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实施策划书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实施策划书⽅案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个重要⽅⾯。
下⾯是⼩编为你精⼼整理的健康教育实施策划书⽅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健康教育实施策划书⽅案篇1
健康教育是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服务项⽬之⼀,健康教育在提⾼居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的⽣活⽅式、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慢性病等⽅⾯起着重要的作⽤。
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服务项⽬,加强健康教育⼯作,为全市居民提供优质健康教育服务,特制定本⽅案。
⼀、项⽬⽬标
(⼀)总⽬标
建⽴健全全市健康教育服务⽹络;提⾼城乡公共卫⽣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员专业技术服务⽔平;以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为基本内容,在城乡居民中普及基本健康知识,培养基本健康⾏为,倡导健康⽂明的⽣活⽅式,使其掌握⾃我保健的基本技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普遍提⾼。
(⼆)年度⽬标
20XX年城乡居民健康66条传播活动覆盖率和重点⼈群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60%以上。
20XX年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
⼆、项⽬实施范围和内容
20XX年项⽬在全市所有县(区)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如下:
(⼀)制定健康教育管理规范
严格执⾏卫⽣部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服务项⽬《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必要时制定补充规定。
统⼀规范服务对象、内容、⽅式、流程等。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居民健康素养⽔平和疾病预防控制需要等,现阶段城市社区卫⽣服务机构、乡镇卫⽣院、村卫⽣室等基层医疗卫⽣机构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1.宣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
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公民健康素养促进⾏动。
2.居民健康教育:合理膳⾷、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理平衡、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等可⼲预的健康危险因素基本知识健康教育。
3.重点⼈群健康教育:青少年、妇⼥、⽼年⼈、残疾⼈、0-36个⽉⼉童⽗母等。
4.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包括⾼⾎压、糖尿病、冠⼼病、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病和狂⽝病、布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5.公共卫⽣问题健康教育:包括⾷品卫⽣、突发公共卫⽣事件、职业卫⽣、放射卫⽣、环境卫⽣、饮⽔卫⽣、戒毒、计划⽣育等公共卫⽣问题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现阶段城市社区卫⽣服务中⼼(站)、乡镇卫⽣院、村卫⽣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机构必须开展下列健康教育活动:
1.制定年度健康教育⼯作计划。
基层医疗卫⽣机构要做好健康教育年度计划,保证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计划应包括六个⽅⾯的具体内容: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时间、实施和质量控制⽅法、组织实施流程、⼈员安排、设备和材料准备、效果评价等。
2.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是发放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和健康⼿册等。
放置在基层医疗卫⽣机构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供居民免费索取。
每个机构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印刷资料。
⼆是播放⾳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基层医疗卫⽣机构正常应诊时间,在门诊候诊区或观察室内循环播放。
3.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社区卫⽣服务中⼼和乡镇卫⽣院宣传栏不少于2个,社区卫⽣服务站和村卫⽣室宣传栏不少于1个,每个宣传栏的⾯积不少于2平⽅⽶。
