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市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昆虫的翅与鸟的翼的结构是不同的,但就飞行来看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A.运动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B.都有适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
C.翅与翼都具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
D.以上三项都是
2.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

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3.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P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E可以表示体内受精
C.F可以表示胎生哺乳
D.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4.下列不属于社会行为特征的是()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群体内部存在着信息交流
C.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D.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5.下列哪些项不是线形动物的特征()
A.体表有角质层,适应寄生生活B.消化道后端有肛门
C.身体一般是细长的D.身体细长而且分节
6.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合理的是()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自身不会产生影响
C.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
D.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可以增加我国生物多样性
7.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8.抗生素是()
A.细菌、真菌产生的维生素
B.细菌产生的杀死细菌的物质
C.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细菌的物质
D.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9.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B.病毒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D.病毒有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之分
10.假设你手上此刻有2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3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个()
A.12800 B.25600 C.51200 D.无法计算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蛔虫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B.龙虾身体分节,有外骨骼
C.涡虫具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D.扁形动物运动器官发达,生殖器官退化
12.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①卵生②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3.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陆生脊椎动物
B.都属变温动物
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
D.发育过程都经过变态发育
1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来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加
B.饭后立即运动能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C.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D.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的增长
15.“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

以下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
A.壁虎断尾B.章鱼喷出墨汁
C.蜜蜂跳“8”字舞D.枯叶蝶模仿枯叶的形态
16.下列关于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一些真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C.地衣是细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地衣在土壤形成中有一定作用
D.蜜蜂在汲取花蜜时可帮助植物传粉,它与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17.小明对7种动物进行了分类,类别1:美人鱼、壁虎、蟾蜍、泥鳅;类别2:蚊子、苍蝇、蝗虫。

分类依据是
A.水生还是陆生B.有无脊柱
C.飞行还是爬行D.胎生还是卵生
18.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河蚌、鲨鱼、鲫鱼B.鲸、蛇、乌龟
C.青蛙、青鱼、蝌蚪D.珍珠蚌、鲫鱼、大鲵
19.动物的运动形式依赖一定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鱼的游泳依靠的是尾的摆动B.蝗虫可以跳跃是因为它有发达的后肢C.鸟类的飞行是因为他们有翅D.因为壁虎有四肢,所以运动方式为行走20.动物作为消费者可从外界摄取食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消化分解,这种现象反映了动物在生物圈中能()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D.传播植物种子
21.下列关于动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形动物大多寄生在人、家畜、家禽和农作物体内,危害人体健康,损害农牧业生产B.扁形动物中的蚯蚓既能提高土壤肥力,还有净化环境的作用
C.许多软体动物的贝壳都是重要的中药材
D.对人类而言没有绝对的有害动物和绝对的有益动物
22.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A.大象B.鲫鱼C.金丝猴D.白蚁
23.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与之无关的特征是()
A.皮肤干燥,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
B.体温不恒定
C.在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D.用肺呼吸
24.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①蚯蚓—体表②鲫鱼—鳃③家鸽—肺和气囊④青蛙—鳃和皮肤⑤家兔—肺
A.①③⑤B.①②④
C.①②⑤D.②③⑤
25.下列关于制作泡菜和米酒的比较,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和米酒所用菌种不同B.所用的菌种都能进行出芽生殖
C.发酵都是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D.都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26.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香菇、根霉菌、乳酸菌
B.酵母菌、银耳、黄曲霉
C.青霉菌、口蘑、紫菜
D.大肠杆菌、银耳、猴头
27.下列有关微生物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解释、说明,错误的是()
A.武汉酸豇豆的泡制原理是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
B.发霉的花生、玉米不能食用,因为其中含有的黄曲霉素可能致癌
C.产甲烷细菌能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秸秆和粪便中的有机物并产生沼气
D.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并为植物制造含氮的营养物质
28.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昆虫C.鱼类D.哺乳动物
29.下图是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a、b、c、d]
B.结构[c]分泌的滑液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
C.结构[b]及其内外的韧带使关节更牢固
D.结构[e]减少两骨间的摩擦,使运动更加灵活
30.“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灰指甲学名甲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真菌细胞与细菌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具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遗传物质D.成形的细胞核二、综合题
31.由于家鸽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
书。

