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粮集团”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
“中粮集团”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中粮集团的突出业绩与其实施产业化战略密切相关。
中粮通过订单收购、培植基地、强化加工环节、延长产业链等方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格局,对提高集团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提升产业化水平的空间在于增强创新力、增强成本领先优势、加强营销与物流环节、塑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产业化;创新力;成本领先;营销与物流;企业文化
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或“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从事农产品、食品进出口的企业之一。
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公布的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排位中,中粮名列榜首。
中粮的业绩与其成功地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密切相关。
一、产业化战略的实施
(一)中粮面粉:从不打白条
中粮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面粉生产集团,独资和合资控股面粉企业共有7家:鹏泰(秦皇岛)面粉有限公司、郑州海嘉食品有限公司、山东中粮鲁德食品有限公司、厦门海嘉面粉有限公司、营口海嘉面粉有限公司、沈阳东大粮油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张家港东海粮油有限公司。
7家企业日处理小麦3000多吨,年产面粉为63.7万吨,实际产销量达40万吨。
主要品牌有“海嘉”、“神像”、“鹏泰”、“鲁德”等。
产品主要分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三大类,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85%和5%,产销量在全国都占首位。
中粮面粉企业加工用小麦的来源主要有3种:
一是对农户订单收购。
7家面粉企业每年通过订单收购的小麦30万吨,约占小麦采购量的50%。
二是培植基地。
郑州海嘉食品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专家指导十种植基地”的发展模式,在郑州、新乡、焦作、济源等10个县、市(区)29个乡镇,建立种植基地20万亩,签订了包括统一供种、成方连片种植、专家技术指导、优质优价收购等内容的产业化发展协议,
以国家小麦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并聘请省内专家为常年顾问,进行重点指导,保证了优质小麦的科学规范种植。
郑州海嘉食品有限公司优质小麦收购从1996年的600余吨上升到了2001年的4万余吨,占2001年全年耗用小麦的18%,大大加快了当地优质小麦的产业化进程。
三是直接收购。
鹏泰食品有限公司和郑州海嘉食品有限公司作为被批准可以直接向农户收购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与当地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进行合作(如通过当地有经营能力的粮库/站/所、粮贸公司等),直接向农民收购,并进行现金支付,从不打白条。
中粮的产业化经营不仅使当地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也使旗下企业效益大大提高,实现了企业与农产的双赢格局,对推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二)中粮米业:蒸谷米开辟新出路
作为中国最大的进出口企业之一,在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中国农产品国
际竞争力、让更多的中国农副产品走出国门方面,中粮也发挥了自己特有的优势。
在过去的50年中,中粮将中国的大米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国际市场。
仅1997年至2001年的5年间,中粮就出口大米累计1250万吨,大大缓解了国内大米库存压力。
针对国际大米市场需求疲软的形势,经过市场调研,2002年,中粮决定投资1.3亿人民币(项目总投资1.8亿人民币),与江西省粮油总公司在江西省进贤县合力打造亚洲最大的蒸谷米厂,开发蒸谷米市场,为中国大米开辟新的出路。
蒸谷米就是对稻谷进行浸泡、蒸煮、干燥等水热处理后,再加工成大米。
蒸谷米营养价值比普通白米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比同规格的普通白米每吨高出大约25美元。
国际市场对蒸谷米的需求量每年在700万吨左右。
中粮投资的蒸谷米项目,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加工技术,年产18万吨蒸谷米,全部出口到国际市场。
在选择蒸谷米的建厂地点时,中粮选择了经济比较落后的江西省进贤县。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消化稻谷7.44亿斤稻谷,解决当地6000个自然村、25万农户的卖粮难问题,使每户平均增加收入1500元,并可为当地提供150
个直接就业机会。
不远的未来,中粮将在湖北、湖南、安徽等水稻主产省再建几家蒸谷米加工厂。
中粮还建立了从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以及品牌培育的完善产业链,拥有了一批大米、小麦、水稻、玉米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中粮投资1.3亿元人民币在江西省进贤县兴建的亚洲最大的蒸谷米厂,产品全部出口到国际市场,每年可加工转化?亿多斤稻谷,将有效解决当地6,000个自然村、25万农产的卖粮难问题,使每户平均增加年收入1,500元。
现在,在中粮的总体利润中,差不多一半来自实业投资。
截止到2002年,中粮总资产420亿元,净资产122亿元。
11年间,中粮总资产增长了342%。
二、产业化的业绩
从1992年开始,为适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中粮实施产业化经营模式,由单纯从事粮油进出口贸易,向贸易和实业并重、国际和国内市场齐头并进的经营格局转变,经营范围涵盖了从种植养殖(上游)到生产、加工(中游),再到市场营销、储运(下游)等诸多环节,基本形成了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条龙的粮油产业化经营格局,形成了以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为主体,包括葡萄酒和黄酒酿造、面粉制造、大米加工、食用油脂加工、饮料生产、肉食品加工、罐头食品、果菜加工、啤酒麦芽生产等涉农产品的实业系列。