宣传栏⼀般设置在机构的户外、健康教育室、候诊室、输液室或收费⼤厅的显眼处,距地⾯1.5-1.6⽶⾼的位置。
专栏应标有机构名称,应根据健康教育规律、季节、疾病流⾏情况、社会活动等及时更新,社区卫⽣服务中⼼和乡镇卫⽣院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每年
更新不少于12次,社区卫⽣服务站和村卫⽣室每年更新不少于6次。
4.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在各种卫⽣宣传⽇、健康主题⽇、节假⽇,利⽤会议、集会、电影放映等社会活动,开展特定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社区卫⽣服务中⼼和乡镇卫⽣院每年公众健康咨询宣传活动不少于6次。
5.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以普及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和预防传染病、慢性病、多发病为重点内容,以⾼⾎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病、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孕产妇、0-36个⽉⼉童家长等为主要对象,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及必要的健康技能,促进辖区内居民的⾝⼼健康。
社区卫⽣服务中⼼和乡镇卫⽣院每⽉⾄少需要举办1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站和村卫⽣室⾄少每2个⽉举办1次健康知识讲座。
6.健康教育⼯作资料档案管理。
城市社区卫⽣服务机构、乡镇卫⽣院、村卫⽣室要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应及时收集、整理、妥善保管健康教育素材、记录、总结、评价等资料,包括⽂字、图⽚、影⾳⽂件等,逐步建⽴完备的⼯作档案,以便⼯作考核和效果评价。
(三)健康教育服务⽹络建设
1.健康教育是城市社区卫⽣机构、乡镇卫⽣院和村卫⽣室的主要服务内容,各级疾病控制机构要加强健康教育⼯作,各级妇幼保健、医疗机构要重视健康教育⼯作。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规定配齐健康教育专业⼈员,每个社区卫⽣服务中⼼和乡镇卫⽣院配备1名健康教育专业⼈员,社区卫⽣服务站和村卫⽣室有专⼈负责健康教育⼯作,保证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健康教育⼯作有⼈抓、有⼈管。
3.积极与⼤众媒体合作。
认真研究,协调各级电视、⼴播、报纸等⼤众媒体,开设健康教育频道或栏⽬,提⾼⼤众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效果。
(四)健康教育能⼒建设
1.健康教育设备配置。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配齐相应的健康教育设备。
社区卫⽣服务中⼼和乡镇卫⽣院应设健康教育室、宣传资料存放架、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配备照相机、电视机、DVD机、投影仪等设备,社区卫⽣服务站和村卫⽣室应设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并配备必要的设备。
2.基层健康教育服务机构专业⼈员培训。
主要培训对象:社区卫⽣服务机构、乡镇卫⽣院、村卫⽣室负责健康教育⼯作的卫⽣技术⼈员和相关医务⼯作者,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内容、⽅法、技巧,健康教育基本设备的使⽤,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
专(兼)职⼈员开展健康教育⼯作,每年⾄少接受上⼀级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学时。
3.城乡健康教育技术指导。
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定期参与城乡基层医疗卫⽣服务机构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现场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效果评价,及时掌握⼯作进展,了解和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和纠正,为政府和卫⽣⾏政部门当好参谋。
妇幼保健、卫⽣监督机构和⼆级以上公⽴医院也要根据⾃⼰的职责、服务内容等,加强对城乡基层健康教育⼯作的指导。
4.统⼀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为了降低宣传材料制作成本,节约经费,保证宣传材料的科学性和质量,达到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传播效果,基本公共卫⽣健康教育服务宣传材料主要由省、市级统⼀设计印刷,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发放⾄社区卫⽣服务中⼼和乡镇卫⽣院,再发放⾄社区卫⽣服务站和村卫⽣室。
三、项⽬组织与管理
1.各级卫⽣⾏政部门负责项⽬实施的领导与管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项⽬的具体实施,包括制定实施计划、⼈员培训、技术指导、绩效考核、信息管理等。
