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湖北名师联盟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精编仿真金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名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精编
仿真金卷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K 39 Fe 56 Mn 5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时,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
C.含氟牙膏不能防治龋齿
D.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
2.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 HS-+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CuSO4固体,HS-浓度减小
C.升高温度,c(HS-)/c(S2-)减小D.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3.①pH=0的盐酸②0.5 mol·L-1的盐酸③0.1 mol·L-1的NH4Cl溶液④0.1 mol·L-1的NaOH溶液⑤0.5 mol·L-1的NH4Cl溶液,以上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⑤③④②①B.①②③⑤④C.①②③④⑤D.⑤③④①②
4.已知在100℃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 W=1×10-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005mol·L−1的硫酸溶液,pH=2
B.0.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pH=11
C.0.005mol·L−1的硫酸溶液与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为6,溶液显酸性
D.完全中和pH=3的硫酸溶液50mL,需要pH=11的NaOH溶液50mL
5.下列实验误差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差值Δt偏小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C.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6.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
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的ΔH<0
B.若状态A、B的逆反应速率分别为v逆(A)、v逆(B),则v逆(A)>v逆(B)
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
D.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 B、P C、P D,则P C>P D=P B
7.下列图中,表示2A(g)+B(g)2C(g)ΔH<0可逆反应的图像为()
A.B.
C.D.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b,则a>10b
B.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1.0×10−13mol/L,则此溶液一定呈酸性
C.25℃时,将pH=4的盐酸稀释10000倍后,溶液的pH大于7
D.25℃时,pH=13的强碱溶液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pH=7,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是1∶10
9.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的A2气体和0.6mol 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 2(g)+B2(g)2AB(g)Δ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点的值为0.15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3
C.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减小D.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62.5%
10.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 ΔH<0。
如图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加入了催化剂B.t3时降低了温度
C.t5时增大了压强D.t4~t5时间段内反应物转化率最小
11.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C.足量AgCl固体置于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两溶液中银离子浓度相同
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c(Na+)>c(CH3COO-)
12.下列变化与盐类水解平衡无关的是()
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制胶体
C.热的纯碱溶液除油污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少量硫酸
13.一定量的CO 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ʋ正,ʋ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4.0P总
14.工业回收铅蓄电池中的铅,常用Na2CO3或NaHCO3溶液处理铅膏(主要成分PbSO4)获得PbCO 3:PbSO4(s)+CO2−3(aq)PbCO3(s)+SO2−4(aq) K=2.2×105。