已有研究表明家鸽的导航包括定向与定位。

家鸽主要利用太阳和地磁定向,视觉与定位有关。

(1)家鸽具有许多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如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_____;骨骼轻薄,有些骨内部_____,可减轻体重。

家鸽用肺进行气体交换,并有_____辅助呼吸,呼吸作用旺盛。

(2)科研人员研究了嗅觉与定位的关系。

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将多只家鸽分为两组,A组用含木犀草素的溶液麻醉家鸽嗅觉,B组用_____处理作为对照。

在良好天气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求平均值后计算_____,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实验结果表明放飞距离较近时,A、B组差异不太显著,放飞距离较远时,两组差异显著,说明嗅觉与家鸽导航定位有关,而且_____。

(3)近年来,亚洲多地出现雾霾。

科研人员研究了雾霾对家鸽归巢的影响。

由于雾霾会影响家鸽的视线,因此科研人员假设随着雾霾严重程度增加,家鸽归巢速度减慢。

他们在不同雾霾程度下,从距离鸽巢200公里处,放飞大约1500只家鸽,多次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

①实验中放飞多只家鸽并进行多次实验,目的都是为了_____。

②图2所示实验结果是否支持研究人员的假设,请你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
③雾霾对家鸽产生上述影响,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雾霾干扰家鸽通过太阳和地磁的定向
B.雾霾的化学成分增强家鸽嗅觉定位
C.家鸽主要依靠视觉进行定位
32.为探究“霉菌的生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个面包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按表中A、B、C三组进行不同的处理,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A B C
实验处理
烘干后置于塑料袋中,扎
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直接置于塑料袋中,扎
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

直接置于塑料袋中,扎
紧袋口,放在冰箱里。

实验结果
(5天后
观察)
不发霉发霉不发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有________组对照实验。

(2)在整个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组。

(3)从A与B两组实验观察的结果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C与B两组实验观察的结果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食品。

33.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问题。

生态系统海洋热带雨林其他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单位面积价值(美元
25220073022321478592
/hm2·a)
(1)单位面积湿地的价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农田,这为“退耕还湖、退耕还湿”策略的科学性提供了依据。

(2)若热带雨林变成单一的经济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导致其多样性价值大幅度下降。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十分紧迫。

那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________,保护________;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

(4)“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请列举两例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方面的具体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秋分时节,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

我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

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品尝美食等活动,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此诗中描述的是春种和______两个时期的农业景象,因为“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我国于2018年设立了______节。

我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

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品尝美食等活动,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2)袁隆平为之奋斗一生的水稻(Oryza sativa L。

)是被子植物门、______纲、禾木
目、禾木科、稻属的植物,其拉丁文名中Oryza 是______名。

水稻经过加工,就是主要粮食作物“白米或糙米”,白米主要为人们提供身体所需的______类营养物质,其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

糙米与普通精致白米相比,含维生素B1的量是白米的12倍、维生素E是白米的10倍、纤维素是白米的14倍,因此多吃糙米可以改善由于缺乏______而引起的脚气病。

(3)由上图可以判断:水稻的根是______根系;花属于______媒花;种子外面有合生的种皮和果皮,里面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______作用产生并积累下来的。

35.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如图是与动物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图一蝗虫的运动中心在[ ]_____,图二家鸽的飞行器官是_____,胸肌发达能为飞行提供_____。

(2)图三关节结构模式图中,[ ]_____内含有滑液,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_____具有弹性,可以在运动中起缓冲振动的作用。

