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川伺服驱动器 cn3串口通信(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8年11月12日Σ-Ⅱ系列AC伺服单元SGDM-□□□DA形
关于电脑通信方式
此规格说明书是SGDM-□□□D形式的作为版本升级模式的SGDM-□□□DA形
(设计次序A)用的通信规格说明书。
请在确认机种后再使用。
《目录》
1.前言 (5)
2.基本通信规格 (5)
3.硬件规格 (5)
4.连接 (6)
4-1.1轴通信连接 (6)
4-2.多轴通信连接 (7)
4-3.RS232C连接 (8)
5.通信用连接器规格 (9)
5-1.驱动器CN3 (9)
5-2.连接器 (10)
6.通信方式 (10)
6-1.共通项目 (10)
6-2.基本通信定时 (11)
6-3.按命令解说 (12)
7.地址 (15)
7-1.参数区域 (15)
7-2.一时参数区域 (16)
7-3.操作区域 (16)
7-4.跟踪区域 (20)
7-5.跟踪控制区域 (20)
7-6.监视区域 (26)
8.功能 (32)
8-1.JOG运转功能 (32)
8-2.原点搜索功能 (33)
8-3.用户常数初始化功能 (34)
8-4.警报跟踪备份清除功能 (35)
8-5.在线自动调谐结果写入功能 (36)
8-6.旋转圈数数据清除/编码器报警复位功能 (37)
8-7.模拟指令自动零调功能 (39)
8-8.速度指令手动零调功能 (40)
8-9.转矩指令手动零调功能 (41)
8-10.模拟监视器手动零调功能 (42)
8-11.模拟监视器手动增益调节功能 (43)
8-12.电流检测自动零调功能 (44)
8-13.电流检测手动零调功能 (45)
8-14.数据跟踪功能 (46)
8-15.警报复位功能 (50)
8-16.指令脉冲计数器清除功能 (50)
8-17.反馈脉冲计数器清除功能 (51)
8-18.软件复位功能 (52)
8-19.旋转圈数上限设定 (54)
【使用上的注意】
1. 在接计算机进行通信时,因使用了CN3所以就不能连接数字操作器(JUSP-OP02A-2)。
CN3的拔出和插入必须在双方电源关闭的情况下进行。
在通电的状况下拔出和插入会导致两装置发生故障。
2.电脑通信,可以改写用户参数,运转马达等。
未经考虑的操作是非常危险。
在操作前,请熟读此规格说明书及SGDM-□□□DA形伺服单元用的用户手册,在使用时请注意安全!
3.用户参数的改写限制。
使用了“参数区域(0000H~0FFFH)”的用户参数的改写是以那个元件的性质上时的
用户参数的改换是在那个元件的每个常数10,000次为上限。
超过此上限的频繁的改写的情况下请使用“一时参数区域的(1000H~1FFFH)”((一
时)参数区域的详细情况请参照「7.地址」)。
【操作面板和电脑通信】
[操作面板]和[电脑通信]通常都只有一方有效。
在通过电脑通信时向伺服单元发送正常指令,[操作面板]则为无效状态(面板的显示器上的LED全部灭灯,不接受面板开关的输入)。
当再次[操作面板]为有效时,则会出现以下状况:
1)从电脑发出的指令的传送3分钟以上就会中断。
2)任意的数据被地址2002H所设定(参照7-3-3节)
尚且,一次「操作面板」成为有效的话,通过「电脑通信」被设定的操作方式等全部返回到“通常方式”。
所以请注意。
1.序言
在Σ系列AC伺服单元SGDM-□□□DA形(速度/位置/转矩控制用)中,通过用数字操作器连接用的和CN3,连接电脑的串行通信端口,可以能进行下列事项
①伺服单元的常数参照/设定
②伺服单元内部/动作状态的监视
③运转等
尚且,本书只是记载了与SGDM-□□DA形的电脑通信方式有关的信息。
对照本书,请参照
2.基本通信规格(除去一部分的指令)
(1)传送速度:9600 [bit / s]
(2)位数构成:开始1bit
数据7bit (JIS7bit代码)
停止1bit
偶数比率1bit
(3)同步方式:起止同步方式