2.基本公共卫⽣服务健康教育主要由社区卫⽣服务机构、乡镇卫⽣院和村卫⽣室向所辖区居民提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专业机构负责组织社区和农村⼤型、集中性健康教育活动,其他医疗卫⽣机构要根据⾃⼰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卫⽣健康教育服务。
积极发挥⼤众媒体在基本公共卫⽣健康教育服务中的重要作⽤。
3.妇幼保健及其他公⽴医疗卫⽣机构根据⾃⼰的职责和服务内容,负责对基本公共卫⽣服务健康教育的技术指导。
四、项⽬执⾏时间
20XX年3⽉1⽇⾄20XX年10⽉30⽇。
五、项⽬实施监督与考核
(⼀)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卫⽣⾏政部门要将基本公共卫⽣服务健康教育项⽬实施作为重点卫⽣⼯作年度⽬标考核项⽬,纳⼊各级承担健康教育任务机构的⼯作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内容。
社区卫⽣服务
中⼼和乡镇卫⽣院分别负责对辖区内社区卫⽣服务站、村卫⽣室的健康教育⼯作进⾏经常性督导检查、效果评价。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定期对社区卫⽣服务中⼼和乡镇卫⽣院的健康教育⼯作进⾏督导检查、效果评价,每年不少于2次。
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项⽬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
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经费使⽤、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三)主要考核指标
1.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和数量。
2.播放健康教育⾳像资料的种类、次数和时间。
3.健康教育宣传栏设置和内容更新情况。
4.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健康教育咨询活动次数和参加⼈数。
5.城乡居民健康66条传播活动覆盖率和重点⼈群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
6.项⽬管理,包括健康教育服务⽹络、⼯作资料档案等。
健康教育实施策划书⽅案篇2
健康教育是我国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
为了普及卫⽣知识,促进⼴⼤市民形成健康、⽂明的⽣活⽅式,提⾼习⽔的公共卫⽣⽔平,根据县委、县政府创建省级卫⽣县城的总体部署,制定本⽅案。
⼀、指导思想
深⼊贯彻“预防为主”的卫⽣⼯作⽅针,坚持政治思想性、科学性、群众性、艺术性的健康教育基本原则,协调和联合社会各部门,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和⼿段,深⼊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作,普及卫⽣科学知识,倡导⽂明、健康、科学的⽣活⽅式,不断提⾼⼈民群众的卫⽣知识⽔平和⾃我保健能⼒,从⽽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活质量的⽬的。
⼆、⼯作⽬标
初步建⽴适应未来卫⽣事业改⾰发展,促进卫⽣城镇建设,满⾜⼈们不断的⾃我保健需求的健康教育体系,以提⾼⼈们维护健康的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卫⽣⾏为习惯和⽣活⽅式,促进⼈们健康⽔平不断提⾼。
三、主要⼯作措施
(⼀)建⽴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1.为加强对全县健康教育⼯作的领导,县政府成⽴习⽔县健康教育⼯作领导⼩组,负责全县健康教育⼯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开展⽇常⼯作。
2.全县各乡镇(区),县政府⼯作部门,各县属机构,各居(村)委会、社区等也要分别成⽴健康教育⼯作领导⼩组,组织落实本区域、本单位健康教育⼯作的开展,并确定1-2名专(兼)职⼈员负责⽇常⼯作。
(⼆)建⽴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
加强固定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在县城区主要街道及各社区建⽴健康教育宣传栏,县电视台、政府⽹站、县外宣中⼼等新闻媒介要开辟专门的健康教育专栏,各乡镇,社区、街道办事处,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居委会等,也要结合实际,在单位醒⽬位置建⽴健康教育专栏。
利⽤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向⼴⼤⼈民群众,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三)加强全县健康教育⼯作的规范化管理
积极组织全县健康教育专(兼)职⼯作⼈员进⾏创卫标准学习和健康教育业务知识培训,提⾼他们的业务⽔平和⼯作能⼒。
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各⾏业要依据健康教育管理标准,明确学校、医院、社区和⼯作场所、⼤众传媒等各类健康教育⼯作的具体要求,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强化健康教育⼯作的经常性指导和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四)深⼊开展全民卫⽣知识学习和教育
积极组织“卫⽣知识进万家”活动,在全县掀起卫⽣知识学习的⾼潮。
