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毅课堂实录《威尼斯的小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实录
闽侯县上街中心小学姚淑毅一、听写导入介绍小艇
(师生问好后,师环顾四周,调整状态,进行听写。


师:真精神,快速拿出听写本,我们准备来听写。

动作迅速。

(师提出听写要求)
师:每个词老师只读一遍,大家要听好之后再动笔。

注意身正、肩平、足安、收腹、挺胸。

(威尼斯、小艇、船艄、翘起)
师评价指导:艇、船、艄这三个字都是舟字旁,舟字旁在书写的时候右边不出头。

翘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竖弯钩应写长,把羽毛的羽字包进去。

认真核对自己的字,全对的同学给自己打上一百分,错的请订正。

(生自行评分、订正。


师:一百分的同学请举手,把手举得高一些。

很棒,掌声表扬这些同学,掌声再热烈一些。

师:同学们,这几个词都是描写威尼斯的小艇的,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一起响亮地读课题。

(生响亮地读课题)能用上这几个词来说说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吗?
师:有请第一个吃螃蟹的女同学。

生:威尼斯的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师:你说到了其中的一个点,谁还能说得更具体一些。

这里面没用上的词也可以说。

(一男生将手高高举起)
师:老师喜欢这样勇敢的男生。

生:威尼斯的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田沟里的水蛇。

二、学习特点体会写法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大作家马克吐温是怎样介绍威尼斯的小艇的?快速打开课文第153页,谁来读读描写小艇外形的段落。

(较少同学举手)读书会吧?谁不会?会读书的孩子都举手。

(小手如林)
(生小声读书,师提醒记住老师的话,响亮。


师:你把它读下来了,谁还能读得更流畅一些。

(生读得流畅多了。


师:请大家拿出笔,划出直接描写小艇外形的词句。

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师:如果老师让你在这其中找一个关键词,你会找哪个?
生:翘起,
师:很好!还有哪些关键词呢?我们把机会留给别人。

生: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

师:关键词是哪个?
生:长
师:好,请你再响亮地把这句话读一遍。

生小声地读
师:老师教你怎么读得响亮,把书捧起来,背挺直。

(经过指导后,生读得响亮多了。


生: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师:老师说的是直接描写小艇外形的词句。

生:行动轻快灵活。

(出示课件)师:真棒!大家都找到了这些关键词。

又窄有深、两端翘起、轻快灵活。

师:二三十英尺长到底有多长呢?根据文中的注释,运用数学知识来算算。

生:大约6—9米。

师:就相当于我们一间教室这么长。

师:又窄有深、两端翘起、轻快灵活。

那么马克吐温先生是怎么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他用上了什么修辞手法?读读课文,告诉老师。

生:拟人句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它比作新月、和水蛇。

师:还比作什么?
生:独木舟。

师板书:样子独木舟新月水蛇
师:见过独木舟吗?(出示课件独木舟)像这样由一棵树挖空做成的船就叫做独木舟。

因为是一棵树做成,所以它又长又窄又深。

师:什么时候的月亮叫新月呢?
生:初一。

师:准确地说是月初,初三初四峨眉月。

(出示课件新月)小艇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多么像新月啊!田沟里的水蛇游动起来那是相当的轻快灵活。

师:同学们,这里作者把小艇比作独木舟写出了小艇什么特点?
生:又长又窄又深。

师:又比作新月写出了什么特点?
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师:还比作水蛇,写出了什么特点?
生:行动轻快灵活。

师:用上了这些比喻,把小艇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边读边在眼前放电影,想象小艇的样子。

生声情并茂地读第二自然段。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描写物体,就应该像马克吐温一样紧紧抓住事物的特点,再巧妙地运用上一些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就能将物体介绍得逼真形象了。

三、补充介绍明确重要
师:小艇在当地又叫做贡多拉,有人说如果你到了威尼斯而没有去坐贡多拉的话,那就等于白去了威尼斯。

小艇在威尼斯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谁能用第一段中的句子回答老师。

生:交通工具。

师:刚才老师的问题是为什么?你要用哪个词回答老师?
生:因为在威尼斯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师:哪个同学再来完整地说一说。

生:因为威尼斯是个水上城市,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师:同学们,我们这的大街就相当于威尼斯的
生齐声回答:河道。

师:汽车就是它们的
生齐声回答:小艇
师补充介绍:威尼斯是一座著名的水上城市,那里有118座岛屿,117条河道,401座桥梁。

所以威尼斯又被称为“水城”“桥城”“百岛城”。

如果在我们这山区是“开门见山”那么在他们那是
生:“开门见水”
生:“开门见河”
生:“开门见岛”
生:“开门见桥”。

四、品读交流感受技术
师:坐着这样轻快灵活的小艇,行驶在纵横交叉的河道中,真是有说不完的情趣。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谁的功劳?
生:小艇
师:小艇很重要,还有一个人那是相当重要。