经处理得到的PbCO3灼烧后获得PbO,PbO再经一步转变为P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bSO4的溶解度小于PbCO3
B.处理PbSO4后,Na2CO3或NaHCO3溶液的pH升高
C.整个过程涉及一个复分解反应和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D.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处理PbSO4,Na2CO3溶液中的PbSO4转化率较大
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0.1mol·L-1(NH4)2SO4溶液中:c(SO2−4)>c(NH+4)>c(H+)>c(OH−)
B.pH=4的醋酸稀释10倍,溶液中c(CH3COOH)、c(OH−)均减小
C.向0.1mol·L-1HF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c(Na+)>c(F−)
D.pH=2的H2S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 c(HSO−3)+2c(SO2−3)
16.已知:pKa=-lgKa,25℃时,H2A的pKa1=1.85,pKa2=7.19。
常温下,用0.1mol/L NaOH 溶液滴定20mL 0.1mol/L H2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得溶液中:V0<10mL
B.B点所得溶液中:c(H2A)+c(H+)=c(HA-)+c(OH-)
C.C点所得溶液中:c(A2-)=c(Na+)-c(HA-)-c(H2A)
D.D点所得溶液中A2-水解平衡常数K h1=10-719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已知CH3OH(l)的燃烧热ΔH=-238.6kJ/mol,CH3OH(l)+3/2O2(g) =CO2(g)+2H2O(g) ΔH=-a kJ/mol,则a___238.6(填“>”、“<”或“=”)。
(2)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mA(g)+nB(g)pC(g) +q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ΔH=____kJ/mol(用含E1、E2式子表示);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___,E2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4)已知:CO (g) +H 2O (g)H2 (g) +CO2 (g) K
C(s)+CO2(g)2CO(g) K1
C(s) +H2O(g)CO(g) +H2(g) K2
则K、K1、K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常温下,向浓度为0.1mol·L-1、体积为V 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用pH 计测溶液的pH随盐酸的加入量而降低的滴定曲线,d点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温度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________。
(2)滴定过程中所用盐酸的pH=________。
(3)比较b、c、d三点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
(填字母)
(4)滴定时,由b点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各选项中数值变大的是___(填字母,下同)。
A.c(H+)·c(OH-) B.c(H+)·c(NH3·H2O)/c(NH+4)
C.c(NH+4)·c(OH-)/c(NH3·H2O) D.c(H+)/c(OH-)
(5)根据以上滴定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溶液中N元素只存在NH+4和NH3·H2O 两种形式)。
A.点b所示溶液中:c(NH+4)+c(H+)=c(OH-)+c(NH3·H2O)
B.点c所示溶液中:c(Cl-)=c(NH3·H2O)+ c(NH+4)
C.点d所示溶液中:c(Cl-)>c(H+)>c(NH+4)>c(OH-)
D.滴定过程中可能有:c(NH3·H2O)>c(NH+4)>c(OH-)>c(Cl-)>c(H+)
(6)d点之后若继续加入盐酸至图像中的e点(不考虑NH+4水解的影响),则e点对应的横坐标为________。
19.氨气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研究制取氨气的机理意义非凡。
(1)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掺有少量Fe2O3的TiO2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下列反应:
N 2(g)+3H2O(l)2NH3(g)+3/2O2(g) ΔH= a kJ·mol−1。
为进一步研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达到平衡时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T/K 303 313 323
n(NH3)/(l0-2mol) 4.8 5.9 6.0
此反应的a_________0,ΔS________0。
(填“>”“<”或“ = ”)
(2)—定温度和压强下,在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合成氨气:N 2(g)+3H2(g)2NH3(g) ΔH= "-92.4" kJ·mol−1。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0~10min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②在10~20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加入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降低温度D.增加NH3的物质的量