产业化经营战略使中粮能把握竞争主动,抗御各种市场风险。
目前,中粮在面粉、食用油、巧克力、啤酒麦芽、葡萄酒等领域均成为国内行业的领头羊,是中国粮油食品行业当之无愧的航空母舰。
1994年以来,中粮以良好的业绩连续9年人选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是人选全球企业500强的中国企业中唯一的涉农企业。
三、启示与展望
(一)增强创新力
创新力是是企业对经济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实现收益最大化的能力,也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
增强创新力是增强核心能力的关键。
目前我国粮油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加工深度明显不够、粮食产业链
短、增值率低等问题。
中粮集团目前也存在缺少方便食品生产的专有技术、产品加工深度不够、产业链短、增值率
低等明显不足。
中粮集团应考虑发挥油脂和面粉的优势,将自身价值链延伸,开发下游产品,进军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方便食品、速冻食品的生产加工领域。
企业必须提高技术和产品创新意识,完善技术和产品创新机制,通过提高研发投入的比例、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等方式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发展精深加工、完善物流服务等方式增强产品创新能力。
(二)增强成本领先优势
没有成本领先的优势,企业是无法生存的。
中粮集团不仅仅要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能源消耗等方面确保成本领先,还必须保证企业的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式转变,减少管理层次,建立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
中粮集团整合其各个板块的营销网络和物流渠道,要发挥相互关联的优势,各板块间通过横向战略实现信息共享、渠道共享、资源共享、智力共享、降低在流通环节的成本,提高产品利润率,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产业化进程中,中粮这样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特别应将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引入企业管理中。
从粮油订单采购、运输、仓储、中转、加工、配送、餐桌消费的的业务流程,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粮食企业的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进行信息和技术控制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协调、指导、控制作用。
供应链管理投资少、风险小,能有效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效益,降低总成本。
就实际过程而言,供应链和产业链、价值链等是重合的,粮食企业应努力采用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发挥在粮食产业化系统中的“龙头”作用。
(三)加强营销与物流环节
随着经营规模相应增大,中粮集团的食用油、面粉等企业明显存在生产能力过剩现象。
营销网络和物流渠道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这在国内食品加工企业中非常普遍。
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经营上的垄断地位将逐步消失,民营企业经资格认定后也可以加入粮食经营的行列,形成多种经济成分竞争的新
格局。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集中资产、人才和经营网络,组建股份制购销公司,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粮油加工的规模化发展,粮油商品的零售规模不断扩大,粮食购销企业应发展规模化配送及物流业务跟上步伐。
粮食购销企业本来就从事物流业务,具有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产业的基础条件,粮食购销企业应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粮食系统点多面广的传统优势,加强联合,从资源、网络的规模化人手,提高物流设施的现代化水平,走规模经营之路。
中粮集团在巩固已取得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应大力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营销网络和物流渠道,这样才能使闲置的生产能力释放出来,并得到充分的运用,进一步打击竞争对手,侵蚀其市场份额,提高自身市场占有率,使完善的营销网络和高效的物流渠道成为集团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四)塑造和谐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的,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
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对员工产生基于内省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
企业的文化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人文基础。
在粮食行业向市场化转轨的今天,这一点尤为重要。
粮食企业在实现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同时要完成其对社会的责任,要实现其社会价值。
管理者应把客户和员工放在优先考虑和尊重的位置上,通过人际关系的协调,使
企业不仅具有资金、技术、知识密集的特点,还具有感情密集的特点,不仅具有生产要素一体化的特点还具有感情一体化的特点。
中粮集团在食品行业要向知名跨国公司迈进,要长盛不衰,就要树立以消费者为本的企业文化。
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尊重消费者,要生产健康的、有营养的、高质量的食品,要降低污染、爱护环境,要积极参加公益事业。
在产业化进程中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