(3)人体运动系统是由_____组成的;如图四,完成屈肘动作时,[ ]____收缩,[ ]____舒张,牵动骨围绕_____活动(填标号)。

36.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运动方式多样。

如图是蚯蚓、缢蛏、鸟和人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蚯蚓体内只有肌肉没有骨骼,靠肌肉和________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2)乙图中,缢蛏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

(3)丙图中,鸟的体表覆_________,前肢变成________,可在空中自由飞行。

鸟还有许多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如胸骨有_______,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飞行。

(4)丁图是人的关节及曲肘动作模式图。

关节周围有_____包裹着,[]______内含有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曲肘动作的产生是当[]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前臂骨绕肘关节运。

(5)下图是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因为一组肌肉的两端是固着在______骨上。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

(2)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详解】
昆虫与鸟类飞行的动力来自肌肉收缩与舒张,A正确;
昆虫的翅与鸟的翼都有用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扩大了扇动空气的面积,B正确;
昆虫的翅与鸟翼都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通过扇动空气产生飞行的动力,C 正确;
以上三项都是,故D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昆虫和鸟类翅的特点。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如涡虫。

(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4)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详解】
蝗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绦虫身体背腹
扁平、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因此属于扁形动物;蛔虫身体细长,不分节,有原体腔,有口有肛门,因此属于线形动物。

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节肢动物、两栖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常见动物。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察动物的特征。

P是青蛙和鲫鱼的共同特征,Q是青蛙、鲫鱼和奶牛的共同特征,E是青蛙和奶牛的共同特征,F是鲫鱼和奶牛的共同特征,识图答题。

【详解】
A、青蛙和鲫鱼属于变温动物,因此P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A的说法错误;
B、青蛙体外受精、奶牛体内受精,B的说法错误;
C、奶牛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鲫鱼卵生,C的说法错误;
D、青蛙、鲫鱼、奶牛的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D的说法正确;
【点睛】
仔细分析三种动物的特点,结合分析选项和题意,应该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

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

动物的行为有防御行为、觅食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和社会行为等。

营社会生活的动物并不是简单的群居在一起,而是满足一定的条件。

【详解】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

选项B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特征。

【点睛】
关键知道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存在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线形动物的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详解】
线形动物的身体细长,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可见D的说法不是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点睛】
明确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即能正确答题。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详解】
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生,A错误。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B错误。

C.任何一个物种都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一旦灭绝,将永远不可能再生,它所携带的基因库也将永远消失。

因此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与人类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生物也应该保留下来,C正确。

D.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点睛】
关于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A.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A错误。

B.从题干中的曲线图可知蚯蚓、蝗虫都具备学习行为,而蚯蚓,蝗虫是无脊椎动物,即不是只有脊椎动物才具备学习行为,B错误。

C.动物越高等,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C正确。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的意义。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有的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

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详解】
A.维生素不是抗生素,故A不正确。

B.细菌不能分泌杀死细菌的物质,不符合题意,故B不正确。

C.有的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不是杀死所有细菌,故C不正确。

D.某些真菌产生的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符合题意,故D正确。

【点睛】
掌握抗生素定义,并能灵活运用才能答对题目。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
AB.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能寄生生活,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都是病毒的特点,AB正确。

C.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C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
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病毒的生命特征。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

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一个细菌分裂N次的个数是1×2N。

【详解】
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不影响细菌生活的情况下,3小时手上的细菌分裂了6次。

假设你手上此刻有200个细菌,3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
═200×26═12800(个)。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一个细菌分裂N次后细菌的个数是1×2N。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

营寄生生活的动物都有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详解】
蛔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A正确;龙虾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节,有外骨骼,B正确;涡虫头的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能辨别光的强弱,C正确;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寄生类动物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可以从鱼的体色、体表、体形以及呼吸器官、运动器官、感觉器官等。

【详解】
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①鱼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

②身体呈流线型中间大两头小。

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