③20 min达到第一次平衡,在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5min达到第二次平衡,则平衡的平衡常数K1______K2(填“>”“<”或“ = ”)
20.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宝库,同时海水具有强大的自然调节能力,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①已知不同pH条件下,水溶液中碳元素的存在形态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pH=8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主要是HCO−3
b.A点,溶液中H2CO3和HCO−3浓度相同
c.当c(HCO−3)=c(CO2−3)时,c(H+)>c(OH-)
②向上述pH=8.4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海水pH稳定在7.9~8.4之间,可用于烟道气中CO2和SO2的吸收剂。
①海水中含有的OH-可以吸收烟道气中的CO2,同时为海水脱钙,生产CaCO3。
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②已知:25℃时,H2CO3电离平衡常数K1=4.3×10-7K2=5.6×10-11
H2SO3电离平衡常数K1=1.5×10-2K2=6.0×10-8
海水中含有的HCO−3可用于吸收SO2,该过程产物中有CO2和_____________。
(3)洗涤烟气后的海水呈酸性,需处理后再行排放。
与新鲜海水混合同时鼓入大量空气排出部分CO2,是一种处理的有效方式。
①通入O2可将酸性海水中的硫(IV)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②上述方式使处理后海水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1.Cr2O2−7、Cr3+对环境具有极强的污染性,含有Cr2O2−7、Cr3+的工业废水常采用NaOH沉淀方法除去。
已知:①常温下,Cr3+完全沉淀(c≤1.0×10−5mol·L−1)时,溶液的pH为5;NaOH过量时Cr(OH)3溶解生成CrO−2;②Cr2O2−7还原产物为Cr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r(OH)3溶于NaOH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常数Ksp『Cr(OH)3』=___________。
(3)常温下,向50 mL 0.005 mol·L−1的Cr2(SO4)3溶液中加入0.24 mol·L−1的NaOH溶液50 mL,充分反应后,溶液pH为______。
(4)为了测定工业废水中Na2Cr2O7的浓度,进行如下步骤:
Ⅰ.取100 mL滤液;
Ⅱ.用c mol·L−1的标准KMnO4酸性溶液滴定b mL一定浓度的FeSO4溶液,消耗KMnO4溶液b mL;
Ⅲ.取b mL滤液,用上述FeSO4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d mL FeSO4溶液。
①步骤Ⅱ中的滴定过程应选用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滴定管装液前的操作是_______
__________。
②步骤Ⅲ的滤液中Na2Cr2O7的含量为_______mol·L−1。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A正确;B.由于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因此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时,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B正确;C.根据反应Ca5(PO4)3OH+F-=Ca5(PO4)3F+OH-可知含氟牙膏能防治龋齿,C错误;D.碳酸根与铵根的水解能相互促进,混合使用因生成氨气而降低肥效,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D正确。
2. 『答案』B
『解析』A.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稀释时平衡常数是不变的,A错误;B.加入CuSO 4固体,硫离子与铜离子结合生成硫化铜沉淀,使S2−+H2O HS−+OH−逆向移动,HS−浓度减小,B正确;C.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解,平衡正移,c(S2−)减小,c(HS−)增大,所以c(HS-)/c(S2-)增大,C错误;D.加入NaOH固体,由于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溶液pH增大,D错误;答案选B。
3. 『答案』A
『解析』在水溶液中,酸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酸碱的浓度越大,对水的抑制能力越强,①②④酸碱的浓度分别为1mol/L、0.5mol/L、0.1mol/L,所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顺序为④②①,对于能水解的盐来说,浓度越大,水解产生的H+浓度越高,所以以上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⑤③④②①,选A。
4. 『答案』A
『解析』100℃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 W=1×10−12,所以该温度下中性溶液中pH=6,据此解答。
A.0.005mol·L−1的硫酸溶液中,c(H+)=0.005mol/L×2=0.01mol/L,所以pH=2,故A 正确;B.0.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H+)=K W/c(OH−)=10−12÷0.001mol/L=1×10−9mol/L,所以pH=9,故B错误;C.0.005
mol/L的硫酸溶液与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溶液的pH 为6,溶液显中性,故C错误;D.pH=3的硫酸溶液中c(H+)=10−3mol/L,pH=11的NaOH 溶液中c(OH−)=0.1