(4)XON/XOFF控制无
(5)移动控制无
(6)通信方式半双工通信
3.硬件规格
(1)传送距离:最大30m(通信线的总延长)
(2)传送方式:RS422A(非绝缘方式)
(3)回路
<3>为了修正电路图此页对换为02.03.24
4.连接
电缆的连接如下
4-1.1轴通信时连接
4-2.多轴通信时的连接
最多可连15轴(电缆总长最大为30M)
(1)多轴连接(非终端连接时)
◇1:1999-03-25 GND接续修改今永(2)多轴连接(終端连接时)
因6-7之间有短路,所以接入了220Ω的终端电阻
4-3.RS232C连接
只限于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 1轴通信
・电缆长2M以下
使用下列接续可直接和计算机的RS232端口连接。
※注意:根据电脑以及动作环境,即使满足上面的条件通信也不能够良好进行的情况也会出现。
此时请使用RS232C←→RS422A变换器。
5.通讯用的连接器规格
5-1.伺服单元CN3
*各针孔功能
P:电脑S:伺服单元
5-2.连接器
◇1:1999-03-25 多轴连接用记载修正今永
6.通信方式
通信是从电脑发送指令,而且根据伺服单元回应来进行。
基本的指令/回应是从‘W’开始的JIS代码的文字列“Wncaaaaddddss[CR]”的由14文字构成。
(n c d a s,表示各自十六进制数1位)
6-1共通项目
(1)“W”(指令开始符号)
“W”(JIS代码57H)是指令文字列的开始符号
根据“W”的接收,在伺附单元内接收缓冲被复位。
(2)c(指令)
C是指令代码(把上述指令做为JIS代码的符号)。
各指令的发送/功能/应答将在后面作详细的解说
(3)n(轴地址)
n是代表轴地址(把轴地址0~F做为JIS代码的符号)
轴地址在用户常数Pn000 第2位设定。
※[1轴通信]和[多轴通信]
(4)ss(检查和)
ss是检查和(把十六进制数2位行做为JIS代码的符号)
指令应答是Wn
1c
1
a
1
a
2
a
3
a
4
d
1
d
2
d
3
d
4
s
1
s
2
[CR] 时,16进制数的加算,把n
1
c
1
+a
1
a
2+a
3
a
4
+d
1
d
2
+d
3
d
4
+s
1
s
2
的下位1位变成像OOH那样的数。
(4)[CR]
[CR]是在JIS代码中的0DH的程序段结束滑架返回代码。
作为指令/应答的终端符号使用
※【注意】
16进位数JIS代码的拉丁字母(A~F)只能用大写。
6-2.基本通信定时
通信全部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
通信是指从发出指令开始的。
伺服单元在接收到信号后200MS以内开始发送应答。
若超过200MS应答不能返回,则暂停一次,再次发送指令。
尚且,如果指令发送后没有得到应答,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原因。
1)轴地址不正确
2)通讯定时不正确
(完成应答发信前/在禁止送出指令定时中指令被发送)
3)指令和规定的格式不一样
(不是十六进制JIS代码/文字数不符合/检查和不符合等)
4)指令送信时发生通信异常
5)指定未定义的指令
6-3.按指令的解说
6-3-1.数据参照命令
此命令是从伺服单元中参照指定地址的数据1字的指令。
指令:Wn0aaaa0000ss[CR]
应答:Wneaaaaddddss[CR]
(1)aaaa(地址)
aaaa是参照的数据的地址(把16进制数4位做为JIS代码的符号)详细请参考[7.地址]
(2)dddd(数据)
dddd是被参照的数据(把16进制数4位做为JIS代码的符号)。
参数/监视数据等用16进制数表示。
(3)e(状态)
e是指应答的状态(把16进制数1位做为JIS代码的符号)
【使用例】
例1)参照「Pn100:速度环增益」(数据40Hz,轴地址=0)指令:W0001000000FF[CR]
应答:W0001000028D7[CR]