重点针对学⽣、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职⼯、病⼈及其家属等不同⼈群,采取卫⽣知识讲座、健康咨询、⿊板报、宣传栏、印发卫⽣知识宣传单或⼩册⼦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全民卫⽣科学知识和⾃我保健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民群众的卫⽣知识知晓率和健康⾏为形成率。
(五)积极开展控烟健康教育
在全县⼴泛开展创建“⽆吸烟单位”活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具及各单位禁烟区内要设置醒⽬的禁⽌吸烟标志,提倡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单位⼯作⼈员带头禁烟。
组织开展⼤规模的禁烟宣传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浓厚的禁烟氛围,要确保全县城乡范围内⽆烟草⼴告。
四、⼯作职责
(⼀)各级健康教育⼯作领导组织的⼯作职责
1.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健康教育⼯作,制定健康教育⼯作的相关政策,组织开展⼯作。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卫⽣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
3.保证健康教育经费投⼊。
4.健康教育主管⼈员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健康知识培训。
5.开展健康教育⼯作的资料齐全,及时归档。
6.抓好典型⽰范,及时总结推⼴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
(⼆)卫⽣系统的⼯作职责
1.各级医疗机构建⽴健全健康教育组织⽹络,根据全县健康教育⼯作计划及⼯作要点,制定年度健康教育⼯作计划,及时总结上年度⼯作,有健康教育经费投⼊,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医院⼯作,创建⽆烟医院。
2.有开展健康教育⼯作必备的硬件设备(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或摄像机、VCD或DVD、电视);设置健康教育橱窗和宣传板(展板),内容⾄少每季度更换⼀次。
3.对就诊病⼈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使相关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70%。
4.每年对医护⼈员⾄少进⾏⼀次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三年内培训率达到90%以上。
(三)各居(村)委会健康教育的⼯作职责
1.积极开展创建“健康进社区”活动,辖区内⽆烟草⼴告。
2.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利⽤橱窗、⿊板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内容每季度⾄少更换⼀次;每季度开展⼀次居(村)民健康教育知识讲座;针对⾼⾎压、糖尿病、⼼脑⾎管病等⾼危重点⼈群开展健康教育,每⽉⾄少⼀次。
3.居(村)民健康教育知晓率≥75%,居(村)民健康⾏为形成率≥60%。
(四)学校健康教育⼯作职责
1.有覆盖全校的健康教育组织⽹络,有年度⼯作计划和⼯作总结。
2.争创健康促进学校,中⼩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注重培养学⽣养成良好的卫⽣⾏为;学⽣健康知识知晓率≥90%,健康⾏为形成率≥80%。
3.利⽤多种形式向学⽣和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宣传。
(五)、其他⾏业健康教育⼯作职责
1、成⽴健康教育领导⼩组,制订本系统健康教育⼯作计划,督促开展健康教育⼯作。
2、联合县卫⽣部门采取举办培训、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职⼯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职⼯健康知识及格率达80%以上,健康⾏为形成率达70%以上。
3、结合季节性传染病发病规律,办好健康知识宣传栏。
五、⼯作要求
全县各级健康教育⼯作领导⼩组要切实加强领导,根据县健康教育⼯作领导⼩组的统⼀安排,组织开展本单位健康教育⼯作;要建⽴有效的沟通联系机制,加强单位间的协调,形成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
县健康教育所要组织和指导全县健康教育⼯作的开展,为健康教育⼯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并开展考核检查、效果追踪、评价等⼯作。
各乡镇(区)⼈民政府、县⼈民政府各⼯作部门、县属各企事业单位和⼈民团体要按照本⽅案要求,将健康教育⼯作列⼊重要议事⽇程,根据健康教育⽬标任务,充分结合本乡镇、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逐级分解,制定实施计划和具体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我县创建省级卫⽣县城⼯作如期达标。
健康教育实施策划书⽅案篇3
根据《中⼩学健康教育指导刚要》、《学校卫⽣⼯作条例》及区教育局对学校健康教育⼯作的安排,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案。
⼀、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健康第⼀的指导思想,全⾯推进我校健康教育⼯作的开展,积极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学⽣的健康意识和⾃我保健能⼒。