mol/L,中和pH=3的硫酸溶液50mL,需要pH=11的NaOH溶液0.5mL,故D错误。
5. 『答案』D
『解析』A项,测定中和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散失热量较多,所测温度值偏小,D
项正确;B项,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终点读数偏小,所测体积偏小,B项正确;C项,用湿润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c(OH−)偏小,pH测定值偏小,C项正确;D项,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答案选A。
6. 『答案』B
『解析』A项、由图可知,温度越高平衡时c(NO)越大,即升高温度平衡逆移,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故A正确;B项、由图可知,状态A的温度小于状态B的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v逆(B)>v逆(A),故B错误;C项、T2时反应进行到状态D,c(NO)高于平衡浓度,故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则一定有v正>v逆,故C正确;D项、达到平衡状态时,压强和温度成正比例关系,压强大小为P C>P D=P B,故D正确。
故选B。
7. 『答案』A
『解析』由该反应2A(g)+B(g)2C(g)ΔH<0,可以知道,压强增大,反应向正方向移动,温度升高向逆方向移动。
A正确,B错误,压强增大,即浓度变大,V正和V逆都增大,C错误,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点,D错误,温度高,A的转化率低,所以答案选A。
8. 『答案』D
『解析』A.醋酸为弱酸,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酸性减弱,pH增大,故A错误;B.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1.0×10-13mol/L,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故B错误;C.盐酸溶液无论稀释多少倍,溶液仍为酸性,不可能变成中性溶液,pH只能接近于7,故C错误;D.25℃时,pH=13的强碱溶液『c(OH-)=0.1mol/L』与pH=2『c(H+)=0.01mol/L』的强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pH=7,则酸碱体积比为1∶10,D正确。
9. 『答案』B
『解析』A.当AB的浓度改变0.5mol·L−1,由方程式A 2(g)+B2(g)2AB(g)知,A2的浓度改变为0.25 mol·L−1,所以a=(0.4-0.25) mol·L−1=0.15 mol·L−1,即图中a点的值为0.15,故A正确;B.当AB的浓度改变0.5 mol·L−1,由方程式知,B2的浓度改变为0.25 mol·L−1,所以平衡时B2的浓度为=(0.3-0.25) mol·L−1=0.05 mol·L−1,K===,故B错误;C.已知A 2(g)+B2(g) 2AB(g)释放出热量即ΔH<0,所以温度升高,平衡逆移,平衡常数K值减小,故C正确;D.当AB的浓度改变0.5mol·L−1,由方程式知,A2的浓度改变为0.25 mol·L−1,已知A2的初始量为0.4mol·L−1,所以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
×100%=62.5%,故D正确。
10.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t2时刻,改变了外界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
由于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改变条件只能是使用催化剂,A正确;B.t3时刻,改变外界条件,使正、逆反应速率都降低,且正反应速率降低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
由于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改变的外界条件不可能为降低温度,B错误;C.t5时刻,改变外界条件,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
由于该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与图象不符合,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t2时刻,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X的转化率不变,t3时刻,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降低,t5时刻,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X的转化率继续降低,故在t6时刻,X的转化率最低,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
11. 『答案』B
『解析』A.某些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溶液的pH<7,故A错误;B.pH=4.5的番茄汁中c(H+)=10−4.5 mol·L−1,pH=6.5的牛奶中c(H+)=10−6.5 mol·L−1,前者c(H+)是后者的100倍,故B正确;C.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c(Cl−)不同,则AgCl固体置于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左移程度是不同的,则两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也不相同,故C错误;D.混合溶液显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Na+),故D错误。
12. 『答案』A