(2)错误参照了不存在的地址(C000H)
指令:W00C000000040[CR]
应答:W08C000000038[CR]
6-3-2.数据设定指令
此指令是向伺服单元的指定地址设定数据1字的命令。
指令:Wn1aaaaddddss[CR]
应答:Wneaaaaddddss[CR]
(1)aaaa(地址)
aaaa是设定的数据的地址(把16进制数4位做为JIS编码的符号)详细请参照(7.地址)
(2)dddd(数据)
dddd是设定的数据(把16进制数4位做为JIS编码的符号)。
参数/操作等用16进位制来设定。
(3)e(状态)
e是应答的状态(把16进位数1位做为JIS代码的符号)
【使用例】
例1)在「Pn304:JOG速度」设定1000[r/min] (轴地址=0)
指令:W01030403E80D[CR]
应答:W01030403E80D[CR]
(2)错误的设定上述参数20000[r/min](超过了上限值)指令:W0103044E208A[CR]
应答:W0503044E2086[CR]
6―3-3.数据列参照指令
此指令是只指定字数总括起来,参照从伺服单元的指定地址开始的数据的命令。
跟踪数据的参照用(本指令只是对于跟踪区域才可能使用)
指令:Wn2aaaabbbbss[CR]
应答:Wneaaaabbbbssdddd………dddd[CR]
(1)aaaa(首位地址)
aaaa是参照内存区域的首位地址(把16进制数的4位做为JIS代码的符号)。
详细请参照[7.地址]
(2)bbbb(参照数据数)
bbbb是参照的数据数(把16进制数的4位做为JIS代码的符号)
参照数据列的字数用16进位制表示
(3)dddd…dddd(数据列)
dddd是被参照的数据列(把16进制数的4位做为JIS代码的符号)
因为是JIS代码,所以指定字×4字符被发送。
(4)e(状态)
* 状态不正常的情况下数据列就不能发送,下述的应答返回。
应答:Wneaaaabbbbss[CR]
【使用例】
例1)从跟踪区域1(3000H)参照数据500点(字数)(各地址进入跟踪区域的情况下)。
指令:W02300001F4D9[CR]
应答:W02300002F4F930003001…31F3[CR]
例2)参照从指定(0100H)追踪区域以外的数据100点(字数)
指令:W020100006499[CR]
应答:W0A0100006491[CR]
7.地址
SGDM-□□□DA形的伺服单元的地址如下所示。
※关于规格书内数值的表示
像有****H…16进制,****…10进制这样的文字的后面带有[H]的场合是表示16进制数,没有带任何字母的表示10进制。
7-1.参数区域(0000H ~ 0FFFH)
参数的地址表示为[地址=Pn号]。
(例如Pn100的地址是0100H)
关于Pn号及其详细内容请参照SGDM-□□□DA的产品规格说明书。
7-2.一时参数区域(1000H ~ 1FFFH)
一时参数地址的表示为[地址=Pn号+1000H]
(例如Pn100的地址是1100H)。
在一时参数区域进行设定时,此设定值不是写在EEPROM,只是变更RAM的内容(关闭电源设定无效)。
在频繁地变更参数时使用。
尚且,参照的场合和通常的参数区域作相同的处理。
7-3.操作区(2000H ~ 2FFFH)
操作区域是为了使用伺服单元各个功能的设定/参照区。
地址如下所示:
7-3-1.操作方式设定/参照(2000H)
SGDM-□□□DA操作用的方式如下所示。
各操作方式的功能及详细操作方法请参照[8.功能]
※通过操作模式的限制
在[通常模式]以外的情况下不能实行“数据参照”,“数据设定”以外的指令。
另,根据操作模式进行“数据设定”时也会遇到访问地址受限制的情况。
关于各个模式下受限制的地址请参照[8 功能]。
※操作模式切换时的注意项
除了[通常模式]以外,其它各操作模式只能由[通常模式]来变更。
在设定操作模式时,务必设定[通常模式]后再进行。
7-3-2.操作设定(2001H)
在各模式下设定操作指令(不能参照)。
以下只是显示了主要的意思,各模式下的详细设定请参照[8.功能]