⼆、总体⽬标和⼯作原则
(⼀)总体⽬标
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良好的卫⽣习惯和⽣活⽅式,监测学⽣健康状况,改善学校卫⽣环境和教学卫⽣条件,加强学⽣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学⽣的健康素质。
(⼆)⼯作原则
1、⾯向全体师⽣
2、⾝⼼兼顾:在内容上做到⽣理健康知识与⼼理健康知识并重。
3、统筹结合:在⽅式⽅法上统筹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学校⼯作,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知⾏转化: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内化为学⽣的健康习惯和⽂明⽣活⽅式,既关注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关注健康⾏为形成率,为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5、互相促进:在⽬的上坚持⼀切为学⽣服务的原则,做到服从⼤局、服务学⽣。
三、具体的⽬标要求和基本内容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五个领域:健康⾏为与⽣活⽅式、疾病预防、⼼理健康、⽣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根据⼉童青少年⽣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依照⼩学低年级、⼩学中年级、⼩学⾼年级,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合理分配到五级⽔平中,分别为⽔平⼀(⼩学1-2年级)、⽔平⼆(⼩学3-4年级)、⽔平三(⼩学5-6年级)。
(⼀) ⽔平⼀(⼩学1-2年级)
1、⽬标
知道个⼈卫⽣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卫⽣知识;了解保护眼睛和⽛齿的知识;知道偏⾷、挑⾷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饮⽔、饮⾷习惯;了解⾃⼰的⾝体,学会⾃我保护;学会加⼊同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友好相处;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法;了解环境卫⽣对个⼈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维护环境卫⽣意识。
2、基本内容
(1)健康⾏为与⽣活⽅式: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纸屑等垃圾;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勤洗澡、勤换⾐、勤洗头、勤剪指甲(包含头虱的预防);不共⽤⽑⼱和⽛刷等洗漱⽤品(包含沙眼的预防);不随地⼤⼩便,饭前便后要洗⼿;正确的洗⼿⽅法;正确的⾝体坐、⽴、⾏姿势,预防脊柱弯曲异常;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做眼保健操;每天早晚刷⽛,饭后漱⼝;正确的刷⽛⽅法以及选择适宜的⽛刷和⽛膏;预防龋齿(认识龋齿的成因、注意⼝腔卫⽣、定期检查);适量饮⽔有益健康,每⽇适宜饮⽔量,提倡喝⽩开⽔;吃好早餐,⼀⽇三餐有规律;偏⾷、挑⾷对健康的影响;经常喝⽜奶、⾷⽤⾖类及⾖制品有益⽣长发育和健康;经常开窗通⽓有利健康;⽂明如厕、⾃觉维护厕所卫⽣;知道蚊⼦、苍蝇、⽼⿏、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2)疾病预防: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些传染病。
(3)⼼理健康:⽇常⽣活中的礼貌⽤语,与同学友好相处技能。
(4)⽣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来”。
(5)安全应急与避险: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应遵守的基本交通规则;乘车安全知识;不玩危险游戏,注意游戏安全;燃放鞭炮要注意安全;不玩⽕,使⽤电源要注意安全;使⽤⽂具、玩具要注意卫⽣安全;远离野⽣动物,不与宠物打闹;家养⽝要注射疫苗;发⽣紧急情况,会拨打求助电话(医疗求助电话:120,⽕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
(⼆)⽔平⼆(⼩学3-4年级)
1、⽬标
进⼀步了解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眼知识,学会合理⽤眼;了解⾷品卫⽣基本知识,初步树⽴⾷品卫⽣意识;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初步学会合理安排课外作息时间;初步了解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了解肠道寄⽣⾍病、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等疾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法;了解容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熟
