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0年【化学真题】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教师版)高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D. 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此选项错误。 故选 C。
9.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一些物质的 pH 如下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物质 醋 酱油 食盐水 炉具清洁剂
pH
2
5
7
12
A. 醋 B. 酱油 C. 食盐水 D. 炉具清洁剂 【答案】D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解析】 【详解】A、醋酸溶液的 pH 小于 7,溶液呈酸性,选项错误; B、酱油溶液的 pH 小于 7,溶液呈酸性,选项错误; C、食盐水溶液的 pH 等于 7,溶液呈中性,选项错误; D、炉具清洁剂溶液的 pH 大于 7,溶液呈碱性,选项正确。 故选 D。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 D. 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 【详解】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通过隔绝氧气来灭火,故 A 正确; B、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打开门窗空气会进入,火焰会燃烧更旺,故 B 不正确; C、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故 C 正确; 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可以闻见气味,则利于发现煤气泄漏,故 D 正确。故选 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此选项错误; B. 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此选项错误; C.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正确;
故选 CD。 12.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 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选项 滴管内物质
平底烧瓶内物质
A
稀盐酸
锌粒
B

氧化钙
C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气体
D
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A. A C. C
B. B D. D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10.现将 20gA 和足量 B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16gC 和 11gD,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是
A. 20:11
B. 20:7
C. 5:4
D. 16:11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 B 物质的质量为
16g+11g-20g=7g ,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是 20g:7g=20:7 ,故选 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 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 2 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 意得 1 分,若选 2 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2020 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化学
化学和物理合场考试,合计用时 120 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 1 页至第 3 页,第Ⅱ 卷为第 4 页至第 8 页。试卷满分 100 分。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 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 0.03%
B. 0.94%
C. 21%
D. 7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 体和杂质 0.03%;故选:C。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相等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80:87 B. 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22.3g,其中含氧元素 4.8g,则该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为 7.1g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C. 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N2O5 D. 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7,向 38g 该溶液中加入 1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生 成 2g 氧气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 15 题,共 30 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Cl35.5 Mn55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 符合题意)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选项 甲 乙


A
CuO CuSO4 FeSO4 FeCl2
B
CO2 Na2CO3 H2O
O2
C
O2
MgO
H2O2 H2O
D
HCl BaCl2 BaSO4 H2SO4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CuO 与 H2SO4 反应可以生成 CuSO4,CuSO4 与 Fe 反应可以生成 FeSO4,FeSO4 与 BaCl2 可以反 应生成 FeCl2,FeCl2 无法一步转化成 CuO,故 A 选项错误; B、CO2 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CO3, Na2CO3 与酸反应生成 H2O,H2O 电解可以生成 O2,O2 与 C 反应可以生 成 CO2,故 B 选项正确; C、O2 与 Mg 反应可以生成 MgO,MgO 无法一步反应生成 H2O2,故 C 选项错误; D、HCl 与 BaCO3 反应可以生成 BaCl2,BaCl2 与 Na2SO4 可以反应生成 BaSO4,BaSO4 无法一步生成 H2SO4, 故 D 选项错误。 故选 B。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检査气密性
C. 【答案】A 【解析】
读取液体体积
B.
稀释浓硫酸
D.
点燃酒精灯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散发气味,选项 正确;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分子的种类不改变,选项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选 项正确;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的总体积变大,选项正确。 故选 B。
【答案】BD
【解析】
16 3 := 1:6 4 87 80
【详解】A、等质量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比: 56 2 16 3 56 3 16 4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洁净的空气 B. 水泥砂浆 C. 液氮 D. 汽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水泥砂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液氮即液态氮气,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符合题意; D、汽水由水和溶于水的 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详解1固体粉末加足量水生成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说明固体粉末不含硫酸铜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说明含有氯化镁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故白色沉淀c是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nasobaclbaso2nacl3固体粉末加足量水生成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说明固体粉末不含硫酸铜含有碳酸钙无色溶液中可中考真题真金试炼精品资源备战中考能含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说明含有氯化镁加入过量稀盐酸白色沉淀c消失说明白色沉淀的氢氧化镁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钠白色沉淀b为硫酸钡故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aco一定不含的物质是cuso点睛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碳酸钙硫酸钡和氢氧化镁均不溶于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说明滴管 中的物质和平底烧瓶中的物质反应,烧瓶中的压强变小,外界压强大于烧瓶中的压强。 【详解】A、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 A 不正确;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 B 不正确;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小,外界压强大于平底烧瓶中的压强,气 球变大,故 C 正确; 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 D 不正确。故 选 C。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B.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稀盐酸 C. 检验木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 D. 从饱和石灰水中得到氢氧化钙固体,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答案】A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氮气不能,可以鉴别,故 A 正 确; B、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可以除去氢氧化钙,但是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引入了杂质,故 B 不 正确; C、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木炭不和稀硫酸反应,可以检验,故 C 正确;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从饱和石灰水中得到氢氧化钙固体,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故 D 不正确。故选 AC。 14.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下列选项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能通过 一步反应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未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 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5.氯酸钾(KClO3)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药品。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石蜡熔化 C. 酒精挥发 D. 湿衣晾干 【答案】A 【解析】 【详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 A 正确; B、石蜡熔化,只是石蜡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 B 不正确; C、酒精挥发,酒精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 C 不正确; D、湿衣晾干,只是水分子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 D 不正确。故选 A。
C. +4
D. +5
【答案】D
【解析】 【分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氯酸钾的化学式为 KClO3,氯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氯元素的化
合价为 x, +1+x+ -2 3=0 , x=+5 ,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价,故选 D。
6.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 pH 试纸测定了生活中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 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 C.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精品资源·备战中考
中考真题·真金试炼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 合物,选项错误; B、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水和氧气,能加速里层的铁继续锈蚀,选项错误; 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可干燥二氧化碳等,选项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只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