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2日济南市直机关遴选考试真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
材料1:一个大学生听了出彩型干部的事迹感动的哭了,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事迹。
材料2:他们普通人却有着不普通的韧劲。
济南市发起出彩型干部评选,涌现出了一大批典型,出彩型干部担当作为。
问题:结合材料,给出彩型干部写一篇短文画像。
不超过400字,15分。
【参考作答】
用“三原色”为“出彩型”干部画像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崇高的追求。
“出彩型”干部,以“政绩之本、在于为民”的信念,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担当,靠“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济南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们坚守一颗“红心”永向党。
“政如农功,不勤无以成事”,他们坚持人民至上,有冲劲、有韧劲、有实劲,在防疫抗议、城市建设等基层一线的“大熔炉”中摸爬滚打、千锤百炼,是一心向党、忠臣为民、勤政务实的好干部。
他们脚踏一片“黄土”勇创新。
他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具备创业眼光、战略思维,对新时代新任务新形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制定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发展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开拓者和实践者。
他们头顶一方“蓝天”有担当。
“舍小家、顾大家”,他们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勤于担当,用担当诠释忠诚、以行动兑现誓言,是
敢想、敢闯、敢试、敢干的好干部,创造出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参考框架1:
一是勇担当,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敢担责。
二是重实干,肯下真功夫、不做表面文章。
三是敢革新,善于推陈出新、不固守条框。
参考框架2:
他们有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他们有敢于担当的务实作风。
他们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品质。
他们有创新改革的突破精神。
他们有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
第二题
材料:略
问题: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写一篇倡议书。
不超过500字,20分。
【参考作答】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共创魅力泉城“新食尚”
——致全体市民的倡议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现向全体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抵制浪费,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
易。
”日常餐饮,要以“光盘”为荣,要以健康为重,倡导公筷公勺,提倡家庭分餐;外出用餐,要科学点餐、理性消费,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二、勤俭持家,做家风家训的传承者。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
”勤俭节约、爱惜食物,要从每个家庭做起。
家长先行示范,“大手”拉“小手”,言传身教带动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培养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文明饮食的家庭文化,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三、供餐有度,做行业新风的引导者。
广大餐饮服务单位是厉行节约的主阵地。
要坚守“粮”心文明服务,把制止浪费贯穿餐饮生产、加工、服务全过程。
主动推行“半盘菜”、“拼盘菜”或“小盘菜”等人性化服务项目,倡导剩余打包,从源头上杜绝浪费行为。
餐桌上的文明程度衡量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不弃微末,身体力行,养成厉行节约、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创建节约、文明、健康的魅力泉城“新食尚”。
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XX月XX日
第三题
材料:2016年10月,石坚来到温家寨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温家寨村400多亩耕地藏在半山坡里,村民们春耕秋收都得踩着羊肠小道肩挑手扛,雨天一身红胶泥,“牲畜摔进沟里,七八条壮汉才能拖出来”。
行路难,吃水也难,全村210户人家全指望一口老旧蓄水池。
冬季一上冻,吃水就得砸冰。
要脱贫,必须首先解决路和水的问题。
石坚与驻村工作队商量,从单位争取到一些资金,调来施工队。
村民们清楚记得,开工那天热闹得像过年,留在村里的壮劳力都赶来帮忙。
坡陡路滑,工程车开不上去,水管电杆全靠石坚带着村民们一根根扛上山。
回忆起当年一起干活的场景,温家寨村村委会副主任温喜迎拍着石坚的肩膀称赞:“石书记干活是一把好手!”他又指指自己的夹克说,“为赶在上冻前通路通水,石书记带着我们没日没夜地干活,晚上我冻得像筛糠,这衣服就是他给我的。
”
2017年,石坚在村里引种了900亩核桃林,还在林下尝试连翘种植,达产达效后预计全村人均增收可达8000余元。
目前,温家寨村的核桃、玉露香梨等规模经济林以及村级光伏发电站逐渐形成规模。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都在咱们蔡家崖村,这是多么宝贵的资源!要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让老区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
”石坚在调研中渐渐明晰了思路。
“游客来蔡家崖感受吕梁精神,村民靠销售土特产、工艺品等增收致富。
”蔡家崖村党支部书记温利川说。
村民温文新以前常年在外跑长途大货车,看到村子的变化,2018年4月回到村里开起了超市,年收入一下子过了10万元。
虽然已经回到了原单位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但石坚一直惦记着乡亲们,村里的点滴变化,都让他由衷高兴。
“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无论到哪里,无论做什么,都要真正沉下去,同群众一起干。
”
问题:“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真正下沉一线,与群众在一起干”,你如何理解和认识这句话?不超过500字,25分。
【参考作答】
脱贫攻坚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因村、因户施策,争做扶贫攻坚的“急先锋”,带领贫困户奔康致富。
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机关干部主动请战,下沉到疫情防控的最基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线工作很苦、很累,广大党员干部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为一线凝聚起强大的合力,进一步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习总书记指出: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