7-3-3.操作面板有效设定(2002H)
在这个地址一旦设定了任意的数据操作面板就变为有效。
请在与电脑通信处理结束时使用。
尚且,本地址只限“设定”不能“参照”。
※“操作面板”和“电脑通信”的切换
本书开头记载
请参照关于「操作面板」和「电脑通信」
7-3-4.在线自动调谐刚性设定/参照(2003H)
设定/确认在线自动调谐的刚性。
设定以下表示的设定值。
设定的标准等请参照SGDM-□□□DA的用户手册。
在本地址进行设定时,以下的参数也会相应的变更。
※请注意上述的参数变更时不是指“刚性变更”时,而是“刚性设定”时。
※通讯定时(禁止送信定时)
在已设定刚性时,应答后最大1秒内不能接受通信。
直至下次指令发送请空1秒。
7-3-5.密码的设定/参照(2004H)
设定禁止最终用户改写用户参数。
尚且,此设定仅限数字操作器及操作面板适用(使用电脑通信在常时可以改写)
7-4.追踪区域(3000H ~ 3FFFH)
追踪区域是被・ç 数据追踪模式…追踪数据的收藏所使用的区域。
拥有各1000点(1字节/点)的内存区域可用在2面。
7-5.追踪控制区域(5000H ~ 5FFFH)
追踪控制区域是设定・ç数据追踪模式实行时的各种条件的区域。
内容和地址请参照下列。
7-5-1.追踪1/2对象选择(5000H/5001H)
在追踪区域的追踪1和追踪2中选择收藏对象。
设定在通常情况下,对于追踪区域1面而言可以选择数据对象1点和I/O信息1点。
设定形式如下,上位/下位各1字节设定
追踪内存领域的各点的数据形式参照下图。
(1)追踪数据选择
下位1字节的追踪数据可从下列对象中选择。
※单位变换
“位置偏差”以外的参照追踪数据使用以下的参照数据,变换单位。
1)转矩指令
转矩指令[%] =数据× MAXTRQC ÷15000
2)反馈速度/指令速度
速度[r/min] =数据× OSVELCC ÷15000
3)指令脉冲速度
指令脉冲速度[r/min] =
RATA 60×1000×1000 1
数据×――――×―――――――――×――――――――
PGPULSE
RATB CYCLEC ×22
(2)I/O信息选择
上位1字节I/O信息可从下列对象来选择。
尚且,理论上,表现信号本身(Hi:1/Lo:0)
7-5-2.取样间隔(5002H)
数据追踪及工作台运转下想把取样时间设定为ST[μs]时,设为:
SMPTMS=ST/CYCLEC
此时在每个ST时间把数据保存在追踪内存。
取样间隔在2~FFFF间可能设定
・ç注意:即使设定在0~1也不会发生“数据异常”。
7-5-3.预触发数据数(5003H)
追踪区域的追踪1/追踪2纳入各1000点的数据。
其间,通过触发检测在此地址设定之前的几个数据。
另外,无触发的情况下,设定无效。
7-5-4.触发条件(5004H)
数据跟踪时,设定使用触发的对象和条件。
设定如下
尚且,下降/上升边缘触发一同有效时,在数据由上次值开始变化了的情况下,触发被检测。
另,一同无效的情况被看作是「无触发」。
7-5-5.触发电平(5005H)
根据触发电平在触发条件下所选择的触发是跟踪数据还是I/O数据,两者的意义是不同的。
尚且,无触发时此地址的设定是无效的。
(1)跟踪数据的场合
通过带符号的数据来设定触发器电平。
“位置偏差”以外的设定值,通过以下的参照数据设定变换后的事项。
1)扭矩指令
数据=扭矩指令 [%] ×15000÷ MAXTRQC
2)反馈速度/指令速度
数据=速度[r/min] ×15000÷ OSVELCC
3)指令脉冲速度
数据=
RATB CYCLEC×2
PGPULSE 指令脉冲速度[r/min] ×――――×―――――――――×2
RATA 60×1000×1000
(2)触发器I/O的场合
在触发条件下能够I/O的只是在跟踪1或是在跟踪2的对象选择中所选择的I/O。
在此
7-5-6.触发地址(5006H)
跟踪完成后,通过参照此地址,可以明白检测出的触发地址。
请参照此触发发生的地址(TRGADR)和被设定的预触发数据数(PTRGNO)和跟踪区域1的总点数1000...
