助于设计更适合用户操作的按钮和控件大小。

•反应时间:了解用户的手部反应时间可以帮助设计出合理的交互界面,以降低用户的误触几率。

3. 总结安全人机工程学人员在设计人机界面时需要考虑用户的生理特征,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操作效率。

视觉、音频和手部特征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了解用户的视觉敏感度、听力敏感度、手部握持力和灵巧度等特征,可以设计出更符合用户习惯和需求的界面和交互方式。

视觉、听觉刺激反应实验_安全人机工程学

视觉、听觉刺激反应实验_安全人机工程学

视觉、听觉刺激反应实验_安全人机工程学一、实验目的通过光对人眼的刺激,测试人的视觉通道受光刺激的反应快慢;通过声音对耳的刺激,测定听觉通道受声音刺激的反应快慢。

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中,反应时间参数可用于人机系统的设计,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效率,避免失误。

二、概述反应时间,又称反应潜伏期,它是指刺激和反应的时间间距,是人体完整的反应过程所需的时间,它从刺激使感官感受,经神经系统传输、加工和处理,传给肌肉而作用于外界,这些过程都需要进间,其总和就是反应时间,简称“反应时”。

反应时等于知觉时加上动作时。

听觉和知觉时一般为0.115-0.185S;视觉时一般为0.188-0.206S。

各运动器官的动作时也不同:左手0.144S、右手0.147S、右脚0.174S、左脚0.179S,手的反应比脚的反应快。

经过一定练习后,光的简单反应时一般为0.2-0.25S,再后可能会降至0.2S以下,但无论如何练习不能减至0.15S 以下。

一般期待反应时比简单反应时要长2-3倍。

选择时要比简单反应长0.0201-0.2S。

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众多,主要有:适应水平、准备状态、练习数、动机、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酒精和药物作用等。

三、实验仪器简介:该实验采用BD-II-501A型声光反应测定仪。

1、最小反应时间:0.01秒;2、最大反应时间:99.99秒;3、最大累计反应时间:显示99次,计算655.35秒;4、最大反应次数:显示99,计算255次;5、最大存储实验数据:声16次,光16次;6、具有实验数据平均及打印输出功能;7、最大平均反应时间:9.99秒;8、配用耳机型号为:立体声耳机EL-1;9、配有手反应键声、光各1个;10、电源:交流220伏;本仪器的功能指示由前后两个板组成(如图1所示)。

前面板为主控制面板,后面板为被试观察面板。

图1BD-II-501A型声光反应测定仪面板示意四、实验步骤(一)准备1、主试将两个反应键分别插入后面板上的“声”和“光”插座之中,令被试左右手各持一个按键,并记住哪一只手持的是什么键。

人机工程学_

人机工程学_

人机工程学1、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机械、人与环境以及机械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因此,人机工程学可定义为: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2、发展史(阶段和时间):第一阶段,经验人机工程学(20世纪初—二战前,美国学者F.W.泰罗首创新管理方法和理论);第二阶段,科学人机工程学(二战期间---20世纪50年代末);第三阶段,现代人机工程学(20世纪60年代)3、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1)人的特性研究;2)机器特性研究;3)环境的特性研究;4)人—机关系的研究;5)人—环境的研究;6)机—环境的研究;7)人—机—环境系统性能的研究;对于工业设计师:1)人体特性的研究(对象:在工业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2)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包括:工作空间设计、座位设计、工作台或操作台设计、作业场所的总体布置);3)环境控制(照明、微小气候、噪声、振动)和安全保护设计;4)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4、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1)观察分析法(瞬间操作分析法、知觉与运动信息、动作负荷、频率、危象、相关);2)实测法;3)实验法;4)模拟和模型实验法;5)计算机数值仿真法;第二章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1、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1)、被测者姿势:1)立姿2)坐姿;(2)、测量基准面:1)矢状面;2)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两面);3)冠状面(分成前、后两面);4)横断面(分成上、下两面);5)眼耳平面。