一线是最好的历练平台,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下沉一线,才能切实担起自身责任,才能更好地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下沉一线,与群众一起干,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具体实践,也是建设“大强美富通”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之举。
广大干部要下沉一线,做人民群众最需要的那块“砖”:一要做心中有党的明白人,在岗位看态度。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对党的绝对忠诚向习近平同志看齐,永远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做心中有民的贴心人,在现场看行动。
始终干在工作第一线,置身矛盾最前沿,因地制宜促进地方发展,聚焦特色产业发展。
三要做心中有责的开路人,在状态看效果。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目标,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四要做心中有戒的带头人,在路上看作风。
要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四题
材料1:市委十一届一次全会提出打造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
打造五个济南是提升济南竞争力、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现实路径,是扬起省会龙头的关键举措,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迫切需要。
材料2:济南近年来的创新发展情况,大意是发展优势产业,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千亿产业等。
材料3:小鸭传统企业转型蝶变,实现创收,不仅是洗衣机行业,小鸭还涉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人才价值评估一直是个世界难题。
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首创了“人才有价”评估系统,制定了“四CAI”(才、彩、采、财)人才评价标准,通过数据采信和大数据算法,采用400多项指标,数千个要素,对人才的当前价值、潜在价值和未来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将人的综合信用以“身价”的形式呈现。
材料4:习近平总书记论述创新发展,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习近平考察吉林创新发展强调,要在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上实现新突破。
问题:围绕打造“五个济南”,以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为主题,写一篇文章,1200字左右,40分。
要求: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结合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参考作答】
坚持创新引领增强经济活力
创新决胜未来,人才关乎成败。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一座城市的发展,产业是筋骨,创新如“灵魂”。
在加快打造“五个济南”的奋斗目标中,科创济南位居首位。
唯有坚持创新引领,才
能持久迸发经济活力,才能抓住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坚持创新引领,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主战场”。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教兴市战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速集聚科创资源,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
要围绕精心谋划的新产业,重点发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医养健康、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等新兴产业,主动和市外、省外、国外开展产业链协作,提升济南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要加强与各平台机构的深度合作,培育更多的独角兽、瞪羚、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提出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意创新想法,出台个性化扶持政策,做到“企业有想法”“政府想办法”,加快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坚持创新引领,要把核心技术创新作为“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切入点,发挥济南既有的基础优势,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推进中科院科创城建设,加快先进电磁驱动、固体激光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承接一批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发挥产学研集成效应,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为抢占技术创新优势创造最佳环境。
坚持创新引领,要把人才引进培养作为“总抓手”。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支撑,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精准引才,大牌科学家、处于成长期的科研人员、创新
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应用基础研究人才、创业团队都要纳入引才范畴,让各类人才在济南竞相迸发创造活力、充分涌动聪明才智。
要用心留才,坚持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推进,更加注重以产业项目招人,以创业招人、留人。
要科学用才,防止“重引轻用”的现象,对各类人才充分尊重、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切实营造吸引人才、促进创新的良好环境,加速聚集创新要素,不断释放创新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经济发展之魂。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创新引领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济南惟有在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上迈出更加扎实有力的步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才能加快推动“五个济南”发展新格局,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持久动力。