预触发数据(触发发生前数据)
(TRGADR - PTRGNO)~(TRGADR -1)
触发后数据(触发检测后数据)
TRGADR ~(TRGADR - PTRGNO)
※但是在(TRGADR - PTRGNO)< 0的情况下是
1000 +(TRGADR - PTRGNO)
(TRGADR -1)< 0的情况下是
999
尚且,因为此触发地址是表示1000点以内的位置,所以实际的地址成为
跟踪1…+3000H
跟踪2…+3800H
※注意
1)因为触发检测周期的关系,从满足触发条件到被检测,最大推迟2ms。
2)短时间(2ms以内)的触发有漏掉的可能性。
7-6.监视区域(8000H ~ 8FFFH)
监视区域是为了参照驱动器的固有信息/动作状态等的区域。
※符号:S=附带符号的数据/U=无符号数据/-=代码等
《可以使用的命令》
【监视数据详细】
详细表示监视数据中关于单位有「bit」「**代码」等不易明白的事项。
关于其他的监视数据,请参照用户手册等。
7-6-1.输入信号监视(8005H)
监视输入信号的状态。
理论上,就这样表示信号(Hi:1/Lo:0)
7-6-2.输出信号监视(8006H)
监视输出信号的状态。
理论上,就这样表示信号(Hi:1/Lo:0)
7-6-3.报警代码(8500H~850AH)
现在报警/异常跟踪备份数据是根据报警内容返回如下数据。
(1)报警一览表
(2)正常状态以及警告代码一览表
※1:正常时的表记
表示正常状态的「0099」不是报警代码,表示的是「不是报警状态」。
请不要用「A.99」来表示。
(1)报警一览表<2>
<2>规格变更00.03.30
7-6-4.马达类型(8514H)
可以参照现在驱动器连接的马达型号和输入电压。
参照数据如下形式。
各代码如下
7-6-5.编码器类型(8516H)
可以参照现在驱动器所连接的编码器的分辨率和类型。
参照数据如下形式。
各代码如下
7-6-6.驱动器类型(8800H)
可以参照驱动器的型号和所接续的选择基板的型号。
参照数据如下。
各代码如下
7-6-7.用户常数号码(8900H~89FFH)
可以参照驱动器的用户常数(以下参数)的号码(Pnxxx)。
8xFFH中能够参照的参数个数以n(个)来表示时
可以参照8x00H~8x00H+(n-1)
的地址,驱动器的“参数号码”作为参照值可以取得。
通过参照上述全部的地址,可以知道全部参数的号码。
※注意
被参照的参数号码是任意顺序排列的,没有规则性,所以请注意。
8.功能
8-1.JOG运转功能
根据在操作方式中设定「JOG运转方式」,可以进行JOG运转。
运转速度是在「Pn304:JOG速度」中进行设定的。
如结束「JOG运转方式」,请设定「通常方式」。
达到「通常方式」,马达就会停止。
另,在操作设定中,如“驱动器ON”,则把“驱动器OFF”。
※「JOG运转方式」设定的限制
「JOG运转方式」不能在驱动器ON中设定(「数据异常」作为回应返回)。
<2>
「JOG运转方式」不能在禁止写入参数状态(Fn010=0001)中设定。
(「数据异常」作为回应返回)
<2>功能限制追加00.03.30
通过设定“2”(正转)或是“3”(反转),运转马达约1[s],通过设定“0”让马达停止。
通过在1[s]以内,再次设定“2”或是“3”,就可以连续运转马达。
另,通过设定“4”,可以进行「驱动器ON/驱动器OFF」的切换。
※注意
1.在JOG方式中,OT(超程)信号会被屏蔽。
8-2.原点检索功能
通过在操作方式中设定「原点检索方式」,在最近的C相检测位置处可以定位马达。
原点检索时,马达以60[r/min]的转速向指定方向运转。
「原点检索方式」是在完成原点检索后,则「原点检索完成」变为“1”。
请参照「原点检索完成」来确认是否完成。
另,在实行途中,如想中止原点检索,请设定「通常方式」。
达到「通常方式」则马达停止。
此时,在操作设定中如“驱动器ON”,则把“驱动器OFF”。
※「原点检索方式」设定的限制
「原点检索方式」不能在驱动器ON中设定(「数据异常」作为回应返回)。