(3)测量方向:1)在人体上、下方向上,将上方称为头侧端,将下方称为足侧端。

2)在人体左、右方向上,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内侧,将远离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外侧。

3)在四肢上,将靠近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近位,将远离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远位。

4)对于上肢,将挠骨侧称为挠侧(前臂大拇指一侧),将尺骨侧称为尺侧(前臂小指一侧)。

人机工程学-视觉

人机工程学-视觉
描述视觉和视觉问题综述视敏度看细节近距视觉看近处的物体远距视觉看远处的物体如黑板双目协调双眼看眼手协调同时使用手和眼睛眼动协调同时移动双眼以使它们能快速而精确地工作如阅读聚焦或适应性调节在不同距离保持清晰的视觉周边视觉看到视觉中心区域外的物体颜色视觉区分颜色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由通过晶状体的光线发生错误的弯曲引起的
我们的任务如何影响我们的坐姿和看的姿势
坐姿 自适应姿势 姿势问题 写字时向前倾 脖子极度弯曲, 颈部和上背部的紧张和疲劳 面部几乎与 桌面平行
综述
笔直坐着以便 颈部的拉伸增长 脖子、肩和背部紧张 能看到高 和高度的凝 的显示器 视 斜靠着以便能 臀部向前滑到座 没有腰部支撑。可能背部会 看到高的 位的前面。 疼 显示器 头向后倾以 便看到屏幕
综述
比如,对行人的“禁止通行”标志在上 面, 用红色字体,并且经常画一个站着不动的人。
近距离工作和近视
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的近距离工作 会导致近视。另外,动物研究也表明连 续的近距视觉,尤其是在年幼的时候, 容易引发近视。
疲劳问题
• 从户外浏览活动到紧张的近距离视觉活 动的历史性转换中,导致动态视觉活动 减少,静态视觉活动增加。
使用 1. 将 电 脑 屏 幕 置 于 离 眼 睛 至 少 65 厘 米 处 电脑的 (25英寸) 儿童 只要屏幕是清晰的,那么越远越好。有必 要的话 增加缩放级别。 2. 经常间歇休息 3. 以间歇性看远处的方式进行短暂的视觉 休息 4. 调节屏幕亮度以便让眼睛舒服;如果一 天内光线发生改变,重新调节屏幕亮度
人机工程学
综述
Man-Machine Engineering
眼的构造
眼睛是个球体,直径约为25毫米。眼睛的 前面部分是透明的。圆屋顶形状的结构称作角膜。虹 膜的颜色是我们的“眼睛的颜色”。瞳孔,眼睛的 “黑色部分”,在虹膜的中心。瞳孔根据光线强弱来 改变大小。黑暗的时候,瞳孔就扩大让更多的光线进 入。明亮的时候,瞳孔就缩小以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 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适应。 光线落在黄斑上就能产 生清晰的图像。中央凹在黄斑中心,里面充满高密度 的视椎细胞,它提供最清晰的细节。当我们看东西的 时候,我们转动眼睛使我们感兴趣区域的光线落在中 央凹上。

(完整版)人机工程学讲义3

(完整版)人机工程学讲义3

人体感知与信息处理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既具客观性又具主观性。

人的主要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对应的感觉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此外,人对自身也有感觉、称为内部感觉。

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

其形成过程为:光线一角膜一瞳孔一晶状体(折射光线)—玻璃体(固定眼球)—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一大脑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通过视觉,人可以感知外界事物的大小、形状、明暗、颜色、动静。

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

视觉的优势是:可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可利用颜色和形状传递性质不同的信息;对信息敏感,反应速度快;感试范围广,分辨率高;不容易残留以前刺激的影响。