『解析』A.碳酸钙沉淀溶解平衡产生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根离子的浓度减小,促进碳酸钙的溶解,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与盐类水解无关,故A符合题意;B.将饱和氯化铁溶液加入沸水中,Fe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Fe3++3H2O
Fe(OH)3胶体+3H+,则制备胶体与盐类水解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C.纯碱是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促进水解,碱性增强,促使油脂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D.硫酸亚铁水解溶液显酸性,配制FeSO4溶液时,加少量硫酸可以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3. 『答案』B
『解析』A.由于反应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当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
容器的容积扩大,使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减小,因此ʋ正,ʋ逆均减小,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最大的正反应方向移动,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在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是40%,则CO2的体积分数是60%,假设平衡时总物质的量是1mol,则反应产生CO 0.4mol,其中含有CO2 0.6mol,反应产生0.4mol CO消耗CO2的物质的量是0.2mol,因此CO2转化率为0.2mol÷(0.6mol+0.2mol)×100%=25.0%,B正确;C.T℃时,平衡时CO2和CO的体积分数都是50%,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化学平衡不移动,C错误;D.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D错误。
14. 『答案』D
『解析』A.由方程式PbSO 4(s)+CO2−3(aq)PbCO3(s)+SO2−4(aq)可知,CO2−3能够使PbSO4溶解并生成PbCO3,说明PbCO3的溶解度小于PbSO4,更易析出,故A错误;B.用Na2CO3溶液处理,Na 2CO3溶液存在水解反应CO2−3+H2O HCO−3+OH−,处理PbSO4后,CO2−3的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OH−的浓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用碳酸氢钠溶液处理PbSO4,CO2−3浓度减小,会促进HCO−3的电离,溶液的pH减小,故B错误;C.PbCO3灼烧生成PbO 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所以整个过程中只涉及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NaHCO3电离出来CO2−3的浓度小于Na2CO3中的CO2−3浓度,CO2−3浓度越大,越促进PbSO4(s)+
CO2−3(aq)PbCO3(s)+SO2−4(aq)正向移动,所以Na2CO3溶液中的PbSO4转化率较大,故D 正确。
15. 『答案』D
『解析』A.0.1mol·L-1(NH4)2SO4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大于硫酸根离子浓度,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c(NH+4)>c(SO2−4)>c(H+)>c(OH-),A错误;B.pH=4的醋酸稀释10倍,溶液中c(CH3COOH)、c(H+)均减小,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则c(OH-)增大,B错误;C.向0.1mol·L-1HF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 -)+c(F-),因此c(Na+)=c(F−),C错误;D.pH=2的H2S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OH−)+c(HSO−3)+2c(SO2−3),D正确。
16. 『答案』A
『解析』A.A点溶液中pH=1.85,则溶液中c(H+)=10-1.85mol/L,H2A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
为K a1==10-1.85mol/L ,所以c(H +)=K a1,表明溶液中c(NaHA)=c(H 2A),若恰好是10mL NaOH ,反应起始时存在c(NaHA)=c(H 2A),平衡时c(H 2A)<c(NaHA),因此所加NaOH 体积需<10mL ,会得到平衡时c(NaHA)=c(H 2A),即V 0<10mL ,故A 错误;B .B 点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为20mL ,此时反应恰好产生NaHA ,为第一个滴定终点,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H 2A)+c(H +)=c(A 2−)+c(OH −),故B 错误;C .C 点溶液为NaHA 和Na 2A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2c(A 2−)+c(HA −)+c(OH −)=c(Na +)
+c(H +),此时溶液pH=7,则2c(A 2−)+c(HA −)=c(Na +),若c(A 2−)=c(Na +)-c(HA −)-c(H 2A)成立,即得c(A 2−)= c(H 2A),显然(A 2−)≠ c(H 2A),故C 错误;D .D 点为加入NaOH 溶液40mL ,此时溶液中恰好生成Na 2A ,为第二个滴定终点,此时Na 2A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 为
9.85,发生水解的方程式为A 2−+H 2O ⇌HA −+OH −,则A 2−水解平衡常数K hl ====10-6.81,故D 错误。
17. 『答案』(1)<