<2>
「原点检索方式」不能在禁止参数写入状态(Fn010=0001)中设定。
(「数据异常」作为回应返回)
<2>功能限制追加00.03.30
通过设定“2”(正转)或是“3”(反转)运转马达约1[s],通过设定“0”让马达停止。
通过在1[s]以内,再次设定“2”或是“3”,就可以连续运转马达。
另,设定“4”,可以进行「驱动器ON/驱动器OFF」的切换。
※注意
1.在原点检索方式中 OT(超程)信号会被屏蔽。
8-3.用户常数初始化功能
根据在操作方式中设定「用户常数初始化方式」,用户的常数可以返回为出厂值。
尚且,实行本处理后,请一定要进行驱动器电源的切/入。
(驱动器不能ON)。
「用户常数初始化方式」在“实行”后,正常完成初始化,则返回「通常方式」。
另,进入方式后,如想结束初始化方式,请设定「通常方式」。
通过设定“1”,开始用户常数的初始化。
※“实行”的限制
在“驱动器ON”中不能进行初始化。
请确认驱动器OFF再实行(如在“驱动器ON”中设定,则“数据异常”作为回应返回)。
※通信定时(禁止发信定时)
已设定“实行”时,回应后不受理最大10秒間的通信。
直至下次发信前请空10秒的时间。
8-4.报警跟踪备份清除功能
通过在操作方式中设定「报警跟踪备份清除方式」,全部报警跟踪备份数据可以清除为“无
报警[代码:0099]”。
「报警跟踪清除方式」在“实行”后,完成清除,则返回「通常方式」。
另,进入方式后,如想结束清除方式,请设定「通常方式」。
设定“1”,开始报警跟踪备份的清除。
※通信定时(禁止发信定时)
已设定“实行”时,回应后不受理最大2秒间的通信。
直至下次命令发信前请空2秒的时间。
8-5.在线自动调谐结果写入功能
根据在操作方式中设定「在线自动调谐结果写入方式」,使用在线自动调整可以把推测的值设于Pn103的惯量比中。
「在线自动调谐结果写入方式」在“实行”后,完成写入,则返回「通常方式」。
另,进入方式后,如想结束写入方式,请设定「通常方式」。
通过设定“1”,开始在线自动调谐结果的写入。
尚且,被写入的测定惯量比可以参照[850BH]。
8-6.旋转圈数数据清除/编码器报警复位功能
通过在操作方式中设定「旋转圈数数据清除/编码器报警复位方式」,绝对编码器的旋转圈数数据以及报警可以复位。
尚且,本处理实行后,请一定进行驱动器电源的切/入(驱动器不能ON)。
※警告!!
实行本处理,则连接的编码器的多旋转量清除为0,机械系会与目前不同,变为位置数据系。
在此状态下,运转机械会非常危险(最严重的会导致人身伤害和机械损坏)。
在实行本处理时请一定注意。
「旋转圈数数据清除/编码器报警复位方式」在“实行”后,完成清除&复位,则返回「通常方式」。
另,进入方式后,如想结束清除&复位方式,请设定「通常方式」。
※“方式设定”的限制
如果是相对值编码器,则不能设定旋转圈数清除/编码器报警复位方式。
(“数据异常”作为回应返回)。
设定“2”后,根据设定“1”,开始旋转圈数数据清除/编码器报警复位的处理。
一次设定“2”就是为了在设定方式错误时不进行复位处理的保护措施。
※“实行”的限制
在“驱动器ON”中,不能进行清除&复位。
请确认驱动器OFF再进行(如在“驱动器ON”中设定,则“数据异常”作为回应返回)。
※旋转圈数数据清除的确认
处理完成后,参照「现在的报警状态(850AH)」,来确认旋转圈数数据清除的成功/失败。
※通信定时(禁止发信定时)
已设定“实行”时,回应后,不受理最大2秒间的通信。
直至下次命令发信前请空2秒的时间。
8-7.模拟指令自动零调功能
根据在操作方式中设定「模拟指令自动零调方式」,可以自动调整转矩指令、速度指令输入的A/D偏移。
「模拟指令自动零调方式」在“实行”后,完成调整,则返回「通常方式」。
另,进入方式后,如想结束调整方式,请设定「通常方式」。
设定“1”,开始进行模拟指令的自动零调的处理。
※“实行”的限制
“驱动器ON”中不能进行。
请确认驱动器OFF再进行(如在“驱动器ON”中设定,“数据异
常”作为回应返回)。
※调整的失败