但也存在容易发生错视和容易疲劳等缺点。

视觉机能是视觉器官毒客观事物识in能力的总称·包括视角、视力、视野、对比感度、颜色辨认等视角是观察物体时。

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射入眼球时的相交角度,视角a的大小与观察距离L和被看物体上两端点的直线距离D有关。

眼睛能分辨被看物体最近两点的视角,称为临界视角,正常眼的临界视角约为1'。

说明视力越好。

应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远视力表检测,司际正常视力标准规定为1.0(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时为5.0),即临界视角为1'。

视力随着照度、背景亮度和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注视野和动视野3类。

静视野是指在头部固定、眼球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自然可见的范围。

注视野是指在头部固定、而转动眼球注视某一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

动视野是指头部固定而自由转动眼球时的可见范围。

在人的3种视野中,注视野范围最小,以减少人眼的疲劳。

不同颜色对眼的刺激能引起感觉的范围也不同,称为颜色视野,白色的视野最大,其次是黄、蓝、红、绿等(图2.14)。

(小字)在垂直平面的视野是:假定标准视线是水平的,定为0°,则最大视区为视平线以上50°和视平线以下70°。

2.2.3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

2.2.3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

幻灯片1幻灯片2第二章展示设计的基本原理——2.2人体工程学主讲教师:林端端幻灯片3目录幻灯片4目录幻灯片5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能力,展示中的信息传达功效主要取决于人的视觉因素。

●因此,有必要了解、研究人的视觉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展示设计中。

幻灯片6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1)视野●指人的头部与眼球处于固定状态时所看到的空间范围。

视野包括一般视野和色觉视野两种形式。

●一般视野是指人眼视觉在1.5º左右(水平或垂直方向),其分辨能力最强。

●由此可见,人眼的最佳视觉区域是有限的。

幻灯片7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尺度(1)视野●人的色感是由光线的不同波长对视网膜不同刺激产生的,人眼识别不同颜色的机能称之为色觉。

●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黄、蓝,绿色最小。

●色觉视野与被视对象的颜色和其背景衬色产生的对比有关。

幻灯片8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尺度(2)视角●指被视物的两端点光线投入眼球时的相交角度,与视距和所视物体两点距离有关。

●人的视角横向(左右)和纵向(上下)一般在60º,视角是展示设计中确定不同视觉形象尺寸大小与尺寸标准的重要标准之一。

幻灯片9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尺度(2)视角●人眼的中心视角10º范围内是最佳视区,人眼识别能力最强。

●人眼的中心视角20º范围内是瞬息视区,可在较短时间内识别物象。

●人眼的中心视角30º范围内是有效视区,需要集中精力才能识别物象。

●人眼的中心视角120º范围内为最大视区,处于此视区边缘的物象,需要投入相当注意力才能识别清晰。

●人若将头部转动,最大视区范围可扩展到220º左右。

幻灯片102.2.3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2、视觉尺度(3)视距●指观者眼睛到被视物之间的距离,一般为展品尺度的1.5~2倍为好。

