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教案第一单元第10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
步应用。

2、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3、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体会给物品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但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有时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相同。

教具准备:情境图实物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
1.故事引入。

两位小主人公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红果果,我是绿泡泡,我们很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
绿泡泡和红果果邀请我们一起到他们家里做客。

挂图出示:绿泡泡和红果果的书桌。

(红果果的书桌上散放着文具和学具,绿泡泡的书桌上放着整齐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盒盖打开着。


提问:你们喜欢谁的书桌?为什么?
出示:红果果的妈妈对红果果说:“红果果你上小学了,自己的东西应该学会自己整理。

红果果皱着眉说:“应该怎样整理呢?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2.学生尝试操作,形成分类方法。

(1)提问:如果你是红果果,会怎样整理这些东西呢?小朋友们先自己理一理,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帮助红果果整理的。

(2)学生个人整理,同桌交流。

(3)学生在实物展台下操作汇报怎样整理的,集体评议。

(4)指名操作,红果果:“谢谢大家教我的好办法,书桌上的物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放在学具盒里,一类放在铅笔盒里。

这样分一分就整齐了。


二、联系生活实际,形成分类方法
1.购物中的分类。

(1)红果果妈妈:“红果果你真棒!瞧瞧妈妈在超市买的这些东西,你能帮着分一分,整理一下吗?”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的物品。

(2)红果果:“行!都有哪些东西?”同桌学生互相交流红果果提出的问题。

(3)红果果:“把这些东西放在两个袋子里,你知道怎样放合适吗?”四人小组讨论并操作。

(4)学生汇报。

(5)一袋装吃的,一袋装用的,你们是这样分的吗?
2.交通工具的分类。

(1)出示课本中“想想做做”第3题中的各种交通工具。

红果果:“小朋友,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
同桌学生互说。

(2)红果果打开百科全书说:“小朋友,你知道它们各在哪里行驶吗?”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卡片分一分,然后和好朋友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3)学生操作,汇报分类方法。

小朋友,只要你做有心人,仔细观察,在生活中,你能发现很多物体可以按一定标准分类,有的可以分成两类,有的还可以分成三类、四类等。


三、走进大自然,掌握分类方法
1. “动物篇”(“想想做做”第1题,突出三种生活环境:水中、陆地、天空),
红果果:“大自然中的这些动物可以分类吗?”
(1)小组讨论交流:你认识哪些动物?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吗?
(2)学生每人用学具卡片操作分类。

(3)学生汇报,演示学生分类结果,集体讲评。

小结:小朋友说得有道理,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这些动物就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 “植物篇”(“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可以怎样分呢?先自己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2)学生操作汇报,集体评议。

总结:小朋友们开动脑筋,不仅帮助红果果学会了分一分整理学习用品的方法,还想出
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植物、动物进行分类。

你们真聪明!
四、向课外延伸,活用分类方法
谈话:分一分的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做事有很多帮助,回家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

想想该怎样整理。

明天上课时告诉大家好吗?
五、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对应练习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