(2)2Cl 2(g)+2H 2O(g)+C(s)=4HCl(g)+CO 2(g) ΔH =-290 kJ/mol
(3)ΔH =-(E 2-E 1)kJ/mol 减小 减小
(4)K=21
K K 『解析』
(1)燃烧热是1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1mol 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l)时,放出的热量为238.6kJ ,而当1mol 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g)时,放出的热量小于238.6kJ ,故a<238.6;故答案是:<;(2)有1mol Cl 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 kJ 热量,2mol Cl 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290 kJ 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l 2(g)+2H 2O(g)+C(s)= 4HCl(g)
+CO 2(g) ΔH =-290 kJ/mol ;故答案是:2Cl 2(g)+2H 2O(g)+C(s)=4HCl(g)+CO 2(g) ΔH =-290kJ/mol ;
(3)由图像可知该反应是一个能量降低的反应,所以属于放热反应;∆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所以∆H =(E 1-E 2)kJ/mol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所以E 1、E 2的变化是减小;故答案是:∆H =-(E 2-E 1)kJ/mol ;减小;减小;(4)C(s)+CO 2(g)
2CO (g)反应的平衡常数K 1=c 2(CO)/c(CO 2);C(s)+H 2O(g)
CO(g)+H 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2=c(CO)c(H 2)
/c(H 2O);CO(g) +H2O (g)H2(g) +C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c(CO2)×c(H2)/c(CO)×c(H2O),所以K=K2/K1;故答案是:K=K2/K1。
18. 『答案』(1)10-5
(2)1
(3)d>c>b
(4)D
(5)D
(6)11V/9
『解析』常温下,向浓度为0.1mol·L-1、体积为V 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的pH逐渐减小,恰好反应时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继续滴加盐酸时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结合图像和问题分析解答。
(1)滴定前氨水中氢离子浓度是10-11mol/L,则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是0.001mol/L,则该温
度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
33
5
3
1010
10
0.110
--
-
-
⨯
=
-。
(2)由图像可知d时加入盐酸的体积与
氨水的体积相同,二者恰好反应,根据NH3·H2O~HCl可知滴定过程中所用盐酸的浓度是0.1mol/L,所以盐酸溶液的pH=1。
(3)在b点时,溶质为一水合氨和氯化铵,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氯化铵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
在c点时,溶质为一水合氨和氯化铵,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等于氯化铵的水解程度,溶液显中性,对水的电离平衡没有影响。
在d点时溶质为氯化铵,铵根水解显酸性,对水的电离其促进作用,所以b、c、d三点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大小顺序为d>c>b。
(4)滴定时,由b点到c 点的过程中:A.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c(H+)·c(OH-)不变;B.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及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c(H+)·c(NH3·H2O)/c(NH+4)=c(H+)·c(NH3·H2O)·c(OH−)/ c(NH+4)·c(OH-)=K W/K b,温度不变,该比值不变;C.c(NH+4)·c(OH-)/c(NH3·H2O)=K b,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D.滴定时,由b点到c点的过程中,氢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不断减小,因此c(H+)/c(OH-)的比值增大。
(5)A.由图像可知点b反应后溶液是氯化铵与一水合氨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物,溶液显碱性,说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的水解程度,由电荷守恒c(NH+4)+c(H+)=c(OH-)+c(Cl-)、物料守恒2c(Cl -)=c(NH3·H2O)+c(NH+4)可知所示溶液中:c(NH+4)+2c(H+)=2c(OH-)+c(NH3·H2O),A错误;B.由图像可知点c所示溶液中pH=7,即c(H+)=c(OH-),由电荷守恒c(NH+4)+c(H+)=c(OH -)+c(Cl-)可知c(Cl−)=c(NH+4),因此溶液中c(Cl−)<c(NH+4)+
c(NH3·H2O),B错误;C.由图像可知d时加入盐酸的体积与氨水的体积相同,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水解溶液显酸性,则点d所示溶液中:c(Cl-)>c(NH+4)>c(H+)>c(OH-),C错误;D.当一水合氨较多,滴入的HCl较少时生成氯化铵少量,溶液中氨水浓度远大于氯化铵浓度,因此滴定过程中可能有:c(NH3·H2O)>c(NH+4)>c(OH-)>c(Cl-)>c(H+),D正确;答案选D。