●人们观察手表、首饰之类的精细小巧物品,视距自然要近,而观看较大的物品,也要退到其尺度2~4倍距离才能看到全貌。

人机工程学-视觉

人机工程学-视觉

调整屏幕设置
根据环境光线和个人习惯,调 整屏幕亮度、对比度和色温等
参数。
定时休息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适当的眼部 休息,如闭眼深呼吸、远眺绿
色植物等。
使用辅助工具
使用护眼软件、防蓝光眼镜等 辅助工具,减轻眼睛负担。
04 光照条件对视觉影响
不同光源类型及其特点
自然光源
如太阳光,具有连续的光谱,颜 色丰富,但强度和方向会随时间 变化。
智能交通
视觉技术将助力智能交通系统 的发展,实现车辆识别、路况 监测、智能驾驶等功能。
智能家居
在智能家居领域,视觉技术将 用于人脸识别、手势控制、智
能家居设备监控等方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多模态融合
将视觉与其他传感器(如听觉、触觉等)融合,实现多模态信息交 互和感知。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视觉技术将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更加沉浸 式的交互体验。
行业应用前景探讨
智能制造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视觉技术 将广泛应用于质量检测、物品
分类、机器人导航等方面。
医疗健康
视觉技术可用于辅助诊断、手 术导航、康复训练等医疗健康 领域。
空间分辨率
人眼能够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称为空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高低取 决于视网膜上光感受器的分布密度和大脑皮层的处理能力。
时间分辨率
人眼能够感知和分辨快速运动物体的能力称为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 率的高低取决于人眼的反应速度和大脑皮层的处理能力。
02 人机界面设计中的视觉因 素
显示器类型与特点
1 2
通过问卷调查、用户反馈等方式 收集用户对视觉舒适度的主观感
受。
客观评估

安全人机工程学之人视觉机能介绍课件

安全人机工程学之人视觉机能介绍课件

光适应:衡量人眼在 强光环境中的适应能 力,通常用光适应检
查图进行测量
视觉机能的改善措施
1 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充足的照明,减少眩光和反射光 2 调整工作姿势: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 定期休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视觉疲劳 4 加强锻炼:进行适当的眼部锻炼,如眼保健操、远眺等 5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补充眼部所需的营养素 6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视觉问题
人工智能与视觉机能
人工智能在视觉 机能中的应用: 如自动驾驶、智 能监控等
01
人工智能在视觉 机能研究中的应 用:如视觉识别、 视觉分析等
03
02
人工智能对提高 视觉机能的辅助 作用:如智能眼 镜、视觉辅助设 备等
04
人工智能与视觉 机能的未来发展: 如智能视觉系统、 视觉增强现实等
虚拟现实与视觉机能
交互式设计:设 计易于操作的交 互界面,提高用 户操作效率
视觉信息处理
人眼视觉特性:对颜色、形状、运动等视觉信息 的感知和处理
视觉信息处理过程:包括视觉信号的接收、处理、 传输和存储等环节
视觉信息处理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中的应用:如视 觉显示设计、视觉警示设计等
视觉信息处理与人机交互:如视觉反馈、视觉引 导等,提高人机交互的效率和安全性
视觉记忆等
视觉机能的评估标准
视力:衡量人眼分辨 物体细节的能力,通 常用视力表进行测量
立体视觉:衡量人眼 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感 知能力,通常用立体 视觉检查图进行测量
视野:衡量人眼所能 看到的空间范围,通 常用视野计进行测量
暗适应:衡量人眼在 暗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通常用暗适应检查图
进行测量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是一个研究人类视觉系统与人体工程学相结合的领域。

通过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特点和原理,可以设计出更符合人体需求的产品和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眼对光的感知、颜色识别、空间感知、深度感知等方面。

人眼是感知光的重要器官,它对光的亮度、颜色和方向都有很高的敏感度。

在设计产品或环境时,要考虑到光的照明强度和角度,以及颜色的搭配和对比度,以使人眼能够更轻松地感知和识别。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还研究了人眼对空间和深度的感知。

人眼通过双眼视差和焦距调节来感知物体的距离和深度。

在设计产品或环境时,要合理安排物体的位置和距离,使人眼可以轻松地感知和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在人机交互的设计中,人体工学视觉范围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设计界面的布局、字体的大小和颜色,可以促使人眼更轻松地阅读和理解信息。

同时,还可以通过动画和图标等方式来吸引人眼的注意力,提高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在建筑设计中,人体工学视觉范围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物的外观、窗户的位置和大小,可以使人眼感受到舒适的视觉体验。