自动调整如果失败了,调整值返回为0。
自动调整的成功/失败,请通过输入0V电压运转马达来确认。
※通信定时(禁止发信定时)
如果已经设定“实行”,回应后不受理2秒以上的通信。
直至下一个命令发信前请空2秒的时间。
8-8.速度指令手动零调整功能
根据在操作方式设定「速度指令手动零调整方式」,可以手动调整速度指令输入的A/D的偏移。
※“数据设定”的限制
在「速度指令手动零调整方式」中,除了上述地址(2000H/2001H)以外,对其它地址禁止设定(“地址异常”作为回应返回)。
如结束「速度指令手动零调整方式」,设定「通常方式」。
已返回「通常方式」时的速度指令零调整用的数据(850CH)的内容作为调整用数据被保存。
通过设定“2”(UP)/“3”(DOWN),上下调整值。
此时的调整值可以在“速度指令零调整用数据(850CH)”中确认。
如果完成调整,返回“通常方式”,保存调整数据。
8-9.转矩指令手动零调整功能
根据在操作方式中设定「转矩指令手动零调方式」,可以手动调整转矩指令输入的A/D的偏移。
※“数据设定”的限制
在「转矩指令手动零调方式」中,除上述地址(2000H/2001H)以外,对其它地址禁止设定(“地址异常”作为回应返回)。
如结束「转矩指令手动零调方式」,设定「通常方式」。
已返回「通常方式」时的“转矩指令零调用数据(850DH)”的内容作为调整用数据被保存。
根据设定“2”(UP)/“3”(DOWN),上下调整值。
此时的调整值可以在“转矩指令零调用数据(850DH)”中确认。
如果调整结束,返回“通常方式”,保存调整数据。
8-10.模拟监视手动零调整功能
根据在操作方式中设定「模拟监视器手动零调整方式」,可以手动调整模拟监视的D/A的偏移。
※“数据设定”的限制
在「模拟监视手动零调方式」中,除上述地址(2000H/2001H)以外,对其他地址禁止设定(“地址异常”作为回应返回)。
如结束「模拟监视手动零调方式」,设定「通常方式」。
返回「通常方式」时的“模拟监视(CH1)零调用数据(850EH)”和“模拟监视(CH2)零调用数据(850FH)”作为调整用数据被保存。
根据设定各信道的“2”(UP)/“3”(DOWN),上下调整模拟监视的输出。
各信道的调整值是在:
CH1:“模拟监视(CH1)零调用数据(850EH)”
CH2:“模拟监视(CH2)零调用数据(850FH)”
能够确认。
如完成调整,返回至“通常方式”,保存调整数据。
尚且,信道设定5可以选择CH1,设定6可以选择CH2。
※信道补足
1.进入方式,最初是选择CH1。
2.不能参照现在所选择的信道。
8-11.模拟监视手动增益调整功能
根据在操作方式中设定「模拟监视增益调整方式」,可以手动调整模拟监视增益。
※“数据设定”的限制
在「模拟监视手动零调方式」中,除上述地址(2000H/2001H)以外,对其他地址禁止设定(“地址异常”作为回应返回)。
如结束「模拟监视调增益方式」,设定「通常方式」。
返回「通常方式」时的“模拟监视(CH1)调增益用数据(8510H)”和“模拟监视(CH2)调增益用数据(850FH)”作为调整用数据被保存。
根据设定每个信道“2”(UP)/“3”(DOWN), 上下调整模拟监视的输出。
各信道的调整值是在
CH1:“模拟监视(CH1)调增益用数据(8510H)”
CH2:“模拟监视(CH2)调增益用数据(8511H)”
中能够确认。
如完成调整,返回“通常方式”,保存调整数据。
尚且,信道设定5可以选择CH1,设定6可以选择CH2。
※信道补足
1.进入方式最初是选择CH1。
2.不能参照现在所选择的信道。
8-12.电流检测自动零调功能
在操作方式中设定「电流检测自动零调方式」,可以自动调整U/V相的电流检测的偏移。
「电流检测自动零调方式」在“实行”后,如完成调整,则返回「通常方式」。
另,进入方式后,如想结束调整方式,请设定「通常方式」。
通过设定“1”,则开始进行电流检测的自动零调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