(6)设盐酸的体积为xL,e点时溶液的pH=2,则0.1mol/L×xL-0.1mol/L×VL =0.01mol/L×(x+V)L,解得x=11V/9。
19. 『答案』(1)> >
(2)0.005mol·(L·min)−1AB 移走0.1mol NH3=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NH3生成量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应为吸热反应,a>0,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则ΔS>0,故答案为:>;>。
(2)①根据反应速率v(NH3)=Δn/VΔt=(0.1−0)mol/2L×10min=0.005mol/(L·min),故答案为:0.005 mol/(L·min)。
②由图象可知各组分物质的量变化增加,且10min时变化是连续的,20min达平衡时,Δn(N2)=0.025mol×4=0.1mol,Δn(H2)=0.025mol×12=0.3mol,Δn(NH3)=0.025mol×8=0.2mol,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三种气体物质的速率增加倍数相同,说明10min可能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缩小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应该反应物的速率增加倍数大,降低温度,应该反应速率减小,增加NH3物质的量,逆反应速率增加的倍数大,故使用催化剂、缩小体积符合,故选AB,故答案为:AB。
③第25分钟,NH3的物质的量突然减少,而H2、N2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应是分离出NH3;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反应进行到时35-40min,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第二次平衡状态,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抽去0.1mol NH3,故答案为:移走0.1mol NH3;=。
20. 『答案』(1)bc HCO−3+OH-=CO2−3+H2O
(2)CO2+2OH-+Ca2+=CaCO3↓+H2O HSO−3
(3)O2+2HSO−3=2SO2−4+2H+碱性海水的中和及稀释作用,鼓入空气排除了部分CO2『解析』(1)①a.由图象分析可以知道,pH=8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主要是HCO−3,故a 正确;b.A点是碳酸氢根离子物质的量分数与二氧化碳和碳酸分子物质的量分数相同,溶液中H2CO3和HCO3-浓度不相同,故b错误;c.由图象分析可以知道当c(HCO−3)=c(CO2−3)时,pH=10溶液显碱性,c(H+)<c(OH-),故c错误。
本小题答案为:bc。
②pH=8.4的水溶液中主要是HCO−3,加入NaOH溶液时,反应为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
=CO2−3+H2O。
本小题答案为:HCO−3+OH-=CO2−3+H2O。
(2)①海水中钙离子在碱溶液中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a2+=CaCO3↓+H2O。
本小题答案为:CO2+2
OH−+Ca2+=CaCO3↓+H2O。
②25℃时,H2CO3电离平衡常数K1=4.3×10-7K2=5.6×10-11,H2SO3电离平衡常数K1=1.5×10-2K2=6.0×10-8,酸性强弱H2SO3>H2CO3>HSO−3>HCO−3,海水中含有的HCO−3可用于吸收S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亚硫酸氢根离子。
本小题答案为:HSO−3。
(3)①洗涤烟气后的海水呈酸性是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大于其水解,通入O2可将酸性海水中的硫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2+2HSO−3=2SO2−4+2H+。
本小题答案为:O2+2HSO−3=2SO2−4+2H+。
②上述方式使处理后海水pH升高的原因是与新鲜海水的中和以及混合的稀释作用,鼓入空气排除了部分CO2。
本小题答案为:碱性海水的中和及稀释作用,鼓入空气排除了部分CO2。
21. 『答案』(1)Cr(OH)3+OH−CrO−2+2H2O
(2)1.0×10−32
(3)13
(4)酸式润洗5cd/6b
『解析』(1)由题意可知,NaOH过量时Cr(OH)3溶解生成Cr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OH)3
+OH−CrO−2+2H2O,故答案为:Cr(OH)3+OH−CrO−2+2H2O。
(2)常温下,Cr3+完全沉淀(c≤1.0×10−5mol·L−1)时pH为5,则c(H+)=10−5mol/L,c(OH−)=10-9mol·L−1,c(Cr3+)=1.0×10−5mol·L−1,则Cr(OH)3的溶度积常数K sp『Cr(OH)3』=c(Cr3+)·c3(OH−)=1.0×10-32mol4·L-4,故答案为:1.0×10-32。
(3)50mL0.005mol·L−1的Cr2(SO4)3溶液中加入0.24mol·L−1的NaOH溶液50mL,则混合后溶液中的c(Cr3+)=0.005mol·L−1,c(OH−)=0.12mol·L−1,发生反应:Cr3++3OH-=Cr(OH)3,则反应后的c(OH−)
=0.12mol·L−1-0.015mol·L−1=0.105 mol·L−1,所以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14-pOH=14+lgc(OH−)=13,故答案为:13。
(4)①步骤Ⅱ中所以的标准溶液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需选用酸式滴定管,滴定管装液前的操作是润洗,故答案为:酸式,润洗。
②c mol·L−1的标准KMnO4酸性溶液滴定b mL一定浓度的FeSO4溶液,消耗KMnO4溶液b mL,Mn从+7价降为+2价,Fe从+2价升为+3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存在反应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