同时,还可以通过透明材料和采光设计来提供充足的自然
光线,减少眼睛疲劳和视觉不适。

人体工学视觉范围的研究对于设计更符合人体需求的产品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和应用人类视觉系统的特点和原理,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更加人性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姿势的前提
当设计物理环境时,设计者应该考虑到儿童的视觉。 对于视觉正常的儿童和成人来说,视觉是主要的信息 来源。 不同年龄的人们在看物体时,都会选择使他们能够 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的姿势。儿童会选择使他们能 够看得见的姿势,通常是不舒服的姿势,驼着背,伸 长脖子,而且持续很长时间,尽管不舒服。这种姿势 会成为习惯并且影响生长模式。当儿童能够轻松地看 的时候,效率提高,身体得到了支撑,眼睛也不会觉 得累。
综述
制造商 1. 确保电脑屏幕能够倾斜35°。
2. 使平板符合VESA标准。 让基座可移动或基座底部能够到工作面并且向后 倾斜。 3. 在倾斜显示器的时候避免天花板上的强光,并为 此提供指导。 a. 间接照明 b. 正极性屏幕(深色字,浅色背景) c. 补充工作照明(减少正上方照明的需要)
综述
综述
建议
1. 减少“近处视觉”影响的最好方法是让物体“不那 么近”、尽量让显示器离孩子的眼睛65厘米,或者 在能看清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远。 a.调节字体来增加 文本的大小。b.在远处看时,使用放大功能和自动 换行功能来方便阅读。c. 在远处看时,使用大的显 示器。 2. 降低电脑屏幕的位置。确保屏幕上端至少在儿童视 觉水平线15°以下。
使用颜色向儿童 1. 传递信息 2.
避免在同一页使用过多颜色。 如果一种颜色传递一种特定信息,那么 要保持一贯性。
确保在运用中一种颜色表示同样的意思。 使用颜色向有视 1. 觉缺陷的儿童传 2. 递信息 3. 4. 避免仅依靠颜色来形成对比。 有些颜色如灰色和黄色形成对比,但是 过度不好。考虑改变颜色的亮度。 每当重要信息呈现时确保出现在同一个 位置。 用冗余的编码形式来传递重要信息。
综述
揉擦眼睛 斜视 过度眨眼 将头扭到后面或旁边 凑近屏幕 当在电脑上工作时易烦躁
改善屏幕质量的建议
改善清晰度 1. 2. 3. 4. 5. 6. 7. 8. 9. 字体大小 明亮度 对比度 分辨率 稳定性 颜色和极性a 观看距离和角度 屏幕清洁度 眩光 确保儿童知道如何并能够很容易地调节电脑 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 使用儿童和成人能共同使用的以图片为基础 的教程。这些教程应该解释如何和何时调节 亮度和对比度。 深色字体加浅色背景(和打印稿相似)比浅 色字体加深色背景更好。
斜面桌
视觉系统在倾斜的世界里起作用,并且看上 端向外倾斜的电脑屏幕更加舒服。桌子也是 如此。 成人在倾斜20°的桌子上坐得更直,而且减 少脖子的弯曲程度。我们希望斜面桌的结论 和原理同样适用于儿童。当双眼到任务的距 离大约一样的时候,双眼视觉更好。当任务 离双眼更近并且使儿童在一个合适的工作环 境时,精细动作协调能力会得到改善。最终, 儿童会更偏好斜面桌。
使用 1. 将 电 脑 屏 幕 置 于 离 眼 睛 至 少 65 厘 米 处 电脑的 (25英寸) 儿童 只要屏幕是清晰的,那么越远越好。有必 要的话 增加缩放级别。 2. 经常间歇休息 3. 以间歇性看远处的方式进行短暂的视觉 休息 4. 调节屏幕亮度以便让眼睛舒服;如果一 天内光线发生改变,重新调节屏幕亮度
人机工程学
综述
Man-Machine Engineering
眼的构造