生:船夫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句话。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师:操纵自如是什么意思?
生:很轻松,很熟悉。

师:说得具体些,联系上下文来想一想这里干什么操纵自如?
生:轻松熟练地控制小艇。

师:很好,你说得很完整。

轻松熟练地控制小艇。

也就是说想怎么开
生:就怎么开
师:想往前开
生:就往前开
师:想往后开
生:就往后开
师:想开得快一些
生:就开得快一些
师:想开得慢一些
生:就开得慢一些
师:这就是
生:操纵自如
师:这就是
生:随心所欲
师:这还是
生:得心应手
师:这还是
生:游刃有余
师:这还是
生:驾轻就熟
师:同学们,平时要学会多积累词语。

师:可见船夫的驾驶技术是多么好啊!
师:从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呢?
生: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师:极窄的地方有多窄呢?在威尼斯最窄的地方只有1.4米。

就相当于我们一张桌子这么长。

在这样的地方船夫要平稳地穿过,那是需要
生:相当好的技术!
师: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生: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师:拥挤和极窄有什么区别?
生:极窄可能是这里本来就很窄,而拥挤可能是这里本来不窄,但因为很多人,这里就变得窄了。

师:但是无论在极窄的地方还是拥挤的地方,船夫他都能够
生:平稳地穿过。

师:操纵自如。

师: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生: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向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师:这句话我们可以把它读成一个词,是什么?
生:应接不暇。

生:目不暇接
(课件出示两个句子1、行船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2、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向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师:同样都是写快的句子,两句有什么不一样?
生:第一句有“快”字,第二句没有。

师:那第一句叫什么描写?第二句又叫什么描写?
生:第一句叫直接描写。

第二句是间接描写。

师:如果第一句叫正面描写,那第二句可以叫
生:侧面描写。

师:马克吐温正是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出了船夫的行船速度快。

(出示课件:()怎么拥挤,他()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平稳地穿过,()速度非常快,()做急转弯。

师:看谁不看书的能把这段话连起来。

生:不管总能总能而且还能
师:这些都是什么词?
生:关联词
师:读读这些关联词,看看你们能读懂什么?
生:我读懂了船夫的驾驶技术非常好!
师:一起来读读这句,读好关联词。

生读,特别强调了关联词。

师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是选举市长的日子,这河道上一大早就是人山人海,但是不管怎么拥挤,船夫他总能
生接读: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师:不好了,前面就是那1.4米的地方,但是船夫他总能
生接读: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做急转弯。

师: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

哦,好挤呀!但是不管怎么拥挤,船夫他总能
生接读: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做急转弯。

师:船夫行船速度那么快,还能操纵自如,难怪马克吐温说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板书: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师:同学们,如果此时此刻你坐在这样的小艇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很快乐
生:小艇的速度很快,一定很爽
生:感觉像飞一般
生:有说不完的情趣
师:那就带上你们的感觉读读这段话吧!
生格外带劲地读:
师出示课件,引读:难怪马克吐温会说,
生接读第三段: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五、情境朗读体会关系
师:除了马克吐温,还会有哪些人也在这小艇上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想有哪些人也坐着小艇去干什么?先默读,然后告诉老师。

生:有商人,他们沿河做生意。

生: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呼吸新鲜的空气。

生:老人夹着圣经,带着全家,去教堂做祷告。

师:除了他们,还会有哪些人,坐着小艇去干什么呢?
生:旅游人坐着小艇出去旅游。

师:旅游人用一个词怎么说?
生:游客。

师:很好,再说一遍。

生:游客坐着小艇出去旅游。

生:老人家坐着小艇去看戏。

生:小学生坐着小艇去上学。

师小结:同学们,无论是学生、工人还是市长,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购物,都离不开小艇。

看来在威尼斯小艇和人们的生活的确是
生:息息相关
师:白天,小艇一出动,威尼斯就生机盎然。

夜晚,当夜幕降临,威尼斯又别有一番情趣。

(师播放课件,在伴奏乐曲中深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的前半部分。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高个子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生接读: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这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师:这时,小艇睡了,人睡了,河道睡了,整座城市都睡了,水面上渐渐沉寂
生再次一咏三叹式地接读。

(课件将这段文字该为诗歌式的。


师:白天,小艇动则城市动;夜晚,小艇停则城市静。

到这时,船停了,人歇了,城市也进入梦乡了。

可是当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时候,人醒了,船动了,城市又开始活跃了。

多么奇特的异国风光,多么令人难忘的
生:威尼斯的小艇啊!(点题)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美丽的文章带给我们美好的感受。

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美丽的地方又何止一个威尼斯呢?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一个东方的威尼斯,那就是被称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它也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市。

(播放课件:美丽的苏州)回家之后大家可以去网上查找有关苏州的相关资料。

七、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1、抄写课后生字词两遍。

2、背诵课文4—6自然段,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3、查找苏州这座城市的相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