悉常见的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单处理⽅法;了解⽇常⽣活中的安全常识,掌握简单的避险与逃⽣技能;初步了解⽣命的意义和价值,树⽴保护⽣命的意识。
2、基本内容
(1)健康⾏为与⽣活⽅式:读书写字、看电视、⽤电脑的卫⽣要求;预防近视(认识近视的成因、学会合理⽤眼、注意⽤眼卫⽣、定期检查);预防眼外伤;不吃不洁、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品;⽣吃蔬菜⽔果要洗净;⼈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长发育和预防疾病;睡眠卫⽣要求;⽣活垃圾应该分类放置;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于健康的物质,避免被动吸烟。
(2)疾病预防:蛔⾍、蛲⾍等肠道寄⽣⾍病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营养不良、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认识传染病(重点为传播链);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痘、腮腺炎、⿇疹、流脑等)的预防;冻疮的预防(可根据地⽅实际选择);学⽣应接种的疫苗。
(3)⽣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的⽣命周期包括诞⽣、发育、成熟、衰⽼、死亡;初步了解⼉童青少年⾝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学会保护⾃⼰。
(4)安全应急与避险:游泳和滑冰的安全知识;不乱服药物,⽕灾发⽣时的逃⽣与求助;地震发⽣时的逃⽣与求助;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即冲洗伤⼝,及时就医,及时注射狂⽝疫苗;⿐出⾎的简单处理;简便⽌⾎⽅法(指压法、加压包扎法)。
(三)⽔平三(⼩学5-6年级)
1、⽬标
了解健康的含义与健康的⽣活⽅式,初步形成健康意识;了解营养对促进⼉童少年⽣长发育的意义,树⽴正确的营养观;了解⾷品卫⽣知识,养成良好的饮⾷卫⽣习惯;了解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树⽴吸烟有害健康的意识;了解毒品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毒品危害;掌握常见肠道传染病、⾍媒传染病基本知识和预防⽅法,树⽴卫⽣防病意识;了解常见地⽅病如碘缺乏病、⾎吸⾍病对健康的危害,掌握预防⽅法;了解青春期⽣理发育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相关的卫⽣保健知识;了解⽇常⽣活中的安全常识,学会体育锻炼中的⾃我监护,提⾼⾃我保护的能⼒。
2、基本内容
(1)健康⾏为与⽣活⽅式: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是⾝体、⼼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健康的⽣活⽅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理平衡)有利于健康;膳⾷应以⾕类为主,多吃蔬菜⽔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常⽣活饮⾷应适度,不暴饮暴⾷,不盲⽬节⾷,适当零⾷;购买包装⾷品应注意查看⽣产⽇期、保质期、包装有⽆涨包或破损,不购买⽆证摊贩⾷品;容易引起⾷物中毒的常见⾷品(发芽⼟⾖、不熟扁⾖和⾖浆、毒蘑菇、新鲜黄花菜、河豚鱼等);不采摘、不⾷⽤野果、野菜;体育锻炼时⾃我监护的主要内容(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的指标);发现视⼒异常,应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视⼒检查、验光,注意配戴眼镜的卫⽣要求;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不吸烟、不饮酒。
常见毒品的名称;毒品对个⼈和家庭的危害,⾃我保护的常识和简单⽅法,能够远离毒品。
(2)疾病预防:贫⾎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常见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甲型肝炎等)的预防;疟疾的预防;流⾏性出⾎性结膜炎(红眼病)的预防;碘缺乏病对⼈体健康的危害;⾷⽤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病;⾎吸⾍病的预防(可根据地⽅实际选择)。
(3)⼼理健康:保持⾃信,⾃⼰的事情⾃⼰做。
(4)安全应急与避险:骑⾃⾏车安全常识;常见的危险标识(如⾼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安全),远离危险物;煤⽓中毒的发⽣原因和预防;触电、雷击的预防;中暑的预防和处理;轻微烫烧伤和割、刺、擦、挫伤等的⾃我处理;提⾼⽹络安全防范意识。
四、实施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络建设。
建⽴健康教育⼯作领导⼩组,加强组织领导:
组长:麦有光
副组长:符史德
成员:陈夏⽉黎毅黄永克谭丽婷周麟雄周永英
我校按照要求建⽴相应的健康教育机构,健全健康教育⼯作⽹络。
建⽴⼯作联动机制,形成领导重视,⼈⼈参与的局⾯。
(⼆)明确⼯作⽬标,落实⼯作责任制。
按照健康教育⼯作⽬标要求,建⽴⽬标责任制,制定切实可⾏的⼯作计划,层层落实责任,把健康教育纳⼊教师⼯作⽬标考核之中。
(三)加⼤⼯作⼒度,扎实推进健康教育。
通过学科教学和班会、团(队)会、⼴播、闭路电视、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