眼睛是个球体,直径约为25毫米。眼睛的 前面部分是透明的。圆屋顶形状的结构称作角膜。虹 膜的颜色是我们的“眼睛的颜色”。瞳孔,眼睛的 “黑色部分”,在虹膜的中心。瞳孔根据光线强弱来 改变大小。黑暗的时候,瞳孔就扩大让更多的光线进 入。明亮的时候,瞳孔就缩小以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 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适应。 光线落在黄斑上就能产 生清晰的图像。中央凹在黄斑中心,里面充满高密度 的视椎细胞,它提供最清晰的细节。当我们看东西的 时候,我们转动眼睛使我们感兴趣区域的光线落在中 央凹上。
有阅读疲劳问题的儿童能在短时间内良好地阅读, 所以老师们可能不能正确地识别这个问题。相反, 他们可能给这些孩子贴上缺乏动机的标签或者认 为他们有行为问题。尽管语音困难导致阅读技术 问题,但是视觉或眼睛的因素可能在疲劳问题上 居首要地位。所以帮助他们阅读需要对其视觉和 语音知觉进行评估和治疗。
综述
一个孩子如何会 显示视觉疲劳
视敏度 看细节
近距视觉
远距视觉 双目协调
看近处的物体
看远处的物体,如黑板 双眼看
综述
眼手调
眼动协调 聚焦或适应性调节
同时使用手和眼睛
同时移动双眼以使它们能快 速而精确地工作,如阅读 在不同距离保持清晰的视觉
周边视觉
颜色视觉
“看到”视觉中心区域外的物 体
区分颜色
屈光不正
综述
屈光不正是由通过晶状体的光线发生错误的弯曲引起 的。屈光不正最普遍的形式是近视、远视和散光。屈 光不正在人群中是普遍的。然而,工业化国家比欠发 达国家有更多的近视(和较少的远视)。 • 远视:远视是看远处的物体是清晰的,而看近处的物 体是模糊的。当光线通过松弛的晶状体没有足够快地 聚焦时就引起了远视。此时,光线不是聚焦于视网膜 (清晰视觉所必须的),而是在视网膜后聚焦。虽然 研究不尽一致,但是大约20%-40%的学龄前儿童和 7%-15%的青少年患有远视。 • 近视:近视是看近处的物体是清晰的,而看远处的物 体是模糊的。当光线通过松弛的晶状体过快聚焦时就 引起了近视,这时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
(a)远视
在视网膜后成像 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
在视网膜前成像 用凹透镜矫正
成像没有单一焦点 用柱状透镜矫正
综述
(c)散光
颜色和视觉工效学
人们能够区分摆在一起的不同的一千多 种颜色。颜色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方法: 比如,红色通常意味着危险 。然而太 多颜色可能产生“圣诞树”效应,使得 人们难以决定哪个信息是紧要的。这个 对于儿童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他们缺乏 处理复杂信息的培训和能力。彩色信息 比内容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适应(accommodation)
• 适应使我们能够观察近处的物体(如阅读时) 并在远近物体之间进行焦点切换。我们的眼 睛必须适应不同视距的物体。睫状肌改变晶 状体的形状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弯曲,从而使 光线聚焦于视网膜,确保我们能够看得清晰。 当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太前面或太后面,都会 出现视觉模糊。大脑对视觉模糊作出反应, 发信号给睫状肌让它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 得物体置于更清晰的焦点上。
综述
• 长时间的静态视觉活动可导致动眼系统 的肌肉疲劳并产生短期疼痛。
• 动眼系统长期的静态“工作”也可能导 致视觉功能的损伤
疲劳问题的征兆
眼睛疲劳 感觉文本在抖动 感觉字母在跳动 眼窝疼痛 流泪眼干 头疼脖子疼 恶心头晕目眩 注意力难以集中 间歇性模糊或双重视觉或二者皆有
综述
阅读问题
阅读是儿童独立道路上关键性的里程碑。大多数的 电脑和视频游戏需要阅读。即使在一年级,学生 需要通过阅读来理解书面说明并做家庭作业。
综述
为了能够聚焦于视网膜并清晰地成像,光线在经过 眼睛时必须弯曲。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折射。大部分 的折射发生在光线经过角膜的时候。晶状体形状的细 微调节(适应性调节)就能使光线弯曲从而保证我们 看到清晰的像。通常,当平行光聚焦于视网膜表面的 一点时,出现清晰的视觉。这使我们不用通过适应性 调节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眼睛的这种正常状态叫做 正常眼。
3. 将显示器向后倾斜以使显示器上端比下端离眼睛远。 这在屏幕位置降低的情况下尤其重要。
4. 注意显示器的位置,使窗户和明亮的光线在儿童的 侧面,而不是在儿童前面或者后面。
5. 使用斜面桌来阅读和完成不需要电脑的任务。
6.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包括姿势和视觉的改变。工 作中间经常休息并向远处看(大概每隔10分钟)。
父母 老师
1. 只要屏幕中间低于眼睛,不管屏幕倾斜度如何,都
将屏幕从垂直到向后倾斜1°。显示器上端不应该 比下端靠近眼睛。(如果你需要一个卷尺,就足够 近了)。 2. 对于文字工作,桌子表面向上倾斜大约20°(如果 没有倾斜的书桌那么使用倾斜板)。 3. 教孩子一些适当的坐姿和看的姿势。包括合适的看 的距离,注视,字体,以及如何认识到让他们不舒 服的可能原因。 4. 鼓励儿童经常休息。在休息时,为他们提供特别的 活动,尤其是当儿童沉浸在电脑游戏中时。 5. 使电脑屏幕上方低于眼睛至少15°。如果这个不可 能,那么确保不要让孩子向后弯着脖子。 6.如果不止一个儿童使用这个电脑,那么要确保座位、 电脑屏幕,或者两者的高度调节得很好。教孩子如 何做适当的调节。
• • • • • •
1岁儿童:分辨出简单的形状。 通过抓握、触碰和放置练习手-眼协调和眼睛-身 体运动。 2-4岁之间,角膜厚度成熟。 通过画画和看图练习手眼协调。 模仿。 匹配颜色和形状。 将名称和物体联系起来。 3岁左右,视网膜成熟。 通过视觉记忆完成拼图并可以画简单图形。
描述视觉和视觉问题
视觉和照明
大多数儿童能够接受较差的照明环境,只要他们能 看见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改善他们所 处的环境,甚至不知道他们所处的环境是可以改善的。 因为他们比成人更少抱怨,很多照料者和老师认为光 线对儿童来说不是一个问题。然而,使成人视觉疲劳 的照明条件同样会使儿童的视觉感到疲劳。
当儿童的视觉开始发展的时候,为了满足视觉需要, 合适的照明条件对儿童来说更为关键。照明可以从正 面或负面影响儿童视觉的发展。多少光线是合适的? 多并不总是好的;不同的任务要求不同的光线水平。 由于我们不清楚儿童在照明方面的偏好,因此大多数 设计者认为适用于成人的同样也适用于儿童。
7. 使用质量良好的光线设备,优先选择无闪烁光系统。 放置灯光时要避免影子和强光。 8. 定期检查眼睛并注意视觉疲劳的迹象。如果发生视 觉疲劳,要注意!改变环境,休息,放松眼睛。记 住,孩子不像成人那么会抱怨哪里不舒服。
综述
综述
作为一项惯例,视距永远不应该小于65厘 米(25英寸)。如果字体高度限制了视距, 使视距小于 65厘米,那么就要增加缩放级别 以便让孩子能清楚地看到屏幕。永远不要在 孩子能够轻松地看到屏幕上的文字的情况下 阻止远的视距。 文字类型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小而窄的 字体比大而宽的字体更难读。小的字体要么 让使用者将屏幕移近,要么自己靠近屏幕。 儿童、照料者和制造者应该使用宽的、大的 字体和图像,以便视距能够远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